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捷報傳長安!李世民邀頡利跳舞!【求月票】

字數:10539   加入書籤

A+A-


    李淵帶著袁天罡闖回長安的消息,還沒有傳回長安。
    但長安最近發生的事也不少。
    所以,也沒人特別關注長安以外的消息。
    而李承乾最近,也開始了他人生中最忙碌的時光。
    早晨先跟希爾德練習外語,隨後又跟來福學習槍法。
    之後還要跟李綱學習政事。
    上午跟岑文本學習書法,下午在校場練習弓馬騎射。
    直到晚上,他才有時間做自己的事。
    比如進宮探望長孫皇後。
    雖然他知道長孫皇後的死因,不是生孩子落下的病根,但女人生完孩子之後,是非常脆弱的。
    所以,幸虧他從係統那裏獲得了《百科全書》,裏麵有後世總結的療養辦法,可以讓長孫皇後的身體很好的恢複。
    隻要長孫皇後的身體恢複到生孩子之前的八分,就可以練習《太玄養生經》了。
    如此一來,李承乾便再也不用擔心長孫皇後會早逝了。
    “母親,我讓太醫院熬製的回春湯,您喝了嗎?”李承乾關心的詢問道。
    長孫皇後欣慰的笑了笑,然後點頭道:“喝了,我兒有心了!”
    “現在你是真正的太子了,母親為你感到高興!”
    “就像兒臣之前跟母親說的那樣,兒臣要靠自己的實力,坐穩太子之位,如今,兒臣算是做到了。”
    “那你之後,還打算做什麽,能告訴母親嗎?”
    長孫皇後看了眼懷中的李治,滿臉微笑的問道。
    李承乾略微思忖,也跟著笑道:“回母親,兒臣想做的事有很多,但都不急,以後慢慢來!”
    “嗯,慢點好,母親就知道,你是最好,最好的太子。”
    長孫皇後臉上的笑容越來越燦爛,連帶因為生孩子略顯蒼白的臉色,都紅潤了幾分。
    李承乾知道長孫皇後擔心的是什麽。
    所以,主動跟他聊起了自己的想法,好讓她安心養身體。
    畢竟最近這段時間,長安各種小道消息滿天飛。
    特別是甘露殿那天的槍聲,不知道誰傳了出去,鬧得人盡皆知。
    雖然李世民與李承乾都沒有為此事發聲,但還是讓長孫皇後不禁產生了一絲擔憂。
    卻聽李承乾又道:“以前兒臣總以為,做太子會失去很多自由,得承受常人無法承受的痛苦,就跟父皇和大伯一樣,後來我才發現,做了太子可以做很多別人做不了的事。可以實現自己的夢想。”
    “可是承乾,做太子雖然可以做很多事情,但權力是把雙刃劍,一旦你濫用了權力,你的下場可不會太好。”
    說著,長孫皇後不由歎息一聲,又接著道:“所以,你可千萬不要肆意妄為啊!”
    “母親放心,不管外麵的謠言如何,請您相信您的兒子,他一定知道其中的分寸!”李承乾寬慰似的說道。
    長孫皇後滿意的點了點頭,然後朝李承乾招呼道:“你還沒有看過你弟弟吧,過來,看看他”
    “是!”
    李承乾順從的應了一聲,然後上前查看長孫皇後懷中的小嬰兒。
    隻見他長得白白嫩嫩的,不哭也不鬧,眼睛特別的明亮,尤其是那顆小腦袋,圓圓的,就像蹴鞠一樣圓。
    “怎麽樣,像你父皇,還是像母親我?”長孫皇後柔聲細語的問道。
    “這個.”
    李承乾尷尬的咧了咧嘴,心說像個球!
    但這麽危險的發言,他是絕對不能說的,隻能含糊其次的道了句都像,便準備離開麗正殿。
    然而,正當他準備離開麗正殿的時候,小胖子李泰又來了。
    似乎是跟李承乾卯上了勁兒。
    無論李承乾什麽時候來麗正殿,多晚來麗正殿,他都要來露個臉。
    搞得李承乾最近都不想來麗正殿了。
    畢竟眼不見心不煩。
    “兒臣青雀,向母親,向太子殿下請安了!”
    李泰笑著躬了躬身,然後跪坐到了長孫皇後與李承乾身邊。
    卻聽長孫皇後笑道:“青雀,你來得正好,你看看稚奴,是像你父皇,還是像母親我?”
    “母親,你之前就問過兒臣了,兒臣不是說了嗎,像您!”李泰笑著說道。
    長孫皇後恍然抬頭,然後也跟著笑道:“是啊,母親已經問過你了,瞧母親這記性,越來越差了。”
    “沒事的母親,您看皇兄雖然一直是太子,這加冕之後,與加冕之前,還是有不一樣的地方。”
    “哦?是嗎?”
    李承乾眉毛一挑,道:“有什麽不一樣的地方?”
    “這”
    李泰遲疑了一下,然後小心翼翼的看了眼長孫皇後,訕笑著道:“要說不一樣的地方,我們這些弟弟,倒沒覺得有什麽不一樣的,反倒是太子你覺得自己不一樣了吧?”
    說完,又笑著看向長孫皇後:“您覺得呢,母親?”
    “嗬嗬.都挺好的”
    長孫皇後尷尬的笑了笑,然後轉移話題道;“我覺得,稚奴看著不太一樣了”
    “小孩子是這樣的,幾天不見就不一樣了”
    “是啊,等你們長大了,母親也老了!”
    “哪有,母親一點也不老,母親看起來依舊年輕漂亮!”
    小胖子的馬屁拍得很溜,但李承乾聽在耳中,雞皮疙瘩都起來了,於是直接朝長孫皇後告辭道:“母親早點休息,兒臣改日再來看您!”
    “嗯,承乾回去也要好好休息,有什麽事,多與你父皇商議,你們是父子,要互相信任,知道嗎?”
    “知道了母親!”
    說完,李承乾便起身離開了麗正殿。
    而目送他離開的李泰,則微微眯起了眼睛,無聲自語道:“老師說了,他們世家大族會全力支持我,咱們走著瞧!”
    另一邊,甘露殿。
    李世民剛剛接到一個壞消息。
    朝廷發往河北道的糧食,被人換成了摻雜麥麩糠殼,草屑,甚至石頭和沙子的糧食。
    河北道災民怨聲載道,又發生了幾起反叛,讓剛剛才安定的河北道,再掀波瀾。
    而李世民得到這個消息,也是怒不可遏,下令魏征徹查此事。
    但查案需要時間,解決災民的問題,卻是當務之急。
    所以,李世民不得不連夜將房玄齡,長孫無忌召到了宮中。
    “無忌,玄齡,你們說說,為什麽河南道,關中的災情,那麽快就解決了,河北道的災情,會出現這種情況?難道朕的人就這麽廢物嗎?”
    李世民滿是憤愾的抱怨道:“前段時間出了貪錢案,現在又出了挪用賑災糧食的案件!朕的大唐這是怎麽了?!”
    “這”
    長孫無忌與房玄齡對視一眼,麵麵相覷。
    卻聽長孫無忌若有所思的道:“回陛下,臣倒覺得,此案並不是什麽大案,甚至,臣覺得將糧食變成牲口吃的麩糠,並不算什麽壞事.”
    “什麽?你說什麽?”
    李世民滿臉不可思議的看著長孫無忌。
    隻見長孫無忌又笑著道:“不瞞陛下,臣當初在朔方的時候,也遭遇過糧草短缺的情況,當時太子就建議臣,往糧食裏摻麩糠,而且收效還不錯!”
    “為什麽?”房玄齡也有些不解的看著長孫無忌。
    卻聽長孫無忌繼續道:“你們想想,這一份口糧,可以換三份麩糠,這等於將救活一個人的糧食,換成了救活三人的糧食!”
    “對於那些真正快要餓死的災民來說,有口吃的就不錯了,能夠活著,便是老天爺最大的恩賜,別說麩糠,就是樹皮,草根,泥土都可以吃,能吃上麩糠,已經非常難得了!”
    “所以,臣覺得這件事,問題不在將糧食調換,而在於那些叛亂,是否遭有心人利用?”
    “這”
    聽到長孫無忌的這番話,李世民的火氣,頓時消去了大半。
    整個殿內都變得鴉雀無聲。
    長孫無忌見李世民與房玄齡一個表情,還以為他們不信,又自顧自的道:“陛下若不信,可以將太子召來,他的想法,絕對跟臣一樣,因為賑災不比其他,隻要親自去過災區的,都知道這個情況,不管朝廷發放多少糧食,永遠都不夠!”
    “當初太子與太上皇去南陽,就是看到了真實的災區,才建議南陽刺史,改變原來的賑災方式,這才控製住了災區!”
    “同理,河南道的馬周,關中的孫伏珈,都采用了新的賑災方式,才有效控製了災情!”
    聽到這話,李世民二人依舊沒有說話。
    特別是李世民,下意識的摸了摸自己的臉,感覺自己的臉發臊得慌。
    慚愧!
    別說,他以前還真沒有從這個角度考慮過問題,也沒有親自到民間查看過民情。
    但長孫無忌的這番話,卻讓他反思不已。
    治國,並不是坐在朝堂上指點江山,應該去民間體察民情。
    可.
    有一點讓他實在想不通。
    卻聽他若有所思的問道:“可貪墨賑災糧食這件事,總不可能也是好事兒吧?”
    “對啊!咱們大唐可容不得這些貪官汙吏!”房玄齡附和著說道。
    長孫無忌笑了:“話雖如此,但也要看這些貪官汙吏,貪了多少糧食,總不能殃及池魚吧?”
    “這”
    李世民遲疑了一下,點頭道:“不錯,你說的很有道理,確實不能以偏概全,等魏征先查明真相再說吧!”
    “陛下聖明!”
    長孫無忌與房玄齡對視一眼,然後異口同聲。
    李世民笑了笑,又擺手道:“此事先不談了,說說戶部尚書的人選,你們心中可有推薦的人?”
    “戶部尚書乃朝廷二品大員,非一般人可以勝任,臣覺得還是由吏部推薦比較合適,畢竟他們熟知朝廷的官吏!”長孫無忌認真說道。
    李世民笑著點了點頭,然後看向房玄齡,又道:“玄齡,你主持過吏部考核,想必應該有推薦的人選吧!”
    “這”
    房玄齡略微猶豫,然後小心翼翼的道:“臣確實有一個合適的人選.”
    “哦?”
    李世民眼睛一亮,不由得追問道:“這個人是誰?”
    “回陛下,此人便是東宮左庶子,馬周!”
    “你說什麽?”
    李世民聽到房玄齡推薦馬周,臉色瞬間就沉了下去。
    一旁的長孫無忌也滿臉的詫異。
    雖然他是李承乾的堅定支持者,但卻不敢在李世民麵前,公然支持李承乾。
    更何況是推薦李承乾的人做二品大員這樣的高官。
    然而,房玄齡並沒有因為李世民的不悅,就放棄推薦馬周。
    卻聽他又道:“陛下,馬周在河南道做的事,想必您也清楚,而且,太子幾次找到臣,想要讓臣推薦馬周,臣也覺得馬周是個人才,所以陛下問起,臣就推薦了馬周,絕無私心。”
    “哼!好個絕無私心,那逆子找過你幾次,難道沒有私心?”
    李世民不悅的冷哼道。
    房玄齡無奈的解釋道:“不瞞陛下,太子是因為知道您不會答應他,才讓臣幫他推薦的!”
    “那你推薦的,朕就一定會答應嗎?”
    “這”
    房玄齡直接被這句話整無語了。
    一旁的長孫無忌見狀,剛想開口說兩句,就聽殿外忽地傳來一道稟報聲:“啟稟陛下,定襄道行軍總管軍情馳報!”
    “哦?”
    李世民眼睛一亮,頓時將剛才的不悅一掃而空,連忙道:“快拿進來!”
    “諾!”
    殿外應諾一聲。
    很快,一名宮侍就拿著一根竹筒狀的東西,走了進來。
    李世民看到這根竹筒,正準備接過來查看,忽地發現其中有蹊蹺,不由皺眉道:“這軍情馳報,怎麽沒有封口?”
    “這”
    宮侍遲疑了一下,然後定睛看了眼信筒,躬身道:“回陛下,傳到太極宮的時候,就沒有封口,奴婢還特意問了兵部的人,說傳到他們那裏的時候,也是沒有封口的!”
    “怪了!”
    李世民聽到宮侍的稟報,詫異了一下,然後接過信筒,仔細看了看四周,確實沒有封裝的痕跡,也不像被人拆封過的樣子,然後呢喃道:“怎麽會沒有封口呢?難道是情況太緊急,來不及封了?”
    說完,扭頭看了眼房玄齡,長孫無忌二人,又笑著道:“朕跟你們打一個賭,怎麽樣?”
    “賭什麽?”
    長孫無忌下意識的問道。
    房玄齡則默然不語。
    卻聽李世民意味深長的道:“就賭戶部尚書的職位,如何?”
    “這”
    長孫無忌與房玄齡對視一眼,不由有些好笑的道:“我可沒推薦人啊,這不太公平吧!”
    “怎麽不公平?你也可以推薦啊.”
    “可是.”
    “行了!就這麽定了!”
    還沒等長孫無忌辯駁完,李世民就不容置疑的打斷了他:“朕賭這軍情馳報大獲全勝,你們賭什麽?”
    “我也賭這個!”房玄齡率先開口道。
    李世民看了他一眼,旋即板著臉道:“不行,你不能賭這個!”
    “為什麽?”
    “你跟朕賭一樣的,這算什麽賭,你賭別的!”
    房玄齡:“.”
    長孫無忌:“.”
    兩人對視,皆是無語。
    很明顯,李世民是鐵了心不讓馬周擔任戶部尚書。
    就算是耍無賴,他也給自己找了個冠冕堂皇的理由。
    而李世民見他們都不說話,又自顧自的道:“怎麽,你們都不跟朕賭嗎?那朕就直接拆了哦?”
    說完,二話不說的就拿出信筒裏麵的信紙,笑著展開。
    隻見裏麵的內容果然如他所料,李靖不僅大敗了突厥,還活捉了頡利,看得他渾身汗毛都倒立了起來。
    真是大快人心!
    “哈哈哈!”
    李世民壓抑了半晌,最終還是忍不住朗聲大笑:“好好好!好個李靖!朕果然沒看錯人!”
    “怎麽了陛下,是不是突厥的戰事有眉目了?”長孫無忌聽到李世民的笑聲,連忙詢問道。
    李世民笑著看了他一眼,然後二話不說的就將手中的信報遞給了他。
    很快,長孫無忌就看完了信報上的內容,激動得兩眼發直,渾身顫抖。
    一旁的房玄齡雖然沒有看信報上的內容,但從李世民與長孫無忌二人的反應,不難看出,大唐對突厥的戰爭,應該是大獲全勝了。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房玄齡連忙恭維道。
    李世民心情大好,也不計較他幫李承乾推薦人了,當即朝他下令道:“中書令,傳朕旨意,下個月重陽節,朕要大宴群臣,邀各國使者,到宮中赴宴!”
    “遵旨!”
    房玄齡笑著應了一聲。
    盡管他沒有幫李承乾推薦人成功,但大唐打敗了突厥,確實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
    卻聽李世民又笑著道;“無忌,朕記得頡利的舞跳得不錯,要不,咱們到時候讓他跳一支舞給咱們助興,如何?”
    長孫無忌聞言,頓時來了興趣:“好啊!到時候讓他在所有文武百官麵前跳,讓他跳個夠!”
    “準了!”
    李世民大袖一揮:“此事就交給你去辦了!一定要將咱們在渭水失的麵子找回來!”
    “是!”
    很快,長孫無忌和房玄齡就帶著李世民的命令離開了。
    但李世民的興奮卻依舊沒有消退。
    隻是待了一刻鍾,他就忍不住將這個好消息帶到後宮,跟長孫皇後分享了。
    至於李承乾想讓馬周做戶部尚書這件事,則直接被他拋到了腦後。
    ps:求月末月票,祝書友們春節快樂。
    【新春佳節,賀新春,有月票的記得投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