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報告視頻的段子版本!
字數:6788 加入書籤
中心錨點連線偏差評估算法,讓人感覺隻是一種新穎的實驗分析手段。
在高能組實驗會議上發布研究的時候,實驗物理中心的高洪利、劉燁以及廖振宇就是這麽判斷的,他們認為算法是一種非常新穎的實驗分析手段,能夠幫助團隊對於實驗把握更清晰。
在論文正式發布以後,其他的高能物理領域學者們的判斷也類似。
他們希望在中心錨點連線偏差算法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對大型實驗進行偏差分析的算法。
大型的粒子對撞實驗強度大、參數多,產生的各類粒子信號明確。
比如,希格斯粒子(上帝粒子)。
在希格斯粒子被發現之前,一直都隻存在於理論中,而發現的過程,可以理解為實驗強度提升的過程。
希格斯粒子的信號非常稀少,百億的數據中可能隻存在一個信號,就需要不斷增大強度,才能夠進行明確的測定。
各個高能物理數據團隊,就是朝著“對大型實驗精細化偏差分析”的方向思考的。
實際上,他們並不知道實驗的目的是什麽,隻是下意識覺得,利用新手段分析數據,可能會有新的發現,最差的結果也能給實驗分析帶來幫助。
現在他們明白了。
大型實驗進行偏差分析的目標是通過對整體的分析來確認異常。
張碩舉的例子是‘高能所利用算法的實驗分析結果’,而以往的粒子對撞實驗分析中,也發現過很多次的異常。
等絕大部分異常,最後都會被歸為外在幹擾,或是數據檢測問題,因為他們無法繼續去研究,就隻能做個簡單判定。
現在講的算法構思,可以會對大型實驗進行整體分析,其分析結果就可能幫助找到一些異常內在的原因。
甚至,可能會帶來明確新發現也說不定。
所以他們才會認為,新算法可能會成為一種對高能物理分析產生重大影響的成果。
接下來,必須更認真了。
張碩的報告中,第一部分講的是大型實驗分析的算法構思,第二部分講的是實現方式,也就是把模擬數字化,再類比進行實驗數字化。
那麽,第三步就是核心了,是應該講‘怎麽才能做到實驗數據化’了吧?
“接下來就是核心內容!”
“應該是偏差評估結合數據化的分析方式,趕緊錄音,一定要記下來,回去慢慢理解。”
“能完成實驗數據的數字化,算法的構架就出來了,方向很明確,方法也很明確了……”
一大群人都充滿了期待。
在眾人的期待中,張碩重新回到講台,開口進行了總結,“如果擁有這種分析手段,一些異常信號就能夠找到原因,甚至是明確一些新的發現。”
“所以,至少在粒子對撞實驗的研究方向上,我認為更需要的是增強分析手段,而不是繼續增強實驗強度。”
“有全新的分析手段,就可以對過往的實驗數據進行重新審視。”
聽著張碩的總結,好多人有了不好的預感。
果然!
他的下一句話就是,“以上就是我的算法構思,以上就是我的報告,謝謝大家!”
全場安靜,好多人都愣住了。
德布勞內-赫曼斯坐在第一排中間,他是主辦負責人,也是報告評審之一,他滿是驚訝的問道,“結束了?”
“是的,先生。”
張碩點頭,理所當然的說道,“我隻是講一個算法構思,隻有一個大方向的想法。”
“而且,我已經超時了,很抱歉。”
眾人這才恍然大悟。
張碩就隻是做一個45分鍾報告,上台就強調過隻是說算法構思,確實也應該結束了。
但是,核心呢?
他們感覺像是在看一部小說,終於看完了構架、鋪墊等內容,才要到最精彩的**部分,結果……
沒了?
不講了!?
不隻是不講了,後續有沒有也很難說,也許未來也等不到了!
張碩才剛走下台,幾個前排的學者都忍不住圍了過去,“還有什麽想法,一口氣說出來啊!”
“別在乎什麽報告時間,一直講到天黑也沒關係,讓其他的報告人見鬼去吧!”
“不能結束、不能結束啊,再講講,再講講……”
“你總要答疑吧?”
“實驗數據的數字化方向,你肯定有想法,對吧?說一下,哪怕是個大概思路……”
好多人都湊了過去。
高曉紅和薛洪濤一起離開座位,他們就做了同樣的動作,把手機高高的舉起朝著裏麵拍攝。
區別在於,高曉紅的個子矮一點,為人也比較靦腆,隻是靜靜的端著手機拍攝。
薛洪濤就不一樣了。
他直接站在了一個空位上,高高舉著的手機往裏麵拍,還一邊用中文喊著,“看看!一定要看看!中國的博士生有多受歡迎。”
他的臉龐甚至激動的通紅,仿佛真是在為中國博士生驕傲,實際上,心裏想的是……
這次,一定能火!
鮑賀星沒有超前擠,他站在圍看了一會兒,轉身走向了曹東明身邊,“曹主任,你聽了全程嗎?”
曹東明搖頭,“我要作報告,最後才來的。”
鮑賀星道,“張碩說的算法思路非常先進、非常新穎,具體有沒有後續,隻有他自己知道了。”
“劉燁和廖振宇的判斷是對的。”
“我們要研發分析大型實驗偏差的算法,一定要和張碩進行合作。”
曹東明深有同感的點頭,他甚至都不需要了解全部,隻看看同行們對於張碩的熱情,就能知道個大概了。
他沉思片刻,認真道,“我們必須考慮一下了!”
……
報告結束。
很多人都還在討論著內容,張碩就隻說了一個算法的構思,但算法的方向非常明確,也得到了頂尖數據專家們的認同。
多數人對報告的評價很高。
那些高能物理數據團隊的負責人們,就感覺有些鬱悶了,他們就要做這個研究,對方說了一個明確的方向,但隻說了個大概,到關鍵時候就停下來了。
這就難受了!
張碩可不管他們怎麽想,他隻是說一下算法的大概內容。
LBT數字分析法是很複雜的。
那些數據專家們的理解沒有問題,其中最核心的就是把實驗數據轉化為數字的方法。
這個方法牽扯到了偏差評估,牽扯到了數字轉換,是一個複雜而嚴謹的體係,可不是短時間能說清楚的。
他做報告的目的,是希望各個高能物理機構不要走岔路,把時間浪費在死磕偏差評估的邏輯分析上。
即便他們召集大量的人員,完成了多參數的偏差評估分析體係,大概率也無法進行計算。
除非是有運算速度高出幾百億倍的量子計算機輔助,但大型量子計算機依舊隻停留在實驗室階段。
麵對熱情的學者們,張碩還是耐心回答了幾個問題,然後就出了會議中心回到酒店休息。
他打開手機,發現收到了好幾條信息。
羅勇軍:“報告完成了嗎?這個時間應該完成了吧。”
孫興江:“怎麽樣?做報告的時候緊張嗎?表現不好也沒關係,你才是博士生,其他人也會理解。”
劉正英:“在國外還習慣嗎?什麽時候回來?我看新聞說那邊不安全,一定要小心,不要到處亂走。”
張碩看著老媽的留言笑一下,馬上給了個回複,“放心吧,我剛做完報告,正在酒店裏。”
“會議有五天,後天就回國了。”
他才剛發完消息,返回主頁麵就發現有了新消息。
是孫興江發過來的。
“我艸,哥們厲害!脫稿、自由發揮,到CHEP去講課!”
羅勇軍也快速發了一條,“學校掛你的新聞了,有完整的視頻,是高曉紅拍的嗎?”
“脫稿啊,你真行……”
最後還補充一句,“以後有機會上報告,我也脫稿!”
同一時間,國內已經是傍晚六點鍾,蘇東大學官方網站發布了公告——
“我校數學科學學院博士生張碩,受邀在國際高能物理計算會議(CHEP)做時長45分鍾報告。
CHEP會議,代表世界高能物理計算最高學術水平,本次會議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行,吸引了……
我校數學科學學院博士生張碩受邀出席會議,並發表時長45分鍾的算法專題報告,他講解了一種全新的算法構想,得到了會議評審和國際頂尖數據專家們的一致好評……”
公告下方還附帶一個視頻連接,點擊以後就能清楚的看到完整版報告視頻。
蘇東大學不隻是在官方網站上發布信息,還同步到了官方微博上,點評則是寫道,“這是國內首次有博士生受邀到CHEP會議作報告。
報告所講的算法構思,引起了高能物理領域專家們的一致好評。”
蘇東大學連發了兩條微博,一條是完整報告視頻,另一條是報告後好多人圍著張碩提問的鏡頭,也佐證了報告受到了專家們的好評和追捧。
在蘇東大學的微博發布以後,好幾家大學也跟著轉發消息,後來就連一些官方媒體也跟著轉發起來。
科研學術領域的內容,很難吸引普通人的注意力,做的報告都是英文也根本聽不懂。
很多人看一眼就沒興趣了。
有些人也就是看上幾眼,然後點個讚、留個言,“已閱。”
“這個博士生不錯!”
“說的啥?”
“抱歉,小學文化,完全聽不懂。”
其他高校和媒體的轉發,評論區留言也都差不多。
學術領域的新聞遭遇冷遇也是很正常的。
博士生到國際會議上做報告,放在學術圈確實很驚人,但一般人根本不知道CHEP,也不知道代表了什麽。
至於報告是否精彩……
反正也聽不懂,還能說什麽呢?
按照正常的發展,新聞引發的討論到此就結束了,後續最多再有幾個轉發,也根本激不起輿論的幾滴浪花。
轉折,就發生在這裏。
到了淩晨的時候,網絡上出現了一條拍攝更清晰的視頻。
同樣的會場、同樣的角度,視頻畫麵更清晰,下麵還配有字幕說明,甚至還搭配著搞笑風的報告解說。
那就像是報告視頻的段子版本!
這則視頻,一下就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