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針對
字數:7412 加入書籤
這天晚上,杜月笙在大華飯店大擺宴席,慶祝自己當選法租界公董局會董,這是華人在法租界能爬到的最高位置。
陳光良也在受邀的行列,並欣然前往。
並不是他攀炎附勢,而是以他如今的身份,在看待杜月笙之類的流氓大亨,已經是‘不懼之’,心態非常平和。
“恭喜杜先生”來到宴會的一樓大廳,陳光良拱手說道。
杜月笙見到陳光良,高興的說道:“光良,你來了。我可是聽說,這個大華飯店被你和寧波嚴氏一起買下來了,所以今天可是你的地盤。”
眾人被他的話吸引,紛紛看向陳光良。
陳光良謙虛的說道:“還沒有交割,他們可不認我這個老板!”
杜月笙指著已經上前的大華飯店副總經理高誌超,笑道:“人家這不在一旁候著麽!”
周圍傳來一片笑聲!
陳光良朝著高誌超示意一下,高誌超連忙點頭微笑。
大華飯店即將換新東家,這裏的管理人員和職員都是憂心忡忡,到底大華飯店會不會繼續營業,還是歇業,目前還是未知數。
今晚的宴會,是在大華飯店的一樓舉行。
飯店底層大廳,麵積為此時上海豪華酒店之冠,約1000多平方米,可用於大型宴會,也可用作舞池,可容納名媛公子哥千人同時集會跳舞。
細看大廳,大理石廊柱為愛奧尼克式,對稱橢圓的穹頂,繁複精致,這簡直拷貝了意大利羅馬聖安德烈的教堂。
大華飯店不僅地段好,更稀缺的是,主建築周圍有大片草坪,占地近60畝(總計62畝的樣子,含4畝的建築物占地),飯店於1925年在此開設露天電影放映場,被當時畫報譽為“上海之冠”。大華飯店的舞廳,更引領了這個時代上海“海上舞潮”。
陳光良隨意的打量一番,便已經是愛不釋手的感覺,他打算自己擔任總經理,繼續經營這家飯店,具體他則要仔細考慮了!
“顧先生”稍微過了一點時間,陳光良主動和‘前上家’打招呼。
顧竹軒立即露出笑臉,說道:“我還以為光良如今發達了,就不認我這個朋友了呢!”
如今的陳光良,已經不是他顧竹軒可以拿捏的,不僅僅是陳光良如今是‘地產巨頭’,更因為陳光良如今是《東方日報》的老板,雙重身份加持下,陳光良便是上海灘的大佬。
簡單的來舉例一下,《東方日報》的總編張靜廬,理論上是可以隨意進出南鯨政府的總統辦公室,因為《申報》和《大公報》的總編是這個待遇。(這個時候《申報》整體還不是反總司令的)
當然,《東方日報》和《新聞報》的風格差不多,奉行的‘無D、無派’客觀報道的原則,所以陳光良也不允許張靜廬自由出入總統府。
“哪裏,顧先生以前很照顧我.再說我們都是老朋友了,顧先生不怪我剛才沒有先給你打招呼吧?”
“哈哈,我就是給你開個玩笑,你怎麽還認真起來。”
隨後,顧竹軒絲毫不提‘地產傭金’的事情,要知道如今的閘北地皮,已經從當初的1500以下,漲到5000以上,相當於漲幅200%以上。
按照當初定要的,顧竹軒賺這個程度,需要給陳光良一成半的傭金,差不多也有三四萬的傭金,他才給一萬而已。
當然顧竹軒不提,陳光良也不會問。
他如果主動給,陳光良後麵就會指點他及時賣出去,畢竟1932年的‘一二八事件’,閘北將成一片廢墟,再也不可能重整起來。
當天晚上,滬市的名流匯集,陳光良也見證了杜月笙的人緣好。
如果站在這個時代政府的角度,杜月笙無疑是個‘大人物’,連章太炎這樣的文人,都趕來祝賀。
期間,陳光良也打入文人的圈子,大家談笑風生。
章太炎就點評道:“光良,你這個‘一代人’算詩嘛?”
陳光良笑道:“章老覺得呢?”
算不算詩,你們來定,他隻管已經引起轟動了!
章太炎思考一下後,說道:“肯定算詩,但肯定也是新流派!”
陳光良回道:“那就算詩”
你說算,那就算,反正自己又不是專業的詩人,最多也就還會幾首新時代朦朧詩,例如《麵朝大海,春暖花開》。
不過不應景,寫出來也隻是顯得文縐縐的。
和章太炎等文人聊的也是很盡興,陳光良如今也算是文人圈的人了,不僅擁有《東方日報》,還做出一首詩作為代表作呢!
當天晚上的賓客有數百人,屆時上海灘的名人,將一樓大廳襯托的很熱鬧。
“老板,我得到一個消息——錦興營業公司最近在愚園路大肆收購地皮,大有要和我們競爭的趨勢。”郭德明來到陳光良的辦公室,講出一個事情來。
愚園路是陳光良的大本營,一舉一動都很難逃過他的耳目。
陳光良聞言後,當即說道:“事不宜遲,我們要在7月下旬推出第二批愚園路洋房了,你們的工作有沒有準備充分?”
第二批項目,從6月初就已經開始準備銷售示意。
郭德明信心十足的說道:“早已經準備妥當,隨時可以進行開盤。隻要我們在他們前麵開盤,那短時間內他們別想銷售出去,更何況錦興營業公司的信譽,遠不及我們長江地產。”
錦興營業公司,雖然也是百萬資產的地產企業,但由於之前隻是‘炒地皮’和‘開發公寓(出租)’比較出名,所以在‘租地代建’、‘分期分層’模式上,肯定是遠不及長江地產。
陳光良說道:“嗯,抓緊時間,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對了,另外我們再雇一些人,這樣.造成銷售火爆的場景。”
郭德明一愣,隨即恍然大悟,說道:“我明白了!”
說白了就是‘房托’,根據陳光良以往的經驗,樓盤銷售會一次不如一次的火爆。5月初的那次銷售分層房,確實比較轟動,但如今才間隔兩個半月時間出頭,他也擔心冷卻。
所以,這時候房托就有必要來襯托一下,畢竟第一天現場情況,肯定還得用報紙宣傳一下,為第二天後麵的場景來襯托。
郭德明出去後,陳光良將一幅地圖攤開,仔細觀察著他的‘地產王國’。
他前前後後在愚園路的兩邊,要開發170多畝土地(含前麵代建部分),占據這愚園路西段和中段的很大比例區域。
一旦這些全部開發成住宅,這裏將成為滬市的中高檔住宅區。
而愚園路的東段,《東方日報》購入了2.6畝土地,花了5萬大洋出頭,屆時準備兼一幢‘報業大廈’;同時東段也會迎來商業地產的開發,比如後世的百樂門就坐落在東段(靜安寺附近)。
陳光良在這片區域還不止如此,愚園路東段和南鯨西路平行、相鄰,而陳光良還在南鯨西路擁有62畝土地(大華飯店及周邊地塊)。
而他在威海路還有10.2畝土地,這個地盤其實也臨南鯨西路,隻不過在另外一邊。
而實際上,霞飛路的西段延伸,也是和威海路相隔不遠,而陳光良在霞飛路的西段和中段還有20畝土地。
通過地圖可以看到:陳光良在租界的外圍圈、中間圈,已經形成一個地產王國。
7月18日(星期四),長江地產在《東方日報》、《申報》、《新聞報》三大報紙上,大作廣告宣傳:
【知名地產企業,長江地產營造,公租界愚園路洋房140幢;
可分層購買,有房契;
每層首付款最低僅需1410元,每月最低供137元,供24期;
一年時間交房,質量上乘,信譽保障。
公司擁有豐富的房產經驗,已經售出近800層洋樓,廣受好評。
7月20日開盤,地點XXX長江地產售樓處】
消息傳出,滬市商界、地產界紛紛側目,又是大手筆啊!
此時的滬市地產界,名聲最大的地產企業是:沙遜洋行、哈同洋行、業廣公司,但如果說第四,恐怕便是如日中天的長江地產。
長江地產或許比起四明銀行的地產信托部等,資產值還有差距,但影響力已經是超過這些銀行的信托部了。
道理很簡單,四明銀行、虞洽卿這些‘大地主’都是出租,而長江地產是出售,一次性就是數百萬大洋的買賣。
地鱉蟲王左義,憑借這幾年的愚園路‘地皮熱’,賺取了上萬的傭金,積攢了相當的財富。
很大部分愚園路的地皮交易,都是他在做中介,包括最近錦興運營公司購入地皮。
此時的王左義,看著報紙上的廣告入神。
“長江地產承諾,買賣合同是可以轉售的,倘若我現在買下這裏的房子,哪怕我還沒有拿到房契,也能賣出,從中獲利一把!”
“愚園路的地皮還在繼續上漲,那理論上房價也會上漲,但長江地產卻按照5月份的價格推出,這裏麵顯然就已經有升值的空間。”
很快,王左義就發現這裏麵的訣竅,不過他決定再去陳老板那裏打聽一下情況。
其實這些陳光良早就有安排,‘買賣合同’是可以轉售的,隻需要長江地產作為第三方介入登記,前麵十二個月隨便你出售多少次;但如果登記房契後,則需要將尾款全部付清,才能實行買賣合同;同理,業主想拿到房契,就必須先交清所有尾款,否則隻能抵押在長江地產公司。
錦興營業公司。
虞伯瑛對自己的老板孫春生說道:“老板,這長江地產一下子售出那麽多幢樓,又趕在我們的前麵,怕是故意針對我們在這片區域的地產活動啊!”
“我知道”孫春生鬱悶的說道:“沒想到,長江地產在愚園路還有這麽多地皮,也不知道這次我們銷售時,能不能售完。”
錦興營業公司,已經學會了長江地產的模式,也從工部局哪裏得知分層房契是允許的,無非就是按照建築權為準,注明幾分之一的產權而已,法律上是不違法的。
虞伯瑛建言道:“我們要麽馬上登報出售,和他們打擂台;要麽再登上一兩個月時間,錯開銷售!”
事到如今,兩家已經成為這片區域的競爭對手。
孫春生說道:“如果我們馬上登報,沙盤、樓書來得及嗎?更何況,直接和長江地產競爭,不是個明智的選擇。不過等太久,我擔心長江地產還有愚園路的項目,這樣,我們定在1個月後開售吧!”
虞伯瑛點點頭,說道:“好的,我馬上準備起來!”
兩天後,長江地產的售樓處正式迎來大批的購房者,不少地產公司也派人來打探虛實。
‘分期、分層’已經出現近三個月,目前滬市已經出現零星的跟風者,不過基本上都是幾幢十幾幢的洋房,還未出現大型地產商。
這裏麵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大型地產開發商、銀行地產信托部,都不屑‘分期分層’,他們大多數都是打算將房子用於長期出租,就算賣掉一點,也是整幢出售。
第二個,便是大家還沒有完全學會,也沒有意識到‘分期分層’意味著什麽,那些大房東的‘好日子’可能要到頭了。
“我的天,人好多啊!”二十多歲的大中華橡膠廠合夥人毛文誌,帶著家人前來查看,忍不住驚訝起來。
他原本想著明年就攢夠錢了,存了十來年的錢,終於可以購買一幢房子。
結果他發現長江地產開發的房子,是可以分期購買的,於是動心起來,何不提前購買,省得夜長夢多。
妻子馬上說道:“可不是嘛,看來這個長江地產開發的房子很搶手,這得有大幾百人了吧,都這麽早趕來。”
“走,去看看”
很快,毛文誌先拿到一本樓書,上麵有詳細的介紹。
“愚園路中段XX弄,三層5999大洋,這個層數不錯!”毛文誌很快看中較貴的戶型。
此次愚園路中段的地皮是12畝,一共開發出30幢樓房,其中8幢屬於臨街商住一體樓,麵積也大一些。
這個地盤,有個好聽的名字——春天裏。
毛文誌看中的,自然不是臨街。
“那就這個XX號三層怎麽樣?”眼見人越來越多,妻子也擔心買不到。
“不要急,裏麵有沙盤模型,我們還要去參觀一下再說!”毛文誌沉穩的說道。
其實命運就是如此:前世毛文誌花費10根大黃魚金條,購買了一幢陝西南路的二層小洋樓,當時的銀元已經大幅貶值(現在金銀比38,明年將是62)。如今若是提前購買,肯定能保值的。
隨著人越來越多,長江地產售樓處聚集的近千人的規模,甚至不得不驚動附近的巡捕,來維持秩序。
當然,這些紛紛被《東方日報》的記者拍下,作為明日的新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