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準備就緒

字數:7677   加入書籤

A+A-


    曹陽第二天早上八點四十左右來到的學校。
    他的辦公室在導演係,不過辦公室門口的牌子掛了好幾個,其中就有一個掛的是院長助理。
    曹陽在青影廠和北電都是有職務的。
    他在青影廠時總製片,在北電是院長助理。
    表麵意義來理解,就是北電大領導侯可明的助理。
    但事業單位或政府部門不能按照表麵來理解,院長助理可以看做是副院長的候選人,有時候院長助理的行政級別跟副院長是相同的,都是學校的高層。
    當然了,曹陽肯定是不在乎院長助理所代表的行政級別的,學校給他掛上這個職務,主要還是為了他在學校行事方便而已。
    嗯,也可以看做是象征意義大於實際意義。
    曹陽到辦公室門口時,看到一個三十多歲的男人已經在門口等待了。
    在他看到這個男人的一瞬間,心底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因為這個男人他認識,具體來說,是上輩子認識。
    “原來學校的張奇老師,老田的學生,是你呀!”
    曹陽在心裏想。
    他記得上輩子似乎是2015年吧,他還跟張奇有過短暫的合作。
    當時,張奇是電影《睡在我上鋪的兄弟》的導演,而曹陽則受聘於製片方,負責過群演的選拔。
    說是選拔,其實就是根據片方的要求,聯係群演而已,對接的是劇組的一位副導演,跟當時的導演張奇根本就說不上話。
    曹陽隻是拿錢辦事,最後在電影中連名字都沒掛。
    實在想不到那個導演張奇就是這個張奇。
    曹陽有些感慨,人生真是充滿戲劇性,自己若不是重生,又有個破係統幫襯著,似乎連跟張奇搭話的資格都沒有。
    而現在呢?
    “您好曹導,我是管理學院的張奇。”
    張奇今年35歲,比曹陽大,但此刻在曹陽麵前,像是個晚輩一樣,顯得恭敬而拘謹。
    當然,現在不按輩分那一套而論了。
    但是呢,圈內眾所皆知,老司徒收了曹陽當關門弟子,當成親兒子一樣看待,寶貝的不行。
    而張奇的導師田莊莊,也是老田的學生,很親近的那種。
    所以,張奇不覺得自己這麽做有什麽不對。
    他還不知道,還有比他臉皮厚得多的呢——寧昊早就毫不避諱的喊曹陽小師叔了。
    “不用這麽嚴肅,你是北電的老師,又是老田的學生,咱們是自己人。”
    曹陽打開辦公室的門,笑著說道。
    “好的,曹導。”
    張奇鬆了口氣,不過並沒有表現出來,還是保持著恭敬的模樣。
    曹陽既是國際大導演,又是學校的領導和青影廠的領導,還是影協和視協的上級單位文聯副主席……無論從哪方麵看,張奇都覺得自己恭敬點沒錯。
    進了辦公室,曹陽坐下後,示意張奇坐下。
    張奇並沒有馬上坐下,而是把自己的簡曆放到曹陽辦公桌上麵,擺好,解釋道:“學校的資料可能沒有那麽詳細,這是我的一些基本情況的補充。”
    曹陽點點頭,對方算是有心了,學校錄入的資料中,有時候更新不及時,有時候難免有所疏漏。
    “我先看一下你的資料,那邊有水,咱們不是外人,你自己接一下。”
    曹陽說完,便看起了資料。
    張奇有十年的央視紀錄片生涯,參與過的紀錄片還是非常多的。
    比如《共和國外交風雲》、《走進香格裏拉》、《開國元帥故鄉行》、《探索發現》等。
    還做過京城電視台“2005中韓禮儀風采大賽”真人秀紀錄片的總導演,這一點是曹陽查閱他在學校的資料裏沒有提及的。
    也就是說,不管這個紀錄片規模如何,他有獨立做過紀錄片總導演的經曆。
    另外,去年還上映了他從紀錄片轉行電影後的第一部電影處女作,叫做《救我》,是小宋嘉和石梁主演的。
    張奇還如實在給曹陽的資料上寫到,《救我》投資300萬多一點,票房隻有500萬,是一部失敗的作品,沒收回成本。
    “咦?”
    曹陽有些驚訝,《救我》原來也是張奇拍的呀。
    他上一世還真看過這部電影,嗯,是未刪減版的盜版,在電腦上看的,主要是衝著小宋嘉去的。
    上一世,他這個時間段還隻是個普通小人物,雖然也已經進入影視圈了,但隻是劇組的普通工作人員。
    那段時間,他看過小宋嘉的《好奇心害死貓》後,對小宋嘉有些迷戀,總覺得她身上有一種吸引人的特質,又文藝,又灑脫,還性感。
    在小宋嘉主演的《救我》上映後,他就在電腦上下載了未刪減的版本,還看了好幾遍。
    嗯,當初光關注小宋嘉扮演的女研究生的全、裸鏡頭了,還有她身穿黑色蕾絲內衣的激情戲,誰還顧得上關注導演是誰。
    沒想到導演也是張奇。
    曹陽想了想,他看過青影廠的年終總結,似乎青影廠並沒有投資過這麽一部電影。
    “《救我》不是青影廠投資的嗎?”
    曹陽拿起張奇給他倒的水喝了一口,隨口問道。
    張奇無奈的笑著說道:“自從青影廠把投資指標下放給各係後,又搞了個積分製,係裏麵對投資的審核就變得特別嚴格,我這部電影沒有過得了係裏的那一關。”
    行吧,曹陽知道了。
    青影廠把每年的投資指標下放給各係自行申報,還是曹陽做出的決定。
    並且,不僅僅是北電各係自行申報,在這上麵還建立了一個積分製。
    簡單說,就是北電每個係最初都有相同的投資名額,但是,從第二年開始,就要按照每個係的積分,以此來確定每年的投資名額是多少了。
    積分的計算,就是係裏申報的電影,獲獎是多少積分,票房大賣又是多少積分……這裏麵有個具體的計算標準。
    每年積分多的係,下一年就會按照積分來增加投資名額,積分少的係,就會相應的縮減投資名額。
    所以,當這一套自行申報和積分製推出後,北電每個係都對每年要申報的電影名額,把控的相當嚴格。
    隻要是以係裏的名義申報的話,誰都沒有優待,藝術性和商業性總要有一樣。
    “也幸好沒有通過係裏的篩選,要不然就憑《救我》的這點票房,我就要遭人恨了。”
    張奇又笑著說道。
    曹陽跟著笑了笑,他明白張奇的意思。
    《救我》這部電影,就不是衝著獎項去的,張奇拍成了驚悚片,驚悚片基本上就跟獎項無緣了。
    既拿不到獎項,票房上還沒收回成本,那就別想要積分了。
    有些係可能因為上年積分的原因,青影廠給的投資名額本就不多,若是係裏選出來的電影又失敗了,導致沒有積分拿的話,係裏的其他老師,那百分百是有意見的。
    隨後,曹陽又稍微問了一些紀錄片方麵的問題,張奇都能給出個人的見解,可見他在紀錄片方麵的基礎還是非常紮實的。
    再加上張奇又是老田推薦的,人品上大概率是沒問題的。
    於是,曹陽伸出手,笑著說道:“張老師,歡迎加入我的畢業作品攝製組。”
    若是不了解情況,肯定會覺得曹陽的這句話是無比可笑。
    一個有著央視好幾年工作經驗,還是北電的老師,又做過紀錄片的總導演,去年還上映了獨立執導的一部電影……
    一個有著這樣資曆的人,你讓他加入一個學生的畢業作品攝製組,哪怕是博士的畢業作品攝製組,也是很搞笑的事情。
    但是。
    張奇此時卻顯得非常激動和興奮,他雙手握著曹陽的手,說道:“曹導放心,我一定會努力工作,認真完成您交代的所有事情。”
    有了張奇的加入,曹陽製作《舌尖》的主要工作人員基本上就配齊了。
    接下來一段時間,他派出的十幾個製片按照他的要求,在全國各地尋找他要的美食和相關人物,並跟這些人談好拍攝的相關事宜。
    而曹陽則在這段時間內,開始給分集導演和攝影師們等主要工作人員,講授他對《舌尖》的拍攝要求,特別是人文敘事構建,以及跟拍式紀實手法和技術上的運用等。
    由於程建業出麵協調,各地方政府都很積極的配合,尤其是地方文化部門出麵擔保,這就讓原本要跟拍的有顧慮的人,放下了戒心。
    所以那些灑向全國各地的製片們,用了不到一個月時間,就搞定了曹陽計劃要拍攝的所有人物和相關食物。
    而這將近一個月的時間,也讓《舌尖》的分集導演和攝影師等主要工作人員,基本上了解了曹陽的創意和想法。
    不過,除了以前一直在紀錄片領域的張奇在了解了曹陽的創意後,被驚訝到了之外,剩下的所有人,內心毫無波瀾。
    仿佛曹陽做出什麽新的創意,哪怕是顛覆性的,也不足以讓這些跟過曹陽的人,內心產生過多的波動。
    嗯,都習慣了,已經習慣成自然了。
    既然拍攝需要的“素材”以及人員全都定下來了,曹陽就通知所有人,三天後出發,正式啟程拍攝。
    而之所以訂在三天後,是因為這兩天他在離開前,還需要處理一些事情。
    就在前兩天,組織上已經找他談話了。
    下一步具體會去哪裏任職,任什麽職,曹陽也有了猜測。
    不過這個也不是馬上就公布的,流程還需要走一陣子。
    在去拍攝《舌尖》前,他還要去《建國大業》那裏待一下,這部電影有著特殊的屬性,作為製片人和項目發起人之一,他不能做撒手掌櫃。
    另外,他也不得不去。
    《建國大業》也分成好幾個組同時拍攝。
    韓總和老田一個去了金陵,一個去了滬上,留下黃健新拍攝京城這邊的戲份。
    而京城這邊要拍攝的是,需要在人民大會堂和天安門廣場取景的戲份,其中還會有非常多的大明星出現。
    人民大會堂和天安門廣場取景都是有時間限製的,而很多大明星會給韓總和老田麵子,但卻不一定會給黃健新麵子。
    黃健新心裏沒底。
    這就需要曹陽坐鎮了。
    他哪怕什麽都不說,隻在拍攝現場看著,也沒人敢作妖。
    很多不了解影視拍攝的普通人,大都有一個誤區,認為後世那些小鮮肉或大明星會在拍攝時作妖,而所謂的“老戲骨”都是敬業的。
    這其實是很片麵的想法。
    事情不能一概而論。
    大多數時候,小鮮肉和大明星的時間是非常“寶貴”的,所以他們在拍攝時,反而跟導演的配合度高,會盡量避免衝突產生。
    反而是有些所謂的“老戲骨”,對導演或劇組會提出很多額外的意見,不太好相處。
    這些人中可以分成兩類。
    一類是創作理念跟導演有分歧,信奉“戲比天大”,會堅持他自己認為的藝術或表演方式。
    這裏麵其實也是不能一概而論的,還要具體分析。
    另一類則純粹是仗著老資格,看到大明星或小鮮肉在劇組待遇比自己好,自己的片酬說不定隻是人家的零頭,因此就不爽了,開始挑事。
    這類人也有不少。
    這兩類中無論是哪一類,隻要遇到,黃健新不一定能搞定。
    有了曹陽坐鎮,無論哪個演員,全都會非常認真的演好自己的角色,也沒出現刺頭和覺得需要改劇本的演員。
    拍攝完這兩場需要卡時間的戲,曹陽就不管了,他總不能一直坐鎮吧,那還要導演幹什麽。
    在出發拍攝《舌尖》的前一天,大甜甜來到了曹陽這裏。
    她在《建國大業》中也有角色,是個戰地播音員,就是原本黃勝依那個角色,戲份不多,也就露一下臉。
    她的戲份已經拍攝完了。
    就是知道了曹陽要去外地拍攝畢業作品,她才趕來為曹陽“送行”。
    這一晚,她從最初的羞澀,到徹底放開後的主動“挑事”。
    既然能挑事,她也能平事。
    年輕就是她最大的資本。
    第二天,曹陽匯合劇組所有人員,一起出發,開啟了《舌尖》的正式拍攝工作。
    第一站,滇南香格裏拉吉迪村,劇組要拍攝當地藏民在香格裏拉雨林尋找鬆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