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0章 楚老板生前遺作

字數:4763   加入書籤

A+A-




    []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眼前赫然是一張氣派非凡的羅漢床。不,那不僅僅是一張羅漢床,更是一件堪稱藝術巔峰的紫檀雕夔龍紋五屏式羅漢床,從整體到細節都透著一種皇室的威嚴和清冷的氣魄。
    清乾隆 紫檀雕夔龍紋五屏式羅漢床
    整張床的尺寸之巨大讓人感覺恍若麵對巨人的臥榻,而那濃鬱的歲月氣息更是撲麵而來,似乎穿過幾百年的時光隧道,與乾隆朝的匠心工藝進行了一場跨越時空的交流。乾隆朝的風華盡顯其間,這件羅漢床足以令任何見多識廣的收藏家都為之折服。
    羅漢床的背麵橫列三屏,整齊有序,屏風的攢框鑲板線條幹淨利落。邊框並非簡單的平直,而是隱隱透著一種如泥鰍身軀般的弧度,銜接之處以“委角”精妙處理,仿佛一雙細膩的手在柔和處打上了錦緞般的收尾。
    中間心板上更為奪目,鏟地浮雕的夔龍紋沉穩而雄偉——以兩條雙夔龍相對形成威嚴的對峙結構,而兩側的單夔龍則相向盤旋,優雅得體,讓人仿佛目睹了一場龍騰的絕美盛景。
    夔龍的身軀以扁闊的造型刻畫出一種極富張力的視覺衝擊感,仔細看,那看麵上的打窪處理更賦予它一種動態的細膩層次感。龍身轉折處,雕工更為耀眼,每一片翻翅狀的花牙仿佛捕捉到了飛翔的瞬間,交錯著卷珠紋以及流暢的苕茛紋。
    這些細絲般的細節無不昭示著古典與華麗的完美交融。這種紋飾風格正是從清康熙時期開始,宮廷家具大量汲取西洋藝術的結晶,而這張床無疑繼承並升華了這一傳統,雕刻的精工細作幾乎到了無可挑剔的地步。
    其兩側的圍板更是讓人眼前一亮。那些用大料製成的棖弧彎框不僅美觀雅致,而且還方便人們在坐臥時將手肘輕輕搭靠其中。更令人歎為觀止的是,這種弧彎設計多以皇家寶座中使用為主,而在羅漢床中卻難得一見。當細細端詳這種設計的蜿蜒曲線與穩重輪廓時,人仿佛體會到了一種瀟灑與莊重並存的韻味。
    床座部分,素冰盤沿設計質樸但不失雅致,那上麵的軟屜更展現著清代宮廷用具一貫的舒適追求。束腰部分打窪的曲線柔順流暢,宛若一道自然的拱形橋梁支撐著整個床身。
    在那梨形牙板的中間,還隱約浮現獸麵紋的雕刻,每一筆紋理都仿佛帶著悠遠的神秘氣息,摹仿自早期青銅器和玉器紋飾的它,不僅是一種文化的傳承,更是一場視覺與工藝的雙重盛宴。
    這張羅漢床的四腳被精心雕刻成輔首銜環狀的設計,肩部細微的轉折使得整體的比例顯得更為精妙絕倫。腿腳處則細膩地雕作內翻馬蹄足,那一抹兜轉的曲線力量感十足,如同大地上沉穩不移的支柱,彰顯其不可撼動的威嚴與莊重。
    即便不懂收藏的人見到此床,也會忍不住發出由衷的感歎。這張紫檀羅漢床不僅因其稀有的材質而珍貴,更因其細節中的匠心無處不在而讓人震撼。
    無論是紋飾、造型還是功能設計,都貼合了清乾隆時期宮廷家具的奢華與莊重氣質,堪稱大清皇家風範的完美縮影。它的出現在世間,無疑使得家具收藏領域多了一件不可多得的重器。
    這張床保存至今,耗費的歲月雖漫長,但依舊帶著棱角分明的鋒芒,用材考究,製作精良,保存完整,正因為如此顯得更為難能可貴。
    這羅漢床確實不錯,但最讓陳陽吃驚的不是羅漢床,而是羅漢床上整齊擺放的兩件堪稱藝術瑰寶的掛屏。陳陽微微一怔,目光像是被磁鐵吸住一般,神情中透著抑製不住的驚豔。
    他緩緩伸出雙手,小心翼翼地將其中一件掛屏從羅漢床上捧起,指腹輕輕觸碰掛屏邊緣的雕刻。宋青雲在一旁瞧著,似乎也被這奇妙的藝術造物吸引,趕忙湊過來,稍稍低頭注視手裏的掛屏,眼中流露出難以掩飾的貪婪與欣賞之意。
    老楠木金漆木雕花鳥紋掛屏,現代作品
    這對掛屏取材老楠木,選料珍稀而特有暗香,撫摸上去,細膩的木紋仿若天成。這掛屏以歲寒三友的竹梅為主題,如同古代文人筆下的清高意境,以浮雕、沉雕、通雕和圓雕等數種技法交相輝映,打造出錯綜複雜的立體層次。畫麵中的竹,蒼勁挺拔、意象鮮活;梅,虯枝遒勁、清幽高潔。每一筆雕刻都繁而不亂,錯落有致,仿佛賦予了畫麵如臨其境的天然詩意。
    這些雕刻,區別於一般的器物繁複而失章法,仿若一首宏大樂章,點綴了細膩的裝飾音,為掛屏增添瑰麗氣韻。雕刻完成後,經過手藝精湛的匠師貼金工序和髹漆點染,金碧輝煌的色澤在燈光映襯下亮出璀璨的金光,如同為掛屏披上層層錦衣,賦予它一種玲瓏剔透又不失厚重感的氣質,給人以脫俗的清秀優雅之美。
    整器的造型更是無可挑剔,通體經過髹金漆處理,散發出一種柔和而不刺眼的光芒。邊緣每一個細節處都被妥帖修正,毫無粗製濫造之感。掛屏的雕工,如細描一幅動態畫卷,一抹冰雪下的梅花若隱若現,而側麵的竹枝則如迎風婆娑,在金漆覆蓋下描繪出栩栩如生的場景。雕刻層次分明,縱深有序,每個細節都像是琢玉般精心打磨。
    其實,就是這麽掛在家裏牆上當裝飾用的
    整器金漆金光閃閃,豪華氣派,又透露出濃鬱的東方韻味。無論是懸掛在廳堂作為裝飾,還是藏於密室把玩欣賞,皆顯得極富貴氣和優雅的氣度,真正實現了可藏可賞之妙。若說它是木器掛屏中的極品,絲毫不為過,因它兼具富貴典雅和華麗大方之特質。
    “這掛屏,嘖嘖,”宋青雲眯起眼睛,目光在掛屏上流連,手指輕輕摩挲著光滑的表麵,“這手藝,真是精湛!可就是……”
    他微微皺起眉頭,目光掃過屋內其他擺設,帶著一絲疑惑,“這包漿的光澤,這木料的紋理,怎麽感覺……少了點歲月的痕跡?反倒像是新做出來的,透著一股鮮亮勁兒。”
    陳陽凝視著手中的掛屏,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師叔,您說得沒錯。這掛屏,的確不是老物件。我猜測,這應該是楚老板生前親手製作的。”
    他頓了頓,目光中流露出一絲追憶,“您還記得嗎?咱們第一次在您鋪子裏見到楚老板,他當時就提過,他是潮汕人,精通金器木雕。”
    “什麽?”宋青雲猛地抬起頭,眼睛瞪得溜圓,“你是說,這就是傳說中的金器木雕?是老楚自己做的?”宋青雲仔細端詳起來,神情中充滿了難以置信。
    陳陽鄭重地點了點頭:“我敢肯定,這絕對是老楚的心血之作。”
    說著額,他指著掛屏上的紋飾,娓娓道來,“師叔,您看這竹,虛懷若穀,高風亮節;這梅,傲雪淩霜,不畏嚴寒。竹梅相映成趣,象征著堅韌不拔、不屈不撓的精神,也表達了老楚在這條戰線上矢誌不渝的決心。”
    “你看這冬梅,含苞待放,嬌豔欲滴,即使在寒冬臘月,也散發著沁人心脾的暗香;再看這翠竹,枝繁葉茂,生機勃勃,即使在冰天雪地裏,也保持著翠綠的本色。它們象征著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精神,也寓意著老楚不畏小鬼子、敢於鬥爭的勇氣。”
    “還有這雀鶴,”陳陽指著掛屏上栩栩如生的雀鶴,“它們在梅竹間嬉戲玩耍,寓意著平安喜慶,也表達了老楚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這掛屏上的每一處細節,都蘊含著深刻的寓意,都體現了老楚精湛的技藝和高尚的情操。”陳陽一時間感慨萬千,“這不僅僅是一件藝術品,更是一份精神的傳承,一份對人生的感悟。”
    聽陳陽說完,宋青雲的手指輕輕掠過掛屏柔滑的金漆表麵,仿佛感受到木材中傳遞的一份執念與溫度。他微微閉上眼睛,腦海中浮現出楚老板伏案雕刻時專注而落滿木屑的模樣,那種將生命融入一筆一刻中的堅定,幾乎讓人屏息。
    此刻,這一屋子的紫檀黃花梨,此刻在這散發著孤高與傲然的金器木雕掛屏前,頓時失去了色彩光華,因為擺在他麵前的,是楚老板畢生心血的絕唱,也是命運留給世間的最後微光。
    “老楚……”宋青雲長歎一聲,眼眶微微泛紅,“老楚,他怎麽就……”
    宋青雲哽咽著,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來,他想起與楚老板相識的點點滴滴,想起兩人一起探討古玩的熱情,如今陰陽兩隔,怎能不讓人唏噓?“真是可惜了,這麽好的手藝,這麽好的人……”
    “是啊,”陳陽附和道,“他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出了如此精美的藝術品,也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生命的意義。”
    陳陽靜靜地聽著,見到楚老板生前遺作,此刻兩人心情悲痛到了極點。片刻之後,陳陽的目光落回那對金器木雕掛屏上,沉吟片刻,緩緩開口問道:“師叔,你認識報社的人嗎?”
    宋青雲抬起頭,疑惑地看著陳陽,眼裏的悲傷還未完全散去,“報社的人?你問這個做什麽?”他的語氣中帶著一絲不解,不明白陳陽為何突然提起這個。
    陳陽深吸一口氣,語氣堅定地說道:“我想找人來給這些家具拍些照片,我想帶去京城,找些專業人鑒定一下,看看它們到底值多少錢。”
    說著,陳陽扭頭目光掃過屋內琳琅滿目的家具,“我想弄清楚這些東西的真正價值,不能讓楚老板的家人吃虧。”
    “憑心而論,這些都是楚老板最在意、得意的收藏,我不能讓這遺物輕於鴻毛。”
    陳陽閉上雙眼,雙拳緊握,他吐出一句句低沉字句,像用一根無形銘釘鎖定了更為高遠的決心,“這不是我應撿漏的時候,也絕非我們應當撿漏的時機……”
    “更不可以撿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