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布局開始
字數:6071 加入書籤
回去後,王俊成詢問王憲成:“大哥,你要不要出售?”
兄弟倆一共在愚園路購入了40畝地,其中32畝是在西段、8畝在中段。
如果按照陳光良的提議,那麽總計就是19.8萬大洋。
而在8個月前,他們一共是花了13萬大洋出頭,所以足足漲了50%。
王憲成說道:“賣,我隻是稍微試探一下陳光良,看他還能不能加價。畢竟我們就是誤打誤撞,賺了個炒地皮的錢。另外一方麵,如今陳光良如日中天,又是地產又是報社,我們也沒有必要在愚園路和他唱對台戲。”
一開始,他本來就有些‘懊惱’將資金用在愚園路,但好在後來的地皮漲勢不錯,他也就放在手中。
如今有人高價接手,他自然不會繼續放在手裏。
王俊成意猶未盡的說道:“管他什麽如日中天,但如果他想要我們手中的地皮,是不是可以再抬高一些價格?”
王憲成搖搖頭,說道:“如果陳光良勢在必得,那麽當初就不會中途放棄,甚至我主動上門合作,也給予拒絕。再說在今天的交談中,我看得出來,他不會再加價,所以我們還是見好就收吧!”
他算是看出陳光良的表情,認為此人雖然年輕,但做生意卻很老道。
王俊成一想今天的情形,也認可的說道:“好,就這個價格賣給他吧,反正我們拿著也無用。”
做生意,有得賺就行了,太過貪心未必是好事。
2月下旬的一天,長江地產和王憲成、王俊成兄弟簽署的土地買賣合同。
長江地產以19.8萬大洋的價格,拿下他們手中總計40.1畝的愚園路地皮。這筆交易後,陳光良在愚園路的地皮已經高達103.5畝,還有三個地產項目的部分收租權,成為名符其實的‘愚園路大地主’。
其實,陳光良手中的地皮,加起來也沒有人家哈同在南鯨路的一幅地皮值錢,主要是他的地皮都是在租界的邊緣地段。
愚園路西段和中段,無疑是租界最邊緣的地段,甚至是最近幾年才通過‘越界築路’拿下的權益;他在霞飛路的20畝地皮,也是在西段和中段,在法租界的邊緣地區。
至於威海路的10.2畝地皮,其實也就是在南鯨西路的西邊段,就算如此,如今價值也是1.5萬大洋一畝的價格了。
“多謝二位的成全”簽完合同,陳光良伸出手示意說道。
王憲成也伸出右手,說道:“哪裏,本來這些土地要是我們不介入,說不定也是陳老板的。”
言下之意,也有說——我在你手上賺了六萬多大洋。
陳光良不置與否,因為他在霞飛路的地皮,漲勢不比你愚園路差,他何來的損失?
“哈哈,生意是大家都能做,愚園路的地皮多的是,我都未必是最大的業主。”
王憲成沒有在這個問題上糾結,而是試探性的問道:“陳老板是打算開發這些土地,全部建成新式裏弄?”
看樣子,不太可能是炒地皮,畢竟陳光良很擅長‘空手套白狼’,這個已經成為地產界所熟悉的套路。
陳光良笑著說道:“有錢了,自然是一步步建,我一般不會炒地皮的。”
王憲成在心中,給陳光良一個‘冒進’的評價。
據他所知,陳光良在愚園路的地皮很多,如果建成新式裏弄,那個投資是巨大的。如果采用‘代建’的方式,雖然可以緩解資金的壓力,但也無需要這麽多的地皮。
當然,這已經不管他的事情了。
雙方將資金交付完畢,道契便已經屬於陳光良。
回到長江地產,陳光良立即召開了全司會議,一共是兩位管理層和六位職員。
在這八位員工裏,郭德明和陸元台是管理層,他們一個負責財務,一個負責建築,是陳光良的左右手。
同時在最早的一批員工中,財務吳新河、建築師嚴寬,都已經培養起來,已經可以是一個合格的‘儲備幹部’,畢竟長江地產足足四個項目(含顧問項目),讓大家有學習的實操。
“公司要繼續擴大規模,我會再招聘一批人進來,接下來我們有大仗要打!”
眾人頓時興奮起來,畢竟項目不斷,意味著大家才有獎金和前途。
郭德明隨即說道:“老板打算繼續開發你手中的地皮?”
陳光良說道:“不錯,但開發模式不再會用‘代建模式’,畢竟現在土地是我的。新的模式有八個字,那就是‘銷售期房、分層出售’,將是一種全新的模式。”
眾人有些懵逼,老板又有什麽新的主意?
還是郭德明問道:“銷售期房,分層出售,似乎都不太可能實現吧?”
有些衝擊!
陳光良解釋道:“我們在前麵三個項目中,充分明白一件事,很多人都願意拿出錢購入房子,哪怕是一年後成交。所以說‘銷售期房’便是在拿下地皮,並設計出圖紙後,便可以登報銷售;而業主購買我們的房子,可以分成兩年24期進行支付。例如一幢樓的價格是1.5萬大洋,他隻需要先付資金的三成,剩下的分為24期償還,即每個月都支付一筆費用。這樣一來,就大大的增加了市場的購買力。同時,業主才付一半出頭的錢,他就拿到了房子,這是多好的事情。”
陸元台提問道:“那玩意客戶不講信用怎麽辦?”
不僅,客戶擔心地產公司不講信用;而且,地產公司也擔心業主不講信用。
陳光良自信道:“沒收他的房子即可,畢竟我們已經先收到一大筆錢,怎麽都不會虧的!”
眾人心想也是,怎麽都是地產公司占據主動。
隨後,嚴寬又問道:“那這個‘分層銷售’怎麽可能?”
目前滬市的地產,都是按幢賣,也就是說一幢新式裏弄的一幢房子,是可以單獨賣的。
產權式跟著房子走,而不是跟著地皮走,一些外國開發商就會開發出一些‘石門庫建築’,然後按幢賣給華人。
隻是大多數情況,地產開發商都是考慮‘長期收租’,特別是華資地產商更是如此,所以才導致滬市的房地產基本都集中在一些人手中。
總之,目前一幢三層或者兩層的石門庫建築、新式裏弄的洋房,都是可以按幢買賣,房契上是寫著‘XX路XX弄XX號’.
【參考文獻:曾經的大中華橡膠廠1930年,二十多歲的大中華橡膠廠合夥人毛文誌做了一個決定,用十幾年來積累的財富——10根大黃魚(每根重約312克的金條)買下了一幢位於陝西南路的房產,舉家搬了進去。這是一幢位於步高裏的二層小樓,由法商萬國儲蓄會投資、上海建業地產設計施工。“步高裏”,既是法文“Cité Bourgne”的音譯,又有著步步高升的吉祥含義,直譯過來則是勃艮第之城的意思。勃艮第,法國最為著名的葡萄酒產區,終年彌漫著葡萄酒醉人的芬芳,這讓法國人無比驕傲,甚至在地球對麵毫無相似之處的上海也建起了一座以此為名的裏弄。步高裏坐落著78幢磚木結構的二層石庫門建築,頗似西洋聯排別墅;整體風格又遵循中國傳統的中心軸設計,弄堂口的牌樓有濃鬱中式風味,紅磚齊整、紅瓦如鱗,步高裏、1930和法文Cité Bourgne字樣優美大氣。】
陳光良解釋道:“分層銷售是有可能的,一幢三層樓的房契,可以變成‘三分之一’的房契,理論上的操作不難。當然這裏麵需要谘詢律師,再去工務處和財稅處谘詢,我相信很簡單的事情,且又對社會發展有利,一定是可以取得成功的。事在人為嘛!”
郭德明此時眼前明亮起來,他開口說道:“一幢房是一本房契,但如果這幢房是三層樓,便可以弄三本房契,每本房契上標注‘三分之一’再備注幾層即可。這樣,也不會引起混亂!”
眾人雖然報以懷疑的態度,但也明白,一旦成功,這裏麵的商機便會很大。
“先這樣吧,大家心裏知道即可,這事還不一定能成功!”最後,陳光良說道。
雖然‘分層銷售’不一定,但‘分期銷售’肯定是可以的。
這樣一來,也算釋放出一批購買力出來。
會議結束後,陳光良單獨留下郭德明、陸元台,並說道:“接下來的地產項目,你們兩人的2%分紅不再作數。不過,我每年會拿出3%的利潤,作為全公司的獎金。這一點,你們有沒有什麽異議?”
不是過河拆橋,而是‘模式’發生了改變,長江地產不再是‘空手套白狼’,至少土地已經變成是陳光良個人的了。
“沒問題”
“我們無異議”
兩人當即表態!
他們現在已經得到的利潤,已經非常豐盛,三個項目長期可以給他們兩人各自帶來近一萬大洋的收益(二十年)。
更何況,現在都是開發老板自己的土地,再也不是租地蓋樓。
陳光良點點頭,說道:“現在的長江地產,是要組建一家正式的地產企業,現代化、西方化的地產企業。所以各部門的人員要齊整,例如銷售部、市場開發部、財務部、公關部都要在最近一段時間成立,並招募新員工。你們兩人都擔任副總經理兼部門負責人,薪資暫不變,年底給你們一道分紅,總之不會虧待大家的。”
分紅依舊是大頭。
這一波地產浪潮中,陳光良可能要開發三五百幢洋樓,以及幾幢公寓,產生的總利潤可能是數百萬大洋。
所以說,這些跟著他的兄弟,是不會吃虧的!
郭德明點點頭,說道:“我們盡快組建各部門人員,按照老板你的指示。”
按照陳光良的想法,3月份就得籌備開發地產的事宜,主要他想到一些問題,以及自身的條件更加有利,所以決定計劃提前一些。
所謂‘條件有利’,便是如今他擁有自己的報紙,社會名望增加了不少。
所謂‘一些問題’,陳光良旗下有130畝的土地,開發起來是需要時間的,所以今年上半年正式啟動,兩年時間差不多可以完成,避免不要‘賺最後一個銅板’。
還有個問題就是,陳光良希望在1929年10月的‘美國經濟大蕭條’啟動前,擁有一定的資金,他想介入‘金融’投資上。
多元化投資,才能抵抗更多的風險。
1930年~1931年的地產升值當中,也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白銀大肆貶值,黃金大幅升值。
很簡單的一個道理,自從1929年10月的美國經濟大蕭條開啟後,1930年又席卷全球(華夏是一二八淞滬抗戰後,在逐步席卷的),歐美國家紛紛購入黃金進行保值,黃金便升值,而華夏是銀本位的國家,白銀便在1930年大幅貶值。
以金銀兌換為例,1929年的平均匯率是38,到了1930年升到62,1931年更是高達71。
作為世界少有的‘銀本位’國家,華夏這一輪的貨幣貶值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