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民心易得,亦難得

字數:7486   加入書籤

A+A-




    最新網址:容玉將她這些時日查閱出來的事擺在桌子上“看看吧,青陽縣縣衙的賬簿。”
    容玉麵色不好看,她如今的確需要在江淮官員之中迅速建立威信,也的確需要尋一個錯處,但真的找尋到這個錯處的時候,容玉卻不知該如何開口。
    “我問過了,青陽縣這十幾年已經換了三任縣令的,貪墨薑家軍將士撫恤金的那位,如今已經是一位京官了。”
    溫知渝低頭看著那個數字,事實上,這個數字並不大,對他們來說,隻是幾張銀票的事情,可這個銀子數後麵,卻是無數條死在戰場上的將士。
    “就憑這個,江淮的百姓,憑什麽要信薑家軍?”容玉捂著額頭,憤怒,不堪,以及茫然。
    “這就是那個縣令的投名狀?”溫知渝甩了甩手中的賬簿。
    “應該是,畢竟之後不久,他就離開了江淮,然後一路高升,你覺得,除了這個,還有別的原因?”容玉無意識的撥弄著算盤珠子。
    “這件事,周崇知道嗎?”溫知渝盯著容玉,容玉手下一頓“你覺得呢?”
    “我不知道,所以我在問殿下。”
    “老師不知道此事,那個時候,江淮也還不是老師做主。”於恒從門外走來,看著溫知渝“溫姑娘可以放心,若老師要隱瞞此事,您和公主一定查不到。”
    “你是周大人的學生?”
    溫知渝問了個不相關的問題,於恒點頭“是,這和姑娘所說的事,應沒有關係。”
    “的確沒關係,但若是於大人和周大人是一路人,於大人不也不可信嗎?”
    “知渝?”容玉試圖攔一下溫知渝,她之前已經查過了,周崇這個人沒什麽問題,且在江淮百姓之中深受愛戴,溫知渝和她談起此人的時候,也多是敬佩。
    怎麽突然就翻臉了,這些文人,可是把名聲看的比自己命還重要。
    於恒的臉色已經難看非常,但老師曾和他說過,此事,的確是江淮官府對不住百姓,無論如何,都得妥善解決。
    “溫姑娘,你身無功名,不曾做一方父母官,自是不知,這父母官做起來有多難,周大人已是筋疲力盡了。”
    溫知渝看著他“我知道,可百姓從未容易過,若隻是漂亮話,我也會說。”
    容玉看著於恒那張臉,該怎麽說呢,於大人還算白淨的麵皮,已經是五顏六色了。
    “你。”
    溫知渝看著於恒這般,卻是笑了“百姓本該說的更難聽的,可他們卻不會說出口,甚至要對我們感恩戴德,若是殿下不曾發現,這件事或許永遠無人知道,就此塵封。”
    於恒的憤怒平息了,溫知渝看著那一個個名字,除了他們的家人,或許早就無人記得了。
    “這一次,我無意為殿下爭取功勞,我隻是覺得,這個朝代,果真是糟糕透了。”
    書房裏一片寂靜,容玉看著於恒的樣子的,等著這位年輕的官員平靜下來。
    “於大人先跟著我吧,此事總要解決的,還是說,周大人打算瞞著此事?”
    周崇自然不會這樣做,但他在讓於恒來青陽縣的時候,卻說過,若殿下執意隱瞞此事,讓於恒不得與殿下起衝突,告知他,他來解決。
    可如今這情況,於恒說不出那話來了。
    容玉起身拍了拍於恒的肩膀“周大人看輕本宮了,若本宮當真那般,與當今陛下有什麽區別?我早就說過,我更像我的母後。”
    陳家村,青陽縣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村子,和其他的地方沒什麽區別,一樣的破落,貧窮,瞧不見希望。
    陳家村要更慘一些,當初參軍,陳家村的老少爺們沒一個回來的,隻剩下些半大小子和老弱婦孺。
    所以,陳家村如今男丁稀少,日子更是難過。
    容玉他們在離著陳家村還遠的地方停下,因為前麵的路,馬車根本過不去。
    “殿下,我們得走過去。”來領路的捕快熟知這裏的地形,再往前,全是崎嶇難行的羊腸小道。
    “那就走吧。”容玉看著這樣的道路,對著溫知渝苦笑“我從前還嫌棄過京城外城的情況,如今才發現,我才是那個不食煙火的。”
    溫知渝沒言語,她隻知道,大胤隨便一處縣城,就堪比她那個時代國家最貧困的地方了。
    當初在溪源縣便是如此,而溪源縣,相比起來竟已經算得上富庶了,她若非沒係統保障,當真是活不下去的。
    “這陳家村,怎麽這麽多的男丁參軍?”
    “陳家村窮啊,這地方原本就是荒地,當初招兵買馬的時候,那軍餉給的高啊,自己去了,就能讓家裏人活下來。”
    領路的捕快說著這話,沒什麽情緒,仿佛再正常不過了,一條命換幾條命,沒什麽不值當的。
    容玉和人有一搭沒一搭的說著話,於恒和溫知渝跟在容玉身後。
    “溫姑娘,冒昧的問您一個問題。”
    “大人請說。”溫知渝看著於恒,麵色微微有些發白,江淮的夏天來的更早一些,天氣是一日熱過一日了。
    “殿下來江淮之後,做事大刀闊斧,這我倒是能理解,但我不明白,殿下為何要翻舊賬?”
    溫知渝看著他“大人這話說的,倒是讓我聽不懂了。”
    “您應該明白,殿下做了封地主子能做的事情,卻不插手官衙的事,如今,更是翻出十幾年前的舊賬來。”
    於恒實在是猜不透容玉的所思所想,這位公主殿下好像什麽都做了,又好像什麽都不曾做。
    “大人覺得,殿下這隻是在翻舊賬?”
    於恒看著眼前的溫知渝,公主殿下去何處都帶著這位溫姑娘,但這位的身體,實在算不得好,隻是走了這一段路,光潔的額上就已經冒出細密的汗珠,說話的時候,喘息也急促了一些。
    “那大人可曾想過,這些舊賬背,是誰受了委屈?”
    溫知渝停下腳步,擦了擦額頭上冒出來的汗珠,“是江淮的百姓,這一筆筆舊賬,會讓百姓逐漸失去對府衙的信任,在別處自然沒關係。”
    可這是江淮,這裏,將是容玉最大的底氣和將來最安穩的後方,容不得半點損失。
    更何況,江淮的舊賬,多數是和當初的薑家有關,容玉不解決這些事,她就拉不起薑家的旗幟。
    “民心易得,亦難得,於大人,你和周大人有什麽可怕的,放手去做吧,反正,如今不是有個能給你們墊背的嗎?”
    於恒順著溫知渝的眼神看過去,容玉走在前麵,和那個縣衙的捕快竟也能聊起來。
    那捕快,幾乎忘了剛才的膽戰心驚,自己身邊可是個貴人。
    陳家村,附近十裏八村都知道,陳家村這地方,寡婦多,男丁少,附近的人家,是萬萬不肯將閨女嫁到陳家村的。
    畢竟不管嫁到誰家,那家裏怕都有幾個帶著孩子的寡嫂,家裏沒男人,姑娘嫁過去,怕是連飯都吃不起。
    陳家村裏有一戶人家,陳老根家,陳老根這個人,當初都說是個有福氣的,媳婦一連給生了六個小子,當初,村子裏誰不羨慕啊。
    可十幾年前,陳老根家五個兄弟都去當兵了,就留下了一個六小子,那時候,陳老根家裏可是富裕了一陣子,家裏又是蓋房,又是買地的。
    誰知道,這好日子沒過多久,仗打完了,天下太平了,陳家村的男丁卻一個都沒回來。
    陳老根家裏隻剩下一屋子的寡婦孩子,男人就剩下一個陳老根和一個半大小子。
    幸好,那陳六山雖是個小子,卻也是個有魄力的,勉強護得住這一屋子的女眷。
    但光有魄力不行,這麽多人總得吃飯啊,家裏孩子又多,陳家人就是累死在地裏,也填不飽家裏所有人的肚子啊。
    如今陳家老大家留下的小子病了,陳家連看病的銀錢都拿不出來,陳老大家的沒辦法了,要將閨女嫁出去,不看人家,隻看聘禮。
    陳老大家的知道,這些年,她全靠家裏孩子撐著,家裏的孩子都懂事,當娘的,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怎麽會賣了自己孩子呢?
    “你那個死鬼爹,說走就走,就剩下咱孤兒寡母,大小子要死了,我能有啥辦法啊。”
    陳老根抽著旱煙,一句話都說不出,陳六山坐在遠些的地方,眼眶都紅了。
    他這個年紀,早就該成親了,可陳家這情況,也沒姑娘敢嫁過來,可要讓他分家,陳六山又狠不下心來。
    “娘,我知道的,娘,隻要能給大哥治病,你賣了我吧。”
    “不行。”十幾歲的瘦弱少年走出來,看著他娘“這些年,就是為了供我念書,家裏才這麽難的,如今為了給我治病,您又要讓妹妹去嫁給一個鰥夫,那我還算男人嗎?”
    女人的哭聲嘶啞而絕望,周圍的人家都習慣了,這幾日,陳家每日都得來一次。
    看上陳家大姑娘的,是個鰥夫,家裏的娃都比陳家大姑娘歲數大了,你說這不是作賤人嗎?
    一個村子的,若能幫襯,自然會幫襯一把,可陳家村的,誰不難啊?
    “作孽啊。”有人歎了一聲,接著就下地幹活去了,今年沒了賦稅,陳家原本是能鬆一口氣的,可病不等人啊,這看病抓藥是最費錢的,也是最等不得人的。
    容玉隔著半個村子就聽到女人的哭聲了,問了一句附近的人家,知曉了陳家的境況。
    “殿下,該進去了。”溫知渝提醒了一句,容玉站在那個木門前麵,這陳家的院子當初修的倒是不錯,隻是如今已經破敗不少了。
    “知渝,我如今是不是變得心軟了?這又不是我的錯,可我,竟覺得對不住陳家。”
    “公主怎麽沒錯?他們打下的天下,最後不是容家坐上去的嗎?您走向公主的榮華路,不就是這些人的血肉鋪就的嗎?”
    溫知渝說的太過平靜了,容玉囁嚅著,“知渝,你這話,是不是太過無情了?”
    “殿下,我說錯了嗎?”
    “沒有。”她隻是想要自己好過一點。
    “既如此,殿下應該清楚,您的確愧對陳家。”
    陳家的門被敲響了,很快,陳六山就來開門了,他原本以為是媒人來了,卻沒想到,門口站著一群不認識的人。
    “你們是?”陳六山看著容玉身邊的侍衛都高大健壯,還帶著刀劍,便警惕的站在門口,擋住了裏麵的家人。
    “這裏是陳大山家嗎?”
    陳大山,就連陳家都許久不提起這個名字了,一個死了十來年的人,甚至陳家都不能給他立碑。
    “那是我大哥。”
    陳六山讓開身子“各位請進吧。”
    容玉深吸一口氣,她今日穿著男裝,但一眼就能看出她是個女子,陳家人看著突然走進屋子裏的一群人,都慌忙起身,哭嚎的婦人也悄悄擦了眼淚。
    “爹,他們是來尋大哥的。”陳六山低聲說了一句。
    “各位大老爺,我家大山已經死了十幾年了,你們還來尋他作甚啊?”陳老根佝僂著腰,這是這麽多年在生活的重壓之下壓彎的腰身,自他死了五個兒子之後,就再也沒有直起來。
    容玉看著陳老根,對著他行了一個大禮,沒有跪,但對容玉來說,已經非常難得了。
    隻是於恒眼睛都要瞪出來了,魂魄怕是都被嚇走了。
    “老先生,我很抱歉。”容玉看著他“此事,為青陽縣縣衙之過,為貪官汙吏之過,為朝廷之過。”
    容玉說的太過鄭重,陳家人緊張又茫然的看著她,陳老根努力站直身子。
    容玉身邊的侍衛遞過去一個盒子,容玉接過,遞給陳老根“十五年前,當時的青陽縣縣令貪墨了青陽縣陣亡將士的撫恤金,這些年,我是按照大胤錢莊裏中等利息來算的。”
    容玉打開盒子“陳老先生,您共有五個兒子戰死沙場,其中,您的大兒子陳大山戰死時已任校尉一職,撫恤金為一百兩,其餘四個,為五十兩,共三百兩,以及這些年的利,共五十七兩銀錢。”
    容玉遞過盒子“這是朝廷欠您家的三百五十七兩銀子。”
    容玉送了銀子就打算走,讓這一家人慢慢消化這件事,不過臨走之前,容玉看著那個被扶著的病弱少年。
    “你是陳大山的兒子?”
    “是。”那少年行了一個禮,姿態得體。
    “或許沒人給你說過,你的父親陳大山是個很有能耐的人,若他能活著,或許能掙一個將軍之位。”
    容玉隔著一段距離看著那個少年“虎父無犬子,好好活下去吧。”
    容玉他們離開了陳老根家,“來都來了,將這個村子都走一遍吧。”
    溫知渝悄悄看了一眼於恒,這位向來冷淡的於大人,眼圈都紅了,看來真的是被容玉打動了。
    可於恒想不到,這件事將來會成為重組薑家軍最有力的征兵宣傳。
    “走吧,下一家。”溫知渝打開名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