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6章 月娘見駕

字數:4079   加入書籤

A+A-


    又行了十餘日,已近帝都地界。
    道路愈發平坦寬闊,車馬行人絡繹不絕,其中不乏操著各地口音的商旅,蓬勃的新朝氣息撲麵而來。
    李霖隨手指著一個商隊,對羅月娘介紹道:“看,那就是我之前和你說過,朝廷許可的書商。”
    “朝廷提供雕版,他們負責印刷販賣,除了繳納固定的版稅,利潤全歸自己。”
    “如今,一本書的價錢,不過是平民的幾頓飽飯而已,普通百姓也能買得起。”
    羅月娘看著那一眼望不到頭的車隊,終於明白為何陛下敢如此大刀闊斧地推行科舉製度。
    書本將知識的成本打到了底,讓知識的壟斷成為了不可能。
    羅月娘第一次感覺到,屹立在這個國家千年不倒的世家,這次似乎是真的要完了。
    世家都倒了,蜀地還要負隅頑抗嗎?
    煌煌天下大勢,蜀中百姓未來幾百年的命運,不比自己的那點私仇重要千倍萬倍?!
    雖然還未見到李徹,但羅月娘已經在心中做下了決定。
    她長長地吐出一口氣,仿佛將胸中最後一絲鬱結都吐了出去:“燕王殿下,還有多久到帝都?”
    李霖看著她眼神的變化,知道火候已到,微微一笑:“快了,明日晌午,便能見到帝都城牆。”
    翌日晌午,巍峨的城牆果然出現在地平線上。
    恢弘的氣勢撲麵而來,遠非蓉城可比,羅月娘下意識挺直了脊背,深吸了一口氣。
    沒有盛大的迎接,也沒有刻意的冷落。
    在李霖的安排下,羅月娘被暫時安置在靠近皇城的一處清淨驛館。
    李霖沒有再陪同,而是匆匆回王府陪老婆去了。
    此番提前回京,還帶著一個寡婦美女將軍,怎麽都得好好和燕王妃解釋一番。
    羅月娘則是在驛館安定下來,先是安頓好自己的親衛。
    隨後梳洗整理,褪去戎裝,換上了一身較為正式的深色常服。
    待到下午時分,便有內侍前來傳旨:“陛下有旨,宣蜀地羅月娘,集英殿覲見。”
    集英殿?羅月娘記得,那裏是新科進士們受賞的地方。
    陛下此次接見沒有選在宣政殿,說明這是一次私下見麵,而非官方正式的召見。
    羅月娘心中微微一動,還有些緊張。
    “公公辛苦。”羅月娘從懷中掏出一小塊金子。
    那內侍卻是笑著擺了擺手:“羅將軍是陛下貴客,這錢小的不能收。”
    見羅月娘一時間有些不知所措,內侍安撫道:“將軍放寬心,陛下三令五申,京中絕無人敢為難將軍。”
    羅月娘這才鬆了口氣:“那就多謝公公了。”
    “將軍這邊請。”
    羅月娘隨著內侍走入皇城,一路上並沒有被嚴加看管,那些守衛皇城的禁軍也隻是例行盤查,甚至還找來了一個醫護營的女兵搜身。
    羅月娘心中感動,若是這一切都是皇帝的提前安排,那這位陛下可真夠心細的。
    待到進入集英殿,羅月娘清楚為何陛下在此處召見自己了。
    卻見殿內寬敞明亮,隻有一個大房間,絕對沒有藏匿刀斧手的空間。
    陛下是在告訴自己,放寬心,絕對沒有任何加害之意。
    隻能說不愧是天生魅魔之體,細......太細了。
    此刻的李徹正站在一幅大慶疆域圖前,背對著門口,聽到腳步聲,方才緩緩轉過身。
    羅月娘飛快地抬眼打量了一下這位年輕的皇帝,不由得美眸一縮,整個人都有些呼吸困難。
    好一個英俊的年少天子!
    麵容俊朗,目光清澈而深邃,並無想象中的戾氣,也無年少自得的倨傲之色。
    讓人觀之就不由得心生好感,甚至下意識就產生了信任。
    但她很快就回過神來,欲按禮製行大禮,李徹卻已抬手虛扶:“羅將軍一路辛苦,不必多禮。”
    “謝陛下。”
    “懷恩,賜座,看茶。”
    羅月娘一再推辭後,才在李徹下首坐下,懷恩又奉上茶點。
    李徹端起自己麵前的茶盞,輕輕吹了吹氣,像是閑聊般開口:“這是今春的蜀山雲霧,朕特意讓人備下的,將軍嚐嚐。”
    羅月娘微微一怔,沒想到開場白竟是這個。
    她依言端起茶盞,抿了一口,隨即苦笑道:“回陛下,末將喝不出來。”
    “嗯?”李徹放下茶盞,目光落在她身上,“這是為何?”
    羅月娘答道:“此茶那是貢茶,每年采摘下來便送入帝都,末將在蜀中這些年從未喝到過。”
    李徹微微失神,隨即無奈道:“朕知道了。”
    他不由得想起前世,五常大米、陽澄湖大閘蟹之類的商品,都是供不應求,但市場上卻多如牛毛。
    又想起前世看電視劇中,乾隆吃荔浦芋頭的片段。
    當時覺得,皇帝為了吃一口芋頭勞民傷財,實在是昏庸之舉。
    可如今自己當了皇帝,心思卻完全不同了。
    蜀中產的茶葉,蜀人自己卻喝不到,說起來還挺諷刺的。
    但李徹卻不會讓他們停止貢茶,不是他愛享受,而是這一條線路上養活了茶農、茶商、商隊多少張嘴。
    若是停了貢茶,自己倒是能得到勤儉的美名,可這些人就全都失業了。
    世間之事就是這樣,看似不公平的事情,實際上已經是能做到最大的公平了。
    李徹不再繞圈子,緩緩開口:“魏訓之事,朕聽說了,甚是心痛。”
    “魏卿是朝廷良才,朕早就看好與他,本想著召入帝都委以重任,沒想到......”
    李徹這番話情真意切,羅月娘沒有聽出半分虛假之意,這位年少天子是真的對夫君很欣賞。
    想念至此,她眼圈一紅,心中對李徹的好感更多了一些。
    “亡夫也多次稱讚陛下的政策,稱陛下乃是明君,很多觀點都和他不謀而合。”
    李徹聞言,心中更是苦澀。
    可惜啊,這麽好的人才,怎麽就英年早逝了呢?
    自己是正準備重用魏訓的,哪怕他出身於世家,卻沒想到......隻能說天妒英才。
    好在還給朕留下了一個也很厲害的遺孀。
    嗯?這話聽起來怎麽怪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