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劉備:我的軍師真是什麽都能做啊

字數:12953   加入書籤

A+A-


    卻說孫策領兵在曲阿,經過與諸大臣商議過後,最終還是決定優先攻打吳郡。
    他派遣程普自丹陽繞至吳郡後背,從烏程出發,攻打許貢。
    又命朱治自錢塘出發,也是自後背出發,攻打許貢。
    為何一定要從吳郡的後背進攻?
    因為古代南方開發的晚,曲阿通往吳郡的路,大部分都是湖泊、沼澤。
    很難讓大軍通過通過。
    孫策隻能讓程普、朱治領兵往南攻取。
    在麵對強大的孫氏將領麵前,許貢全無抵抗之力。
    不到一月時間,便被孫策攻破。
    許貢兵敗,倉皇逃往烏程,投靠當地的宗帥嚴白虎。
    孫策對戰事又驚又喜,如果進行的順利的話。
    在明年之前,他不僅能打下吳郡,更能打下會稽。
    現在吳郡就剩下西邊的嚴白虎沒有解決了。
    吳景為首的大臣,紛紛向孫策諫言,先滅嚴白虎,再攻會稽。
    孫策卻大笑說道:
    “虎等群盜耳,非有大誌,早晚為吾所擒也。”
    “我們仍舊將會稽作為戰略目標,不予更改。”
    “在明年開春之前,務必將吳郡、會稽全部拿下。”
    “屆時,皆不懼袁術,也不畏劉備矣!”
    正說間,人報壽春使者來到。
    孫策麵色一怔,連忙接見了壽春來使。
    壽春使者當即表明來意,言說袁公欲使孫策返回壽春。
    聽候調用,以防備曹操、劉備來攻。
    麵對袁術突然下達的命令,孫策臉色變得沉重起來。
    他急忙召集諸大臣商議。
    孫策倒是不懼怕嚴白虎、許貢等人,但現在卻不得不看袁術的態度。
    此前他領兵過江,攻打丹陽和吳郡時,是專門給袁術報備過的。
    等於孫策之前的軍事行動,是獲得了袁術授權的。
    但接下來的軍事行動,可沒有袁術授權了。
    孫策接下來要再加兵會稽,這已經引起了袁術的警覺。
    所以明麵上召孫策回壽春守備曹操、劉備,暗地裏卻又怕他在江東做大。
    其實,
    袁術早就知道孫策對自己的忠誠度不好評估了。
    並且他對孫策的信任降低到了一個危險的臨界值。
    此前他先是許諾孫策當九江太守,結果自食其言。
    後來又許諾打下了廬江,就讓孫策當廬江太守,結果再次食言。
    其實袁術食言也就罷了,但孫策幫你打下了一個郡,你連一點務虛的賞賜都沒有。
    是真的連一點錢,連一個虛職都沒有給孫策。
    這讓孫策對袁術失望透頂。
    史書叫,“術知其恨。”
    就是袁術知道孫策怨恨自己,卻仍然輕慢孫策。
    所以骷髏王之名實至名歸。
    但袁術也想了一個辦法來調教孫策。
    孫策當時主動請求離開壽春,去攻打劉繇。
    袁術同意了,但隻給了孫策一千人馬。
    他想著孫策這一千人,肯定幹不過劉繇的數萬大軍。
    讓年輕人接受一點社會的毒打吧,等你孫策失敗了之後,再哭著喊著回來求我袁術的時候。
    那時候就好拿捏了。
    隻是誰也沒想到,孫策幾個月時間就支棱起來了。
    人都還沒離開九江,原來一千多的人馬,就直接發展到了五六千人。
    盡管孫策現在已經打下了吳郡,但他仍然沒有下定決心和袁術決裂。
    因為孫家目前還離不開袁氏的支持。
    孫策自己的軍職都是來自袁術的表奏,不奉袁術為主,他能拿什麽身份來統領現在的這兩萬大軍?
    失去身份的孫策,還能留住手下這些人才嗎?
    吳地的士大夫又會怎麽去看待孫策呢?
    這些問題都需要孫策去考慮。
    “袁將軍傳令使我返回壽春,此一去,恐再難返回江東。”
    孫策眉頭皺起,躊躇難定。
    周瑜分析道:
    “徐州、兗州都在征兵備戰,不日便要征伐袁術。”
    “袁術敗亡隻是時間問題,伯符切不可此時斷絕前程,返回壽春。”
    孫策點了點頭,蹙眉道:
    “我雖知此理,但奈何壽春催得緊,我不得不做出回應。”
    孫策並未得到進攻會稽的軍事授權。
    他要想繼續往南攻打會稽,就得得到袁術的首肯。
    那袁術要如何才能同意呢?
    其實孫策已經想好了應對的辦法。
    “舅父、堂兄。”
    孫策來到了吳景、孫賁的跟前。
    “我欲使汝二人返回壽春,不知二位尊意如何?”
    這……
    吳景與孫賁對視一眼。
    說是返回壽春,實則就是想把他們送到壽春去當人質啊。
    孫策為何要這樣做?
    這就不得不提孫家的特殊情況了。
    孫堅死後,孫家其實一分為三。
    堂兄孫賁才是繼承孫堅主要部曲的人。
    舅父吳景是袁術手下大將,手裏的部曲亦不在少數。
    且兩人都身居高位。
    反觀孫策呢?
    身無寸職,手無寸兵。
    是孫家裏麵最弱勢的一方,怎麽也輪不到他來當孫家家主。
    包括孫策渡江攻打劉繇時,吳景、孫賁才是主將,孫策隻是打輔助而已。
    但就是在攻打劉繇這一路上,孫策展現出了過人的武勇與軍事指揮才能。
    並且廬江舒縣的周瑜也在這時候為孫策提供了鼎力支持,擴大了孫策的影響力。
    孫策很快便成為了孫家毫無爭議的新家主。
    等於孫策原本從吳景、孫賁的下級,變為了上級。
    這對吳景、孫賁的心態其實是有影響的。
    可以參考曹操與張邈,也是下級變上級。
    所以如何安置吳景、孫賁,對於此時年僅22歲的孫策,是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這也是袁術與孫策之間的博弈。
    孫策此前在袁術手下時,就曾幹過暗地裏接走家小這種事,而且幹的非常熟練。
    袁術不得不防一手。
    他知道自己不好讓孫策回來,但仍舊向他施壓,要麽你回來,要麽你就送兩個人質回來。
    這兩人人質地位肯定不能輕,不然袁術不買賬。
    所以孫策使出了這條陽謀,打算讓舅父吳景、堂兄孫賁返回壽春。
    為何是陽謀?
    因為吳景、孫賁此時的官職其實是要比孫策高的。
    在攻打劉繇時,這二人才是名義上的指揮官。
    現在戰役有了結果,自然應該讓吳景、孫賁返回壽春匯報工作。
    這是於公來講。
    於私來講,這也是孫策在軍中“去孫賁化”,“去吳景化”。
    可以給他手下這支隊伍,做思想統一。
    這並不是什麽刻薄寡恩,而是這個年代家族的必然選擇。
    包括孫策死後,孫權也做了大量的“去孫策化”,為得就是統一聲音,方便組織。
    吳景、孫賁皆明白孫策的用意。
    孫策麵上雖在與二人商議,實則卻不容拒絕。
    無奈之下,隻得拱手道:
    “遵命!”
    二人沒有再喊“伯符”,他們也知道孫策現在已經不再是他們的晚輩了。
    而是孫家的新任家主。
    家主不能回壽春做人質,隻能他們倆回去。
    他們不能拒絕家主的命令,否則便是自絕於家族。
    二人之後,孫策情緒十分穩定。
    麵上仍舊波瀾不驚,隻是淡淡吩咐身旁的周瑜道:
    “公瑾,即刻去調兵,準備南下攻打會稽。”
    “喏!”
    周瑜領命而去。
    ……
    ……
    時間很快來到了八月份。
    距離秋收已經不遠,徐州這邊全體上下都在緊鑼密鼓的備戰淮南戰事。
    而李翊這期間,又幹了一件大事。
    這日,他正在營旅之中,與關羽、牽招、徐盛、太史慈等軍事高層開會。
    大家全都在聚精會神,聽取李翊軍師的講述。
    所聊的內容,也無非是關於淮南戰事的問題。
    其中重點聊到了袁術的首府壽春。
    此乃江淮第一大城,三國時期的重鎮,易守難攻。
    這裏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宜於屯耕,其地利足以為戰守之資。
    所謂守江必守淮,想要保住江南,就必須保住淮河。
    而壽春正對潁口,也就是潁水與淮河的交匯口。
    隻要擋住上遊來敵,便可保江南無虞。
    麵對這樣一座重鎮,李翊主動征詢了諸將的意見,要如何攻取。
    在座也都是當世名將。大家都清楚古代圍城戰有多費勁。
    是以有不少人都提出了,先用野戰殲滅袁術主力,之後壽春的攻城戰便好打了。
    其實真要圍城,以徐州目前的實力,肯定是能夠圍下來的。
    但大軍在前線,每日所耗費的錢糧乃是一個天文數字。
    李翊當然是希望越早平定淮南越好。
    “若是強攻壽春,諸公以為多久可定?”
    諸將聞言,俱是一怔。
    沉吟良久過後,還是關羽率先開口說道:
    “少則一月,多則三月。”
    這已經是一個極快的攻城速度了,尤其是麵對壽春這種大城。
    關羽敢這樣說,都還是基於壽春之主是袁術,有他拖後腿。
    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無一錯版本!
    才可能這麽快。
    牽招則顯得更加穩重一些,他蹙起眉頭,說道:
    “壽春四麵環水,有三條護城河。”
    “城池堅固,極不易取。”
    “聽聞袁術在淮南廣積糧草,壽春之糧可支一年之久。”
    “若我徐州起大軍征伐,不能下,必不能久持。”
    “反為戰事所累。”
    牽招持悲觀態度也能理解,畢竟這種舉國動員的戰事,不管是勝是負,最後都是傷筋動骨的。
    李翊為了這場戰事,已經準備了很久。
    “我倒有一件東西,想要交給諸位將軍。”
    “或許此物能助我等在壽春攻城戰中,發揮重要作用。”
    諸將聞言,紛紛奇道:
    “不知是何物?”
    “好說,諸位且隨我來。”
    李翊領著眾將,來到了一處工坊。
    這裏每天有上百名虎賁士輪流值守,不許任何人窺探靠近。
    一名魯工見李翊帶人來了,大老遠的迎了上去,恭恭敬敬地行禮道:
    “李先生,您吩咐我等做的東西。”
    “已經改好了!”
    這名魯工擦了擦汗,暗道這可真不是一件好活兒。
    他們前前後後足足改了四十多次,才竣工。
    “善,我正欲領營中將校過來查看,你且引路。”
    “喏。”
    魯工領著李翊等人進入工坊,來到了一處巨物前。
    此物被布遮住,魯工在李翊眼神的示意下,將布車下。
    那巨物赫然呈現在諸將眼前。
    “……這,這是投石機?”
    太史慈張目望著,總覺得這投石機與尋常投石機有所不同。
    李翊澹澹道:
    “它的全名叫配重投石機。”
    配重投石機還有一個更加響亮的名字,回回炮。
    這個時期的投石機,大多還是人拉式投石機。
    投石的遠近,完全取決於人的拉扯力度與數量。
    不僅命中率低,威力也小。
    並且這種投石機運送起來非常費力,原料也缺。
    一架投石機,得配備兩百人以上才能夠運作。
    後來曹操在官渡之戰時,用出了更加先進的投石機,也就是霹靂車。
    利用的是杠杠原理發射,但依舊需要百十人來拉動繩子。
    同時,投石機隻適應於攻城戰,不適用野戰。
    所以性價比也非常低,如果不是家裏有礦,一般人不會大規模投入到戰事中來。
    當然了,像徐州這幾年的勃勃發展,以目前的經濟,完全可以在戰場上投入大量的投石機。
    既然要用投石機,自然要用最好的。
    李翊早早地便畫好了圖紙,交給本土最好的魯工製作。
    一開始也遇到了許多技術上的難關,但李翊中間從不催促。
    即便多次失敗,仍舊不加以問責。
    魯工們感到壓力的同時,也感念李翊之德,安心製作。
    終於在八月份的時候,將配重式投石機製作完成。
    既然成本高,性價比低的缺點改不了,那就把它的優點發揮到最大。
    配重式投石機最大的優點,就是能夠發射巨石。
    殺傷守城士兵,威力極大。
    最高可拋動的巨石,可達兩百斤以上。
    “可試過了嗎?”
    李翊問出自己最關心的問題。
    “稟先生,我們此前也著人拋試過了,最遠可達一百四十步之遙!”
    這個時代的弓箭,一般射程也不過五十步,強弓八十步。
    除非是當時名將,才可能射出百步之距。
    而這件新型投石機的射程已經超過了弓弩。
    它幾乎是可以即插即用,立即投入到戰場中去。
    領頭的魯工自己說時也覺不可思議,這種武器的誕生。
    絕對會在未來數百年,甚至上千年裏都霸占重要的軍事地位。
    “……嗯。”
    聽完魯工的工作匯報,李翊點了點頭。
    這基本上算是達到了回回炮的威力水準。
    “你們可試過它們能拋射幾次?”
    李翊又問。
    “……這。”
    眾魯工麵麵相覷。
    他們隻試了一下這件新型武器的威力,卻還沒試它的耐久。
    不過一方麵,卻又佩服李翊心細。
    這種投石機威力雖然巨大,但卻是建立在承載百斤重物的基礎上實現的。
    再用了一定次數後,肯定會出現故障。
    眾人紛紛向李翊請罪,表示還沒試過耐久。
    “無妨,爾等這一年甚是辛苦,之後記得去州府領賞錢。”
    李翊揮了揮手,嘉獎眾人工作。
    眾魯工連連頓首謝恩。
    李翊又回頭衝身後諸將說道:
    “雖未試過這投石機耐久,但依照我的估算,一台可以投射三十次左右。”
    眾將聞言,無不大喜。
    “足夠了!”
    “此發石車威力巨大,若能多造幾台,全麵覆蓋壽春。”
    “料袁術抵敵不住!”
    牽招笑道:
    “指不定袁術從未見過如此轟雷之物,方聞得聲響,便要棄城而走了!”
    話落,眾人無不大笑。
    隨後,李翊命人去請來劉備,邀請他來查看這新型投石車的威力。
    一個時辰之後。
    李翊、劉備,還有徐州的軍事高層都聚在了一處。
    他們無一不想親眼領略一下,這個軍師籌備了一年之久,才搞出來的新型投石機,威力究竟如何。
    “……先生真是什麽也能做。”
    雖還未開炮,劉備便已經忍不住發出一聲慨歎來讚美李翊了。
    他雖未見識過這配重投石車的威力,但遠遠望去,看那結構構造也不像是聲響不大的。
    “主公若是準備好了,就請親自下令發炮。”
    “……嗯。”
    劉備點了點頭,大手一揮,厲喝:
    “發炮!”
    話音方落,為首的炮兵將領揮動手中令旗。
    隻見一枚百十斤重的巨石騰空而起,飛至上空。
    眾人無不下意識抬頭仰望,順著巨石墜落的方向看去。
    轟!!!
    巨石砸在地麵上,真如天崩地摧,嶽撼山崩。
    “好!!!”
    劉備一拍大腿,忍不住拍手叫好。
    關羽、徐盛、太史慈等諸將也無不揮拳,大聲叫好。
    “好啊,軍師真乃世之奇士啊!”
    “竟能發明出威力如此巨大的發石車!”
    劉備喜出望外,激動地握住李翊的手不肯撒開。
    冷兵器時代,雖然已經有了很多攻城武器。
    但主要靠的還是蟻附式工程,即靠著一個個士兵的血肉之軀,登上城牆。
    拿下城頭,然後才能攻陷城池。
    但有了這種威力巨大的投石車,那麽完全可以先砸毀城牆,讓士兵們順著斷垣殘壁殺進去。
    大大減少蟻附式攻城的損傷。
    如此一來,即便是麵對壽春這種堅城,徐州也有一戰之力了。
    當即,劉備重賞李翊。
    又命人排下酒筵,款待這些天負責製造投石機的魯工。
    筵席上,劉備又親自來找李翊敬酒,感謝他的付出。
    而李翊此時,卻正在忙另一件事。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