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68章 來自藍玉將軍的陰陽怪氣!

字數:9247   加入書籤

A+A-


    “江大人的後勤補給。若無那些新式軍糧與藥品,我軍傷亡必增三成。”
    江臨微微頷首,心中卻警醒。
    因為藍玉這話表麵是感謝,實則暗指他隻會搞後勤。
    果然,藍玉話鋒一轉:“臣在西北時就聽聞,江大人率軍滅了北元殘部...”
    他眼中閃過一絲銳光,“以文官之身立此奇功,當真令人欽佩。”
    大殿內頓時安靜下來。誰都聽得出這話裏的刺。
    藍玉是在質疑江臨的軍事才能。
    朱元璋眯起眼睛,手指在龍椅扶手上輕輕敲擊,熟悉他的人都知道......這是不悅的信號。
    江臨不慌不忙出列:“藍將軍過譽了。北元殘部已是強弩之末,又有徐達和湯和二位將軍從旁協助,江某不過僥幸罷了。”
    他謙虛地笑笑,“倒是將軍獨當一麵,平定西番,才是真本事。”
    這番話說得滴水不漏,既給了藍玉台階下,又暗示自己並非單打獨鬥。
    朱元璋的臉色稍霽。
    “好了。”
    皇帝一錘定音,“你們都是咱大明的棟梁,不必互相吹捧。”
    他看向藍玉,“愛卿剛回京,本該休整幾日,但...”
    藍玉立刻抱拳:“陛下但有差遣,臣萬死不辭!”
    朱元璋滿意地點頭:“明日江臨就要率軍東征,平定倭寇。愛卿久經沙場,就隨軍一同出征吧。”
    江臨心頭一緊。
    朱元璋這是要藍玉給他當副手?
    以藍玉的傲氣...
    果然,藍玉聞言,眉頭幾不可察地皺了一下。
    他沉默片刻,突然單膝跪地:“陛下!臣有一請!”
    “講。”
    “臣願領兵東征!”
    藍玉聲音洪亮,“請陛下允臣為主帥,必蕩平倭寇,揚我國威!”
    大殿內一片嘩然。這分明是要搶江臨的統帥之位!
    江臨眯起眼睛,仔細觀察藍玉。
    這位家夥站得筆直,眼中燃燒著不服輸的火焰。
    那道傷疤在晨光中顯得格外猙獰,仿佛在訴說著他身經百戰的榮耀。
    朱元璋麵色沉了下來:“愛卿這是何意?東征計劃乃江臨一手製定,戰艦改造、新軍訓練皆由其主持。臨陣換帥,兵家大忌!”
    藍玉毫不退縮:“陛下明鑒!臣征戰二十餘載,大小百餘戰,未嚐一敗!”
    他瞥了江臨一眼,“江大人雖才智過人,但終究...年輕了些。”
    這話已經相當不客氣了。
    朝臣們屏息靜氣,生怕錯過這場龍爭虎鬥。
    江臨不怒反笑:“藍將軍所言極是。江某確實年輕,經驗不足...”他話鋒一轉,“不過,將軍可熟悉蒸汽戰艦操作?可知如何指揮燧發槍陣列?可懂登陸戰術?”
    藍玉臉色一僵。
    新式武器和新式戰術,他確實一竅不通。
    江臨乘勝追擊:“東征非比尋常,我軍將使用全新戰法。若因指揮不當貽誤戰機...”
    他意味深長地看了藍玉一眼,“豈不辜負陛下厚望?”
    藍玉眼中怒火更盛,那道傷疤都因憤怒而泛紅:“江大人這是瞧不起藍某?”
    他猛地扯開衣襟,露出胸膛上縱橫交錯的傷疤,“這些,都是藍某為大明流的血!論打仗,藍某...”
    “藍玉!”
    朱元璋厲聲喝止,“朝堂之上,成何體統!”
    藍玉這才意識到失態,連忙跪地請罪。
    朱元璋冷冷掃視二人,最後目光落在江臨身上:“江臨為主帥,徐達和湯和為副。藍玉為前鋒。此事已定,不得再議!”
    “遵旨。”
    江臨躬身領命。
    藍玉沉默片刻,也重重叩首:“...臣遵旨。”
    但江臨分明看到,他低頭時眼中閃過的不甘。
    朝議繼續,但氣氛已大不相同。
    江臨能感覺到,藍玉的目光如刀子般不時刺向他。
    這位桀驁不馴的名將,顯然不會服氣。
    “看來東征路上不會太平靜了...”
    江臨暗自思忖。他必須想辦法收服這頭猛虎,否則遠征日本恐怕會橫生枝節。
    不!
    要麽收服.....
    要麽直接把他直接殺了!
    退朝時,藍玉大步從江臨身邊走過,肩膀故意重重撞了他一下。
    “江大人。”
    藍玉壓低聲音,隻有他們兩人能聽見,“戰場上見真章。”
    江臨不閃不避,迎上他的目光:“隨時恭候。”
    兩人對視片刻,藍玉冷哼一聲,揚長而去。
    江臨望著他離去的背影,眉頭微蹙。
    藍玉的軍事才能毋庸置疑,但這份傲慢與不服管教,在戰場上可能成為致命弱點。
    “得想個辦法...”
    江臨喃喃自語,轉身走向宮門。
    越野車旁,王垣正愁眉苦臉地等著他。
    “大人!”
    王垣哭喪著臉,"那些大臣...”
    江臨拍拍他的肩:“能者多勞嘛。”
    他拉開車門,“走,去工廠。路上跟我說說,你是怎麽打發他們的?”
    王垣嘿嘿一笑,小眼睛眯成一條縫:“下官讓他們寫了申請,說要按流程審批...”
    他做了個撕紙的動作,“回頭一扔,誰知道是誰的?”
    江臨大笑:“你這家夥,真是個老油條啊!”
    工廠的鐵門在江臨麵前緩緩打開。
    撲麵而來的是熟悉的機油與金屬混合的氣息。
    這座位於應天郊外的軍工複合體,是他一手打造的現代化生產基地,如今正全力運轉,為即將到來的遠征日本做準備。
    “大人,按照您的清單,已經完成了九成物資生產。”
    許多小跑著迎上來,額頭沁著細汗,“泡麵生產線晝夜不停,日產五千箱;燧發槍和彈藥庫存充足;佛朗機炮完成了預定數量的...”
    江臨點點頭,目光掃過忙碌的廠房。
    巨大的蒸汽機帶動傳送帶,將一箱箱泡麵運往包裝區。
    女工們戴著統一的白帽和口罩,在流水線上熟練地組裝槍械零件。
    遠處傳來規律的金屬撞擊聲,那是炮管鍛造車間在作業。
    “帶我去看看炮彈生產情況。”
    江臨邁步向前,總管連忙跟上。
    穿過幾道回廊,眼前豁然開朗。
    一座足有足球場大小的廠房內,數十名工人正在操作江臨從係統空間帶來的叉車,搬運沉重的炮彈原料。
    這些鋼鐵巨獸在工人操控下靈活轉身,將成噸的金屬錠送往熔爐區。
    “大人您看,”
    許多指著一名年輕工人,語氣中帶著自豪,“咱的工人們現在操作叉車比騎馬還溜!這東西真是方便啊!”
    那年輕人正駕駛叉車完成一個高難度的直角轉彎,將原料精準地卸在指定位置。
    看到江臨,他連忙停下操作,跳下車行禮,眼中滿是崇敬。
    “做得不錯。”
    江臨拍拍年輕人的肩膀,“注意安全。”
    “是!大人!”
    年輕人激動得臉都紅了,仿佛得到了莫大的榮譽。
    江臨繼續巡視,不時停下來檢查產品質量。
    他拿起一枚剛下線的燧發槍子彈,在陽光下仔細觀察銅殼的做工。
    又拆開一箱泡麵,確認調味包密封完好。
    這些看似普通的軍需物資,在這個時代卻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
    “大人,佛朗機炮彈的產量有些滯後...”
    總管小心翼翼地匯報,“主要是銅料供應不足...”
    江臨皺眉:“我記得從雲南調來了五十萬斤銅?”
    “是...但熔煉速度跟不上...”
    “帶我去看看。”
    熔煉車間熱浪逼人,十幾座高爐噴吐著火舌,工匠們赤著上身,古銅色的皮膚上汗水涔涔。
    見到江臨,他們紛紛停下手中活計行禮。
    “繼續工作。”
    江臨擺擺手,徑直走向最近的一座高爐。
    透過觀察窗,他看到裏麵的銅料才剛剛開始軟化。
    “溫度不夠。”
    江臨立刻發現問題所在,“鼓風機功率太低,帶不動這麽多高爐。”
    正當江臨準備前往下一個車間時,廠區外突然傳來一陣騷動。
    緊接著,許多急匆匆跑來:“大人!陛下來了!”
    江臨心頭一跳,連忙整理衣冠迎出去。
    剛走到廠區門口,就看到朱元璋的儀仗已經停在那裏。
    皇帝一身便裝,正背著手打量廠區外圍的高牆。
    朱標、徐達和湯和站在他身後。
    “兒臣參見父皇!”
    江臨快步上前行禮,“不知父皇駕臨,有失遠迎...”
    “行了行了,你別裝客氣了。”
    朱元璋擺擺手,“咱就是來看看出征準備得咋樣了。”
    他眯起眼睛,望向廠房林立的廠區,“你這地兒,比上次來又大了不少啊。”
    江臨微笑:“托父皇洪福,產能擴大了三成。”
    朱元璋點點頭,突然話鋒一轉:“江臨啊,你是不是疑惑咱為啥要讓藍玉跟你一起出征?”
    這直白的問題讓江臨一時語塞,“我...確實有些不解。藍將軍與我..理念不合。”
    “豈止是不合,”
    徐達在一旁冷哼,“那廝目中無人,連陛下都敢頂撞!”
    湯和也皺眉道:“朝堂上,他竟敢公然討要主帥之位,簡直...”
    朱元璋抬手製止二人,目光炯炯地看著江臨:“咱知道藍玉桀驁不馴,但打仗,他是一把好手。”
    他拍了拍江臨的肩膀,“用好了是把利刃,用不好...反傷自己。”
    朱標溫聲補充:“江兄,父皇是擔心你的安危。有藍玉衝鋒陷陣,能減少你的風險。”
    江臨心中一動。原來朱元璋是這個考慮...
    “可是,”
    江臨直言不諱,“藍玉未必會聽兒臣調遣。若在戰場上...”
    “他敢!”
    朱元璋突然厲喝,刀疤臉上閃過一絲狠厲,“你是主帥,徐達、湯和為副,他藍玉不過是個先鋒!”
    他盯著江臨的眼睛,“若他違抗軍令,你大可軍法從事!不必顧忌!”
    這擲地有聲的話語讓在場眾人都為之一震。
    江臨明白,朱元璋這是在給他尚方寶劍——必要時,可以處置藍玉!
    “兒臣明白了。”
    江臨鄭重應下,心中已有計較。
    參觀接近尾聲時,朱元璋突然把江臨拉到一旁,壓低聲音道:“江臨,藍玉的事,咱還有句話。”
    “父皇請講。”
    “此人雖傲,但打仗確實有一套。”
    朱元璋目光深邃,“若能收為己用,必是一大助力。若不能...”他做了個抹脖子的動作。
    江臨心頭一震,緩緩點頭:“兒臣明白。”
    朱元璋滿意地拍拍他的肩:“咱信得過你。去吧,好好準備,明日誓師,後日出征!”
    江臨之前跟朱元璋講過曆史上是如何記載並評價藍玉的,也知道朱元璋對恃功自傲,功高震主的藍玉早就有所提防。
    如今四海太平,藍玉的作用自然不大。
    他若是聽話還好。
    若是不聽話,朱元璋也不願留他!
    送走朱元璋一行,江臨獨自站在廠區最高處的瞭望塔上,俯瞰這片他一手建立的工業基地。
    夕陽西下,廠房的影子被拉得很長,如同蟄伏的巨獸。
    “藍玉...”
    臨輕聲念著這個名字,眼中閃過一絲冷芒。
    他早已做好兩手準備——若藍玉識相,他不介意借這位名將的才能為大明開疆拓土。
    若冥頑不靈......他不介意手持AK47讓這位名將成為曆史塵埃。
    “大人。”
    王垣的聲音從身後傳來,“最新一批物資已經裝車,明日可運往港口。”
    江臨收回思緒:“好。通知所有千戶以上將領,今晚召開戰前會議。”
    “包括...藍玉?”
    王垣小心翼翼地問。
    “尤其要通知他。”
    江臨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我要讓所有人明白,這次東征,隻有一個聲音。”
    王垣會意,匆匆下去安排。
    江臨最後看了一眼逐漸點起燈火的生產線,轉身走下瞭望塔。
    夜幕降臨,應天軍校的議事廳內燈火通明。
    上百名將領圍坐在巨大的沙盤周圍,爭論聲此起彼伏。
    沙盤上精細地呈現著日本列島的地形,甚至標注了倭寇主要據點的位置。
    這都是江臨得到的未來地圖。
    “要我說,這次肯定能一舉蕩平倭寇!”
    一名年輕將領拍案而起,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若是有了江大人的新式戰船和火器,就倭寇那些矮子豈是對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