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登極議事上的暗中交易
字數:8939 加入書籤
司禮監掌印太監呂芳。
作為北京城裏的老熟人,他一嗓子立馬就讓原本還嘈雜吵鬧的皇極殿廣場安靜下來。
海瑞的眼神追隨著擦嘴踱步走回原位的嚴紹庭移動著,他緩步跟上,低著頭默默的思考了片刻後,方才低聲開口。
“我知先帝識我,定不會以封疆於我,而三司察院倒也最適合於我。”
海瑞似乎是在自言自語一樣。
隨後他深吸一口氣,臉上淡淡一笑。
瞧著側目斜覦向自己的嚴紹庭。
海瑞帶著臉上那一抹笑容,悅聲開口:“若有朝一日,我海剛峰能執掌總憲,定不會辜負嚴賓客期許,自當嚴守律法,緊盯賓客在朝中一言一行。”
嚴紹庭隻是微微一笑。
他也算是給自己找麻煩了。
不過讓海瑞在都察院盯著自己和嚴家,也算是取巧。
畢竟他海剛峰總不能真的對自己鐵麵無情吧?
再說了,他海瑞還沒有狗頭鍘呢!
不再去想海瑞以後會如何。
嚴紹庭已經跟隨著聚集在皇極殿前的文武百官們,分文武兩班朝著前方的皇極殿走去。
依照品級,他是可以進到皇極殿內觀禮的。
雖然正三品的官,在這座北京城裏不算什麽,可也不是什麽阿貓阿狗就能夠得上的。
滿北京城正三品以上的文武官員,滿打滿算也就那麽多人。
皇極殿內不光能容下所有三品以上的京官,還能順帶將那些官品低卻清貴無比的科道言官一並容納。
至於說三品以下的其他官員,就隻能繼續努力,站在皇極殿外了。
走入皇極殿內。
嚴紹庭左顧右盼,也沒發現自己該站在什麽位置。
他現在的位置處境很尷尬。
在去南京之前,他在翰林院、詹事府、戶部都有任職。
現在翰林院和詹事府的官職倒沒有被免除,但他卻又是以太子賓客才入了殿內的。
算來算去,也沒個合適的位置屬於他。
看了一圈。
他最後隻能是穿著那身大紅朝服,頂著五梁冠,湊到了已經兵部在殿內的站班位置附近。
領頭的兵部尚書楊博,不由回頭側目看了一眼竟然跑到自家兵部區域來的嚴紹庭。
隻是楊尚書倒也沒說什麽。
嚴紹庭眼瞧著這位大概入閣無望的晉黨首揆,心中一笑,再次提起腳步,擠到了楊博身後,看向左右的兩位兵部侍郎王之誥、吳桂芳。
嚴紹庭挪挪嘴,麵帶笑容:“王侍郎、吳侍郎,辛苦二位了,小子今日想和楊部堂親近親近。”
他嘴上說的客氣,可動作卻一點都不弱。
硬生生就將王之誥、吳桂芳兩人給擠到了一旁去。
王之誥和吳桂芳兩人也是一臉無奈。
他倆都是今年才轉任兵部的,一個是從邊地起來的,一個是從南邊入京的。
在北京城裏,嚴紹庭那就是地頭蛇。
兩人隻能是默默的哼哼了兩聲,讓到一旁,將其他人給擠開。
身後發生的事情,楊博自然也察覺到了。
但他隻是平靜的注視著嚴紹庭湊到自己肩膀後。
“楊部堂……”
嚴紹庭眯著眼帶著笑臉,低低的招呼了一聲。
在皇極殿後麵,已經有成群的宮人走動著,為換上皇帝袞冕之服的朱載坖做著最後的準備。
楊博觀察了一眼,才偏著頭麵露笑容:“不知潤物有何指教?”
有鑒於目前晉地和嚴家在海外一事上的合作。
楊博還是保持了一定的客氣。
嚴紹庭則更加的客氣:“部堂麵前,小子如何敢說指教的話?”
“哦?”
楊博麵露好奇。
而他的眼角餘光,也看向了站在文官隊伍最前列,頭上梁冠數最多的當朝太師嚴嵩。
嚴紹庭則是麵色愈發恭敬:“說起來,其實還是小子有事需要麻煩到部堂,隻是部堂執掌兵部,為本朝大司馬,差事繁忙,小子也不敢貿然打攪。”
見嚴紹庭竟然是有事要求自己。
楊博心中的警惕立馬少了幾分,他亦是笑著詢問道:“潤物有什麽事盡管說,老夫若是能幫到的肯定是會出手相助。可老夫也不過是兵部尚書,能力有限,潤物可不能盡都依仗了老夫。”
嚴紹庭卻是笑容愈發濃鬱:“部堂放心,正正好小子想求的事情,就是部堂能幫到忙的。”
原本剛剛放鬆了些的楊博,頓時又是心神一緊。
他甚至微微側過身子,目光警惕的盯著嚴紹庭,心裏開始琢磨起來。
嚴紹庭都這麽說了,那顯然就是奔著自己來的。
這要是一個應答不好,說不定就著了這小子的道。
嗯了聲。
楊博便做出觀望之色。
嚴紹庭則是壓著聲音說道:“其實這件事,還有關先帝遺諭……”
先帝遺諭四字出口,楊博頓時眉頭一緊,精神更是一振。
他迅速的回頭看了一眼,沒見到太子登場,這才頷首詢問道:“先帝有何遺諭?”
“驅逐俺答,收複河套。”
嚴紹庭目光幽幽的注視著楊博,眼看著對方的臉色在瞬間變了幾個色。
楊博麵帶尷尬的無聲幹笑著,隨後才眼神深邃,語氣悠長的說道:“潤物啊……先帝此等遺諭,豈是老夫能置喙插手的?今日太子登極即位,也該是與新君議論此事才對。”
嚴紹庭卻是連連搖頭:“部堂有所不知,新君已知曉此事。但部堂卻是當朝大司馬,執掌兵部,管轄天下衛所軍馬。先帝之遺諭,加付下官之身,可下官未曾統兵禦邊,若要全先帝遺誌,下官可得要部堂大力支持,於宣府、大同、山西、延綏等邊鎮籌措軍馬錢糧,方能成大事,複河套,造不世之功!”
楊博卻是瞬間眼神一閃而過。
他有些不確信的看著嚴紹庭:“潤物欲要親自領兵為國出征討伐賊部?”
當明白嚴紹庭的用意之後。
楊博便開始迅速的思考起來。
嚴紹庭若是在新君即位之後,親自去邊鎮統兵出征,這件事情會給自己和晉地帶來怎樣的影響。
君不見,眼前這位太子賓客方才開口之間,就已經將九邊之中的宣府、大同、山西、延綏四鎮給囊括其中。
而好巧不巧,晉地晉人對九邊的影響力,主要就集中在這四鎮。
難道嚴家想要開始將手插進九邊了嗎?
聽到楊博的詢問,嚴紹庭便知道對方心中所想。
但他卻轉口說道:“先帝遺諭,下官不敢不遵。但下官卻也未經邊鎮,因此還想請部堂從中遊說,現任右僉都禦史、寧夏巡撫王學甫,久在邊鎮治軍,經驗豐富,若能有部堂作說,想來下官可得王公之才,用兵邊牆,驅賊部,複河套。”
楊博此刻目光愈發變得凝重起來。
他沒想到嚴紹庭不光是想親自統兵邊鎮,征討俺答,收複河套,還真的將手查到晉地晉人的地盤上了。
那王公王學甫,其實就是王崇古。
山西平陽府蒲州人氏,當朝翰林院張思維的親舅舅。
而他楊博,也同樣是蒲州人。
楊博一念之間,麵露笑容:“朝中文武無數,邊鎮幹將能臣眾多,不曾想潤物竟然會提到要用那王學甫。”
他這話有感歎,但也有試探的意思。
嚴紹庭亦是笑著回應說:“早些時候下官南下赴任南京,與王公家中王謙公子相熟,下官與王公子一時互為好友,因此對王公也多有了解。王公與部堂同出一地,又在邊鎮做事,下官正是因此以為,若有部堂出麵,下官定然能得熟稔邊鎮之事的王公助力。”
楊博在知道緣由後,也隻是點了點頭。
他倒是沒有去詢問或者質疑嚴紹庭能不能拿下統兵邊鎮兵馬,征討俺答部的事情。
畢竟嚴家如今在朝中是什麽權勢地位,自己可太清楚了。
加之嚴紹庭方才也說了,新君已經知道這件事情。
那想來,隻要嚴紹庭自己本人願意,朝廷這一頭由他作為主帥出征,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不過楊博卻是目光一閃,他忽然深深的看了嚴紹庭一眼,隨後麵露笑容:“潤物今日提及先帝遺諭,老夫倒是想起來先帝賓天之前也有詔書示下,言度田、清軍、造冊三事……”
嚴紹庭麵上一笑。
瞧著毛孔裏都透著精明的楊博。
他很誠實的點頭道:“部堂英明,下官也確實想借此機會,親自走一趟邊鎮,好好的清查邊軍!”
楊博是晉黨首揆沒錯。
晉人晉黨也掌握著邊鎮沒錯。
自己想要清軍同樣沒錯。
並且,自己也沒有對楊博掩飾半點想要清軍的想法。
可偏偏就是他這般誠實的回答,讓楊博一下子不知道該如何開口回話了。
反倒是嚴紹庭麵色輕鬆,但心中卻萬分警惕的注視著楊博。
自己現在已經攤開了和他說事。
接下來就看楊博會不會答應自己用王崇古,敢不敢暗中阻擾自己清軍。
隻要他楊博敢這麽做。
那自己當初能拉著晉黨去做海貿,現在也就敢拉著李春芳那幫清流舊黨去九邊做關口上的買賣!
楊博卻忽然笑了起來。
他連連搖頭,眼角都快要擠出淚來。
若非此刻正身處皇極殿內,周圍有人多嘴雜,他恐怕都要大笑出聲。
好一陣搖頭晃腦後。
楊博才眯著眼說道:“老夫聽說昌平這兩年正在研究如何更好的將羊皮製造成衣物和被褥,隻是這事工藝上頗為醃臢,鬧得昌平本地不少人也是誹議不斷。”
見楊博忽然轉口提及昌平產業升級的事情。
嚴紹庭會心一笑。
他笑著回答:“羊皮廠做的事情,就是氣味大、汙染重,秋冬還稍好一些,一旦開春入了夏天氣炎熱起來,那廠子附近就不能容人。”
楊博點了點頭,又說:“老夫早年在家鄉遊學,也遠遠眺望過大青山、陰山一帶,河套之地,分前套與後套,皆是水草豐盈、牛羊成群。便是山北,也有漠南草場,早些年更是蒙古王廷和那所謂黃金家族所在。這等地方雖然不能耕種五穀,可若論放牧牛羊,培育戰馬、馱馬,卻是極好的地界。”
這位兵部尚書,忽然說起了種田和養殖的事情。
而大殿內。
司禮監掌印太監呂芳也已經高呼了起來。
在眾人注視下,在無數宮人簇擁下。
身著袞冕服的朱載坖,器宇軒昂,踱著步子出現在所有人視線裏。
依照事先定下的規矩,今日朱載坖即位,文武百官免賀免宣表,隻需要五拜三叩頭即可成禮。
隨著朱載坖落座在皇極殿內那張禦座上。
殿內外文武百官,盡都在呂芳的帶領下,行五拜三叩之禮。
待禮成,便是馮保開始宣讀新帝即位的第一道詔書。
詔書無非就是再一次肯定先帝,然後讚揚新君,最後就是對前朝的一些積弊之事做出改變,對新政做出肯定。
形式大於一切。
於是乎。
已經在昨日正式上任禦馬監提督太監的馮保高聲宣旨的時候。
嚴紹庭默默的又向楊博湊近了半步。
“部堂慧眼,河套及漠南之地,自古便是養馬、放養牛羊的好地方。下官知曉,昔年漢唐控河套,中原良馬不缺,我朝失河套,軍中所用戰馬已大不如前。”
殿內,馮保聲音洪亮。
他是第一次代表新君出現在群臣麵前,今天可以說是用盡了全身的力氣去表現。
楊博卻在下麵笑著小聲道:“潤物可能有所不知,老夫舊日在家中,常食邊地牧民所製牛幹、羊幹,最是飽腹。若今後潤物統兵邊鎮,可得要好生品嚐一番。”
嚴紹庭則眯著眼道:“小子出身江西,久在京中,恐怕是找不到部堂所說美味,便是找到可能也要遭人蒙騙。”
“那到時候就讓王學甫陪著潤物去尋食邊鎮。”
楊博輕輕一揮衣袖,滿臉笑容。
嚴紹庭則順勢微微頷首:“如此,卻是勞煩部堂了。”
殿內。
馮保中氣十足的宣讀著新君的即位詔書,整座皇極殿都在回響著他的聲音。
詔書寫的堂堂皇皇,中正不已。
而在殿內。
卻有那麽兩個人,正在進行著卑劣的暗中交易。
言語之間,就將整個大明九邊的利益給徹底瓜分幹淨。
嚴紹庭卻是滿臉笑容。
楊博到底是不敢獨占九邊的好處不鬆手。
不過自己卻也要為此將羊皮生意,更先進的製皮工藝拿出來,同時草原上的牛羊肉買賣,也要讓晉黨繼續分食。
陛階上方。
馮保已經收攏詔書,抬眼掃視殿內文武。
“皇帝即位。”
“定年號,隆慶!”
“群臣參禮!”
台下。
嚴紹庭和楊博對視一眼。
兩人都會心一笑。
在滿殿文武齊呼聲中,兩人也同時開口。
“臣,嚴紹庭。”
“臣,楊博。”
“為皇帝陛下賀!”
…………
月票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