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銀行的起步

字數:8924   加入書籤

A+A-


    10月初旬,東方報社召開了董事局會議。
    陳光良決定將‘董事長’一職讓給洪雁賓,自己僅領‘常務董事’,退居二線。
    黃春蓀依舊擔任總經理,負責報社的運營。
    另外,陳光良再賣掉6%的股權給杜月笙,價值8萬大洋;這樣一來,陳光良僅保留50%的股權。
    之所以如此做,陳光良自然是打算開始‘避嫌’——將東方報社的管理權,徹底交給黃春蓀、張靜廬、馮誌銘為首的‘專業團隊’,他僅享有分紅權。
    以前,陳光良需要《東方日報》作為自己的‘影響力和勢力’;但如今,《東方日報》反而成為他的累贅。
    為什麽如此說?
    以這次‘九一八事件’為例,《申報》可以大肆批評南鯨方麵和總司令,以尖銳的批評,收獲不少新讀者;《新聞報》和《東方日報》也進行了此方麵的報道,雖然沒有《申報》尖銳,但自然也是批評聲為主。
    陳光良不能幹預,內心也不想幹預!
    但他又不想卷入這種是是非非裏,畢竟他知道曆史的走向,也沒有想過改變多少。
    所以幹脆,退居二線算了!
    以後的《東方日報》尺度,由張靜廬來把握,他是主編,也將受到南鯨方麵的重視;《資本》雜誌,則由馮誌銘來主持。
    惹下什麽禍,那也是他們被針對,輪不到自己了。
    散會後,陳光良指著董事長辦公室說道:“這辦公室直接讓洪先生辦公,我沒有什麽東西留下!”
    黃春蓀馬上說道:“東方報社的寫字樓足夠大,這間辦公室給您留著。”
    洪雁賓也說道:“我還是習慣那間辦公室呢!”
    顯然,作為《東方日報》、《資本》的締造者,大家都知道陳光良在報社800多名職員的重要地位。
    陳光良又說道:“那牌子抓緊給換了”
    黃春蓀回道:“那就換名譽董事長,你覺得如何?”
    看著大家期盼的眼神,陳光良猶豫了一下,說道:“行吧”
    一下子徹底不管,怕是也不現實,萬一內部混亂,豈不是浪費這個產業。
    畢竟,陳光良以後還會主持‘《東方日報》總部遷往香港’,將來可能還會重新掌權的。
    和大家交流一番,陳光良才離開《東方日報》的寫字間,其實大家都在一幢樓,抬頭不見低頭見的。
    回到8樓的辦公室。
    陸元台高興的走進來,說道:“老板,為你找到一幅合適的銀行大廈地皮,在寧波路與江西中路的交叉口,占地麵積達1畝8分地(1200平方),現在業主開價40萬大洋。”
    看著地圖上的位置,陳光良認真的考慮起來。
    江西中路,是有名的銀行街,也是在外灘西側的第二裏麵區域,過去便是四川中路,再過去便是黃埔灘路和外灘;知名建築包括建設銀行大樓、浙江第一商業銀行大樓、聚興城銀行大樓(現在是美國領事館暫時用物業)、祥泰銀行等。
    寧波路,是有名的錢莊街和銀行街,上海商業儲蓄銀行的新大樓也在這條街上(今年落成),其餘主要是很多錢莊在此,差不多有六十多家,當然很多錢莊隻是在‘新式裏弄’裏麵掛個牌子。
    地皮稍微小了點,單價25萬元每畝不算貴。
    有個1800平方米,陳光良真的是毫不猶豫買下。
    主要是,他有一點攀比的心理,像是劉鴻生在四川中路建了一幢‘企業大廈’,總投資在上百萬的華夏企業銀行大樓;再過兩三年,杜月笙又在河南中路投資兩百萬大洋,建立中匯大樓。
    開銀行,比的是信譽,一座高質量的優質銀行大樓,便是妥妥的信譽。
    寧波路52號這幅地皮,占地1200平方,投資個七八層的建築物,預計也就是總投資80萬。
    最近陳光良賺了不少錢,一時間胃口大了起來。
    “老板,那邊的地皮好尋是好尋,一年總歸有優質的大地皮放出來。隻要你願意等,後麵肯定有更大的。”
    陳光良馬上說道:“就是不能等,替我約業主,就這幅地皮。”
    稍微小一點也無妨,畢竟他也沒有想將銀行發展到何種程度。
    但特別是時間,非常的緊張。
    這幅地皮拿下來後,包括設計在內,要一年時間竣工。
    陳光良開銀行的目的,也是方便以後轉移資產,等到1937年,將總部轉移到香港;等到1941年,將資產存到美國去。
    這樣一來,他的銀行便可以順利度過那幾年時間,前世東亞銀行的簡東浦,不就是這樣操作的麽!
    決定買地皮後,陳光良也盤算了一下資產。
    這幢大廈投資80萬~90萬,平安銀行初始的資金是100萬,相當於他得準備190萬。
    此次他在棉紗期貨賺了50萬,再加上出售東方報社的8萬,加上他原本辦銀行準備的100,也有160萬的樣子。
    還差點!
    他錢倒是多,基本都是標金,包括最早投資的200萬標金(當前價值210多萬),以及從匯豐銀行和渣打銀行‘抵押貸款’35萬英鎊都換成了標金(價值700多萬兩白銀)(目前1英鎊=3.8美金=15.5兩白銀)。
    陳光良算了一下,雖然他現在隻有158萬大洋,但建築費又不是一次性支出,應該沒有問題的。而且以他的信譽,再借點也是沒有問題的。
    主要是,他旗下的企業剛剛抽走15萬去捐款,短時間也拿不出更多的流動資金來。
    不過雖然他的資金如此‘緊張’,也是他舍不得動用自己的‘標金(10兩黃金一根的大黃魚)’這個原因,不然他資金肯定是非常充裕的。
    幾日後,陳光良買下寧波路52號物業(占地1畝8分地),代價是40萬大洋。
    接下來,自然是準備向工部局申請重建,同時邀請華人設計師莊俊進行設計。
    在四川中路的一間寫字樓裏,‘平安銀行’的臨時寫字樓坐落在此,這裏是行政部門,樓下還租賃了一個門麵,作為銀行總行;另外,平安銀行還在愚園路的東方報業大廈一層,開設一家分行。
    初期規模大致如此!
    當然,平安銀行要下個月(11月)才開業,初始資本100萬。
    會議室裏,陳光良聽取了總經理夏高翔、協理葉熙明、儲蓄部經理秦伯厚、項目部經理(貸款)王亞新、會計部經理、出納部經理、總務部經理等人的籌備工作匯報。
    此次會議,甚至連三位‘跑街先生’(外勤營業員)——陳永琪、葛平甫、陳承宗,也出席了會議,他們是從其它銀行‘調’來的,手中有一些工商客戶關係。
    會議室有差不多有十七八人的樣子,而此時平安銀行已經招募到三十多人,管理層和職員已經基本到位。
    上層管理層主要是一個總經理、一個協理,五個部門的經理。
    夏高翔開口說道:“目前平安銀行的章程、管理機構、門市的安排已經到位,接下來將是培訓門市員工的服務水平.在保險櫃方麵,我們租借了上海儲蓄商業銀行的十個保險櫃作為備用”
    陳光良雖然剛剛接觸銀行,但也覺得這個管理班子的水平很高,畢竟都是從各個銀行‘請’來的人才。
    聽完大家的匯報,他才說道:“平安銀行在一年後,就將擁有自己的銀行大廈,也就是寧波路52號,我預計將投資90萬大洋。屆時,地下有自己的保險庫,一樓則是我們的營業部,二樓則是我們的行政部。”
    三至七層準備出租出去。
    夏高翔說道:“這是一個很振奮的消息,一座優質的銀行大廈,便是信譽的保證;再加上老板你的信譽和影響力,這些對我們吸納存款有很大的幫助。”
    眾人紛紛點頭。
    ‘招牌’、‘房子’、‘班子’,現在平安銀行都有很好的,陳光良也是寄予厚望起來。
    陳光良接著說道:“銀行成立之後,我會將長江地產、香格裏拉飯店、長江出租車、環球航運,這四大企業的財務關係,轉到平安銀行這裏。”
    聞言,夏高翔說道:“老板,雖然這四家企業轉到平安銀行,是一件好事。但如果這四家銀行的借貸情況比較大,我建議不要轉到平安銀行,因為一旦這四家銀行放棄和原來的銀行合作,一旦發生特殊情況,不利於這四家銀行的資金調度,畢竟平安銀行的規模尚小,不一定承受得住。”
    話說的比較隱晦,但卻非常明顯。
    假設環球航運貸款50萬,那麽這50萬債務轉到平安銀行(先償還前麵銀行),那平安銀行有沒有如此多的錢是第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是,一旦環球航運脫離其它銀行的關係,如果發生急用錢,那其它銀行不會再給與支持,那麽平安銀行有沒有能力救助?
    夏高翔是一個合格的銀行家,甚至這裏麵的厲害關係。
    陳光良成為銀行家後,如果將自己企業的財務關係都轉到平安銀行,那麽陳光良以後向其它銀行借錢,不會再方便了。
    “這個你們放心,我這四家企業沒有貸款,財務非常的健康。同時,這四家企業以後再借貸上麵,幾乎很少,甚至沒有。”
    眾人一愣,還有這樣的企業,不靠貸款存活?
    但很快大家又明白一些,因為陳光良在地產、金融上,賺了很多現金流,這四家企業可能就是純粹拿現金流投資起來的。
    夏高翔馬上說道:“這樣的話,財務轉過來,就是一件好事,很好的事情。”
    “嗯,就先轉著四家企業,其餘公司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情況,暫不用賺平安銀行。”
    “好的”
    大家這才明白,老板已經算到這裏麵的厲害關係了。
    此時。
    陳光良雖然抵押了長江地產、香格裏拉飯店、長江出租車,但債務卻是在他個人身份上;另外,這些抵押給的是匯豐和渣打,貸款出來的資金,已經投資在實物標金上,更不存在什麽風險。
    反之,這四家企業(包括環球航運)確實沒有什麽負債,接下來每個月經營流水,都是非常多的。
    目前。
    長江地產:其實已經是一家收租、物業公司,旗下的項目已經完工;主要收益,來自霞飛路的五十幢洋房(全部租出去了)、南鯨西路和愚園路的一些零散物業收租(雖然很多拿去給做員工宿舍,但畢竟其它兄弟公司也要出租金)、‘租地代建’項目的收益(一年2.5萬有)、物業收益等。
    香格裏拉飯店:生意很不錯,穩定收益;明年酒店大樓營業後,收入將翻倍。
    長江出租車:市場占有率穩居第一,盈利狀況不錯。
    環球航運:雖然在打價格戰,但本身就有三十萬現金流(無負債),以及廣州灣的兩艘船已經開啟運甘蔗的源源不斷利潤,所以完全支撐得下去。
    綜合下來,四家企業確實毫無問題。
    而這四家企業的總資產,高達1000萬——長江地產約200萬、香格裏拉飯店250萬、長江出租車350萬、環球航運200萬,屬於陳光良的核心資產企業。
    平安銀行接下這四家企業,立即就比劉鴻生的華夏企業銀行、杜月笙的中匯銀行,更有競爭實力了。
    論影響力,陳光良現在高過劉鴻生;論銀行的口碑,他肯定又高過杜月笙。
    結束平安銀行的工作,陳光良乘車回家,他現在就不愛加班,希望往家裏跑。
    距離威海路的家裏,也就五公裏的樣子,兩輛車很快駛進別墅的前院停好,隨後部分保鏢開始下班,別墅僅留下6個持槍保鏢在安保崗,以及四個女保鏢住家。
    “良哥”
    嚴人美穿著中西女中的校服,高興的跑出來。
    畢竟是新婚的嬌妻,見人已經小跑上前,但終究是大家閨秀,也隻是並排的和陳光良一起朝裏麵走去。
    “今天,學校組織了抗議活動,我們也去參加了!”
    “嗯,這樣的活動該參加.不過,除了學校的活動,其它組織的不要私自參加,不安全。”
    自從918事件後,上海天天舉行各種遊行示威抗議活動,最大規模高達20萬人的抗議活動,全國人民的憤怒達到了極致,抵製日本的一切商品、商業活動。
    “知道呢,我小心著呢!而且,令儀、我、涵芬都有保鏢看著的。”
    “嗯,小心點好,當然我也會很支持抗議的。”
    聊了幾句,到了一樓大廳的餐廳,正好一家四口準備吃晚飯。
    吃飯時,陳光良詢問道:“光聰,你最近有沒有參加抗議活動?”
    陳光聰放下筷子,說道:“哥,我們學校組織參加了。然後我今天還去看了給奸商掛牌子,包括洋布業奸商陳炳章、南貨業奸商李嘉甫、水果業奸商歐陽賀和棉布業奸商李仁甫,他們都被穿上代表著賣國賊的特殊服裝,拍照示眾。他們因販賣日貨且在多次警告後仍不知悔改,被處以罰款,金額從大洋三千至一萬元不等。此外,他們的全部貨物被沒收,如果沒有錢罰款,就會去挨餓。”
    這個‘執法’的是上海抗日救國會,這一舉措旨在警示其他商人,任何對祖國利益的不忠行為都將受到嚴厲的懲罰。
    特殊時期、特殊時代,就得這樣治這些奸商。
    反正陳光良自從穿越以來,堅持不和日本人做生意,不用日本商品。
    這是特殊時期,不同於後世的和平年代。
    當然,若是日本戰敗幾年後,陳光良就會考慮做他們的生意了,因為那個時候是賺他們的錢。
    “吃飯.支持抗議日本是好事,但我們要保持冷靜的心。激動是沒有用的,要學會冷靜思考。”
    “好的,大哥。”
    陳光聰拿起筷子,繼續吃飯,剛才的一些激動,總算平複下去。
    楊慧也趁機說道:“要保護好自己,少去惹事。”
    “喔”
    陳光聰就答了一個字。
    嚴人美則回道:“知道了,媽!”
    吃完飯,聊了幾句,陳光良就拉著嚴人美上樓,他們有自己的空間。
    “良哥,換個衣服啦?”
    “不麻煩了”
    要的就是‘阿凡達’,早對民國學生群很有好感。
    “那脫掉啦”
    “不要麻煩”
    裙子很方便。
    事後,嚴人美躺在陳光良的懷裏,有氣無力的說道:“良哥,你的行為嚴重反常!”
    剛才那一幕幕,好害羞。
    陳光良享受的說道:“男人嘛,都好色。但我最起碼能做到隻愛一人,所以仁美,你就不要怪我了!”
    嚴人美說道:“不是怪你,我是擔心讓你覺得——我很那個.”
    陳光良笑道:“這是我喜歡的,又怎麽對你有那種印象,反正閨房之事,就隻有我們,不要擔心。”
    “嗯”
    古人也不一定保守,招式也不差,說不定!
    夫妻情趣一些,有助於感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