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2章 高員外
字數:5666 加入書籤
李徹的目光越過腳下的田野村落,投向了遠方那座沐浴在夕陽餘暉中,巍峨而古樸的城市輪廓。
他就這樣靜靜地凝望著,仿佛一尊雕塑。
夕陽給他的鎧甲鑲上一道金邊,山風吹動他頭盔下的纓穗和身後的披風。
坡上坡下,數十名精銳騎兵鴉雀無聲。
連同狗娃的羊群,似乎都被這種威壓所感染,不敢發出一點聲響。
“這就是長安啊......”
熟悉李徹的人都能聽出,這聲感慨裏竟帶著一絲敬畏。
李徹凝視著眼前這座雄城,心中波瀾起伏。
作為穿越者,他見識過帝都的蓬勃朝氣,也感受過晉陽的古老滄桑,更是曾經親自踏破京都、上京這樣的異邦國都。
但沒有任何一座城市,能像眼前的長安這樣,帶給他如此強烈的、源自曆史深處的震撼。
這裏,是周禮興邦之地,是秦掃六合之基,是漢拓絲路之源,是唐納萬邦之盛!
千百年的帝王氣運、文明積澱,都凝聚在這片土地之上,使得整座城市如同一頭沉睡的巨龍。
即便此刻陷入了靜默,也自有一股吞吐天地的磅礴氣勢,令人心生豪邁,亦感自身渺小。
他不由得對身旁的李霖感慨道:“四哥,長安有龍氣啊!”
“怪不得二哥當初被封在此地,會生出爭天下的心思,任誰長年累月浸潤於此等雄渾之地,恐怕都難抑逐鹿天下的豪情。”
李霖聞言,頂著一對明顯的黑眼圈,認真瞅了半晌遠處的城牆。
隨後茫然地抓了抓腦袋:“有嗎?龍氣在哪兒?我怎麽啥也看不出來?就覺得這城......挺大的。”
李徹:。。。
他無奈地瞥了一眼李霖,瞬間放棄了與他探討風水龍脈和曆史文化沉澱的念頭。
這憨貨的腦子裏,大概除了打仗和喝花酒外,就裝不下太多別的東西了。
收回目光,李徹的注意力終於落在了眼前的放羊娃身上。
然而,當他看到狗娃懷裏的那隻大黑狗時,眼睛又是一亮。
卻見這條大黑狗骨架粗大,四肢有力,耳豎目明。
雖然隻是常見的土狗模樣,但神態機警,身形流暢,透著一般家犬少有的精氣神。
李徹來了興趣,開口問道:“小娃,你這狗賣不賣?”
狗娃正偷瞄著坡上的大人物,冷不丁被問到,頓時嚇得一怔。
隨即把腦袋搖得像撥浪鼓:“不賣!不賣!”
大黑像是聽懂了似的,往狗娃身後又縮了縮。
李徹以為他怕錢少,補充道:“錢不少你的,足夠你買好多隻羊了。”
“那也不賣!”狗娃抗拒得更厲害了,情急之下,竟脫口而出,“這位軍爺,俺......俺家大黑它......它總吃屎!肉肯定不好吃,是臭的,您就別惦記了!”
李徹:。。。
他身後的越雲以及幾名親衛,肩膀都忍不住抖動起來,拚命忍住笑意。
李徹也是哭笑不得。
自己堂堂一國之君,在這放羊娃眼裏,竟然像是要搶他的狗去吃肉的嗎?
他隻是看這狗品相不錯,靈性十足,想帶回軍中當條獵犬或護衛犬養著。
但見狗娃如此緊張抗拒,幾乎要抱著狗哭了,李徹也隻好作罷,他還不至於為了一條狗強搶民......犬。
他輕咳一聲,轉移了話題:“好了好了,我不會搶你的狗。”
“我們行軍至此,有些勞累了,想找個地方休息一下。聽說,你能帶我們去那位高老爺家?”
狗娃見他不提狗的事了,這才鬆了口氣,但隨即又為難道:“高老爺家房子多得很,青磚大瓦房,又大又敞亮......但你們人太多了,俺也不清楚高老爺留不留你們住......”
“無妨。”李徹笑了笑,策馬從坡上下來。
經過狗娃身邊時,順手想拍拍他的腦袋,卻被狗娃一縮脖子躲開了。
李徹也不介意,笑道:“帶我們去就行,我自會和高老爺談。”
狗娃嘟囔了一句誰也聽不清的話,大概是抱怨這些軍爺事多。
隨即抱著羊羔,招呼了一聲大黑,跑到了前麵帶路:“那跟我來吧,就在山腳下那個大莊子裏。”
李徹看著那小娃子跑開的背影,覺得有點意思,又忍不住揚聲逗了他一句:“喂,小娃,那你這些羊賣不賣?”
前麵的狗娃一個趔趄,差點摔倒,頭也不回地大聲喊道:“不賣!不賣!”
說完之後,跑得更快了,仿佛生怕李徹真把他的羊群也搶走了。
一眾親衛發出一陣善意的哄笑聲。
見李徹逗完孩子,越雲才從一旁策馬靠近,低聲請示:“陛下?”
李徹臉上的笑意收斂,輕聲道:“長安城中情況不明,深淺難測,大軍貿然靠近,容易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我們需要一個清楚當地情況,又有些根基的地頭蛇,先了解清楚城內的虛實和各派勢力的態度。”
他頓了頓,下令道:“讓大軍在城外尋一處隱蔽之處紮營休息,保持警戒。”
“你挑選五十名身手好、機靈點的弟兄,跟我們一起去會會這位高老爺。”
“喏!”越雲抱拳領命,剛要去安排,又被李徹叫住。
李徹說罷,又看了眼越雲和他身後親衛們,身上皆穿著製式精良的奉軍鎧甲。
雖然越雲為了不顯眼,沒穿他那招牌的白袍白甲,但這一身裝備在鄉間還是太過紮眼。
“等等,”李徹補充道,“告訴兄弟們,都把鎧甲遮掩好了,換上普通點的衣衫,在外甲外麵披件袍子遮掩一下。”
“兵器也藏得妥當些,莫要驚擾了當地百姓,我們是去探路,不是去擾民的。”
“明白!”越雲再次應下,立刻轉身去傳達命令並挑選人手。
很快,一支看起來樸素了許多,但依舊難掩精悍之氣的小隊脫離了主力,跟著前方那個小小的放羊娃身影,向著山腳下那片炊煙嫋嫋的莊子行去。
一行人跟著狗娃沿著黃土坡路向下走去,越靠近村莊,越是顯出一派凋敝景象。
稀稀落落的幾十戶土坯茅屋散布著,村道上看不見什麽行人,隻有幾隻瘦骨嶙峋的土狗有氣無力地吠叫著。
時近黃昏,本該是農戶歸家、炊煙四起的時候,這村子卻安靜得有些反常。
與這片蕭條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坐落在村子東頭的一座宅院。
青磚壘砌的圍牆明顯比周圍的土坯房高出一大截,還能看到裏麵露出瓦片的屋頂。
雖然算不得多麽奢華,但在這窮鄉僻壤裏,已頗有幾分鶴立雞群的氣派。
李徹心中了然,這大概就是狗娃口中的高老爺家了。
看這規模,這高員外頂多是這方圓十幾裏內有些田產錢財的富農地主,祖上或許出過一兩個讀書人或小吏,遠遠夠不上世家門閥的邊。
然而,恰恰是這種人,在朝廷奏章和地方官的口中,才是代表著‘民’的存在。
是有恒產、有戶籍、能納稅、能服徭役的良民。
而像狗娃這樣無田無產,依附他人生存的赤貧者,甚至都不被看作為人。
自己做的事情,並非是要將高員外這樣的人打倒,瓜分其財產,那樣隻會帶來更大的混亂和貧困。
自己真正的目標,是讓天下每一個像狗娃這樣的孩子,都能有機會通過自己的努力,過上如同高員外家的安穩生活。
正當他思緒翻湧之際,身旁的越雲突然眉頭一擰。
‘哢噠’一聲輕響,已經從腰間抽出了短柄火銃,壓低聲音道:“陛下,有動靜!”
李徹瞬間收回思緒,目光銳利地掃向前方。
此刻他們已經走到了村口的石磨盤旁,周圍依舊空無一人。
更遠處,田間那些半人高的秸稈垛後方,明顯有人影攢動。
“藏在那裏的朋友。”李徹清晰地開口道,“莫要再藏頭露尾了,出來吧。”
他話音落下,場間寂靜了片刻。
隨即,隻見秸稈垛後方,顫巍巍站起一個身穿深色員外服、頭戴方巾的老者。
老者麵色發白,胡須微顫,顯然害怕得緊。
隨著他站起,田埂和土牆後,接二連三地冒出了數十個手持糞叉、柴刀、利斧,甚至是扁擔的農夫。
他們個個神情緊張,如臨大敵,將手中的‘武器’對準了李徹這一行人。
那老者,想必就是高員外了。
他強忍著恐懼,對著李徹這邊拱了拱手,聲音帶著明顯的顫抖:“這、這位將......貴人......老朽姓高,乃是此間村落的一個鄉紳,略有薄產。”
他看了一眼李徹身旁有些發懵的狗娃,繼續道:“您身旁那個孩子,叫狗娃,是老朽家雇傭的長工,就是個貧賤孤兒,父母早亡,什麽都不懂,對將軍您實在沒什麽用處。”
他頓了頓,似乎下了很大決心,指著那群羊:“若是貴人路過此處,缺少糧草,這些羊......您、您皆可拿去。”
“隻求將軍高抬貴手,莫要為難這苦命的孩子,放他一條生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