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二章 周慧的想法

字數:3060   加入書籤

A+A-


    三人圍坐在石桌旁,對著設計圖熱烈討論。
    從麵料的選擇到紋樣的搭配,從配飾的細節到穿著的場景,每一個建議都讓設計圖變得更加豐滿。
    周慧翻出手機,給他們看她在烏鎮拍的藍印花布:“我還想把藍印花布和漢服結合,比如做一件藍印花布的比甲,裏麵搭配白色的襦裙,再用蘇繡在比甲的領口繡上白梅,藍白相間,既有水鄉的清新,又有梅花的雅致,你們覺得怎麽樣?”
    徐佳瑩看著照片裏的藍印花布,忽然想起趙姨家的香材。
    “藍印花布的染料是植物做的,咱們可以找趙姨問問,有沒有和藍印花布香味搭配的香材,比如艾草、薄荷,這樣香囊的香味就能和漢服的風格呼應,更有整體感。”
    蘇木點點頭:“明天咱們去趙姨家的時候,帶上周慧一起,讓她也學學製香,說不定還能給她的漢服設計帶來更多靈感。”
    周慧興奮地說:“我本來隻打算待兩天,現在看來,必須得多留幾天!不僅要跟你們學做香、看緙絲、聽古琴,還要去烏鎮把藍印花布的樣品帶來,咱們一起把這些傳統工藝都融入漢服設計裏,做出真正有江南特色的漢服。”
    姨婆笑著說:“留下來好!客房一直收拾著,你住多久都沒問題,正好家裏也熱鬧。”
    晚飯時,姨婆做了周慧愛吃的鬆鼠鱖魚、清炒蝦仁,還有剛從院子裏摘的青菜。
    周慧一邊吃,一邊聽蘇木講起他們拜訪林師傅、沈師傅、趙姨的趣事,還有“匠心日記”的拍攝計劃,忍不住說。
    “我也要加入‘匠心日記’!我可以負責漢服的設計和出鏡,穿上咱們設計的漢服,演示蘇繡、緙絲的工藝,這樣既能展示漢服的美,又能讓觀眾更直觀地了解傳統工藝,一舉兩得。”
    徐佳瑩夾了一塊鱖魚給她:“求之不得!有你的漢服設計,咱們的內容會更豐富,到時候還能在視頻裏發起‘傳統工藝穿搭挑戰’,讓網友們用蘇繡、緙絲、香丸搭配漢服,說不定能帶動更多年輕人喜歡上傳統工藝。”
    蘇木補充道:“還可以和沈師傅、林師傅、趙姨合作,推出‘江南工藝限定漢服’,用沈師傅的緙絲做麵料,你設計款式,佳瑩繡紋樣,趙姨配香丸,限量發售,肯定能吸引很多人。”
    夜色漸深,周慧住在了客房。
    徐佳瑩幫她整理床鋪時,周慧忽然從包裏拿出一本筆記本,裏麵畫滿了漢服草圖。
    “其實我這次來,還有一個想法,想在烏鎮開一家‘傳統工藝體驗店’,賣咱們設計的漢服、文創產品,再設蘇繡、製香、緙絲的體驗區。”
    “讓來烏鎮的遊客能親手做一件傳統工藝作品,比如繡一個小香囊,或者做一顆香丸,這樣他們帶走的不僅是紀念品,還有對傳統工藝的理解。”
    徐佳瑩停下手中的動作,眼中滿是期待:“這個想法太棒了!咱們可以把蘇州的手藝人請到烏鎮去,搞一個‘江南工藝交流周’,讓蘇州的緙絲、蘇繡和烏鎮的藍印花布、木雕互相碰撞,說不定能產生更多新的創意。”
    兩人躺在床上,聊到深夜,從體驗店的裝修風格聊到活動的策劃方案,從產品的定價聊到宣傳的方式,仿佛已經看到了小店開業時,遊客們圍在一起學做蘇繡、製香的熱鬧場景。
    窗外,月光灑在院子西側的臘梅芽上,嫩芽已經長出了兩片小小的葉子,在夜色中泛著淡淡的綠光。
    石桌上的竹篩裏,香丸還在靜靜晾幹,空氣中彌漫著桂花與茉莉的清香,還有客房裏未合起的設計圖上,彩鉛勾勒的漢服線條。
    這些細碎的美好,像一顆顆種子,在江南的夜色裏,悄悄醞釀著屬於傳統工藝的新未來。
    次日清晨,周慧跟著徐佳瑩和蘇木一起去趙姨家學製香。
    看到徐佳瑩熟練地削著沉香木,周慧忍不住拿起小刀嚐試:“原來削沉香這麽講究,既要順著木紋,又要控製力度,比畫設計圖難多了。”
    趙姨笑著遞過一個竹篩:“慢慢來,做任何手藝都要用心。你是做設計的,對美的感知力強,學製香肯定也快。你看,把香材想象成你設計圖上的線條,每一刀都像在勾勒線條,慢慢就找到感覺了。”
    周慧按照趙姨說的,把削沉香木當成在畫線條,手腕漸漸穩了下來,雖然削下來的白皮還是有些參差不齊,卻也有了進步。
    徐佳瑩則在一旁教她揉香團:“揉的時候要像揉麵團一樣,感受到香粉在手心的變化,太幹了就加點蜂蜜,太濕了就加點榆樹皮粉,找到剛剛好的濕度。”
    周慧跟著徐佳瑩的動作,慢慢揉著香團,臉上滿是專注。
    陽光透過竹林,在地上投下斑駁的光影,研缽碰撞的“篤篤”聲,與遠處傳來的鳥鳴交織在一起,構成了江南最溫柔的晨曲。
    徐佳瑩看著手中的香丸,又看了看身邊認真學製香的周慧,忽然覺得,這些小小的香丸裏,不僅藏著香料的芬芳,更藏著傳統工藝的溫度。
    而他們要做的,就是把這份溫度傳遞下去,讓更多人知道,老手藝從來都不是博物館裏的標本,而是能融進日常生活的、鮮活的美好。
    周慧舉起自己做的第一顆香丸,雖然大小不一,表麵也不夠光滑,卻依舊笑得燦爛。
    “我要把這顆香丸掛在我的設計圖上,作為我學傳統工藝的第一個紀念。以後我設計的每一件漢服,都要帶著這份匠心,讓更多人愛上江南的傳統美。”
    趙姨看著周慧手中的香丸,眼中滿是欣慰:“第一次做能成這樣已經很好了,手藝就是靠一點一點練出來的。你要是喜歡,以後常來,我把‘蘭草香’‘沉香屑’的方子都教你,這些香方配漢服正合適。”
    “穿蘭草香的漢服適合去園林踏青,穿沉香屑的漢服適合在書房彈琴,各有各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