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都要去,這是放虎歸山?!【求首訂】

字數:7364   加入書籤

A+A-


    太子,是儲君,也是一個職位。
    這個職位,跟皇帝之位沒什麽區別,並不是說,不立太子,這個職位就不存在。
    而是立了太子,這個職位才能履行自己的權力。
    皇帝亦然。
    大部分封建王朝,實行的都是嫡長子繼承製。
    這個繼承製,並非隻在於皇帝與太子,而在於任何階層。
    包括普通百姓,也是長子繼承家業。
    那麽,李承乾天然的合法性就有了。
    盡管他之前請廢太子的事,搞得有些荒唐,但他的合法繼承權,並沒有被剝奪。
    也就是說,他依舊是太子的不二人選。
    可是,因為李世民的緣故,這個不二人選,被有意的忽略了。
    那麽,要想重返太子之位,就得不走尋常路。
    而李承乾與李淵的合作,便由此展開了。
    但是,為什麽李淵能繞過李世民,立太子呢?
    究其原因,有兩點!
    第一點,還是合法性的問題,不管是李淵,還是李世民,雖然名義上,一個是太上皇,一個是皇帝,但實際上,兩人的權力是一樣的,隻不過,誰當政,誰坐擁權力而已。
    如果李淵真計較起來,太上皇的權力,還要淩駕於皇帝之上。
    畢竟李唐以‘孝’治國。
    不要覺得好笑。
    即使李世民發動了玄武門之變,將所謂的人倫大義,倫理道德,丟在地上反複踩踏,但不代表他不認可以‘孝’治國。
    否則多年以後,李佑反叛,他也不會罵得那麽難聽。
    《舊唐書》中便有記載:‘夫背禮違義,天地所不容,棄父逃君,人神所公憤!.往是吾子,今為國仇生為逆臣,死為逆鬼’
    吧啦吧啦一大堆,反正就是對道義的切身感悟與自我悔恨。
    後來更是在李泰那件事上,對李唐皇族發出警告,不要以為太子之位,可經營而得。
    其潛台詞就是,人人都必須心存‘愛敬君親’的孝義準則。
    所以,李淵立太子,沒有任何毛病,即使李世民有心反對,在合法性上,一點毛病都沒有。
    再說第二點,大義。
    雖然在權力麵前,大義這種東西,有時候顯得微不足道。
    但現在這種情況,李承乾對李世民這幫臣子是有恩義的。
    他阻止了李淵大開殺戒,相當於救了這幫臣子一命。
    一個敢於舍身救人的太子,你能說他沒有道德嗎?你能說他德不配位嗎?
    但凡你敢說,史官們都會給你扣個忘恩負義的罵名,對你口誅筆伐。
    要知道,這些臣子代表的不是個人,是一個家族。
    在名聲為天的古代,一個家族若背負忘恩負義的罵名,那這個家族,絕對會泯然於世。
    甚至遇到極端的,按著族譜殺都有可能。
    所以,綜上兩點,李世民的臣子,在聽完李淵的話後,就不得不站出來表態了。
    你敢反對?
    那就是反對嫡長嫡孫繼承製!
    別說天下人對你口誅筆伐,你自己家族都會拋棄你,唾棄你!
    你敢忘恩負義?
    那就是自絕於天下!
    以後別想在士大夫階級混了。
    於是
    以魏征,房玄齡,長孫無忌為首的群臣,包括裴寂,李神通等人,也都紛紛站了起來,齊聲高呼:“臣等讚成太上皇,複立中山王為太子!”
    “反了!反了!都反了!”
    李二陛下氣得破口大罵,完全沒有了皇帝該有的沉著與自信。
    可是,他的破口大罵,並沒有改變群臣的態度,所以,隻能算是無能的怒吼罷了。
    而李淵看到李世民氣急敗壞的樣子,嘴角不由微微上揚。
    這會兒知道,為什麽我要說,由不得你了吧?
    太子之位,從來不是皇帝決定的!
    你以為我當年不想立你嗎?
    建成他是嫡長子!
    他都已經當了九年的太子了!
    你啊!
    還怨恨我呢!
    真是幼稚!
    不過,你靠你自己,拿到了那個位置,我也無話可說。
    但是今天!
    我要告訴你,我不會再選錯了!
    承乾他,真的很好!
    比你們這些不孝子都好!
    “呼”
    深深吸了口氣,李淵的眼神變得堅定而明亮,環顧了一圈眾臣,又接著道:“既然諸位大臣讚成複立承乾為太子,那朕就以太上皇的身份,複立承乾為太子!”
    “從今以後,承乾就是我大唐太子了,非朕,不可廢也!”
    轟隆!
    全場轟動!
    這句話,直接將眾臣炸得外焦裏嫩。
    這是什麽意思?
    這是李淵若死了,以後將沒人敢動李承乾的太子之位了。
    動了就是有違祖製!
    “靠!”
    李世民真想罵一句這樣的髒話,但他罵不出來。
    不過,有一個人卻罵出來了。
    這個人便是小胖子。
    他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麽事。
    明明回答對問題的是自己,怎麽就成了自己皇兄的功勞?
    他做了什麽,讓滿朝文武都挺他!
    連父皇都無法阻止!
    此時此刻,小胖子都不知道用什麽語言來形容自己現在的心情了,不禁脫口而出一句“臥槽!”
    也不知道他在哪裏學的,或許是李承乾不經意傳給他的吧。
    他現在整個人都感覺天塌了。
    是真的天塌了。
    為什麽!?
    為什麽會這樣!?
    我也是你孫兒啊爺爺!
    “臣等,參見太子!”
    眾臣一陣山呼。
    李承乾雙手插兜,麵帶微笑。
    李世民一臉陰沉,仿佛有人欠了他幾百億似的。
    至於長孫皇後,也不知道是喜極而泣,還是怎麽的,眼淚就沒有停過。
    果然,女人都是水做的。
    “嗬嗬.”
    李淵滿意地笑了笑,然後扭頭看向李世民,道:“二郎,你依舊反對朕複立承乾為太子嗎?”
    “我反對重要嗎?父親不是已經決定了嗎?!”
    李世民有些賭氣的說道:“你是太上皇!你有無上的權力!”
    “哼!瞧你那點出息!”
    李淵冷哼一聲,而後忽又想起什麽似的,笑道:“這是我大唐第三代太子,地位尊崇!但是,這還不夠,有了地位,還要有權勢!”
    “朕再賜他組建自己東宮班底的權力,東宮一應官職,由他自己選任,朝廷造冊!”
    “父親!!”
    李世民近乎咆哮的怒吼出聲。
    群臣直接被這賞賜震驚麻了。
    但李淵根本不管他們,又笑著說道:“有了權勢,有了地位,還要有富貴!”
    “我大唐太子,不同往昔,所以,我還要賜太子一塊封地,就封在江陵,食邑三萬戶!”
    “轟!”
    全場震驚!
    混亂,又是一場大混亂。
    有人被踩了尾巴,瘋狂死諫。
    有人被當頭棒喝,念頭通達。
    太上皇立太子,本就已經是開古今之先河了。
    若非李承乾占了兩條無法反對的優勢,群臣早就反對了。
    但太子擁有封地,擁有屬官選任權,群臣是無論如何都不會同意的。
    然而,李世民這次卻表現得非常冷靜。
    卻聽他沉沉地道:“依父親的意思,太子封在江陵,以後就不在東宮了?”
    “東宮是太子的,江陵也是太子的,他想在哪,就在哪!”
    李淵有些好笑地道:“當年我賜你天策上將的時候,不也是亙古未有之創舉嗎?現在我賜我孫兒一塊封地,你也要反對?”
    “這根本不一樣!”
    李世民憤然道:“太子擁有東宮,擁有封地,擁有屬官選任權,父親知道這意味著什麽嗎?你也是當過皇帝的!”
    “嗬!”
    李淵嗬了一聲,冷笑道:“我是當過皇帝,但我不了解我的兒子,你了解你兒子嗎?”
    “我”
    李世民語塞了一瞬,但還是據理力爭道:“太子若在東宮,就不能擁有封地,不能擁有屬官選任權,否則,即使父親複立承乾為太子,我也不會承認!”
    “你不承認,又有什麽用,我”
    “爺爺!我答應!我答應父皇!以後不住東宮,住江陵!”
    眼見李淵父子快吵起來了,原本雙手插兜的李承乾,急忙發出了自己的聲音。
    然而,他的聲音剛剛落下,不遠處的長孫皇後就站出來表示反對:“承乾!你還小,去那麽遠的封地,母親不放心,依母親之見,這封地還是不要為好.”
    “母親,我.”
    李承乾正準備開口,卻聽李世民搶先道:“好!既然你答應不住東宮,朕就認可了你這太子!”
    “從今以後,沒有朕的命令,不許回京!”
    “陛下!”
    長孫皇後有些生氣的喊了一句李世民。
    但李世民依舊不為所動,環顧眾臣道:“太子以後在江陵,汝等可同意?”
    “這”
    眾臣互相對視,不由麵麵相覷,最後齊齊看向太上皇李淵。
    隻見李淵一臉陰沉,仿佛隨時就要像剛才那樣發狂,看得眾臣心驚膽顫。
    “陛”
    “魏征!!”
    正當魏征準備提出意見的時候,李世民抬手一指,殺氣十足地道:“你給朕閉嘴!”
    “好好好!好你個二郎!果然心狠!!”
    李淵怒極反笑:“既如此,我也不住大安宮了!我要去江陵陪我孫兒!”
    “什麽!?”
    眾臣大吃一驚。
    太上皇也要離開長安!
    這不是放虎歸山嗎?!
    要知道,李二陛下還沒有完全掌控大唐江山,萬一
    想到那個可怕的後果,眾臣不由紛紛看向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