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屍解:托物寄形,死後複生

字數:4725   加入書籤

A+A-


    ……
    一切都是圍繞著自然規律運轉!
    苗人的手段,看似詭異奇特,令人難以捉摸。
    但若是深入探究,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他們的手段,在自然界中其實都有跡可循。
    對此。
    他不由大膽地推測:苗人,或許是以自己的身體為胚胎,畜養一種特殊的菌類,與自身形成一種獨特的共生關係,這便是所謂的本命蠱。
    對於本命蠱而言,人體的內部就像是一個小自然界,充滿了各種生命活動和相互作用。
    在這個小自然界中,人體、本命蠱、蟲子,他們之間形成了一條錯綜複雜的共生鏈。
    本命蠱依賴人體提供養分和生存環境,同時也在某種程度上影響著人體的生理機能。
    而蟲子,也在這一共生體係中扮演著某種角色,與本命蠱和人體相互依存,共同維係著這個微妙的生態平衡。
    “但是,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麽呢?”
    吳文一層層地揭秘,但到了最後,他不由得發出最關鍵的詢問。
    一樣東西,既然存在,同時還傳承了上千年,那它就不可能隻具備一些簡簡單單的功能。
    “難不成,他們還想像布置生態瓶一樣,直接形成一個自給自足的係統不成?”
    吳文突然想到,他曾經製作過的一個生態瓶。
    在一個密閉的瓶子裏,放上各種東西,如泥土、水、植物、昆蟲……最終在這個密閉的空間裏,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生態鏈。
    “還真有可能啊!”
    原本吳文隻是想想,但想著想著,他還真覺得有可能。
    形成閉環,那不就是一種永生不死的狀態?
    隨著吳文的持續推理猜想,他的思路逐漸清晰起來。
    人的意識,其實可以細分為兩個部分。
    一部分是精神思想上的意識,它關乎人的思維、情感、記憶和認知。
    另一部分是肉身的意識,它與人的身體緊密相連,關乎身體的感知、反應和生命活動的調控。
    人的思想是可以長存,但肉身會腐朽。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人體形態肯定不複存在的,但會演變成另一種模式。
    然後,就是融入到大自然的循環之中,成為自然界的一部分。
    最終,與天地相融,達到一種超脫世俗的長生之境!
    “那仡羋婆的意識,恐怕已經開始和他身體形成共生關係的本命蠱意識開始融合了,所以自己的催眠才對她不起作用。”
    “就不是不知道,她都六十多歲了,身體狀況還依舊是少女形態,這是因為本命蠱的原因,還是其他的原因!”
    —
    夜深了,吳文停止思考,躺回床上休息。
    第二天清晨,吳文還未起床,就有人敲門。
    “誰啊!”
    富貴前去開門,見到門外那三個身影,正是最近一直出現在府邸周圍的那些奇怪人,立馬將剛打開一道縫隙的府門關上,快速跑到吳文房間外,輕輕敲響門窗。
    “公子!”富貴呼喚道。
    “什麽事?”屋內傳來吳文慵懶的聲音。
    “公子,那些人找上門了。”富貴急促地說。
    吳文自然知曉他說的那些人是什麽人,開口回道:“我知道,你把他們引入花廳,我等等就來。”
    “好的公子。”
    富貴稍微放下心,再次來到門口,將門打開。
    “請!”
    三人也沒有說話,徑直朝著府內走去。
    富貴將府門重新關上後,便引著三人來到花廳等候。
    “吳文人呢?”仡羋婆開口道。
    “我家公子正在洗漱,三位稍等片刻。”富貴客氣地說,然後轉身離開,去準備茶水。
    等了約莫半個時辰,仡羋婆有點不耐煩了,再次對著富貴問道:“吳文他怎麽還不出來?”
    就在富貴要回應她時,廳外走廊處傳來吳文的聲音:“大清早的,你們就登門,有這麽著急嗎?”
    見到吳文出現,仡羋婆立馬近前來,討要道:“牛痘苗的煉製方法呢?”
    “還真是急不可耐!”
    吳文將手上的製作方法遞給她,這是他剛剛寫出來的,所以他才來得那麽遲。裏麵有著詳細的步驟,但是卻沒有相應的參數。
    仡羋婆接過來展開一看,確定無誤後,當即就帶著人離開。
    “公子,您認識他們?”富貴來到吳文身後,輕聲詢問。
    “昨晚剛認識!”吳文淡淡地回答。
    然後他也朝著門外走去,去往太醫署。
    太醫署內,當值的周太醫見到吳文前來,立馬就上前打招呼:“吳縣子,今日來得挺早!”
    “今天起得早!”吳文微笑著回應了一句,便朝著自己的房間走去。
    待了一會兒,他又離開太醫署,去往太極宮內皇家儲藏書籍的宮殿。
    也虧了他有太醫令的身份,不然即便他擁有縣子的爵位,這個地方在沒有皇帝的允許下,他也不能夠進來。
    碩大的宮殿,吳文一進入,就被裏麵如煙如海的藏書所震撼。
    相比較起來,太子東宮的藏書樓,規模甚至比不上這裏的三分之一。
    漫步在群書之中,吳文目光掃視,先查看一下藏書是如何擺放分類的,然後再尋找他所想要看的書籍。
    轉過一處角落,吳文突然見到袁天罡也在此處。
    恰好也正在尋找書籍的袁天罡,也轉頭看見了他。
    “吳文!”
    “袁師伯!”
    “你也來此處,不知道你要找什麽書?師伯我常年在此,對這裏頗為熟悉。”袁天罡見吳文好似在找什麽東西,便微笑地說道。
    “袁師伯,我在找有關於煉丹術的典籍。”吳文回答。
    “煉丹術?”袁天罡眉頭微皺,疑惑道:“你看這種書幹什麽?”
    “我想煉製一些東西,到時候,若是師伯有空,還能請師伯來指點一下師侄!”吳文回道。
    “嗯!”袁天罡點點頭,“我會記得的。”
    然後,他便帶著吳文朝著煉丹術典籍存放的方向走去。
    吳文跟在袁天罡身後,看見他手上拿著一本書,便好奇地問道:“袁師伯,看的是什麽書?”
    袁天罡聽了,將手中的書卷抬起,遞給吳文說道:“《太上洞玄經》。”
    吳文接過來,稍微翻開觀看了一眼。
    然而就是這一眼,就讓他深陷其中。
    《太上洞玄經》裏講的內容,是關於道家屍解的。
    托物寄形,死後複生!
    屍解就像夏蟬一樣蟬蛻:人們明明看見他在此地死了,卻又在別的地方看見他。
    經中有雲:通過一定的修煉,人的真形便可出脫屍身而不死,並將這種不死的修煉方術稱之為“屍解”。
    “夫屍解者,屍形之化也,本真之煉蛻也,軀質遁變也。”
    得道之人,可遺棄肉體而仙去,或不留遺體,隻假托一物,如衣、杖、劍,遺世而升天,謂之屍解。
    ……
    感謝‘雲澗飛虹’的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