第341章 誌得意滿的楊一清,難受的夏言
字數:8772 加入書籤
楊一清跟著自己的孫子一路進了南鎮撫司。
如果隻是楊一清的話,想進南鎮撫司就要麻煩一些,畢竟南鎮撫司是錦衣衛重地,非錦衣衛人員一般是不讓進的。
即便楊一清是內閣首輔,想進南鎮撫司也要有充足的理由。
但此時他跟著楊盛齋就不一樣了,為了方便海瑞和楊盛齋等人的研究,周楚給了他們相當高的權限,南鎮撫司隨意出入不說,南鎮撫司的工匠還任由他們調遣。
楊一清跟著自己的孫子來到了南鎮撫司衙門,很快就在南鎮撫司的後院之中看到了一個鋼鐵怪物。
不是別的,正是經過海瑞和楊盛齋等人再次改良,適配於火車的蒸汽機。
楊一清看著眼前的鋼鐵怪物,即便是見多識廣,也極其震驚。
“這就是你說的火車?”
楊一清看著楊盛齋問道。
“這不是火車,隻是火車的動力係統,它叫蒸汽機,我給您演示一下。”
楊盛齋說著招呼旁邊幾個待命的錦衣衛。
“加水,燒炭,讓蒸汽機運轉起來。”
楊盛齋說道。
一旁的錦衣衛聽到這話,開始有條不紊地忙活了起來,加水的加水,燒炭的燒炭。
這個蒸汽機不隻是蒸汽機,為了研究出火車,他們還在蒸汽機上麵接了很多傳送軸,整個蒸汽機加上這些延伸出去的傳動軸,顯得很是唬人。
“唔!唔!唔!”
隨著蒸汽機的溫度不斷提升,蒸汽機之中的蒸汽終於衝了出去,整個蒸汽機開始運轉起來,隨之而來的就是蒸汽機的轟鳴之聲。
這誇張的聲響,讓一旁的楊一清看的目瞪口呆。
“這就是蒸汽機,蒸汽機通過燒炭,然後使水變成蒸汽獲得動力,這些是傳動軸,到時候會連到火車的車輪上麵,車輪就會跟著轉動,越轉越快,速度也就越來越快。”
一旦涉及到物理學的知識,楊盛齋都顯得異常認真,他很耐心的給自己的爺爺解釋,試圖讓楊一清聽懂蒸汽機及火車的運轉原理。
然而楊一清聽的一頭霧水,什麽蒸汽,什麽傳動軸,他根本不懂,不過當他看到那些傳動軸居然被眼前的這個機器帶動,並且速度越來越快的時候,他明白自己的孫子所說的火車的動力是怎麽回事了。
“火車的圖紙能不能給我看看?”
麵對自己的孫子,楊一清第一次有了忐忑的心情,他很清楚,倘若皇帝不讓任何其他人看圖紙的話,即便是他,也沒有那個權限看。
“看倒是可以看,現在火車的圖紙隻是老師畫的草圖,其中很多地方並不對,其他人看了也看不明白,隻能看個外觀。”
楊盛齋一邊說著,一邊帶著楊一清來到了旁邊的一個房間之中。
房間內,海瑞正在和其他人討論傳送軸該如何設計才能高效的將蒸汽機的能量傳動到火車的車輪上麵。
“盛齋,你怎麽才來?”
海瑞看到楊盛齋,有些急切道。
“陛下已經下旨,要修建鐵路了,這是我爺爺,內閣首輔,聖旨要經過內閣票擬才能到戶部,之後戶部才能撥款,他不明白火車是怎麽回事,陛下讓他來問我。”
楊盛齋有些無奈道。
海瑞聽到這話,倒是沒什麽反應,更多的是為皇帝能下旨修建鐵路而感到高興,這就意味著一旦他們將火車弄出來之後,火車就可以直接上路了。
而不用到時候再去鋪設鐵路。
如此一來,效率不知道要高了多少。
不過海瑞也明白,想要讓眼前這位老爺子明白火車怎麽運轉的,恐怕有些困難。
其他人則滿臉羨慕地看著楊盛齋,楊盛齋的出身一直都是他們可望不可即的。
“見過首輔大人。”
海瑞等人行禮道。
“不必多禮,老夫想看看火車的圖紙,不知可否?”
麵對海瑞等人,楊一清沒有自稱本官,這些在他眼裏都是自己孫子的同僚和好友,楊一清自然不會擺架子。
“自然可以。”
海瑞說著,將麵前桌子上攤開的火車圖紙拿到了楊一清麵前。
“這就是老師畫的火車圖紙,不過老師說過,他也隻是畫個大概,將他心中構想的畫了出來,其中很多地方並不對。”
海瑞一邊將圖紙遞給楊一清,一邊解釋道。
楊一清接過圖紙,看著圖紙上麵的三維結構圖,頓時一陣頭大,完全看不明白。
此時他和嘉靖是一樣的想法。
這個周衡器的腦子到底是什麽做的?難道真的是天上的神仙下凡不成?怎麽什麽都懂?
不過此時楊一清卻沒時間深想這個問題,他首先得弄明白這圖紙畫的是什麽。
“這圖紙老夫有些看不明白。”
楊一清看著自己的孫子和海瑞等人,有些羞赧道。
“這是老師教我們的三維視圖,火車的具體模樣,我們這兩天也畫了出來。”
楊盛齋說著從一旁的書架上拿下來另外一張圖紙,正是用平麵視圖畫出來的火車圖案。
兩張圖紙相互印證,再加上楊盛齋和海瑞在一旁說明,楊一清終於弄清楚了火車的三維模型是什麽樣了。
剛才看到的蒸汽機,居然要放在火車裏麵,作為火車的動力係統,這火車得多大?
“那蒸汽機真的能帶動這麽重的火車?”
楊一清有些不太相信道。
“可以的,有鐵軌在,火車車輪和鐵軌之間的摩擦係數很小,蒸汽機一旦運轉起來,火車會慢慢加速,火車到達一定速度之後,就會勻速運動,勻速運動需要消耗的能量很小,隻需要克服車輪和鐵軌之間的摩擦力即可。”
海瑞一本正經的解釋了起來。
楊一清是一句都沒聽明白,聽的頭大如鬥,但不妨礙他明白這個蒸汽機真的能帶動火車這個鋼鐵巨獸。
這就夠了。
“老夫雖然還是不太懂,但看你們這麽有信心,老夫就明白了,這張圖紙我能否先帶走,好跟同僚解釋。”
楊一清指著海瑞他們畫的火車的平麵視圖,說道。
海瑞等人聽到這話,紛紛點了點頭,這張圖紙隻是他們興致所至,畫出來的,實際上他們根本用不到,他們早就學會了閱讀三維視圖。
“盛齋,你忙吧,不用送我了。”
楊一清拿起圖紙,看著楊盛齋說道。
楊盛齋隻是看了一眼自己的爺爺,便轉身繼續和海瑞討論起了傳動軸的問題。
楊盛齋回頭看了一眼自己的孫子一本正經忙碌的身影,心中感到無比欣慰。
他有一種預感,大明會在自己的孫子這些人手中迎來重大的變革。
一想到這裏,楊一清的腳步都輕快了些。
他在回文淵閣的路上甚至已經想好了一會該如何向自己的同僚炫耀這火車是自己的孫子和其他人一起設計的。
“大人,陛下怎麽說?”
楊慎看著誌得意滿的楊一清,滿臉不解,自己等人不過是讓他去皇宮之中問陛下這鐵路到底是什麽,怎麽此時他臉上一股揚眉吐氣的表情。
不隻是楊慎,夏言和賈詠也都看出來了。
“各位看這個。”
楊一清說著將自己手中的圖紙在書案上鋪開了。
“諸位請看,這是火車的圖紙。”
楊一清說道。
“火車?那是什麽?”
楊慎等人看著圖紙,頓感一頭霧水。
“火車說來話長。”
楊一清喝了一口茶水,隨後將自己在南鎮撫司的所見所聞,一五一十的說給了眾人。
不過楊一清看到的很難準確的描述給眾人,特別是這個時代,原本就沒有蒸汽機,楊慎等人根本沒見過這東西,人楊一清口吐蓮花,他們腦海之中對蒸汽機也形成不了畫麵。
“看到沒,這蒸汽機,就是我那小孫子和他的一眾同僚弄出來的,還有這火車和鐵軌,周衡器也把這個東西交給他們來弄了。”
楊一清終於說出了這句話,頓感神清氣爽。
他是爽了,楊慎等人看著他裝了個大的,頓感無比難受。
雖然他們想不明白蒸汽機是什麽,但按照楊一清的說法,這個蒸汽機能帶動圖紙上的這個鋼鐵怪物在鐵軌上行駛,還能拉貨物或者坐人,要真是這樣的話,這可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工程啊。
“有了這東西,山西的煤礦運到京城豈不是輕而易舉?還有那草原上的羊毛製品?”
楊慎看著眼前的圖紙,說道。
夏言和賈詠聽到這話,頓時感到無比後悔,當初那些藩王一起投資草原上的羊毛製品,他們還嘲笑這些人跟著周楚瞎折騰,光是高昂的運輸費用,就讓他們白玩。
現在他們才明白,原來周衡器一早就想到了要弄這東西,有了這個東西,那些羊毛製品的運輸成本將會被大大降低。
一想到這些,無論是夏言還是賈詠都感覺損失了好多錢,當初剛開始投資的時候,他們也是可以進入草原分到份額的,不過他們覺得這其中根本沒有什麽利潤,就沒弄。
現在草原上的牧場已經被瓜分的差不多了,現在想要再插一腳?門也沒有。
倒是楊廷和,當初在老家得到了這個消息,楊廷和不懂這些,但他懂周楚,他為了主動向周楚示好,將自己的大半家產都私下裏獻給了皇帝,其中一部分還是單獨給周楚的,為的就是拿到草原上羊毛製品的份額。
當然,這些都是通過楊慎和周楚談的,楊廷和既然如此識趣,無論是嘉靖還是周楚都不打算繼續為難他了,草原上的牧場很大很多,分給楊家一些倒也無妨。
不過楊慎對這些倒不是很在意,在他看來,家中的錢財夠他花銷,夠他飲酒作樂就好了。
因此楊慎對於這個消息反應倒不是很大。
倒是楊一清,內心則暗爽,因為當初草原上他們家也分到了一塊不小的牧場,這兩年他們家的下人專門打理著。
楊一清和楊廷和的看法如出一轍,他們不懂草原上這些東西,也不太懂生意,但他們懂周楚。
要知道周楚可是商人出身,論經商不說無人能及,但如今的大明,生意做的比周楚好的,沒幾個。
楊一清可是很清楚,周楚手下的產業數不勝數,周楚有多少錢,恐怕他自己都不清楚。
如今的楊一清,可謂是人財兩收,一方麵自己的孫子讓他揚眉吐氣,另一方麵,草原上的生意在未來恐怕會為他們楊家帶來極其可觀的利潤。
有了這個生意,楊家以後很多代都不用為錢財發愁了。
“下官身體不適,想回家休息。”
夏言臉色難看道。
眼看著楊一清滿臉得意,夏言此時無比難受,自然不想在這文淵閣繼續待下去了。
所幸此時也已經下午了,倘若沒什麽事,他們倒是可以提前回家的。
“夏大人,不是老夫說你,你一定要注意節製啊,你才四十多,你看老夫,都七十多了,還老當益壯,老夫倒是懂一些滋補的方子,回頭寫給你?”
楊一清看著夏言難受的表情,心中更爽了,忍不住調侃道。
“多謝首輔大人好意,方子就算了,下官已經讓醫生開了方子了。”
夏言此時臉色愈發難看,兩年多以前他為了不被毛紀波及,在朝堂上說自己虧了身子,一般的官員自然是不敢提這件事,諱莫如深,但楊一清可不在乎這些,這兩年楊一清沒少拿這件事調侃夏言。
夏言也隻能捏著鼻子認了,畢竟是他自己說出來的。
“夏大人別急,先擬票吧,擬票結束再回家。”
一旁的楊慎忍著笑意說道。
有了楊一清的背書,擬票的過程很快,全票通過,很快聖旨就由內閣送到了戶部。
戶部接到了嘉靖的旨意,讓他們撥款修建從京城到江南、江西太原和大同以西的鐵路。
剛接到這個旨意的時候,戶部的官員全都一臉懵逼,完全不懂鐵路是什麽。
直到嘉靖讓人將鐵路的圖紙送到了戶部。
戶部的一眾官員看著鐵路的圖紙,雖然不明白這東西是做什麽的,但這道聖旨是內閣票擬通過的,這就意味著這個工程是上麵一致同意的。
戶部的官員正愁沒什麽工程花錢呢,現在大工程來了,他們又怎麽會有意見。
戶部官員根據圖紙大致估算出了每裏鐵路的建造成本,隨後寫了個奏疏遞給了嘉靖。
嘉靖拿到奏疏之後,當即叫人將周楚叫到了宮中。
“衡器,這是戶部給的成本奏疏,你看一看。”
嘉靖說著將手中的奏疏遞給了黃錦,黃錦又遞給了周楚。
周楚打開奏疏看了看。
“成本高了些,枕木的成本沒那麽高,還有這些石子,以及鋼鐵,大規模冶鐵的話,成本會再度壓縮,陛下可以打回去讓他們重新核算。”
周楚雖然很多年不做生意了,但還是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貓膩。
戶部給出的成本都是比民間的價格還高一些的,這種大規模成建製的東西,成本價格隻會比民間低很多。
戶部可以過一手油,但不能從中卡太多。
嘉靖聽到這話,頓時了然,將奏疏遞給了黃錦。
“打回戶部,讓他們重新核算。”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