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章 調香
字數:3217 加入書籤
趙姨笑著點頭,從博古架上取下一個紫檀木盒,小心翼翼地打開:“這裏麵裝的都是我收藏的香材,你們來摸摸、聞聞,先認認這些‘香的底子’。”
木盒裏整齊碼著數十個小瓷瓶,趙姨拿起一個貼著“海南沉香 2010年”的瓶子,打開瓶塞,一股醇厚的木質香緩緩散開,不似市麵上的沉香那般刺鼻,反而帶著淡淡的蜜甜,像是雨後森林裏濕潤的木頭氣息。
“好的沉香要‘沉水’,就是放在水裏會沉底,而且香味要‘透’,你把它放在手裏,慢慢搓熱,香味會越來越明顯,卻不會讓人覺得悶,”趙姨將沉香遞給徐佳瑩,“你試試,用指腹輕輕搓,別太用力,不然會把香材搓碎。”
徐佳瑩按照趙姨說的,用指腹輕輕揉搓沉香木,指尖很快傳來溫熱的觸感,香味也愈發清晰,連旁邊的蘇木都聞到了。
“真的不一樣,比我之前在香店裏聞的沉香更柔和。”
趙姨又拿起一個貼著“蘇州茉莉 去年新曬”的瓶子,打開後一股清甜的茉莉香撲麵而來,帶著江南水汽的濕潤。
“這是去年夏天我自己曬的茉莉花,摘下來後要立刻攤開晾幹,不能曬太陽,隻能陰幹,這樣才能保留茉莉的清香味,不會發苦。”
她一邊介紹,一邊讓兩人輪流聞不同的香材。
有帶著奶香的檀香,有清新的蘭草幹,有微苦的艾草,還有帶著藥香的薄荷。
每種香材的氣味都不一樣,卻各有各的韻味。
蘇木拿出筆記本,認真記錄著每種香材的特點:“沉香:醇厚帶甜,適合做底香,茉莉:清甜濕潤,適合做表香,檀香:奶香濃鬱,能中和甜味……”
趙姨看了,笑著說:“你這孩子細心,製香就需要這份細致,差一點味道就不一樣了。”
介紹完香材,趙姨領著他們來到後院的作坊。
作坊是一間朝南的小屋,采光很好,靠牆放著幾台老式石磨,磨盤是青石雕的,表麵已經磨得光滑,旁邊擺著大小不一的研缽。
有瓷的、有石的、還有銅的,桌上還放著細絹篩子、竹製刮刀、小秤等工具。
“製香最忌諱用機器,”趙姨指著石磨說,“機器轉速太快,會讓香材發熱,破壞裏麵的香氣分子,磨出來的香粉味道就變了。所以不管是磨粉還是搗香,都要用手工,雖然慢,但能保留香材最原本的味道。”
她先教眾人處理沉香木。
從木盒裏取出一塊巴掌大的沉香,放在竹製砧板上,趙姨拿起一把小巧的銀刀,刀刃鋒利卻薄如蟬翼:“處理沉香要先削去外層的白皮,白皮沒有香味,留著會影響香的純度。削的時候要順著木紋,像剝橘子皮一樣,一點一點往下削,不能逆著木紋,不然會把木芯弄碎,浪費好材料。”
說著,她手腕輕輕一動,一片薄薄的白皮就落在了紙上,動作流暢得像在表演一場精細的手藝。
徐佳瑩學著趙姨的樣子,拿起銀刀,指尖微微用力,試著削沉香木。
可剛一用力,刀刃就歪了,不僅沒削下白皮,還在木芯上留下了一道劃痕。
“別急,”趙姨走過來,從後麵握住她的手,調整刀的角度,“手腕要穩,力氣要放在指尖,像你繡蘇繡時‘齊針’那樣,一點一點來,香材金貴,多削一點就少一點,得珍惜。”
在趙姨的指導下,徐佳瑩慢慢找到感覺,一片薄薄的白皮終於被削了下來,雖然不如趙姨削的整齊,卻也像模像樣。
“不錯不錯,第一次就能削成這樣,很有天賦,”趙姨笑著鼓勵,“做手藝就是這樣,多練幾次就熟練了。”
蘇木則試著用研缽搗香粉。趙姨將徐佳瑩削好的沉香木芯切成小塊,放進一個石製研缽裏:“這個研缽是我母親傳下來的,用了幾十年,內壁已經磨得很光滑,搗出來的香粉會更細。”
“搗的時候要順時針輕搗,力度要均勻,像揉麵團那樣,找到‘不輕不重’的勁兒,太用力會把研缽敲裂,太輕又搗不細。”
蘇木拿起石杵,按照趙姨說的,順時針輕輕搗著,石杵與研缽碰撞發出“篤篤”的聲響,節奏緩慢,像是在敲打著時光。
搗了大約二十分鍾,沉香木芯變成了細小的碎末,趙姨又讓他換了一個瓷製研缽,繼續搗。
“石研缽適合粗搗,瓷研缽適合細搗,這樣分兩次搗,香粉會更細,燃燒的時候香味也會更均勻。”
蘇木耐心地搗著,手臂漸漸發酸,額角也滲出了細汗,可看著碎末一點點變成粉末,心裏卻滿是成就感。
又過了半個小時,趙姨拿起一把細絹篩子,將香粉篩了一遍,留在篩子裏的粗粉繼續搗,篩下來的細粉則裝進一個瓷瓶裏。
“你看,這樣的香粉細得像麵粉,放在陽光下能看到細小的顆粒,卻不會結塊,這才是合格的香粉。”
“接下來是配香方,這是製香的關鍵,”趙姨從抽屜裏拿出一本線裝書,書頁已經泛黃,邊緣有些磨損,封麵上寫著“江南香譜”四個字,是用毛筆寫的,字跡娟秀。
“這是我母親傳下來的香譜,裏麵記了三十多種江南特色香方,有適合春天的‘蘭草香’,適合夏天的‘薄荷香’,適合秋天的‘桂花香’,還有適合冬天的‘沉香屑’。”
“今天咱們做最簡單的‘雙花合香’,用桂花和茉莉,再加點沉香做底,適合現在這個季節,聞著清爽又不膩。”
她打開香譜,翻到“雙花合香”那一頁,上麵用毛筆寫著詳細的配料和比例:“桂花幹二十克,茉莉幹十五克,沉香粉五克,蜂蜜少許,榆樹皮粉少許。”
趙姨從博古架上取下對應的瓷瓶,用一把小巧的銅秤開始稱重,銅秤的秤杆隻有巴掌長,秤砣是銀製的,小巧玲瓏。
“配香就像做菜,比例一點都不能錯,”她一邊稱重一邊說,“桂花甜,茉莉清,沉香能壓得住甜味,讓香味更持久,這三種香材配在一起,就像江南的春天,既有花的豔,又有木的穩,不會讓人覺得單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