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真誠才是必殺技!【求月票】
字數:9775 加入書籤
“來福,我怎麽感覺長安城多了不少人呢?還是本來就這麽多?”
前往皇宮覲見李世民的李承乾,坐在馬車上,時不時的掀開窗簾,張望沿街的百姓,小聲地問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
卻聽來福笑著道:“太子殿下感覺的沒錯,長安最近確實湧進了不少人,而這些人,也不是普通百姓,大多都是士子!”
“士子?”
李承乾愣了一下,又道;“不是還有兩個月才考試嗎?他們怎麽都提前來了?另外,就算是長安的考試,也沒有這麽多人吧!不是有童試,鄉試,會試,殿試之分嗎?”
“嗬嗬,太子殿下說的不錯,隻有會試和殿試才會來長安!但這些士子,都是來參加會試和武舉的!”
“不是吧,就算拋開參加武舉的人,會試怎麽可能有這麽多人?”
卻聽來福又笑道:“這個奴婢就不清楚了,太子殿下可以問問馬尚書。但奴婢聽說了一件事,據新聞署的記者采訪,因為明年的科舉新規,往年那些落榜的,還有不屑參加科舉的人,都跑了出來,光報名參加科舉的人,就多達十萬人!”
“十萬?!”
李承乾是真的吃驚了,因為整個唐朝,總共才五十萬人參加科舉,這一年就有十萬人報名參加,著實有些誇張。
他們這是奔著最後一次科舉參考的嗎?
李承乾從震驚中回過神來,不禁有些好笑,但同時也對這次的科舉考試,產生了從未有過的期待。
“正所謂,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競爭越大,就越容易出人才。希望我大唐未來也能有這樣的盛世!”
李承乾暗自嘀咕了一句,旋即合上了窗簾。
遙想後世的高考,同樣也是幾十萬人參加,最終隻錄取幾千人。
比起現在,也不遑多讓。
另一邊,越王府。
李泰獨坐在院中,一邊喝茶,一邊看書,仿佛什麽事都沒發生過一般,悠然自得。
盡管他現在身處的環境與他在宮中的時候,簡直天差地別,但他好像一點也不在乎。
特別是李世民讓他從宮裏搬出來的這段時間,他連府門都沒有邁出一步,就連想要拜訪他的人,都被他拒之門外。
儼然一副要與世隔絕的樣子。
“越王殿下,太子被陛下召進宮了!”
越王府司馬蘇勖,快步來到李泰麵前,朝他稟報道:“據說太子在這之前,呈上了一份奏折!”
“嗯,知道了。”
李泰表情淡淡地應了一句,然後繼續拿起手中的書,若無其事的看了起來。
這時,蘇勖又忍不住開口道:“殿下,有句話,臣不知當講不當講!”
李泰聞言,愣了愣神,旋即笑看著蘇勖道:“蘇司馬是本王現在唯一能信得過的人,有什麽話,但說無妨。”
“是,殿下。”
蘇勖恭敬地行了個禮,才不吐不快的道:“不瞞殿下,依臣之見,陛下同意漢王去封地就封,而拒絕殿下的請求,實乃對殿下依舊聖眷未消,殿下不可自暴自棄,損失了這大好的機會!”
“蘇司馬說笑了,本王現在哪還有什麽機會,沒看到這越王府嗎?連個像樣的下人都沒有,與軟禁有何區別?”
李泰苦笑著搖了搖頭,隨即從座位上站了起來,看著越王府的庭院,又感慨道:“我聽說,這越王府是房陵王楊勇舊居,真是世態炎涼啊,想不到我李泰竟淪落到了這等地步”
“殿下不可胡亂比較,您之境遇,與楊勇大不相同!”
還沒等李泰的話說完,蘇勖就正色打斷了他,然後躬身道:“其實,臣想告訴殿下的是,陛下並未收回您建立文學館的旨意!您依舊還有機會,隻是現在不過是潛龍在淵罷了”
“嗯?”
李泰微微一詫,不由轉身看向蘇勖。
隔了好半晌,他才回過神來,臉色無比精彩地道:“蘇司馬的意思是”
“不瞞殿下,太子現在雖然如日中天,但不是說,殿下您一點機會都沒有。更何況,您也不是漢王,太子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對您痛下殺手的!”
“嗯,這倒也是。”
李泰頗為認可的點了點頭。
因為在蘇勖說這話之前,長孫皇後就說過類似的話,讓他不要害怕李承乾,隻要好好輔佐李承乾就行了。
但他李泰,怎麽可能好好輔佐李承乾?
所以,他當初隻聽進去了長孫皇後前半段話,後半段話直接無視了。
卻聽蘇勖又道:“陛下厭惡兄弟鬩牆,不光是針對殿下,同樣也針對太子。無論太子如何猖狂,這個底線他都不能觸碰!”
“是以,臣覺得,隻要殿下在這個底線之內,好好運作,必定大有可為!”
“哦?”
李泰眼睛一亮,頓時來了興趣一般,放下書籍,給蘇勖倒了一杯茶水,笑著遞上去道:“還請蘇學士賜教!”
他知道,蘇勖的官職雖然不比曾經的王珪,但蘇勖的底子,要比王珪幹淨得多。
一個是蘇勖乃弘文館十八學士,二個是蘇勖乃南昌公主的夫君,官拜駙馬都尉。
別的且不說,光這兩個身份,就足以讓李泰信任他。
卻聽蘇勖又笑著道:“殿下不用跟臣客氣,隻要能為殿下出力,臣必當竭盡所能!”
“嗬嗬,好,蘇學士您請坐!”
“謝殿下。”
說笑著,兩人一同找了個位置坐下,很快便切入正題。
隻見蘇勖端正身形道:“其實,依臣之見,殿下若想再次獲得陛下的重視,就不能以自之短,比太子之長,當揚長避短!”
“哦?那依蘇學士之見,本王該如何揚長避短?”李泰好奇的追問道。
蘇勖又接口道:“想必殿下這些時日應該聽說了,太子正在推行科舉改革,而科舉考核,從明年開始,將采用新學的教材,那麽,也就是說,今年的科舉必定大熱!”
“你的意思是,讓本王在今年的科舉上動手腳?”
“不錯!”
蘇勖十分欣賞李泰的聰明,當真是一點就透。
卻聽他繼續道:“如果今年的科舉,有一半以上的進士都出自殿下的文學館,或者,今年的武狀元,文狀元,同時出自殿下的文學館。那麽,陛下將如何看待殿下的文學館呢?”
“這”
李泰聽到這話,瞳孔猛地一縮,不禁滿臉詫異。
這時,又聽蘇勖意味深長地道:“其實,在來越王府之前,臣就通過弘文館的人脈,探聽了今年報名科舉考試的士子,發現今年士子的質量,當屬貞觀之最,無論是家世,還是能力,都不是曆屆能比的!”
“所以,殿下您想想,如果將這群士子招募到越王府的文學館,將來,會是怎樣的一番局麵?”
“可我聽說,李承乾在江陵也培養了一些人,這些士子能比得過他們嗎?”李泰忍不住反問道。
蘇勖卻是啞然一笑:“殿下怕是誤會了什麽吧?難道您以為光靠太子一個人的力量,能撐起整個朝廷?您以為江陵那些泥腿子,沒有人脈,真能在朝廷上長久?”
“當官,可不是光靠實力的,還得靠人脈!”
“而這群士子,據臣所知,大多都是地方官吏的子嗣.”
“呼”
聽到這話,李泰不由倒吸一口涼氣。
地方官吏的子嗣若全都投靠了他,那他的影響力,可就不是現在能同日而語了。
“好好好!”
李泰興奮地差點跳起來,連說了幾個好字,然後滿臉激動地握住蘇勖的手,鄭重道;“本王得蘇學士,如得管仲也!”
“嗬嗬,越王殿下過獎了。”
蘇勖謙虛的笑了笑,旋即拍了拍李泰的手,示意他冷靜一點,又道:“接下來,才是殿下需要做的,首先,將文學館徹底建立起來,廣招人才。其次,開辦報館,名為《文學報》。專門以文學為主,發表文章,詩詞歌賦,都可以,一定要擴大影響力。”
“最後,上奏陛下,恩準殿下舉辦文學活動的權力。”
“隻要做好這三點,越王殿下的前途,絕對一片光明。”
“而這。”
說到這裏,他頓了頓,又意味深長地看向李泰:“正是太子的短處。”
“相比太子整日玩弄權術,讓陛下時不時的擔心他,防備他。還不如殿下這樣,利用自己的長處,讓陛下放鬆,且寬心。”
“畢竟,常在河邊走,哪有不失鞋。太子總不可能每次都贏吧?”
“嗯,蘇學士說的有道理!”
李泰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然後眯起眼睛道:“本王也不相信,他每次都能贏!”
“那殿下的意思是”
“就按你說的辦,本王立刻就去寫奏折,上呈我父皇!”
與此同時,皇宮,甘露殿。
李世民在等李承乾的這段時間,依舊沒有閑著,而是與眾臣談論起了長安最近的變化。
自從李承乾推行科舉改革以來,湧入長安的士子就越來越多。
甚至連長安的客棧,都快住滿了。
於是,不少生活拮據的士子,幹脆在城外搭起了帳篷,住在城外的樹林裏。
那場麵,不可謂不壯觀。
卻聽李世民感慨似的笑道:“若不是太子這麽一改革,朕都不知道,我大唐竟有如此多的人才,那封德彝當初說什麽,無人可用,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嗬嗬,是啊,太子這一次改革,確實讓不少士子踴躍參加今年的科舉,這可比往年多多了,禮部和吏部今年的壓力也很大啊!”房玄齡笑著接口道。
“有壓力是好事,如果人人都想輕鬆,這天下是治理不好的!”
李世民不以為意的笑了笑,忽又想起什麽似的,環顧在場的眾臣,道;“你們家中的子嗣,應該不會參加這次科舉吧?”
“陛下說笑了,哪能不參加啊!我家長子,早就開始頭懸梁,錐刺股了!”
蕭瑀一臉苦澀的開口道:“畢竟太子的教令說得很明白,無論是誰,隻要想入朝為官,逢進必考!”
“哦?是嗎?”
李世民有些詫異的看著蕭瑀道:“你這個左仆射也不例外?”
“哪能例外啊!”
還沒等蕭瑀接口,房玄齡就笑著搖頭道:“就沒人能例外。那些錦衣衛把所有士子的家底都摸得門清,誰打算靠人脈入仕,第一次是警告,第二次是直接取消科舉資格,第三次嘛,除了陛下的聖旨,怕是這輩子與做官無望了。”
“嗬嗬,有點意思。”
李世民不由得笑了起來,忽地覺得這科舉改革,好像還不錯。
但是,他又有些擔心,李承乾這樣做,會不會有些過火,畢竟不是每個官員的子嗣都能夠靠科舉入仕的。
隻見他若有所思地道:“莫非除了科舉,你們的子嗣就沒有其他辦法入仕了?”
“有的陛下。”
長孫無忌笑著接口道:“其實除了科舉,還有三種途徑入仕,一種是編外小吏,就是沒有入冊的衙役,文書之類的,如果有立功表現,可以破格入仕。一種是從軍,通過立軍功獲得官職。
還有一種是定招。就是各大府衙會定期招收一些特殊人才,比如在算學,書法等方麵有突出能力的,可通過定招入仕。”
“這”
李世民愣了一下,心說那逆子還真會想辦法!
看來他也不是橫衝直撞的蠻幹啊!
可別小看這三種途徑,隻要是朝廷大臣,都有機會為自己子嗣謀福利。
畢竟立功對他們來說,並不算很難的事,隻要掌握一定的信息差即可。
而一旦入了仕,提拔速度絕非其他人能比的。
難怪朝中沒多少大臣站出來跟那逆子作對
原來那逆子給他們偷偷開了一些小門啊!
“啟稟陛下!太子覲見!”
就在李世民對李承乾的手段暗暗佩服的時候,殿外忽地傳來一道稟報聲。
他當即便端正身形,環顧眾臣道:“諸位,等會兒看朕眼色行事!”
“嗬嗬.”
眾臣相視一笑,旋即默然點頭。
心說這對父子越來越有意思了。
很快,李承乾便得到了李世民的首肯,緩步邁入大殿。
“兒臣,參見父皇!”李承乾剛見到李世民,就朝他恭敬行了一禮。
但李世民卻輕咳著提醒他:“咳,正式場合,太子應該稱陛下!”
“?”
李承乾額頭上緩緩冒出一個黑色小問號,心說不是吧,我剛來你就給我一個下馬威?不是你叫我來的嗎?搞什麽啊老登!?
雖然心中十分的不爽,李承乾還是恭敬地再次行了個禮:“兒臣,參見陛下!”
“嗯,賜座。”
李世民一臉平靜地點頭示意,同時心中暗暗好笑。
而李承乾則滿心鬱悶,不知道這老登葫蘆裏賣的什麽藥。
很快,他就不動聲色的坐到了李世民旁邊。
卻聽李世民又平靜道:“今日召太子來,是朕跟大臣們商議軍隊改革的事,大臣們一致認為,太子應該參加。所以,朕想問問太子,對軍隊改革有什麽意見,或者建議?”
“這”
李承乾遲疑了一下,旋即環顧眾臣。
雖然他暫時還搞不清楚李世民這葫蘆裏賣的什麽藥,但還是本著小心駛得萬年船的心態,謹慎道:“回陛下,兒臣對軍隊改革的事,並沒有什麽意見。陛下應該知道,兒臣雖是東宮太子,但除了東宮六率,無權插手其他軍事。”
“更何況。”
說到這裏,頓了頓,再次環顧眾臣,又接口道:“兒臣也不知道陛下與諸位大臣商議的內容,無法給出合適的意見,或建議。”
“嗬!”
李世民笑了:“既如此,那就由太子少師給太子先講講吧!正好你們的身份也合適。”
“是,陛下。”
魏征倒沒有什麽藏著掖著,直接朝李承乾講述了他們之前討論的內容,聽得李承乾眉頭緊了又鬆,鬆了又緊,直到魏征將所有內容講完,他才完全舒展開眉頭,朝李世民道:“陛下的意思是,讓兒臣插手軍隊改革的事?”
“不錯,朕的確有這個意思,你怎麽看?”
李世民非常爽快的就承認了。
因為跟李承乾相處的這段時間,他基本已經掌握了李承乾的秉性,越是想要坑兒子,他就越是要坦誠。
畢竟,真誠才是必殺技。
而長孫皇後,正是掌握了這種能力,才每次都能讓李承乾妥協。
他也想學長孫皇後那樣,拿捏一次李承乾。
但李承乾直接就給他拒絕了:“兒臣以為不妥!”
嘩!
眾臣一片嘩然。
就連李世民都有些錯愕。
隻見他臉色頓時沉了下去,道:“太子為何覺得不妥?”
李承乾想了想,旋即正色道;“首先,兒臣支持改革,但不支持陛下與眾臣提出的改革方案。其次,軍隊改革不是閉門造車,當與軍中將領多探討,而不是上層拿主意,完全不顧下層的意見,畢竟軍隊改革,涉及的可是軍方的利益。最後,名不正,言不順,就算陛下要讓兒臣插手改革之事,也要有個正式的流程,或者職位。而不是一句話就讓兒臣插手改革之事。”
“這”
李世民與眾臣聞言,瞬間愣在了原地。
這逆子
太子殿下
果然不好糊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