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一章 美食之旅
字數:3247 加入書籤
                    接下來的幾天,王麗帶著兩人開啟了“蘇州美食地圖”的深度探索之旅。他們清晨五點半就去雙塔市集,排隊買現做的蛋餅。
    攤主用豬油熱鍋,倒入麵糊攤成薄餅,打上兩個雞蛋,撒上蔥花、香菜、榨菜,再刷上秘製甜醬,咬一口外脆裏嫩,王麗連吃兩個還意猶未盡,學著攤主的蘇州話吆喝。
    “老板,再做一個甜個蛋餅,多加個蛋!”(老板,再做一個甜的蛋餅,多加個雞蛋!)
    中午,他們去山塘街吃藏書羊肉麵,秋冬季節的羊肉燉得軟爛入味,湯汁濃鬱,撒上一把蔥花,搭配筋道的麵條,王麗連喝三碗湯,直呼“暖胃又暖心”。
    下午,他們去十全街吃蘇式綠豆湯,裏麵加了糯米、蜜棗、冬瓜糖、葡萄幹,用冰鎮過的薄荷水衝泡,清涼解暑,王麗捧著碗一口氣喝了大半。
    傍晚,他們去平江路吃蘇式燒烤,烤得焦香的雞翅刷上秘製醬料,搭配冰鎮的沙洲優黃,王麗一邊吃一邊感歎。
    “這才是生活啊,慢悠悠的,連美食都帶著煙火氣。”
    最讓王麗著迷的是蘇州的早茶。
    在李奶奶的推薦下,他們找到了一家藏在平江路深處的老茶館“清風茶社”。
    清晨六點,茶館就坐滿了老茶客,大多是頭發花白的老人,他們捧著粗陶茶杯,喝著碧螺春,吃著油端子、粢飯團、蟹殼黃,用蘇州話聊著家常,偶爾傳來幾聲評彈的哼唱,格外愜意。
    王麗學著老茶客的樣子,找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下,點了一壺碧螺春,一份油端子,一個粢飯團。
    等油端子上桌,她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外脆裏嫩的土豆絲混合著胡蘿卜絲的清甜,在口中散開,搭配著清香的碧螺春,瞬間驅散了清晨的困意。
    “這油端子也太好吃了!外麵炸得金黃酥脆,裏麵的餡料又鮮又嫩,比油條還香。”
    她又拿起粢飯團,咬了一口,軟糯的糯米裹著香脆的油條、鹹香的肉鬆,還有甜甜的豆沙,層次豐富。
    “這粢飯團也太實在了,用料這麽足,吃完這一個,中午都不用吃飯了!”
    鄰桌的老爺爺見她吃得開心,笑著用蘇州話問道:“小姑娘是上海來個伐?第一次來吃早茶?”(小姑娘是上海來的吧?第一次來吃早茶?)王麗連忙點頭,用剛學會的方言回答:“是的呀阿公,我是上海來個,第一次吃蘇州早茶,太好吃哉!”
    老爺爺被她的熱情感染,給她推薦了茶館的隱藏菜單,鹹豆漿配蟹殼黃,還教她用蘇州話點單:“儂跟老板講,要一碗鹹豆漿,多加辣油,再來兩個蟹殼黃,一個鹹個一個甜個。”
    王麗照著老爺爺的話說給老板聽,雖然“辣油”說成了“辣yóu”,卻也成功點到了隱藏菜單。
    當鹹豆漿和蟹殼黃上桌時,她興奮地拍照留念,還不忘給老爺爺遞了一個甜口的蟹殼黃:“阿公,倷嚐嚐,這個甜個蟹殼黃肯定好吃。”
    老爺爺笑著接過,兩人一邊吃一邊聊天,王麗從老爺爺口中得知,這家茶館已經開了四十多年,以前是附近手藝人聚集的地方。
    繡娘、木匠、緙絲工匠都愛來這裏吃早茶、聊手藝,後來漸漸成了老茶客的聚集地。
    “原來這茶館還藏著這麽多故事,”王麗感歎道,“以後我要常來,既能吃美食,又能聽老手藝的故事,簡直是寶藏地方。”
    她拿出手機,把老爺爺講的故事記錄下來,打算寫進美食公眾號裏,讓更多人知道這家藏在巷弄裏的老茶館。
    隨著對蘇州美食的深入探索,王麗還開始嚐試自己動手做蘇式點心。
    在李奶奶的指導下,她學做定勝糕的過程充滿了歡樂與挑戰。
    剛開始研磨米粉時,她用力過猛,米粉濺得滿臉都是,活像個“白麵小醜”。
    揉粉團時,要麽加太多水把粉團揉成“麵糊”,要麽加太少水讓粉團散成碎末。
    李奶奶耐心地手把手教她:“粉團要揉到‘捏之成團,觸之即散’,像雪花落在手裏的感覺,你試試少加一點水,慢慢揉。”
    王麗按照李奶奶的要領,一點點調整水分,終於揉出了合格的粉團。
    接下來是按壓模具,她把粉團放進刻有“定勝”二字的木質模具裏,用手掌輕輕壓實,再把模具倒扣在蒸籠裏,輕輕一拍,雪白的定勝糕雛形就出來了。
    看著蒸籠裏漸漸鼓起的定勝糕,上麵的“定勝”二字越來越清晰,王麗興奮地拿起手機拍視頻。
    “家人們誰懂啊!第一次做定勝糕就成功了,這可是蘇州非遺美食,我可太厲害了!”
    蒸好的定勝糕散發著淡淡的米香,王麗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塊咬了一口,軟糯香甜,帶著桂花的清香,比外麵買的還好吃。
    她把定勝糕分成小塊,送給姨婆、趙姨、沈師傅他們品嚐,大家都稱讚她有做蘇式點心的天賦。
    “沒想到你不僅會吃,還會做,”沈師傅笑著說,“以後‘江南匠心坊’的點心體驗課,你可以當助教了。”
    王麗的到來,讓姨婆小院和“江南匠心坊”都充滿了活力。
    她不僅幫著徐佳瑩整理工作室的展示區,把江源的畫作和林曉雨的照片按照“工藝場景”“美食故事”“市井生活”分類擺放,還利用自己的美食資源,聯係了蘇州本地的老字號食材供應商。
    采芝齋的糕點、黃天源的麵條、陸稿薦的醬肉,為工作室的蘇式點心體驗課提供新鮮優質的原料。
    她還教會了陳萌萌等年輕人用手機剪輯美食短視頻。在“江南匠心坊”的點心體驗課上,她指導大家拍攝做定勝糕的全過程。
    從研磨米粉到按壓模具,從蒸糕的蒸汽嫋嫋到咬下第一口的滿足表情,再配上輕快的評彈背景音樂和蘇州話解說。
    短視頻發布到網上後,吸引了大量網友關注,不少人留言詢問體驗課的報名方式,還有外地網友表示想來蘇州學習做蘇式點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