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優雅
字數:7515 加入書籤
11月伊始,恰逢是周末。
陳光良便放下工作,陪同嬌妻嚴人美,一同出行的還有嚴人芸這個小姨子。
坐上汽車的時候,陳光良主動坐在邊側,將中間位置讓給嚴人美,嚴人芸則在另外一邊。
天氣剛剛進入秋天,微微轉涼。
嚴人美身穿碎花旗袍,腳上穿著長筒絲襪,再搭配高跟鞋和燙發,並略施粉黛,這樣的時髦造型,在上海等大城市的中國女性間非常流行。
當然,陳光良還喜歡嚴人美穿量身裁剪的碎花裙,再搭配高跟鞋,拎LV包包和噴香奈兒香水的西方時尚女性。
中西風格的嚴人美,他都非常欣賞,唯一遺憾的是——中西女中對頭發有要求,故不能留長發大波浪。
這個時代的絲襪並不是尼龍的,而是絲和棉,絲質最貴,棉次之。
說起華夏的絲襪曆史,要追溯到北洋時期——
當絲襪剛傳入中國的時候,卻曾被認為是“二毛子”的標誌,妥妥的有傷風化,所以當時隻有風塵場所的女子穿著較多。
怎奈愛美的女學生們後來也紛紛效仿,北洋政府不得不發文叫停說“學務局以近日各校女學生所著之單絲洋襪,透露皮膚,殊於外觀不雅,昨特通知各女學校,務需禁止,以重觀瞻”。
北伐勝利後,女性權利得以解放,絲襪這才順理成章的穿在了中華女性的秀腿上,最近幾年特別的流行。
嚴人美上車後,習慣性的挽著陳光良的胳膊,旗袍包裹的身材一覽無餘;結婚過後,嚴人美也逐漸豐滿起來,有望再長大一些,形成二次發育。
而臉上也增加了幾絲嬌媚,帶著溫暖的笑容,美麗動人。
車上,嚴人美優雅的雙腿交叉,微微的側身問道:“今天為什麽要我這樣穿?感覺天還不算冷,可以穿裙子,搭配一個外套,”
她最近愛上陳光良給她的搭配,非常的時尚,每逢周末兩天,她便穿搭那種風格。
嚴人芸此時宛如乖乖女,雖然好奇兩人的談話,但故作不關心,隻是在動的小耳朵出賣了她。
陳光良隨即說道:“今天是去金城購物中心轉轉,哪裏是國貨公司的地盤,我們這樣比較接地氣!”
嚴人美說道:“我說呢!對了,我記得金城購物中心也有你參與籌備,是不是?”
她對自己老公的事情,儼然已經如數家珍,哪怕是金城購物中心顧問這件事,她現在也記在了心上。
“嗯,當初我是顧問,收了他們五萬的顧問費!”
嚴人芸忍不住驚訝的說道:“當個顧問,就能收五萬的顧問費?”
陳光良指著腦袋,說道:“這個是最賺錢的”
嚴人美馬上教育妹妹道:“所以呀,讓你也努力讀書,以後爭取像三個姑姑一樣!”
她現在已經學會‘妥協’,認為她再讀大學不太可能,能在中西女中畢業,已經是最好的情況。
所以,她又將希望寄托在親妹妹身上,但恰恰這個妹妹,性格比自己軟弱,怕是更容易受父親的控製。
“喔”
嚴人芸果然隻是‘逆來順受’,親姐姐的話,她也不予反駁。事實上,嚴人美已經缺乏說教的資格了!
陳光良沒有幹預這種事,他感覺自己的嶽父嚴智多,一定也會將嚴人芸視為聯姻的對象。唯一的可能改變的事,嚴人芸可能有一點選擇性,但嚴智多絕對不會容忍她自由戀愛的。
不一會,三人來到南鯨東路的金城購物廣場。
5月份開業的金城購物廣場,以其獨特的設計和布局風格,一開業便生意非常火爆,這讓‘三大百貨’公司紛紛拿出看家本領競爭。
結果918事件後,國貨成為新風向標,金城購物廣場的70%是國貨,因此生意更加火爆。與此同時,金城購物中心的國貨商家,組建了一個‘華夏國貨公司聯盟’,以“中國人應用中國貨”為口號,經營著200餘家國貨工廠的4000餘類商品,被譽為“全國最完備的國貨總庫”。
陳光良不是‘喜歡道德綁架的人’,但時代不一樣,此時的華夏,他認為需要有這樣的輿論。
與此同時,陳光良今天也帶著嚴人美、嚴人芸來看看,若是後續某件產品可以用國貨替代,便可以選擇國貨。
三人逛啊逛,越逛越有趣。
在金城購物中心,甚至還有各種表演,熱鬧非凡。
不過人太多,三人並沒有湊熱鬧,每層都逛了個遍,熟悉一下哪些國貨用得著,以後需要的時候再來購買。
下午,再去黃浦灘走一走,拍拍照片,也算是為將來留作紀念。
最後,回到香格裏拉飯店又是吃飯和跳舞,仿佛人不知道疲倦似的,一切都因為這個時代的娛樂項目真的好少。
當然也不是少,而是陳光良不會去烏煙瘴氣的地方,例如‘金榮大世界’這些地方。這些地方確實很有趣(吃喝女票賭、雜技、戲劇、遊樂.),但卻腐蝕人的靈魂。
周末香格裏拉飯店有舞會,食客可選擇邊吃邊跳,喜歡安靜的,則可以選擇其它廳或包廂,甚至是西餐。
而今天,陳光良可以光明正大的摟著小姨子嚴人芸,在舞池中翩翩起舞。
“姐夫,姐姐說認識你前,你的舞就跳的很好,那麽你以前都是和誰跳?”嚴人芸突然飆出來一句話。
“咳咳”陳光良故意咳嗽起來。
頓時惹得小姨子開心不已,她繼續說道:“大家都說,你是個感情很專一的男人,看來也不簡單嗎?”
看不出來,平常人畜無害、溫順的小姨子,此時如此的調皮。
看來,人不能看表麵。
陳光良這才笑著說道:“小丫頭,套我的話做什麽。不過這事我還真問心無愧,我的舞蹈是一個舞女教的!”
嚴人芸驚訝的說道:“好呀,還說問心無愧呢,原來你也經常去舞廳消遣。”
陳光良笑而不語!
很快,嚴人芸在嚴人美麵前‘告狀’。
嚴人美優雅大方的說道:“你呀,我可沒有讓你去套你姐夫的話,自作多情。去舞廳有什麽奇怪的,你姐夫生意做的那麽大,難道不需要應酬麽?”
聽得出,話裏是很真誠的。
關鍵是,陳光良也落落大方,根本不在意這種事。
說明一件事,陳光良生活確實很潔身自好。
嚴人芸頓時感覺自己兩邊吃癟,心情不好的說道:“那姐夫,如果有人邀請姐姐跳舞,你怎麽看?”
陳光良說道:“應該不會,我交際的朋友之中,多為年長之輩,人家豈會邀請你姐姐跳舞。”
他今年二十一歲,能和他做朋友的,哪個不是三十歲以上,甚至基本都是四五十歲的人。
嚴人芸抓住這句話的矛盾所在,直接問道:“你沒有正麵回答呢?”
嚴人美也好奇的看著陳光良。
陳光良說道:“洋鬼子的東西,也不全是適合我們華人。其實我很少去舞廳,第一次去舞廳,還是帶著周興高他們一起去,找了一個年齡大一點、經驗豐富的舞女,傳授舞技而已,畢竟要學這樣的技能。我本人從未將舞廳視為應酬的地方,舞會也不會主動邀請人跳舞的.”
“噗嗤”
嚴人美和嚴人芸都忍不住笑出來。
很顯然,她們終於發現——一向非常西方化的陳光良,居然有著如此傳統的一麵。
嚴人美更是故意說道:“我的舞技,是和同學一起練的。”
同學,自然是女同學了。
陳光良有些窘迫的說道:“其實還好,我是可以接受的。”
話音剛落,一個洋鬼子居然不合時宜的跑到他們麵前,邀請嚴人美跳舞。
“NO”陳光良直接說道。
嚴人美和嚴人芸再次笑了起來,嚴人美也對洋鬼子,學著陳光良的口氣說道:“NO”
洋鬼子憤憤不平的離開!
“良哥,我表現怎麽樣?”
嚴人美也加入頑皮的陣營,眼睛帶著狡黠的目光。
陳光良隻能說道:“我真不是那麽封建的人,隻是認為凡事都會有一個度。西方的糟粕很多,我們東方也有很多優點,中西結合,才是最好的為人處世。”
是真的!
對於陳光良來說,假設他娶了唐瑛那種‘交際花’,還真也學李祖法那樣會選擇離婚。
他可以接受自己的妻子,有一定的社會交際,但不喜歡過分的應酬和交際。
總之,這裏麵是有一個度的。
嚴人美這時候認真的說道:“我明白的”
她丈夫是什麽樣的人,她覺得自己是清楚的,所以她如何做陳家的太太,自然也是有的——最根本的一個,那就是和其它男人保持距離。
另外一方麵,她也知道,自己的丈夫不會介意她和女性朋友們的交際和應酬,不存在‘拋頭露麵’是陋習的思想。
嚴人芸這時候主動認錯道:“姐夫、姐姐,我錯了,我不該挑撥你們的關係!”
陳光良大方的說道:“我和你姐的關係,要是受人挑撥,就說明我們還不夠恩愛,剛才就是個玩笑,沒事!”
嚴人芸這才放下心來,要是以後姐姐姐夫不帶自己出來玩,那可就不好了!
接下來,陳光良主動邀請嚴人美,夫妻倆在舞池裏,是最亮眼的一對。
兩人的眼神裏,都是彼此,仿佛這個世界再無其它人。
“良哥,回家吧!”嚴人美終於醒悟,連忙提醒陳光良。
“好,回家”
回到家,自然是上三樓。
事後。
嚴人美躺在陳光良懷裏道:“令儀她們說我最近變漂亮了,是不是真的?”
情郎的誇獎,當然最重要。
陳光良笑道:“告訴她們,這叫愛情的滋潤!”
嚴人美輕輕揮舞了一下小拳頭,打在健碩的胸膛上,嬌嗔道:“當然不能這樣講,一講她們就更來勁了,問個不停,多難為情。”
她其實更在意陳光良承認——自己確實更漂亮了!
陳光良沒有讓她失望,隨後笑道:“漂亮是事實,你越來越漂亮,人家不好奇才怪!”
嚴人美頓時開心的笑了。
“才不講”
隨後,陳光良問道:“學校老師中,有沒有為難你的,畢竟你結婚了?”
嚴人美馬上說道:“沒有呢,我們學校還招已婚婦女來學習呢,對這方麵沒有嚴格要求。”
陳光良笑道:“你們學校培養了不少夫人!”
宋氏三姐妹,宋仔文的夫人張樂怡,教育家俞慶棠、嚴幼韻、嚴彩韻、黃卓群、張樂怡、唐瑛等,皆是這所學校。
嚴人美抗議道:“不許這樣說我們學校雖然出了很多夫人,但並不是在培養夫人,而是在培養女性的愛、生活、成長。”
陳光良馬上說道:“對對,你們學校不是培養夫人,而是培養優秀女性。”
嚴人美這時候又說道:“等我中西女中畢業,你希望我做些什麽事情?”
陳光良真誠的說道:“企業家、慈善家,比較適合你。企業家,自然是加入家族企業;慈善家,也是我熱衷的事業,我們一起做。隻有一件事別涉獵,那就是政治!”
“嗯,我覺得企業家和慈善家挺好的,我會先好好把剩下的學業完成,再去做這些事。”嚴人美心滿意足的說道。
這一刻,她知道自己沒有被當做一個傳統女性,這不是她想看到的。
為了這場婚姻,她已經放棄一個理想,那就是考大學,但她並不希望成為一個封建女性,她也渴望有自己的事業。
如今,她得到了想要的答案,抱著陳光良緩緩睡去。
陳光良看著懷中的女人,也很是欣慰——嚴人美依舊保持著那種動人品質——獨立(Independence)、能幹(Ability)、關愛(Care)和優雅(Elegance),這也是中西女中的四大獎項。
第二天,嚴人美也早早的起床,她先是接過傭人的事情——替陳光良泡一杯茶,隨後她學習起英語來,這是她的短板。
所以,她會趁機請教陳光良。
陳光良自然也樂於教,懂英文,以後的用處很大,特別是在這個時代。
他本人,更是經常嚐試用英文來學習演講,畢竟以後他要立誌成為一位船王,英文演講很多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