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先斬後奏
字數:7232 加入書籤
1月下旬,春節的前一周。
陳光良來到《東方日報》,這裏的職員都是朝氣勃勃的,《東方日報》實行的是‘激勵製’,編輯和記者的收入,都是根據‘新聞’的質量和爆炸性有關。
所以,報業的風氣很好!
他在辦公室裏,先拿出紙和筆,開始寫一些文章。
第一篇文章,是關於《三輪黃包車的市場情況》,不過這篇文章隻是‘簡章’,因為陳光良本身也不是特別了解市場了。
第二篇文章,則是關於《美國經濟蕭條及蔓延至歐洲工業國家》,這次不是簡章,而是一篇完整的新聞。《東方日報》一直有關注西方國家的新聞,陳光良的信息渠道自然不缺,再加上一些主觀上的預判,自然它就是一篇好文章。
簡單的寫寫畫畫後,陳光良搖的人也來到他的辦公室。
‘名記’汪春華第一個走進來,恭敬的說道:“老板”
他當初憑借‘毛遂自薦’去跟蹤阮玲玉和張明達夫婦,報道相關的新聞,因而在滬市記者圈出名;當然汪春華是有名的‘阮迷’,新聞從來都是貶低張明達,甚至有構陷的成分。
其後,汪春華又陸續報道了‘徐誌摩和陸小曼’、‘名媛裘麗琳私奔京劇名家周信芳’等相關娛樂新聞,其不僅涉獵‘女明星’的新聞,而且也涉獵其他名人的新聞。
陳光良將第一篇文章遞給汪春華,說道:“這個內容你安排調查一下,然後發篇文章出來。”
汪春華接過《三輪黃包車的市場情況》,臉上有些驚訝之色,畢竟這個似乎應該是商業新聞,怎麽輪到他來調查和撰寫了?
不過他很快發現情況不對,隨後便信心十足的說道:“沒問題!這個顧竹軒表麵上對蘇北家鄉人照顧,實則也是在剝削蘇北人,其擁有滬市最多的1600多個大照會,卻舍不得為自己的家鄉兄弟更換三輪黃包車,這是妥妥的壓榨。”
他算是看出來了,老板這是要拿顧竹軒‘開刀’。
陳光良笑道:“這個差事可是有點危險性,畢竟顧竹軒也是青幫的大佬。”
汪春華直接說道:“我記得老板你曾經給我們上了一節課,說記者是公平正義的守望者,如果怕得罪人,那還做什麽記者。”
話雖這麽說,但《東方日報》編輯部也有不成文的規定,涉及到總司令和三大流氓的負麵言論,可能是通不過審核的。
“行,後續你們多關注顧竹軒!”
“明白”
汪春華算是明白了,老板和顧竹軒是有了矛盾。
不一會,《資本》雜誌的主編馮子銘,也走了進來。
“老板”
大家現在都改稱呼了,因為陳光良已經卸任總經理,由黃春蓀擔任。
看似實權讓給了外人,但實則所有人都會稱呼陳光良一聲‘老板’。這個稱呼並不是簡單的稱呼,因為《東方日報》是有好幾個股東的,陳光良占股56%而已。
之所以稱呼‘老板’,不僅僅是股權最大,更重要的是對陳光良的尊重。畢竟,整個報社的編輯和記者,都是上過陳光良的講課。
馮子銘雖然是新來不久,但也知道陳光良的地位——那是其他人撼動不了的。
“這裏有篇文章,你們幫我潤色一下,算是《資本》的投稿。”
馮子銘接過文章,隨即閱讀起來,稍後說道:“好的,老板這篇文章很全麵,當作為《資本》創刊的開篇正文。”
太精彩,他第一次在心底佩服某個人!
在這片文章中,老板不僅撰寫了美國和西方工業國家的經濟蕭條蔓延,還點了日本也將受到嚴重的經濟影響,會使其國內軍國主義更加猖狂,可能會對華夏東邊發起戰爭;最後,文章還建議華夏政府和商人,可趁著這波經濟蕭條,便宜的進口海外設備和物資。
當然文章中也涉及到黃金趨勢的分析,那自然是看漲——全球的民眾為了應對經濟蕭條,購買黃金保值是必然的行徑,價格自然會繼續高漲。
“《資本》的創刊工作怎麽樣了?”
“2月1日可準時發行”
“嗯你們編輯部有無信心?”
“當然有。《資本》不僅僅是一本商業性的雜誌,更是一本消閑類的雜誌,囊括本地市場的吃喝玩樂,非常有看頭。”
“有信心就好”
吃喝玩樂,那也是商業。
長江出租車。
總經理梁孟起向陳光良匯報道:“英商泰來公司和美商雲飛公司倡議,成立‘華洋出租汽車聯合會’並邀請我們入會,還希望你出席首屆成立大會。”
陳光良一邊思考,一邊說道:“這些洋人沒有好事,可不會有這種好心。”
梁孟起點點頭,說道:“這倒是,雖然我們華人出租車公司有幾十家,但基本上也就我們長江、祥生、銀色這三家華商擁有20輛出租車以上,其餘華商基本也就一二輛,多做‘拋崗’這種小生意。而泰來、雲飛公司都有近兩百輛出租車,占據滬市出租車80%的份額。現在這兩家突然聯合倡議成立‘華洋出租汽車聯合會’,想來一定是有所圖謀。莫非,是知道我們訂購了100輛雪佛蘭汽車?”
陳光良這時候說道:“不管他們,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我們出席便是。”
未必是風聲走漏,也有可能是兩家外資出租車公司看到華資出租車公司的蓬勃發展,因而想乘機先占據‘大義’的名頭。
畢竟長江出租車並不是從代理商那裏直接進口汽車,而是從通用公司辦事處進口汽車,還特地交代要進行保密的。
通用公司辦事處沒有必要為了這點事,去和兩家出租車公司通氣。
“是日期選擇在2月5日,邀請了您和我一起去。”
“嗯,到時候我會抽出時間的。”
今年,陳光良要大肆發展出租車企業,自然要參加更多的工作。
雖然總經理位置已經是梁孟起,但他是老板身份,自然也要把握全局。
聊了一下出租車公司的事情,陳光良便帶著梁孟起朝著美商‘上海電話公司’的辦公點駛去。
到達‘上海電話公司’後,陳光良和梁孟起在業務經理索雷的帶領下,來到其總經理波特的辦公室。
“陳先生、梁經理,我給你們介紹一下,這位是我們的總經理波特先生.”
雙方互相認識後,便在沙發上坐下。
梁孟起平常和電話公司自然打過很多交道,認識業務經理索雷。
不過這一次,陳光良親自拜訪總經理波特,顯然是有事相求:“波特經理,這次我們拜訪你,是希望拿下你們電話公司自用的電話號碼40000.”
波特和索雷臉上都比較意外!
但很快兩人也反應過來,這可能是個發財的機會。
波特故意說道:“陳先生,這個整數的電話號碼,我們一般都是自用,不對外出售的。”
陳光良知道,這是待價而沽,但他又不能主動提出價格,不然就會顯然對方的獅子大張口。雖然說,他大錢都已經花了,小錢應該也舍得。
但做生意不能如此來,有些事情也是要計算一下的。
當然,對於這個電話號碼,他自然也勢在必得。
所以陳光良說道:“電話公司無需太好記的名字,畢竟需要你們的業務,自然就會找上門。我們看中這個電話號碼,是比較好記,對於我們出租車公司來說有益。”
波特當即問道:“你們有多少出租車?”
陳光良說道:“20輛車,當然後期也會再添幾輛。”
半真半假。
波特一聽這話,自然也不會‘獅子大張口’,開出一個天價。
若是他知道長江出租車很快有幾百輛汽車,那恐怕天價就會看出來,當然他也不知道40000號碼真正的用意,也就知道是個整數。
於是,波特說道:“隻要價格合理,也不是不可以出售,畢竟客戶的需求,我們也要盡量滿足。但是,關鍵在於價格!”
早知道,這事就讓梁孟起來談。
但事已至此,陳光良也就果斷的伸出五根手指的說道:“五根大黃魚”
“哈哈”波特笑道:“陳先生太擅長說價了,不如你們再回去好好想想價格,晚點再重新報價。總之,電話號碼我留給你們,關鍵在於價格。”
陳光良果斷的說道:“行,那我們回家合計合計!”
這事還得暫退一下,不然他最高的報價‘10根大黃魚’都不一定談得下來。
不錯,陳光良心中最高價格是‘10根大黃魚’,也就是4000多大洋。當然,為了這個號碼,可能更高他也會答應。
但他現在不想被人牽著鼻子走,所以暫時回去一下。
“好,放心,我們肯定把號碼留給你們!”生怕陳光良等人放棄,波特又補充一句。
當然他肯定不滿足五根金條的,畢竟陳光良他是知道的,上海妥妥的有錢人。
回去的路上。
陳光良對梁孟起說道:“你馬上去登報,就說長江出租車即將啟用40000電話號碼!”
梁孟起先是一愣,隨即明白的說道:“好,反正波特已經答應留給我們.這樣一來,電話公司也就隻能賣給我們了。”
陳光良笑道:“這隻是第一步。上報以後,再找人撥通這個號碼,假意交車;隨後你再帶著8根金條去,波特他們肯定是會答應的。”
三天後,業務經理索雷來到波特的辦公室。
“波特,長江出租車已經登報宣稱,他們已經買下40000號電話號碼,並且即將使用這個電話號碼。”
波特一愣,隨即說道:“他們這是在做什麽?這個電話號碼還沒有達成交易,他們如此做是為什麽?”
索雷苦笑道:“上次你信誓旦旦的說留給他們,長江出租便抓住這一點,提前登報說明。現在打那個號碼已經打進來一些叫車的號碼,而我們原本辦業務的也將受到影響。事不宜遲,我們要抓緊時間將業務號碼變成新號碼,同時將40000號出售給長江出租車。”
“可惡”波特說道:“狡詐的華人,居然玩這一套。”
他是多次承諾這個號碼可以出售給長江出租車不假,但更多的是希望得到更高的價格。
結果長江出租車來個先斬後奏,將他們弄得騎虎難下。
不待波特和索雷惱怒太久,長江出租車的總經理梁孟起已經帶著金條,來到上海電話公司。
雙方一見麵,波特就說道:“你們就不擔心我們不將號碼賣給你們嗎?”
梁孟起笑著說道:“無妨,我們隻是希望獲得一個更好記的電話號碼。當然,既然事情已經到了這一步,我們還是希望買下這個號碼!”
波特見狀,隻能說道:“好,那就賣給你們,不過得要八根大黃魚。”
“成交”
波特、索雷一聽,頓時明白這件事的前因後果。
長江出租車也擔心他們兩人坐地起價,所以直接來個‘先斬後奏’,一旦他們不肯賣,那麽他們也就損失。
接下來,雙方也不再耍心眼,準備簽署正式的合同,將40000號碼進行交易。
祥生出租車。
周祥生此時看著報紙,突然手抖了一下,隨後自言自語的說道:“40000號碼,40000萬華夏人,遭了,這個好記的電話號碼,被長江出租車拿下了。”
最近,‘華洋出租汽車聯合會’成立在即,雖然是英商泰來公司和美商雲飛公司倡議,但華商誰能當選董事,誰能號召群商(華),這也是個爭奪的焦點。
他周祥生勝在入行早,規模也排在華商第一(29輛車)。
但不是沒有競爭對手,因為陳光良的影響力大的多,如果他去參加,那勢必會成為華商的領頭羊。
更何況周祥生在知道40000號碼被長江出租車拿下後,那也說明人家準備大肆發展,這樣一來,憑借陳光良的財富,還真是沒有華商是其對手。
“深藏不露啊”
周祥生最後不由得感歎一句,長江出租車經營一年半時間,發展算是中規中矩,突然一下感覺要大發展。
就是不知道,接下來長江出租車會購買多少車,增加多少分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