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九章 茶話會
字數:3240 加入書籤
這是姨婆年輕時親手織的,上麵印著纏枝蓮紋,藍白相間的配色透著清爽的江南味。
她將桌布仔細鋪在石桌上,邊角輕輕撫平,又從博古架上取下一套青花瓷茶具,茶杯上繡著細小的蘭草紋,是之前學蘇繡時練手的作品,正好用來招待客人。
周慧則忙著裝飾院子,她從屋裏搬出江源的畫作,用細麻繩將《霧中臘梅》《緙絲梭聲》《琴音繞巷》等掛在海棠樹枝上,每張畫之間用小燈籠隔開,燈籠裏還沒點燈,卻已透著幾分雅致。
“等傍晚的時候點上燈籠,燈光透過畫紙,肯定特別好看。”她一邊掛一邊說,還在石桌旁擺上幾個小花瓶,插上從院子裏摘的海棠花和臘梅芽,讓整個場景多了幾分生機。
江源和林曉雨則忙著整理照片,他們把這些天拍的特寫鏡頭。
沈師傅的織機、趙姨的研缽、林師傅的古琴——打印出來,貼在院子的圍牆上,做成一個小型的“傳統工藝細節展”。
“這樣大家不僅能看畫,還能看到真實的手藝細節,更有代入感。”林曉雨說,還在每張照片下麵貼上小紙條,寫上照片背後的故事,比如“沈師傅的織機已用三十年,經軸上的每一根線都由他親手纏繞”。
蘇木則負責準備茶水和額外的小食,他從廚房找出趙姨送的桂花烏龍,用紫砂壺慢慢衝泡,還特意煮了一壺陳皮茶,擔心有人不喜歡太濃的茶香。
“咱們再準備點瓜子和花生,都是蘇州老輩人喝茶時愛配的小食。”他一邊往盤子裏裝瓜子,一邊說,還在每個座位旁放了一張小卡片,上麵寫著當天的茶點名稱和背後的故事。
比如“玫瑰酥:用李奶奶家祖傳玫瑰醬製作,每塊需手工壓紋12道”。
茶會定在周六下午三點,提前一天,眾人就分頭去邀請客人。
徐佳瑩和姨婆去了李奶奶家,李奶奶聽說要辦茶會,立刻笑著答應:“我再做一籠定勝糕帶去,讓大家嚐嚐熱乎的。”
蘇木則去了緙絲坊,沈師傅正在織一塊新的蘭草紋麵料,聽說有茶會,當即放下梭子:“我把這塊剛織好的麵料帶去,給大家看看緙絲的新花樣。”
趙姨和林師傅也爽快地答應了,趙姨說要帶自己做的“蘭草香”香爐,林師傅則表示要背著古琴來彈幾曲。
周六下午,陽光格外溫和,透過海棠樹葉的縫隙,在藍印花布桌布上投下細碎的光斑。
三點剛到,客人們就陸續趕來。沈師傅最先到,手裏捧著那塊新織的緙絲麵料,麵料上的蘭草紋用金線勾勒,在陽光下泛著柔和的光。
“這是特意為茶會織的,送給你們當茶會的裝飾,也算是我對傳統工藝傳承的一點心意。”
緊接著,趙姨提著一個小巧的銅製香爐走來,香爐裏還冒著淡淡的青煙,一股清雅的蘭草香緩緩散開。
“這‘蘭草香’最適合配茶,聞著能讓人靜下心來,咱們今天就邊聞香、邊喝茶、邊聊天。”
李奶奶則拎著一個竹製食盒,裏麵裝著剛蒸好的定勝糕,熱氣透過食盒的縫隙冒出來,帶著甜甜的米香:“剛出鍋的定勝糕最軟乎,大家快嚐嚐。”
最後來的是林師傅,他背著一把古樸的古琴,琴身用深棕色的木頭製成,上麵還刻著細小的蘭草紋。
“我準備了《梅花三弄》《平沙落雁》幾支曲子,等大家聊到興頭上,我就彈給大家聽。”
客人們坐定後,徐佳瑩給每個人倒上一杯桂花烏龍,茶湯呈淺金色,飄著幾片幹桂花,喝一口滿是清甜的桂香。
“這茶是趙姨送的,點心是我和周慧跟李奶奶學做的,畫是江源畫的,照片是林曉雨拍的,”
徐佳瑩笑著說,“今天的茶會,算是咱們這段時間傳承傳統工藝的‘成果展’,也希望大家能多提提想法,讓咱們把老手藝傳得更好。”
沈師傅喝了一口茶,拿起石桌上的《緙絲坊記事》畫,仔細看著:“這畫把織機的細節畫得太準了,連梭箱的位置都沒畫錯,看來你們是真的花了心思觀察。”
“現在很多年輕人都不知道緙絲是‘通經斷緯’的工藝,你們用畫和照片把這些細節記錄下來,比單純講理論管用多了。”
他還提議:“以後咱們可以合作,我負責織緙絲麵料,你們負責設計成漢服、香囊,再通過視頻宣傳,讓更多人知道緙絲不是隻能做擺件,還能融入日常生活。”
趙姨則翻看著圍牆上的照片,當看到自己研香粉的特寫時,忍不住笑了:“這照片拍得真細致,連我手上的老繭都拍出來了。其實製香和做人一樣,要‘真’,香材要真,比例要真,心意要真,這樣做出來的香才好聞。”
“以後你們要是想做香丸賣,我可以把家裏的老香方都整理出來,教你們做更多種類的香,比如適合夏天的薄荷香、適合冬天的沉香屑。”
李奶奶吃著自己做的定勝糕,對周慧說:“你設計的漢服要是繡上定勝糕的紋樣,肯定好看。以後你要是需要點心的圖案,隨時來找我,我給你畫,咱們把蘇式點心的樣子也傳下去,讓年輕人知道,咱們蘇州不僅有蘇繡、緙絲,還有好吃的傳統點心。”
林師傅則坐在琴凳上,輕輕撥動琴弦,《平沙落雁》的旋律緩緩響起。
琴聲清越,與桂花烏龍的香氣、玫瑰酥的甜香交織在一起,飄在院子的每一個角落。
眾人都安靜下來,閉上眼睛,靜靜聆聽,仿佛看到了大雁落在沙灘上的寧靜場景,感受到了江南的悠遠意境。
“這琴聲裏有咱們蘇州的味道,”姨婆輕聲說,“以前我和你外公在院子裏喝茶,也會聽人彈古琴,沒想到現在還能在自家院子裏聽到這麽好聽的曲子。”
茶會過半,江源忽然站起來,手裏拿著一本筆記本:“我有個想法,咱們一起做一本‘江南傳統工藝集’。裏麵可以收錄沈師傅的緙絲工藝、趙姨的製香方、林師傅的古琴知識、李奶奶的蘇式點心做法,還有佳瑩的蘇繡針法、周慧的漢服設計。”
“再配上我的畫和曉雨的照片,做成一本圖文並茂的書。這樣不僅能保存這些老手藝,還能讓更多人通過書了解江南的傳統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