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光陰不解蒼生願,誰來論功過?

字數:13560   加入書籤

A+A-


    龍亢既定,劉備先發榜安民。
    又打開府庫,將裏麵的錢糧、酒肉盡數取出,大饗軍士。
    袁術在龍亢囤積了大量的資源。
    不僅屯了可以支撐三月的糧食,還囤積了大量的木料、石料。
    現在這些東西自然都歸徐州所有了。
    而袁術在龍亢留下的五千民夫,亦為徐州所得。
    他們本來就是打工人,給誰打工不是打工?
    更何況劉備講信義,從不克扣工錢,比袁術那廝好多了。
    劉備望著取下來的龍亢堅城,還奪得了這麽多的資源,又驚又喜。
    對李翊讚歎道:
    “虧得軍師良謀,使反間計,令呂布與我等裏應外合。”
    “若不然,龍亢安得如此易取?”
    李翊牽唇笑道:
    “這多虧此前主公施恩於呂布,又將紫綬與他。”
    “這才使呂布反叛袁術。”
    劉備微微一笑,暗想一條紫綬算得了什麽。
    大不了再造一條,反正他們徐州也不差這點兒錢。
    “隻是呂布不見了蹤影……”
    劉備又開口說道,“不知軍師打算之後將呂布如何安置?”
    李翊一揚眉,牽唇道:
    “聽聞汝南朗陵縣李通,已經投靠了曹操。”
    “曹操已將汝南西部領土,盡數收入囊中。”
    “而呂布乃是朝廷敕封的汝南太守,其據有汝土,豈非合情合理?”
    劉備一頷首,當即會意。
    李翊這是想在汝南扶植一個傀儡政權,用來阻擋曹操東擴。
    畢竟曹劉兩家明麵上仍是盟友。
    且即便將來收拾完袁術,還要一起收拾袁紹。
    短時間內是不會撕破臉皮的。
    曹操此前在陳國、梁國一事上吃了大虧,肯定不會在汝南問題上妥協。
    劉備明麵上也不好親自出麵阻止曹操往汝南方向東擴。
    那不如就讓呂布還取汝南,畢竟人家是朝廷親自敕封的汝南太守。
    他據有汝南,名正言順。
    後來的袁曹大戰,又叫河南河北之戰。
    而河南河北之戰,又叫冀州豫州大戰。
    因為河北與河南最富庶的地方分別就是,冀州與豫州。
    而豫州尤以汝南為最,人口高達兩百餘萬。
    李翊是絕不可能讓曹操一家霸占整個汝南的。
    “……嗯,軍師深謀遠慮,備佩服之至。”
    “那麽接下來,我大軍何時可以進軍?”
    劉備又問軍隊戰略。
    李翊答:
    “先休整兩日,命新降的戚寄招降左近郡縣。”
    “將袁術在沛國南部的勢力徹底拔除之後,方可進軍。”
    劉備從其言,即命戚寄領著天子的討賊詔書,傳諭諸郡縣。
    這些年袁術倒行逆施,早已大失人心。
    而此次戚寄又領的是天子詔,是以諸郡皆望風而降。
    沛國南部的袁術勢力,幾乎是在一夜之間便崩塌了。
    龍亢失守的消息,很快傳回了壽春。
    壽春城中,一片愁雲慘淡之象。
    骷髏王依然高高在上,隻是臉上卻無了往日的光彩。
    “這……這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我在龍亢足足屯有兩萬大軍,兩萬啊!”
    “就是兩萬頭豬,也不至於半月不到就丟失如此堅城!”
    “更別說還有五千民夫作保,金錢糧草無數。”
    “他劉備縱是手眼通天,也不可能用這麽短的時間,打下來龍亢。”
    袁術歇斯底裏的咆哮著,不能接受這個現實。
    主簿閻象出列說道:
    “聽聞是軍中出了叛徒,與劉備裏應外合,賺開城門,故而失了龍亢。”
    袁術聞言,更加怒不可遏。
    “是誰?……是誰叛我!”
    “吾堂堂四世三公,何人會背我而去,投那織席販履之徒!”
    直到現在,袁術依然是高傲的。
    依然為自己的姓氏而自豪。
    正說間,忽有人來報,呂布陳宮領兵回。
    “呂布?”
    袁術眉梢一挑,“他亦是此次龍亢守將,興許知道內情,可傳他到殿上來。”
    須臾,呂布等人上殿。
    他們自龍亢兵敗以後,一路奔逃至壽春,並未來得及休整。
    故而臉上、身上都還帶有血汙,泥垢。
    呂布當先拜道:
    “稟袁公,張勳勾結劉備,賺開城門。”
    “徐州軍一擁而入,布抵敵不住,故而敗逃回來了。”
    嘶……
    袁術倒吸一口涼氣,暗思是張勳叛我?
    “張勳現在何處?”
    袁術沉聲問。
    呂布拱手答:
    “已為布所殺。”
    “死了?”
    袁術心中思緒萬端,暗道張勳已死,豈不是死無對證?
    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定是有內奸賺開城門,徐州軍才得以如此輕鬆的進入龍亢。
    “袁公,且莫聽他狡辯!”
    長史楊弘站出來,出聲叱道:
    “有從龍亢逃回來的將卒說了,是呂布暗中勾連劉備。”
    “約定三更舉火為號,放徐州軍入城。”
    “是他裏應外合,龍亢這才丟了的。”
    來之前,呂布早已做好了心理準備。
    把提前準備好的詞兒更是背得爛熟於心,當即向袁術拱手道:
    “袁公,此必是張勳部眾構陷於我。”
    “若真是布賺開城門,合不該逃回壽春來!”
    這倒也是……
    不管怎麽講,看呂布一行人的樣子,的確像是打了敗仗的模樣。
    若真是他勾連劉備,得勝了,不該如此狼狽。
    更別說還敢回壽春來見自己了。
    不過為了以防萬一,袁術還是問了一旁蹙眉不語的陳宮。
    “公台先生,呂將軍所言確否?”
    袁術知道陳宮乃是兗州士人集團的代表,跟隨呂布純屬無奈之舉、
    之前楊弘已經勸他歸順了自己,所以他不可能幫著呂布說話。
    陳宮點了點頭,一本正經地說道:
    “確有此事。”
    “的確是張勳勾連劉備,賺開城門,使得龍亢城防形同虛設。”
    “徐州軍一擁而入,奪了城池。”
    “我等雖已奮力抵抗,奈何張勳與劉備聯合,勢力頗大,我等抵敵不住。”
    “隻能棄城而走。”
    見陳宮都這樣說了,袁術也總算是放下心來。
    當即怒不可遏,拍案喝道:
    “大膽張勳,吾待其不薄,拜他為大將。”
    “彼竟不思我袁術厚恩,反倒勾連劉備,意欲加害於我,其心可誅!”
    “來人呐,將張勳全家老幼全部收押。”
    “於明日正午,滿門抄斬!”
    眾皆麵麵相覷,誰都不敢出麵勸阻盛怒之下的袁術,更別說替張勳講情。
    “……哼。”
    袁術餘怒未消,“若非張勳逆賊已死,否則我當將之碎屍萬段,方雪吾恨!”
    袁術使霹靂手段,就是要告訴世人。
    背叛他袁術,是沒有好下場的。
    正當袁術大發雷霆之時,又有一名探馬來報。
    “報——”
    “稟袁公,大事不好了。”
    “汝陰失守了!”
    什麽!??
    此言一出,整個大殿頓時炸開了鍋。
    莫說是袁術,便是詐降來的呂布、陳宮等人都感到吃驚。
    汝陰乃是僅次於龍亢的重鎮,居然也沒抵擋幾天就失守了。
    龍亢還可以說是有呂布作內應,那汝陰又是怎麽一回事兒?
    “如何失守的!”
    一向注重形象的袁術,此刻卻顧不得士人禮儀,衝下階來,攥住那名探馬的衣領。
    目眥欲裂,聲嘶力竭地嘶吼著:
    “你給我說清楚!”
    “那汝陰有上萬守軍,怎麽就失守了!”
    “龍亢有內賊為應,莫說汝陰也有!”
    那探馬渾身是血,身負重傷,他也是拚了老命,才逃回來的。
    “關羽用一種新式的發石車,對著汝陰城牆猛摧。”
    “我等守禦不住……”
    “放屁!”
    袁術沒忍住,爆了粗口。
    一把將那探馬甩在地上,喝斥道:
    “我不管關羽有什麽發石車,威勢有多大。”“枉爾等也是軍中宿將,豈不知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那發石車縱有威力,能夠擊毀城牆,難道爾等就不知道修補?”
    “我此前在城中屯了那麽多石料木材,爾等當柴燒了?”
    那探馬重傷不治,又經過數日的奔波,此刻已隻剩有一口氣在了。
    他此刻也是鼓起勇氣,指著袁術的鼻子罵道:
    “……此前橋將軍、樂將軍向你求援,望你發來工兵。”
    “你堅決不肯,這二位將軍便心灰意冷,於五日前,暗自潛逃出城了。”
    “獨留我等在城中堅守,直到那關羽打進城內,才知這二將早已棄我等而去。”
    “汝陰有此一失,乃汝之過也!”
    袁術聞言大怒,在淮南還從沒人敢把鍋甩到他身上。
    更別提甩鍋之人,還是一個身份卑賤的小卒。
    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無一錯版本!
    “豎子安敢如此!”
    袁術拔劍欲斬這小卒,隻是長劍才堪堪舉過頭頂。
    那小卒已經躺在地上,沒了氣息。
    殿內眾人見狀,無不唏噓。
    那小卒奮戰到最後一刻,死前仍堅持把戰報傳回,將自己的使命完成。
    一個如此渺小的人物,卻也能在他身上看到偉大的弧光。
    殿中有人不知為何,許是被此景觸動,亦或者是感到大勢已去。
    兩種情緒交加,一時間悲從中來,掩麵而泣。
    一人哭,帶動另一人哭。
    一時間,所有人都開始嚎啕大哭起來。
    袁術一愣,他倒未被這悲傷情緒所感染。
    這些年,他和手下的官員在淮南作威作福,魚肉百姓。
    他從未有過害怕,而此刻自己的手竟微微有些發抖。
    他感到了內心裏的那一絲恐懼,眾人的哭聲帶給他一種前所未有的恐懼感。
    仿佛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很快就要失去一般。
    不!!
    我還沒輸!
    袁術一劍插在地上,大聲叫道:
    “諸公安靜!”
    眾人適才是著魔了一般哭泣,此刻被袁術喝斥,才堪堪回過神來。
    “現在汝陰、龍亢相繼失守,如何是好?”
    眾人麵麵相覷,似各懷心事,俱不敢言。
    袁術將手搭在唇邊,思忖良久,緩緩開口問道:
    “吳景、孫賁走到哪裏了?”
    袁術突然想起,自己從孫策處要來了援軍。
    這兩人的部曲加起來可是有個萬人左右,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
    袁術剛一發問,主簿閻象立刻回答道:
    “據探馬回報,他們已經到成惪縣了。”
    “再有三天,過了芍坡,便到壽春了。”
    嗯?
    袁術一挑眉,獰聲道:
    “怎的如此緩慢?”
    “早在劉備開打之前,我便發令讓這二人來壽春。”
    “眼下劉備都已經打下龍亢、汝陰兩座重鎮了,這二人還沒到。”
    “莫非是有意俄延?”
    眾人暗自小聲嘀咕,心說有沒有一種可能是劉備打得太快了?
    謀臣李業出麵解釋道:
    “明公,吳將軍與孫將軍除了自己的部曲之外,還帶了五千多名民夫,兩萬多斛糧食。”
    “這行軍速度已是極快的了。”
    嗯……
    袁術聞言,不再追責,反而是雙手交握捂著臉龐。
    似作沉思之狀。
    眾人皆不敢再出聲打擾,隻是靜靜地在一旁等候著。
    約莫過了三炷香時間,袁術才緩緩將雙手挪開。
    嘴巴緩緩張口,蹦出一句驚人之語:
    “傳令下去,即從下蔡、合肥抽調兵馬,然後盡起壽春之軍。”
    “我要親征大耳賊,將之碎屍萬段,為我曜兒報仇雪恨!”
    臥槽!!
    此言一出,登時震驚了在場所有的文武百官。
    這骷髏王真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啊。
    雖然說汝陰、龍亢重鎮丟失了,形勢對咱們是很不利。
    但也不至於說直接梭哈吧!
    這萬一打輸了,那可就是徹底失去翻盤的機會了啊。
    毫無疑問,袁術這一決定,立馬招到了所有人的反對。
    “請主公三思!”
    “請主公三思!”
    “……”
    諸大臣紛紛出列,向袁術諫言,請他收回成名。
    尤以主簿閻象情緒最為激動:
    “前線戰事不利,我等隻需派兵往後續要鎮輸送兵員繼續堅守也就是了。”
    “奈何盡起壽春之軍,行此盲目之兵?”
    下蔡是壽春右翼的重鎮,也是劉備之後的行軍路線必經之處。
    現在袁術把下蔡的兵力抽調回來,那不等於說是要白白將之讓給劉備了嗎?
    至於合肥,那可是壽春南部的重鎮。
    要知道陳元龍已經自廣陵出兵,渡長江繞襲九江後背了。
    他要是突襲過來,壽春的大後方郡縣就要全部癱瘓。
    而壽春富裕的原因,就是因為南部郡縣不斷往這裏輸送各種資源。
    因為壽春位於淮南最北部。
    它死死的堵住了北方來的威脅,而南方郡縣就能安心發展,不受戰爭幹擾。
    然後便能通過陸路、水路往壽春不斷輸送兵源、糧源。
    而壽春南部的重鎮合肥,要是將那裏的兵馬冒然調過來。
    不等於是把南部直接交給了陳登嗎?
    這種昏聵之舉,是所有人都不能接受的。
    “諸公稍安勿躁。”
    袁術發動了自己的妙計,向眾人解釋原因。
    “如今我軍新敗,失了重鎮,徐州大軍已經進入了淮南。”
    “我等失去蔭蔽,已無堅壁清野的可能。”
    淮南的麥子、水稻都沒有收割,現在堅守壽春肯定是來不及的。
    所以袁術認為應該主動出擊。
    “唯有我親自領軍出征,提振士氣,才有機會擊敗劉備。”
    “若是功成,則此前所失郡縣,盡可奪回。”
    “如若戰事不利,我再收軍回壽春死守。”
    “況我若能調來下蔡、合肥的人馬,再等吳景、孫賁的人馬一到,應能湊齊個四萬人左右。”
    “兩倍兵力於徐州,料其不是我之敵手。”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不知說什麽好。
    閻象試探著問:
    “那陳登那一路兵馬,自九江後背襲來,如何是好?”
    對此,袁術也有準備:
    “陳登自長江上來,必自曆陽登陸。”
    “曆陽有孫香、孫輔領軍堅守,陳登必不能過。”
    “即便陳登僥幸能過,到那時,我已將劉備打敗,興師回援也來得及。”
    袁術接下來畢竟是要與劉備打野戰。
    野戰不比攻城戰,講究的就是一個快。
    兩軍對峙,勝者為王。
    所以袁術堅信,即便陳登真的打下了曆陽,登陸上岸。
    那他到時候已經和劉備分出勝負了,完全來得及救援。
    盡管殿內仍有不少反對聲音,但袁術仍舊憑著自己的威望強行壓了下去。
    乾綱獨斷地決定,盡起壽春之軍,要與劉備打決戰。
    袁術對自己這個安排很滿意。
    他會親自領軍去迎戰劉備。
    至於汝水和潁水,這兩路分別對應曹操與關羽的軍馬。
    紀靈會在新蔡抵禦曹操的進攻。
    關羽雖攻下了汝陰,但汝陰之後,還有慎城。
    慎城就在壽春北方不遠,那裏也屯有重兵。
    袁術之所以沒有把這裏的兵馬也調到壽春來,就是為了讓它阻擋關羽的進軍。
    免得趁自己離開壽春,與劉備大戰之際,關羽來把老家給偷了。
    方案既已敲定,袁術接下來便開始實際操作了。
    下令將南方合肥,東方下蔡的兵馬調到壽春來,統一調度。
    等了幾天後,吳景、孫賁也已領著各自的人馬趕到。
    他們的部曲加起來,也有個一萬人左右。
    除此之外,還帶來了五千民夫,以及大量的糧米酒肉。
    袁術大喜,難得大方地重賞了二人。
    將他們分配至軍中,一並出征。
    吳景與孫賁俱是有些懵,怎麽剛到壽春,袁術就要梭哈打決戰了?
    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二人雖不願陪袁術拚命。
    但還是暫忍一時,留在了袁術軍中聽用。
    很快,各路軍馬齊至壽春,共計四萬人。
    袁術全部帶出,用呂布為先鋒,李豐、梁綱為大將。
    又用陳宮為謀主,楊弘、李業俱為參軍。
    人馬的增多,也加劇了壽春的糧草負擔。
    但眼下袁術也顧不得許多了,強征了壽春左近所有青壯,用為民夫。
    命他們押運糧草。
    又留三千軍士,手持白刃,在後摧督。
    凡有行的遲者,不問緣由,於路殺人。
    累死於半道者,被斬於溝壑者,不可勝數。
    一時間,啼哭之聲,震天動地。
    袁術四萬人馬,自東出壽春,沿著淮水浩浩蕩蕩,直奔徐州軍方向而去。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