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戰爭的殘酷

字數:8941   加入書籤

A+A-


    當日,陳光良首先參加了‘SH市商會’的會議,他是這個商會的常任理事,地位甚至高過杜月笙。
    會議緊急召開,自然是討論捐贈軍餉、抗戰物資等,並送往前線慰問抗戰軍隊。
    上海商會主席王曉籟、上海總商會會長虞洽卿等人輪番發言,旨在最快速度的進行湊集、募捐,並第一時間送上前線。
    陳光良也顧不上太多,隨後主動說道:“我旗下有一支卡車隊,可以拿出15輛卡車,另外,正巧我旗下航運和貿易公司的倉庫裏有棉服3000套、幹糧、醫藥用品.等,今晚就可以裝車。勞煩商會組織人手,明日第一時間能送達前線。”
    虞洽卿一聽,顧不得其它,當即說道:“太好了,這些都是戰場最需要的物資,我們馬上組織,爭取明日安全抵達另外,我們再湊一批軍餉,一同送往前線。”
    大家也沒有詢問陳光良為什麽這麽快就準備好物資,而且還是最需要的物資,畢竟這個時候不容多想。
    參加會議的二十多人,又迅速籌集約20萬大洋的軍餉,準備明日送達前線。
    不是他們‘太小氣’,而是這個時代的商人,要麽負債很大(例如劉鴻生、虞洽卿等),要麽一年已經捐出很多筆善款(家鄉修路鋪橋、各種慈善事項),要麽都是固定資產為主,亦或者短時間拿不出那麽多的現金。
    總之,能籌集的資金也就這種程度,而且後續肯定還需要很多資金——例如安置窮人。
    今天的籌款中,杜月笙再次籌集6萬,可見此人還是不錯的,畢竟杜月笙後續還有各種募集渠道。
    而陳光良決定先將卡車給商會使用,可以運輸更多的物資去前線;而他此次捐贈的物資,價值也是在十萬大洋出頭的樣子。
    至於後麵的卡車,隻要有需要,直接捐給十九路軍都是可以的,這批車價值在30萬大洋。
    當天,日軍在飛機轟炸後,隨後千餘人在強大炮火和裝甲車掩護下,向寶山路、虯江路各路口猛烈衝擊,企圖占領上海火車北站。
    北站為上海陸上交通樞紐,其得失關係整個閘北的安危。
    下午2時,日軍趁北站火起向北站猛攻,我守軍憲兵一個連與日軍激戰1小時後退出北站。
    下午5時,第156旅主力加入戰鬥,進行反擊,奪回北站及天通庵車站,並乘勝追擊,一度攻占日軍上海陸戰隊司令部,迫使日軍退至北四川路以東、靶子路以南地區。
    日軍首次進攻以失敗而告結束。
    日軍進攻受挫後,下午英、美國領事出麵調停(SH市政府稱是日本領事請求,國聯報告書則稱係SH市長所請),中日兩軍達成了在29日夜20時停止戰鬥的協定。
    十九路軍明知其為緩兵待援之計,隻因本軍也需調整部署,同意停戰。
    同時十九路軍也加強部署,急令駐鎮江以東之第60師進駐南翔、真如一線,並將第61師調滬,駐滬之第78師全部投入前線,加強防禦,嚴陣以待。
    夜晚,陳光良在霞飛路洋房裏的書房裏一個人待著,思索著自己還能做些什麽!
    他並不是特別的怕死,而且也一直非常冷靜,知道自己該做什麽;不然他完全可以選擇提前離開滬市,去香港避一避時間。
    畢竟這段時間的租界,也不是百分百的安全,日本人的飛機甚至在租界上方盤旋過。
    事實上,他能做的事情並不多,畢竟他隻是一個商人。
    而且能做的已經去做了,包括:
    第一,拯救商務印書館、東方圖書館,就是在拯救華夏的文化。
    第二,向閘北中大型工廠、教育機構等示警,盡可能的減少損失。
    第三,捐贈出十五輛卡車,以及價值十萬出頭的急需物資。
    接下來,隻能期望第十九路軍、第五軍的五萬戰士,奮勇殺敵,打出中華民族的骨氣來。
    贏很難,但隻需要打出骨氣,振奮全國人民的心,並讓日軍在國際上丟人,這便是真正的勝利。
    想到這些,陳光良心情稍微輕鬆一些,剩下的便是按照曆史繼續發展下去,他最多也就參與一些救助難民的工作了。
    救助難民,當然最重要的是錢糧,不然隻是口上宣揚,是無濟於事的。
    所以,陳光良就得保住自己的財富,並去創造更多的財富,甚至要賺外國人的財富。
    他目前的主要財富情況是:
    長江地產:霞飛路五十幢洋房、新城花園七幢臨街四層洋房、愚園路若幹洋房、威海路的陳氏府邸.總價值約200萬。
    香格裏拉飯店:價值三百萬(升值),占股55%價值約160萬。
    長江出租車:220輛汽車值(220萬)、存款加現金流約80萬、5輛卡車.總價值約320萬。
    環球航運/貿易:六艘5000噸‘次新船’價值200萬、現金若幹.價值約220萬。
    平安銀行/大廈:淨資產值在160萬左右。
    標金價值:600萬左右(含英鎊貶值賺的那部分,而且當前金銀兌換比已經上70)。
    僅這六大資產,陳光良的身家就已經達到1660萬。
    而最近一年的捐款,陳光良陸續捐出100多萬大洋,基本也是從這六大資產裏麵捐贈的。
    其餘陳光良還有一些零散的資產,包括捷瑞煤球、同昌車行製造廠、賈汪煤礦、粵省第一製糖廠、時代影業的股權,以及長江車行、維他奶等資產,差不多淨資產也在兩百多萬大洋。
    最近一年半,他的財富增長並不算快,因為基數大,而且事業的版圖擴大很快。
    財富能增長,已經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等這次戰爭平息,他也該想辦法——分散投資,不再局限滬市,不再局限華夏。
    “咯吱”
    門被打開,嚴人美端著一個托盤走進來。
    “良哥,吃點寧波湯圓,放了你最喜歡的糯米釀!”
    陳光良的口味很奇特,基本隻要是南方的美食,他都喜歡,包含川菜係列。
    所以煮寧波湯圓,他又喜歡放糯米甜酒。
    辣的也吃,甜的也吃,並沒有什麽忌口,隻要是美食就行。
    “嗯,都還沒有睡麽?”
    “沒呢,婆婆有些擔心你的安全,我在下麵陪她說了會話,又讓廚房煮了點夜宵。”
    “嗯,沒有什麽好擔心的,租界還是很安全的,可能是我太過小心謹慎,讓她擔憂了!”
    嚴人美端起碗,用嘴唇試探了一下溫度,然後喂給陳光良吃。
    她一邊還說道:“謹慎一點好,你做事總是讓人覺得安心今天閘北被轟炸得那麽慘,聽說商務印書館和東方圖書館是主要的目標,這些日本人真是可惡.”
    陳光良品嚐著湯圓,並說道:“這個你放心,我事前已經通知張元濟將商務印書館、東方圖書館的藏書,搬到時代電影院裏麵去,所以他們損失的僅是建築物和機械方麵,這些畢竟以後都可以拿錢買得到。”
    “真的?”嚴人美高興的說道:“良哥,你怎麽做到的?”
    陳光良挺享受嚴人美的崇拜,而且他對嚴人美沒有太多的秘密,便說道:“1月23日時,我就已經分析到日本必將入侵上海,並對閘北進行轟炸,那麽教育機構、圖書館等文化場所,以及大型工廠。所以我讓人對他們進行了示警,並親自勸說張元濟搬遷.不過,這些事你要保密,因為我也是隱藏了的。”
    “嗯良哥你真了不起!”
    陳光良頓時覺得這個誇獎很值得!
    “好,準備睡覺。隻有養足精神,我們才能麵對明天。不過,我不允許你走出租界,我們有我們幫忙的地方。”
    “嗯,我知道這個道理。”
    陳光良點點頭,就怕嚴人美年齡太輕,又以自己為榜樣,跑到前線去。
    1月30日。
    總司令發表《告全國將士電》,他說,滬戰發生後,“我十九路軍將士既起而為忠勇之自衛,我全軍革·命將士處此國亡種滅、患迫燃眉之時,皆應為國家爭人格,為民族求生存,為革·命盡責任,抱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之決心,以與此破壞和平、蔑視信義之暴日相周旋。”
    他要求全國將士“踔厲奮發,敵愾同仇……枕戈待命,以救危亡”,並表示他本人“願與諸將士誓同生死,盡我天職”。
    此電發布後,影響甚大,人心士氣,為之大振。
    同日,南鯨政府發布《遷都洛陽宣言》,表示絕不屈服,並自該日起將國民政府部門遷往洛陽,但軍委會和外交部留駐南京,同時命令前方軍隊由軍政部長何應欽和參謀總長朱培德共同指揮。
    與此同時。
    SH市商會、銀行公會等組織,第一時間將物資和軍餉,而且各種團體紛紛支持十九路軍,宋先生(女)、何先生(女)也紛紛第一時間慰問前線的戰士。
    隨後戰爭的日子,讓陳光良檢討了一下——他把戰爭想得實在太‘媒體化’了,殘酷到他拋棄了‘這就是曆史’的感官,而輕身感受到慘烈。
    大量的人間慘況發生,看了讓人揪心,不得不親身感受一番民族的災難。
    然後,租界也不是100%安全,愚園路、香山路連番被炸,英國大使詹森的座艦“辛博林”號也差點被日機投彈炸毀,日機在南京路華懋飯店盤旋,亙半小時之久。
    愚園路被炸,是陳光良都沒有想到的事情,而維他奶工廠正好在愚園路西段,此次也不幸被命中。
    陳光良第一時間來到維他奶工廠,看著殘敗的工廠,有些惋惜起來。
    總經理陳世源說道:“一些設備清理下,應該還能用,我們已經安排好人整理,盡可能的避免損失。”
    陳光良點點頭,說道:“沒有人死亡吧?”
    陳世源說道:“沒有,您讓我們關閉工廠後,這裏就沒有幾個人;日本飛機在上空後,他們又逃出來了,受了點輕傷。”
    第一次來愚園路投下炸彈後,陳光良便令陳世源緊急停工,但設備畢竟已經來不及拆卸。
    陳光良感歎了一句:“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怎麽也是自己的工人,他還是希望都沒有事情的;至於工廠,有錢就能重新建起來。
    陳世源又在一旁匯報道:“反倒是滬南的工廠沒事,當然我們已經將那邊設備轉移。”
    “不管這些了”
    陳光良問道:“整個愚園路的損失如何?”
    陳世源就住在愚園路,所以他比較了解。
    “連日來,愚園路大概被投下十來顆炸彈,受損建築物在三四十幢,主要集中在西段。”
    “嗯,看樣子不是重點區域,算是象征性的挑釁。”
    “也隻能如此想了”
    隨後,陳光良安排一番,便馬上離開。
    他可不是害怕,而是來到自己在愚園路中段的別墅,隻見這裏已經作為臨時醫護所。
    “哥,你怎麽來了?”
    陳光聰正在幫忙,見到陳光良便迎了上來。
    “嗯,來看看,這裏情況怎麽樣?”
    “有不少醫護人員,正在為難民提供基本醫療幫助。我等會就去長江車行基地,那裏的難民安置點有三百多人,我們全力保障他們的生活”
    陳光聰成熟了一些,此次被陳光良安排加入‘SH市抗日救國會’,並在愚園路參與組織‘臨時醫護所’、‘難民安置營’。
    愚園路被炸,他也是牽掛這個弟弟,但又不能再幹預陳光聰退出,讓人笑話。
    陳光良試探性的問道:“要不要回去?”
    “哥,這裏很安全,日本飛機隻是試探性的轟炸,現在美英應該已經施壓,後麵情況應該好些。”
    陳光聰沒有直接拒絕哥哥的好意,但又表明了自己的想法。
    “機靈點晚上早點回家,媽也擔心你!”
    “好的”
    隨後。
    陳光良在陳光聰的陪同下,考察了這個醫護所。
    讓人意外的是,自己表妹也在這裏做義工,他並沒有聲張。
    反倒是很多傷員聽說陳光良來視察,紛紛感謝起來,一些學生醫護人員,更是麵露崇拜。
    因為‘SH市商會’要把捐贈名單公示,所以陳光良每次捐款都會位居前列。
    例如‘江淮水災’他捐款26萬多,僅次於杜月笙(個人捐贈差不多,杜擅長募捐,他總計捐了52萬);
    而最近,陳光良更是捐出15輛卡車和以及15卡車的物資,更是成為滬市的新聞;此次愚園路的臨時醫護所、難民安置所,陳光良也給予了最大程度的支持。
    至於關於報信商務印書館、東方圖書一事,目前包括總司令、蔡元培等名人,都以為圖書被轟炸完,故紛紛在報紙上譴責日本破壞文化。
    目前,給大眾印象便是——商務印書館、東方圖書的藏書,完蛋了!
    這也是無奈之舉,如今日本人敢轟炸愚園路,未必就不敢轟炸南鯨西路,所以還是不要暴露自己。事實上,這兩座書館還是有少量書籍被毀,當然這些是來不及搬走的‘非重要物資’,算是障眼法了。
    臨走時,陳光良為陳光聰追加了安保力量,畢竟他隻有這麽一個親弟弟。
    好在陳光聰一直隱藏著,滬市甚至都鮮有人知道——陳光良有一個親弟弟,這也是他一直想保護這個弟弟。
    發生在1932年的‘一二八抗戰’,陳光良覺得打出了國威,將日本‘不可戰勝’的神話打破。
    要知道,在918事變發生後,東北軍隊連戰鬥的勇氣都無。
    如今第十九軍則可以和日本的海陸空三軍戰鬥了足足一個月出頭,屢次擊敗日本的總攻,破除‘四小時戰略閘北’‘12個小時占領滬市’的妄言,讓小日本四次更換主帥,並讓敵人傷亡上萬的戰績。
    所以,後世才將‘八年抗戰’改成‘十四年抗戰’,因為這一次戰役對華夏民族的團結,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華夏軍人的英勇抵抗,與九一八事變後的潰敗逃跑,氣象截然不同,使得全國上下彌漫的亡國滅種低落情緒一掃而光。使得十四年抗戰開始贏得國際關注和支持,改變了國際人士對華夏抗戰形勢的認知,有力推動了國際反日統一戰線的形成。
    3月初,華夏軍隊被日本偷襲,被迫退居撤到第二防線。
    3月3日,日軍司令官根據其參謀總長的電示,發表停戰聲明。
    同日,國聯決議中日雙方下令停戰。
    戰爭結束,但日本還占領上海大片的領土。
    當天,SH市商會、上海各路商界總聯合會、上海特區市民聯合會、SH市紙業同業公會電國民政府、何應欽等,要求“速派軍隊增援,收回淞滬,以救危亡”。
    但很顯然,國民政府隻想通過談判,來解決此次爭端,總司令忙著內戰呢!
    談判,勢必要做出讓步!
    失土喪權,倒是‘不會’,但一定會做出很大的退讓——例如不得在上海至安亭、昆山、蘇州一帶地區駐軍(後是由首都保安隊接管),而日本可進駐“若幹”軍隊。
    這裏麵的英美調停,也是在為自己的利益考慮,他們一直反對南鯨政府在滬市駐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