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風水輪流轉,報應不爽!【新年快樂!】
字數:10574 加入書籤
甘露殿。
李世民至今還不知道李淵返回長安的事。
他此時正在跟大理寺卿戴胄談論河北道賑災糧食被調換的事。
雖然之前他曾派魏征去河北道調查這件事,但魏征那邊還沒有調查出結果,大理寺這邊就收到了魏征的舉報信。
這讓戴胄十分蹊蹺的同時,又不得不將此事稟報給李世民。
隻見李世民認真看完舉報信的內容後,皺眉道:“你覺得魏征有問題嗎?”
“這”
戴胄遲疑了一下,然後沉吟道:“回陛下,大理寺辦案,講究的是證據,臣不會因為一份舉報信,就覺得尚書右丞有問題,當然,臣也不會覺得,尚書右丞沒有問題。”
“那你的意思是?”
“不瞞陛下,除了這份舉報信,據說中書令房玄齡那裏,也收到了彈劾魏征結黨營私的奏折,臣覺得,此事雖然有誇大的成份,但絕非空穴來風!”
“嗬!”
李世民聞言笑了:“想不到你大理寺連中書省的事情都這麽了解?”
“陛下誤會了,是臣接到舉報信,主動去中書省調查的!”
戴胄解釋道:“中書令也知道這事。”
“那中書令為什麽沒有跟朕稟報這事?”
“這個.”
戴胄遲疑了一下,道:“據中書令所言,尚書右丞正奉命調查河北道的賑災糧案件,如果這時候稟報陛下,可能會打亂尚書右丞在河北道的調查。”
“這麽說來,中書令是不信魏征會結黨營私?”
“可是陛下,臣以為,就算中書令相信尚書右丞,但那麽多奏折彈劾他,還有人寫舉報信到大理寺,說明尚書右丞確實該檢點自己的行為了!”
李世民聽到這話,想了想,然後點頭道:“嗯,有道理,你去告訴魏征,就說朕說的,他整天給朕上諫,規勸朕的行為,不要因為一些小事情,損害了他完美的諍臣形象,讓朕以後怎麽信服他?”
“還有,今後讓他做事藏著點,別讓朕發現!”
“這”
戴胄直接被這話整不會了。
什麽叫做事藏著點?
掩耳盜鈴啊你!
雖然戴胄對李世民對魏征的態度十分無語,但也明白李世民對魏征的寵愛,以及同樣不信魏征會結黨營私,所以,二話不說的就告辭離開了。
而李世民在目送他離開之後,還沒來得及放鬆一下,就聽殿外傳來宮侍的稟報聲:“啟稟陛下,兵部尚書杜如晦求見!”
“嗯?”
李世民微微一愣,而後擺手道:“讓他進來!”
“諾!”
殿外應諾一聲。
很快,杜如晦就從門外走了進來。
“臣”
杜如晦剛準備參拜,就被李世民打斷了;“免了,免了,發生了什麽事,快快說來!”
他知道,一般情況下,杜如晦是不會這麽著急見他的,除非發生了什麽大事。
而兵部接到的大事,肯定不簡單。
所以,由不得李世民不著急。
卻聽杜如晦沉聲稟報道:“回陛下,臣剛剛接到消息,太上皇從太原回來了,目前正在長安城外!”
“什麽?!”
李世民詫異了一瞬,然後臉色瞬間沉了下去:“沒有朕的命令,他是怎麽回長安的?還有李道宗,他是幹什麽吃的,這點事都辦不好!”
“陛下息怒,且聽臣詳細稟告!”
杜如晦一邊勸慰李世民,一邊將李淵返回長安的詳情,稟告了李世民。
聽完李淵返回長安的整個過程的李世民,臉色更加陰沉了。
卻聽他沉沉的道:“果然是爺孫倆,做起事來也如出一轍!”
“那陛下打算怎麽安置太上皇?”
“人都回來了,還能怎麽安置?”
李世民沒好氣的說了一句,忽又想起什麽似的,展顏一笑:
“回來也好,朕之前還在想,怎麽將朕平定突厥的消傳到太原,現在他既然回來了,那就讓他一起參加重陽宴吧,也讓他看看,朕這個皇帝,是不是做得比他好!”
“這”
杜如晦尷尬了一瞬,然後也跟著笑道:“突厥三代大可汗,從始畢可汗開始,就一直是我大唐的心腹大患,太上皇那些年,可沒少在突厥那裏吃癟。如今陛下平定突厥,也算是讓他揚眉吐氣了!”
“嗬嗬.”
李世民笑著點了點頭,然後又道:“最近兵部的裝備,可有新的進展?”
“這”
杜如晦遲疑了一下,然後歎息道:“除了火雷有新的進展,像火槍之類的武器,毫無頭緒,或許真要派人去江陵偷師學藝才行!”
“而且,那把匕首,臣也讓兵部的工匠研究了,據兵部的工匠說,太子應該掌握了新的煉鐵術!”
“那就派人去江陵!朕要將他的一切掌握在自己手中!”
“可是,太子他.”
李世民被激怒了,大聲吼道:“這大唐的天下是朕的,別什麽事都顧及他!也要顧及朕,明白嗎!?”
“是是是,臣明白了,臣會立刻派人去江陵!”
杜如晦滿臉惶恐的連連點頭,同時轉移話題道;“不瞞陛下,兵部也不是一點新進展都沒有。比如太子最近設計的新盔甲,兵部也在趕製,相信用不了幾天,新盔甲就會做出來!”
“哦?”
李世民眉毛一挑,頓時來了興趣:“你說那逆子設計了新盔甲?是為東宮六率設計的?”
杜如晦想了想,道:“應該是吧,聽說太子最近在太子府練兵,聲勢浩大,驚動了不少長安百姓!”
“什麽!?”
李世民眼睛瞬間瞪得滾圓,滿臉不可思議的道:“你說太子最近在太子府練兵?”
他一直以為自己對李承乾已經夠妥協了,沒想到李承乾這麽得寸進尺,居然敢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明目張膽的練兵。
“是啊!整個平康坊的人都能聽到動靜,而且動靜還不小!”
“這個逆子!!”
李世民‘噌’的一下就從皇帝寶座上站了起來,怒道:“他是一點也不藏著掖著了是嗎?搞得人盡皆知,他到底想要幹什麽?!”
“這”
杜如晦張了張嘴,欲言又止。
就在這時,門外再次傳來一道稟報聲:“啟稟陛下,中書令房玄齡,趙國公長孫無忌求見!”
“嗯?”
李世民眉頭大皺,而後沉聲道:“宣他們進來!”
不多時,房玄齡,長孫無忌就走進了大殿,正要參拜,李世民飛快地揮了揮手道:“都免了,快說,又發生了什麽事?”
“這”
房玄齡,長孫無忌二人對視一眼,又看了眼杜如晦,然後由長孫無忌率先開口道:“啟稟陛下,我們剛剛得到消息,抓住頡利的人,不是李靖將軍的人,而是太子的人”
“什麽?你說頡利在太子的人.”
李世民心裏一咯噔,說不出話來了。
卻聽房玄齡歎息道:“我們已經通知各國使臣,甚至邀請了各國國王到長安覲見陛下,並將突厥被大唐擊敗,活捉頡利的消息,一並告訴了他們”
“若太子不肯將頡利交出來,那就.”
“他敢!”
還沒等房玄齡的話說完,李世民就怒不可遏的打斷了他:“他是大唐的太子!怎麽能做出這樣的事?他在哪?快讓他來見朕!”
“這”
房玄齡與長孫無忌再次對視一眼,卻聽長孫無忌又道:“在進宮之前,我就派人去太子府找過承乾了,據說他去了城外,至今都沒有回來!”
“城外?”
李世民詫異了一瞬,不由扭頭看向杜如晦。
卻聽杜如晦沉吟道:“雖然臣也相信太子不會胡來,但若加上太上皇,臣真擔心那晚的事會再次上演.”
“豈有此理!”
李世民咬牙切齒,然後直接朝殿外的雲端下令:“雲端,立刻帶人去城外,將太子傳召回來!”
“諾!”
殿外的雲端應諾一聲,當即帶著人出了宮。
與此同時,城外的西山獵場。
一番愉快的狩獵後,李淵和李承乾各自牽著自己的馬匹,漫步在樹林裏。
夕陽西下,將爺孫倆的影子拉得老長老長。
“爺爺,你旁邊這位是誰?怎麽從來沒見過?”
李承乾好奇的打量了一眼李淵身邊的長衫中年。
看其模樣,像個道士。
但又不像道觀裏的那種正派道士,有點閑雲野鶴的散修。
卻聽李淵笑著解釋道:“就是一名普通的修道之人,你沒見過很正常,爺爺也是路上遇到的,因為聊得比較投緣,就帶在了身邊!”
“哦!”
李承乾恍然的點了點頭,又忍不住看了眼這道士,然後朝李淵擠眉弄眼道:“爺爺去了一趟太原,就迷上了修道嗎?是不是以後還要煉丹求長生?”
“什麽話這是!”
李淵翻了個白眼,然後一本正經的道:“爺爺我又不是秦始皇,怎麽可能會相信那種子虛烏有的長生之術?”
“可是,爺爺不想活得久一點嗎?”
“這又是什麽話?誰還嫌自己活夠了?你問問你父皇,他活夠了嗎?”
“呃,這個.”
李承乾尷尬的撓了撓頭,一時竟不知道怎麽接口。
雖然他知道曆史上的李世民,確實求過長生,但現在的李世民是什麽心態,他還真不知道。
畢竟曆史上求過長生的偉大皇帝,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在晚年。
因為害怕失去權力,因為還有很多想做的事沒做完,因為還想繼續享受榮華富貴,所以才會在晚年追求長生。
但無一例外的是,他們都失敗了。
“那爺爺此次回來,可是專門為了幫我對付世家大族的?”李承乾目光炯炯的扭頭看向李淵。
原本還有些生氣的李淵,聽到這話,不由嗬嗬一笑:“我這把老骨頭,本想在宮外享享清福的,可你這邊的動靜太大,我能不回來看你嗎?”
說著,也扭頭看了眼李承乾,又道:“你小子的手段倒不少,真是一點也不怕他們報複啊!你難道忘了那晚的刺殺了?狗急還得跳牆呢!”
“爺爺的擔心,自然是不無道理的,但咱們兩年的布局,難道要輕易放棄嗎?”
李承乾正色道:“更何況,頡利現在已經落在了我的手中,就算父皇想要跟我使絆子,也得掂量掂量,現在是不是一個好時機!”
“哦?”
李淵心頭一驚,似乎沒想到頡利會落在李承乾的手中,不由有些驚疑不定的道:“你打算利用頡利,讓你二郎妥協嗎?”
“對啊!”
李承乾十分坦誠的承認了:“我父皇已經對外宣布了,大唐平定了突厥,而且還要在重陽節這天,當著文武百官,外國使臣的麵,接受頡利的投降!”
“如果到時候頡利不到場,你覺得他會怎樣?”
“這”
李淵被這話驚得說不出話來了。
卻聽李承乾又道:“隻要他好好配合我,我可以送他一份天大的禮物,相信他會成全我的!”
李淵聞言,不由有些好笑的道:“以前是爺爺總被他拿捏,現在輪到你拿捏他了,真是報應不爽啊!”
說完,又想起什麽似的,詢問道:“那爺爺有什麽可以幫你的嗎?”
“有啊!”
李承乾脫口而出道:“爺爺到時候要幫我震場子,就算我父皇跟我鬧掰,爺爺也要堅定不移的支持我!否則我的計劃,可能不會太成功!”
“這麽說的話,你打算折騰個大的?”
“嗯!”
李承乾重重的的點頭道:“正所謂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就像爺爺說的,我之前的解決,還不夠徹底,我打算這次給他們毀滅性打擊!”
“哦?說來聽聽!”
李淵頓時來了興趣。
然而,就在李承乾準備跟李淵詳細講解自己的計劃的時候,杜才幹從遠處衝了過來,稟報道:“太上皇,太子殿下,陛下派人來了,說要召太子進宮!”
“不去!”
李淵沒好氣的拒絕道“就說朕要朕孫兒陪朕!”
“可是,這次是雲統領親自帶人來的,若太子不去,恐怕.”
“恐怕什麽!?朕說不去就不去!讓二郎”
“爺爺!”
還沒等李淵的話說完,李承乾就出言打斷了他:“我父皇應該已經知道頡利落在我手中了,想必是急了,我可以去會會他,如果我天黑之前還沒有回來,你就去太子府找岑文本,他知道接下來該怎麽做!”
“這怎麽能行?!”
李淵當時臉就黑了:“二郎他敢囚禁你!爺爺就是拚了這條老命,也要救你!”
“爺爺放心,我父皇不會囚禁我的,頂多就關我兩天,讓我交出頡利!隻要我一天不交出頡利!他就不會拿我怎樣的!”
說完這話,當即翻身上馬:“還有,我讓工部打造的新裝備,記得派人去催他們,盡量在重陽宴之前弄到手!”
“可是孫兒,爺爺還是有些擔心”
“爺爺不用擔心,我會沒事的!”
話音落下,李承乾就二話不說的策馬離開了西山獵場。
而目送他離開後的李淵則微微眯起了眼睛,隔了片刻,才沉沉的道:“袁先生,看出什麽了嗎?”
袁天罡想了想,捋著胡須道:“累累碩果,莫明其數,一果一仁,即新即故。”
“什麽意思?”
“萬物土中生,二九先成實,一統定中原,陰盛陽先竭!”
“這又是什麽意思?”李淵越聽越糊塗了。
卻聽袁天罡又道:“這是我為大唐國運算的卦象。”
“那這卦象是什麽意思?什麽陰盛陽先竭?難道我大唐會毀在女人手中?”李淵皺眉道。
袁天罡笑著看了他一眼,搖頭道:“天機不可泄露!”
“嘿!你個牛鼻子老道!怎麽說話說一半?”
李淵有些不悅的罵了袁天罡一句,但也知道他的性格,於是又忍不住追問道:“那我這孫兒的麵相如何?可是我大唐的未來?”
“既是未來,也是未來!”
“你!”
李淵被這話氣得說不出話來了。
但袁天罡的話卻沒有說完。
隻聽他接著道:“太上皇,能否允許我留在你身邊一段時間,我想與太子多交流交流!”
“交流什麽?”李淵頓時警惕起來:“你可別打他的主意,我可不會讓他跟著你修道!”
“非也!”
袁天罡笑著搖頭道:“是我想跟他修.”
“什麽?你說你跟他修道?”
“或許不是修道,我也不清楚,還請太上皇收留!”
“嗬!”
李淵笑了:“以前百般讓你留在我身邊,你死活不願意,現在居然主動求我了,真是怪哉!”
“那太上皇的意思是”
“不行!誰知道安的什麽心思!”
“表兄!”
“混賬!誰是你表兄!”
“我可以跟你解釋剛才的讖言!”
“這”
李淵麵露猶豫之色,似乎依舊有些好奇大唐的國運卦象,於是猶豫了片刻,最終還是答應了袁天罡,道:“讓你留在我身邊,也不是不可以,但你不能單獨見承乾!”
“沒問題!”
袁天罡很爽快的就答應了。
但李淵心裏卻一咯噔,總覺得自己上當了。
“那個.”
“戲言誤國,太上皇也不想大唐的國運受損吧?”
李淵剛打算反悔,袁天罡一句話就把他堵住了,氣得他直接拂袖而去。
徒留下袁天罡站在原地,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
最後兩天了啊,新年快樂,求一波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