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五章 四個房間

字數:3253   加入書籤

A+A-


    “這個窗簾掛在咖啡區的窗戶上,陽光透進來,蘭草紋會顯得特別溫柔,客人坐在裏麵喝咖啡,就能感受到蘇繡的美。”周慧撫摸著繡好的窗簾,眼中滿是滿意。
    樣品製作完成的那天下午,姨婆帶著巷子裏的老朋友們。
    李奶奶、張木匠、賣菜的王阿婆等,來到老宅參觀。
    當看到張萌製作的緙絲書簽時,王阿婆忍不住伸手摸了摸:“這不是沈師傅織的緙絲嗎?做成書簽真好看,我孫子肯定喜歡,以後看書都有勁頭了。”
    李奶奶則拿起包裝好的香丸:“這個包裝比外麵買的月餅盒還精致,咱們的香丸就該配這樣的包裝,才能讓更多年輕人喜歡。”
    張木匠看著陳曦製作的空間模型,指著手工區的位置說:“這個區域的桌子高度要合適,太高了年輕人坐著不舒服,太低了繡繃不好放。我可以幫你們做一批可調節高度的木質工作台,桌麵用老杉木,耐用又有味道。”
    姨婆則拉著徐佳瑩的手,看著蘇繡窗簾樣品:“這個蘭草紋繡得好,既保留了老輩人的繡法,又不顯得老氣,年輕人肯定願意用。你們這樣把老手藝做成新東西,才是真的把傳承做好了。”
    老朋友們的認可,讓眾人更加堅定了方向。
    接下來的一周,設計團隊根據大家的意見,對方案進行了多次調整和完善。
    林杉優化了宣傳海報的設計,加入了老工匠製作工藝的照片,讓畫麵更有故事感;
    陳曦調整了空間動線,在手工區增加了休息座椅,方便客人體驗累了隨時休息;
    張萌則改進了緙絲項圈的設計,在項圈上增加了可調節的卡扣,讓不同體型的寵物都能佩戴。
    期間,沈師傅、趙姨、李敏等手藝人也多次來到老宅,與設計團隊溝通細節。
    沈師傅提出可以在緙絲桌布的邊緣織上“江南匠心”四個字,用金線勾勒,增加辨識度;
    趙姨建議在香丸包裝裏附贈一小包幹桂花,讓客人能自己調配香味;
    李敏則提供了傳統服飾上的“盤金繡”紋樣,建議用在文創產品的裝飾上。
    經過二十多天的反複打磨,“傳統工藝現代生活空間”的完整方案終於成型。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上午,眾人圍坐在中院主廳的臨時工作台旁,聽周慧介紹最終方案:
    “我們的空間正式命名為‘古藝新境’,寓意讓古老的工藝在新時代煥發新的意境。整體分為四個核心區域:
    第一,前院·工藝展演區:以百年桂花樹為中心,設置6組可拆卸木質展架,平時展示沈師傅的緙絲作品、徐佳瑩的蘇繡繡片,每月舉辦2次‘匠人麵對麵’活動,邀請手藝人現場演示工藝;展架旁擺放4張木質休閑桌,搭配緙絲坐墊和藍印花布桌布,客人可在此喝咖啡、觀賞工藝演示。
    第二,中院主廳·綜合體驗區:左側設L型咖啡吧台,台麵用老杉木製作,鋪緙絲桌布,吧台後方的牆麵掛江源的《江南工藝十二時辰》畫作;”
    “右側設文創展示區,用玻璃展櫃展示三大係列文創產品,展櫃上方掛傳統服飾複製品和老工藝工具;中間區域留空,作為客人流動和小型活動的場地,牆麵用淺灰色乳膠漆,點綴蘇繡裝飾畫。
    第三,中院廂房·專項體驗區:4間廂房分別對應4項核心工藝。
    1號廂房(蘇繡體驗區):擺放8個老竹繡繃,配備30種顏色的蘇繡絲線和5種麵料,提供‘入門繡片’(雛菊、蘭草圖案)和‘進階繡片’(纏枝蓮、水波紋圖案)兩種體驗套餐。
    2號廂房(緙絲體驗區):放置2台小型緙絲織機,由沈師傅的徒弟現場指導,客人可體驗‘簡單紋樣緙織’(如小雛菊、小蓮花)。
    3號廂房(製香體驗區):設置4個製香工作台,提供趙姨研發的3款基礎香方(安神香、清熱香、驅蟲香),配備石臼、竹篩、香丸模具等工具。
    4號廂房(寵物文創區):分為護理區和DIY區,護理區提供中草藥寵物護理服務,DIY區提供緙絲項圈、中草藥香囊的製作材料,由邢夢潔和林薇的團隊負責運營。
    第四,後院·靜謐休憩區:以老井為中心,周圍種植桂花、薄荷、艾草等香草植物,設置2個戶外製香工作台,供客人在自然環境中體驗製香。
    角落的倉庫改造為工具間和儲物間,存放繡繃、織機等設備,後期計劃在池塘邊搭建水榭,作為評彈表演和工藝講座的專屬場地。
    文創產品方麵,確定三大係列共15款產品,首批生產500套,涵蓋:
    ‘蘭草緙絲係列’:緙絲書簽、緙絲項圈、緙絲抱枕;
    ‘雙花香丸係列’:便攜香丸(3種香型)、香丸香囊、木質香插;
    ‘蘇點紋樣係列’:定勝糕禮盒、玫瑰酥包裝、工藝紋樣貼紙、筆記本。
    運營方麵,采用‘預約體驗+現場消費’的模式,線上通過小程序預約體驗課程,線下設置會員體係,累計體驗3次可獲得手藝人簽名的工藝證書。
    每月舉辦1次‘古藝新創’主題活動,邀請設計師和手藝人共同開發新品,每季度舉辦1次‘江南工藝市集’,匯聚蘇州本地手藝人的作品。”
    周慧說完,林杉打開投影儀,將空間效果圖、文創產品設計圖、運營方案PPT依次展示在牆麵的白幕上。
    當看到前院桂花樹下織緙絲的效果圖時,徐佳瑩的眼睛濕潤了。
    畫麵裏,沈師傅坐在織機前,陽光透過桂花枝葉灑在緙絲麵料上,客人圍坐在周圍,有的拍照,有的認真觀看,空氣中仿佛飄著花香和絲線的味道。
    “這就是我們想要的效果!”王麗激動地說,“既有傳統工藝的底蘊,又有現代生活的氣息,能讓年輕人願意走進來、坐下來,真正感受傳統工藝的美。”
    邢夢潔看著寵物文創區的效果圖,笑著說:“以後呆膠布就能在這裏有專屬的‘工作區’了,肯定能吸引很多養寵物的年輕人來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