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三十年代來臨
字數:8030 加入書籤
這一日,陳光良和孔祥熙在大華飯店的包廂裏秘密會麵。
事實上,原本是孔祥熙希望和陳光良見上一麵,地點居然約在‘多倫路250號’的孔氏別墅裏。
但陳光良接到邀請後,以‘不便’為由,將地點選擇在大華飯店的包廂裏。
為什麽說‘不便’呢?
很簡單,陳光良認為自己又不是你孔祥熙的屬下,為什麽要去你的私人別墅,難道還需要向你匯報工作麽?
雖然說,孔祥熙是實業部和工商部的部長,但陳光良依舊認為自己沒有必要拍他的馬屁。
更何況,陳光良隱隱約約知道是什麽事情,就更不可能去私人別墅會麵了。
“陳先生,你比我想象中更年輕!”孔祥熙驚訝之色一閃而逝,隨即笑道。
沒想到如此年輕的青年,卻能在滬市商界攪動天翻地覆,甚至是他都要主動來交好。
陳光良謙虛的說道:“是比較年輕,這次孔部長相邀,我也是擔心失了禮數,故將約見的地址更改在飯店,您不會介意吧?”
該堅持的地方,自然要堅持;但該謙虛的時候,自然也該低調。
“哈哈”孔祥熙一副山西老財的笑容說道:“哪裏都是一樣,重要的是我要見見你這個商業奇才。”
隻見孔祥熙帶著一副眼鏡,留著‘中山胡’,圓圓的臉蛋,標準的‘山西老財’強調,難怪其本領不如宋子文。
當然他比宋子文有一個優勢,那就是‘聽話’,所以總司令更喜歡他做財政總管。哪怕是孔祥熙貪汙得厲害,隻要不出格(反·動),總司令自然就更鍾意他。
相反,宋子文更有著書生的傲氣,看不慣就直接出格,哪怕親戚也是如此,所以其是有真本事的人。
“不敢當孔部長這次召見在下,怕是為了標金的事情吧?”
雖然孔祥熙有意低調介入‘標金市場’,但陳光良不僅耳目發達,也已經猜測出這個月有強力‘盟友’加入。
孔祥熙當即說道:“陳先生是爽快人。我觀這個程霖生口氣狂妄,但眼力不行,故有意和陳先生聯盟,一起做標金投資,你覺得如何?”
陳光良爽快的說道:“孔部長既然這樣說,再加上我也認為明年(1930)是標金上漲的一年,所以我們不妨一起做多。隻不過‘聯盟’之事容易被人警惕,所以我們隻需要心照不宣即可。”
按照他的記憶,今年金銀比會平均高達62,也就是標金市場應該達到620的價格。
而如今,也不過在416而已,這裏麵足足是50%的漲幅。
而期貨市場是‘杠杠投資’,所以這裏麵的利潤可是非常大。
當然不是說,陳光良調動‘1000萬’的額度,就一定能賺500萬。因為他這個龐大的金額,不可能都買到‘最便宜的成本價’,甚至可能某個交割月他會出現虧損。
當然整體來看,在操作無誤的情況下,一年賺個幾百萬就跟玩似的。
至於孔祥熙的投資,應該不會超過千萬的額度,因為從前麵來看是這樣的。
“小狐狸”孔祥熙暗罵一聲,隨即笑道:“倒也是.我這次見陳先生,主要也是好奇,如今見到,也算得償所願。”
“您過獎了!”
隨後,兩人一邊吃飯一邊談其他事情。
但很顯然,陳光良不是那麽輕易‘交心’的人,所以談論的都是些皮毛事情,很快就結束了飯局。
孔祥熙倒也不感到失望,因為他的目的已經達到——為自己炒標金的事,找到一個‘盟友’。
時間很快來到三十年代(1930年)。
元旦,便是新年。
今年的‘春節’是政府管控得最嚴厲的一年,可能也是‘物極必反’的‘極’,過了今年就會鬆懈下來,逐步恢複正常。
但今年的春節,肯定是不太好過了,所以很多人就過‘元旦’這個新年。
陳光良一家邀請二舅一家,在大華飯店進行團聚。
當他再看到二舅一家時,明顯感覺到他們已經擁有屬於‘中產’的元素,二舅穿上了西裝配大衣,二舅媽和楊秀英穿上了時髦冬裝旗袍,搭配大衣。
二舅媽眼尖發現陳光良的關注點,便快人快語的說道:“都是新買的衣服,這不是怕給光良你丟臉,不好意思踏入這個飯店的門麽!”
陳光良和氣的笑道:“那怕什麽,我們不都是從社會下層出來的麽,沒那麽講究大家都坐!”
七個人在包廂坐下,隨後經理級的人物前來伺候點菜。
此時大華飯店的管理層和職員,都還不知道自己的命運,他們現在是隸屬長江地產旗下,由高誌超擔任總經理一職。
但其實這個時候的‘大華飯店’已經不怎麽賺錢,隻能算是勉強維持而已。
而大華飯店將在3月進行翻修,僅保留部分優秀的管理層,其餘人全部辭退。
保留下來的人,接下來的一年隻發七成的薪水,會定期參加一些培訓;辭退的人,則多發1個月薪水,讓他們找工作期間不至於‘斷糧’。
就這個待遇,這個年代都找不出陳光良這麽好的老板。
吃飯的時候,陳光良說道:“過段時間,長江地產在這裏有個樓盤出售,售價在1萬~1.2萬一層。二舅你到時候來購買一套,錢我先給你們!”
隨後,他直接給楊青山一個紙袋,裏麵是12000元紙幣。
二舅媽臉上一喜,畢竟他們現在住的房子是租賃的,現在是可以購買房子。
楊青山則沒有第一時間拿錢,而是說道:“這怎麽好意思,我們家得你的好處已經夠多了!”
他現在老婆不上班,他自己的收入每月大概是有150元(工資加分紅),一年的住不需要錢、孩子學費不要錢、偶爾還有姐姐送他們肉食。
日子已經過得很不錯了,相當於滬市的中產。
陳光良將錢拿到舅媽麵前,說道:“一家人,不說兩家話。再說租房子,哪有自己買房子好!”
他從心底的感激楊青山,若不是人家在滬市收留他,他當初又怎麽能來闖蕩上海灘。
另外一方麵,畢竟都是親戚;
在這個亂世,親戚總歸能是信任的人。
“好好.你們兩個好好讀書,以後跟著表哥做事,報恩..”舅媽高興的拿過錢,然後對兩個孩子教育道。
其實,兩口子不理解為什麽女孩子要讀書,但陳光良要送表妹去讀書,兩人也就不敢亂來。
當然楊小虎能讀書,兩口子是最高興不過。
隨後,陳光良自然問起三個弟弟妹妹的學業,完全是一副家長模樣。
親弟弟陳光聰理所當然是學習最好的人,楊秀英和楊小虎似乎不是讀書的料,但總歸也要混到個中學或職業學校出來。
吃完飯,陳光良安排車子先送二舅一家回幸福家園,隨後自己一家才回陽光家園。
元旦過後,上海金業交易所正式開門。
陳光良特地來到交易所,頓時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很顯然他現在已經成為靶子。
期間,再次遇到程霖生,這一次兩人沒有交流。
很顯然,大家會認為今天兩人會進行激烈的碰撞。
上午九點,交易正式開始。
“416.25,20手”
隨著這樣的售價報出,很快有人上前承接下來。
“416.05,50手”
“不對勁呢,好像長江錢莊也在賣空,莫非是看空了?”
“長江錢莊居然在跟著衡吉錢莊一起賣空,莫非兩人達成一致?”
很快就有人發現情況不對勁,標金價格在兩方大佬的打壓下,居然在上午已經跌至415元,足足1元多的差價。
這是人為直接造成的差價,還是算波動大的。
“標金要跌了”
“上個月漲得太猛了,這個月回落也很正常”
長江錢莊。
上午結束交易後,陳光良正在和嚴智多、吳新河、胡金順等人開會。
“今天我們突然轉性賣空,被不少人視為市場的晴雨表,故標金價格在下跌。顯然,這個辦法奏效了!”
嚴智多笑道:“今天上午我們源豐潤錢莊,吃下了50萬的‘多單’,成本很便宜。”
原來,這一切是陳光良的一個小計謀,先和程霖生一樣做空,打壓一下標金的價格;同時,又安排嚴智多的錢莊吃進便宜的籌碼。
陳光良接著說道:“接下來,長江錢莊暫不參與買進,就由嚴伯父的源豐潤錢莊代我們買進。不過這不是長久的辦法,等過個5天的交易日,我們長江錢莊再大舉買多,繼續炒高標金價格。”
世界經濟大蕭條,畢竟才剛剛開始蔓延,海外的黃金也隻是還在緩慢的上漲,所以上海標金市場受人為因素很大的,隻是最終還是會受到外圍因素的整體影響。
“好”
眾人很快敲定好作戰方案:今天先拋出一個賣空的假象,實際上是換個名義低價吸納;大概吸納個四成的籌碼,再以長江錢莊的名義買進。
因為在陳光良的預測中,最終結果是要上漲的。
而現在長江錢莊可以動用‘1250萬’的額度,賺了錢,自然是增加保證金和信譽額度。
這邊程霖生得知長江錢莊的動作後,‘恍然大悟’的說道:“我就知道陳光良上次不過是想利用輿論抬高金價而已,根本不是所謂的世界經濟大蕭條,黃金要成為保值的投資工具。”
他本來就覺得‘世界經濟大蕭條’不可信,最多也就是美國‘股災’是真的,經濟有影響是真的,但不至於經濟大蕭條,更不至於世界經濟大蕭條。
屬下吳桂貞卻憂心的說道:“隻是老板,現在陳光良擁有《東方日報》,他對標金的影響就可以通過輿論,以後對我們也是個很大的麻煩!”
麻煩?
原來,和自家老板一樣的想法,吳桂貞也認為‘老板’程霖生可以掌控滬市的標金市場。
“哈哈”程霖生此時笑了起來,隨後說道:“這一次他突然拋空,一定會讓自己的信譽大跌,以後他再想利用報紙來造輿論,怕是沒有人信了!”
吳桂貞眼前一亮,說道:“對啊,今天很多人都看到陳光良親自到交易所,長江錢莊也是在賣空了幾十萬的單子(金額)。”
“好了,接下來我們盡管繼續賣空就是,黃金不會真的上漲,下跌才是趨勢。前幾年,我們做多賺了一些錢,如今我們要是再做多,豈不是要把錢輸回去。”
“明白”
此時的程霖生,不會因為長江錢莊賣空了,就去改變自己賣空的想法,他是有自己的分析。
他從1926年介入標金市場,其實也賺了好幾百萬,不過上個月就虧200萬,將他的利潤虧走了大半。
不過程霖生認為,是陳光良利用輿論戰勝了他,而不是真的黃金要上漲。
維他奶工廠,數百名工人正在忙碌,他們身著統一的工作服,為滬市及周邊城市提供營養的‘豆奶’。
經過半年多的發展,維他奶如今每日生產在15000瓶以上,年盈利可達十多萬大洋。
‘維他奶’推廣的太順利了,‘灌裝技術’讓其保質期長、檔次提升,‘營銷手段’讓其很快走進中高層收入家庭中。
甚至‘豆奶’還取代了一些家庭的‘牛奶’選擇,因為‘豆奶’加入香草精、糖、奶粉之後,口感變得更好,孩子更願意喝豆奶。
“你們覺得,這間工廠能否應對未來的生產任務?”陳光良拋出一個問題。
這間愚園路的工廠,占地麵積是5.2畝,兩層建築麵積是4500平米(666平米為一畝)。
副總經理陳世源開口道:“接下來,我們將在南鯨、杭州等稍微便宜的城市推廣,再加上滬市及周邊城市的增長,僅這部分的銷量就可能增長至3萬瓶。這間工廠倒是可以趕出來,但還是稍微小了點,所以滬市可以成立第二分廠。另外,北平、武漢等城市,要不要去發展,屆時可以當地開設工廠。”
擴張需要的是錢,所以風險性需要考慮的。
最好的辦法,便是一步步的來。
陳光良當即說道:“那行,我們在滬南租地皮,再建一家工廠。除了擴大生產外,我還打算讓技術研發部將‘牛奶’生產成粉狀,以‘豆奶粉’的方式出售,用開水衝泡後,便可以享用。這樣一來,我們能更好的擴張。甚至說不定,還能做到軍隊的生意。”
嫡係部隊,采購點豆奶粉,說不定將來打小日本拚殺起來更有力氣。
眾人當前眼前一亮,這個‘豆奶粉’顯然很有前途。
吳廣生說道:“豆奶粉的工藝不會難,隻是包裝得選擇罐裝的方式,當然成本也不會高!”
這個年代的餅幹,就是罐裝的(冠生園餅幹),可還沒有塑料技術。
陳光良當即說道:“好,那我們今年的任務是擴大周邊城市的銷售、建立一家分廠,以及研發豆奶粉及銷售。”
去北平和武漢開工廠,不僅擔心當地軍閥的不穩定,更重要是擔心本地企業家的模仿。
所以先搞豆奶粉,再打入當地市場,這樣就能是——最小代價,去發展市場。
維他奶這兩年賺的錢,還可以拿來擴大生產和銷售,等到1936年就該做多手準備——在重慶和香港建立兩家分廠。
隨後,陳光良召集管理層,製定了詳細的發展計劃。
他又幹脆提拔陳世源擔任‘總經理’,給予更大的權利,自己以老板身份監督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