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遠洋運輸

字數:7378   加入書籤

A+A-


    鑒於4月份的銀價波動巨大,滬市金業交易所再次實行‘月月交割’的方式,以方便整理活躍的交易量。
    特別是長江錢莊再次獲利不菲,也在圈子裏引起很大的震蕩,畢竟陳光良一向是個‘風向標’。
    其實,滬市標金市場的炒家們,之所以將陳光良視為一個‘風向標’,並不是陳光良‘贏多輸少’,而是當年陳光良利用輿論的手段,讓大家深感佩服。
    陳光良本身就是一位非常有影響力的報紙撰稿人,其在經濟商業領域的影響力,目前還沒有誰能超越。
    好在,5月份一開始,長江錢莊拋空的力度驟然減半,也讓市場稍微冷靜不少。
    金業交易所。
    “這兩天,長江錢莊似乎不算確定白銀會繼續上漲,減少了拋盤的力度!”
    “常事,長江錢莊炒金,往往隻做一波行情,結束就基本上收手。今年他們2月份重出江湖,到4月底就盈利百萬(90萬),這種手段誰有!”
    “長江錢莊賺錢很正常,人家陳先生早就算到美元要貶值,銀元要衝底反彈.現在長江錢莊繼續拋空,說明從長期角度來看,白銀還有上漲的潛力,就看黃金漲不漲了!”
    熟知長江錢莊風格的炒家們,此時也在議論。
    最近‘美國取銷金本位’一事,已經被大家熟知,而且稍微懂經濟的人,都知道‘美國取消金本位’和‘1931年9月英國取消金本位’的情形一模一樣,那後麵走勢自然也可以稍微預測一下。
    美元目前貶值的幅度並不算高,對歐洲貨幣貶值在10%左右,對銀本位國家的貶值在15~20%左右。
    但進一步會不會貶值,這個就需要大家的預判力了!
    招商局和陳光良個人向花旗銀行的580萬美金貸款,自然還款的成本大跌;但是,花旗銀行並不會在意這些,他們反正是‘美元本位’的銀行。
    這邊。
    陳光良在長江錢莊再次獲利八十萬大洋後,並不再關注炒標金的事;而且,他還已經讓胡金順和吳新河將保證金撤出一半,僅用250萬的額度操作。
    他當然可以肯定,在5~9月的這段時間,國際白銀還會略微上漲,大概從35美分每盎司漲到40美分以上,相當於有20%的漲幅。
    但這期間的黃金,是否也會繼續上漲,金銀兌換率會不會隻是小幅上漲?
    因為不是很確定漲幅,所以幹脆減少額度。
    等到10月開始,陳光良再讓長江錢莊的額度重新回到500萬,因為年底一波的國際白銀,可能要漲到60美分,會有一波暴漲。
    這就是陳光良的操作思路,他的這種操作手段,也無懼有人盯上他,然後團結在一起和他做對手。
    這第一,他是站在大勢的一方;這第二,成是寧波幫的核心人物;這第三,他依舊掌握著輿論;這第四,陳光良的吃相一向優雅。
    這一日,陳光良來到南鯨,當麵想財政·部宋仔文、交通·部朱家驊,匯報工作。
    經過七個月的‘改革’,招商局的經營和財政情況,已經煥然一新;陳光良大膽的預測招商局今年盈利會達到300萬,且還款債務壓力銳減30%(相當於美元貶值30%)。
    宋仔文很高興的說道:“看來,我當初‘三顧茅廬’選擇出來的招商局總經理人選,是非常正確的選擇!”
    哪裏有三顧茅廬,明明是直接委托虞洽卿來充當說客,而且第二次已經是‘半威脅’的態度。
    當然對於宋仔文這個人,陳光良感官還是不錯的,而如今宋仔文也算是陳光良的靠山。
    隻是想到宋仔文今年10月份就要下台,陳光良也感覺自己的招商局總經理,要在那個時候考慮隱退了,不要再卷入官場上的事情。
    朱家驊也說道:“招商局的工作,不僅事關三四千萬的國營資產企業,更是事關我國航運的發展,可謂至關重要。”
    見狀。
    陳光良趁機提出道:“宋部長、朱部長,我向讓招商局去英國打造兩艘3000噸的新船,並踏入華夏的遠洋事業,開辟至馬尼拉、星島的國際航線。這些南洋航線,一直由美英日等國家把持,但主要乘客則是我們華人”
    此時的招商局,尚未開辟至東南亞和歐美的航線,這無疑讓陳光良有種想做點什麽的感覺。
    宋仔文馬上支持道:“這種事,你這個招商局總經理有自己的主動權和決策權,我們是很支持你的。隻不過,你的資金是打算動用白銀存款,還是?”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這是他的做事風格。
    陳光良馬上說道:“此時美元和1931年9月的英鎊,如出一轍,白銀繼續上漲是大行情,不到非必要的程度,那些白銀和大洋存款是不能動用,準備用於償還美元債務。所以,我想去和匯豐銀行談,邀請他們給予兩艘新船的貸款。”
    朱家驊也趁機附和道:“此時英國造船正處於低穀,打造新船的成本應該能生不少錢,要發展南洋航線,確實可以早做打算。”
    兩人之所以支持,這第一是因為招商局的經營和財政情況好轉,這第二是債務400萬美金,相當於少還60萬美金。
    最後,宋仔文很是滿意和堅定的說道:“好,這些事情,我和朱部長會全力支持你的,你盡管去做。”
    他期待陳光良將招商局打造成一家‘像樣的國營企業’,這將是除了銀行以外,南鯨政府最優質的企業。
    陳光良結束後,宋仔文讓朱家驊先行離開,他又和陳光良交談起來。
    隨後,宋仔文問道:“白銀的漲勢,你認為還有多少空間?”
    去年在陳光良的建議下,宋仔文令幾家‘國營銀行’進口白銀,用黃金也好,用外匯也好,用物資也好,總算是進口了八千萬兩的白銀。
    如今這8000萬白銀,漲幅20%,讓國家獲利不菲。
    當然白銀上漲,對整個華夏來說,自然也是會衍生成災難,隻是既然無法避免,那麽應該去尋求利益最大化。
    陳光良搖搖頭,說道:“我不太清楚,不過一年之內應該有答案了!”
    言下之意是,要看美元如何走勢,美國政府如何行動。
    宋仔文點點頭,沒有再問這個,畢竟陳光良也不是神人,能分析出一些有用的東西,已經是天才了!
    陳光良便起身告辭!
    宋子文還送他到了門口,以示鼓勵陳光良的功勞。
    事實上,陳光良也沒有什麽需要南鯨方麵做靠山的事業,他的核心事業基本都在租界內,根本不怕南鯨政府收拾。
    但這兩年,陳光良為南鯨方麵做事,主要是考慮到——以後重慶也會是他的棲身之地之一,打好關係很有必要。
    雖然難免會被南鯨政府剝削一些實業資產走,但總歸不要他和家人的性命就行,而且南鯨政府剝削的方式,好歹也會講究一下.
    抽了個時間,陳光良再次在滬市約見了匯豐銀行大班史蒂芬。
    他首先以招商局總經理的名義,提出希望貸款一筆資金,去英國打造兩艘遠洋輪船。
    史蒂芬自然也是知道,招商局的債務壓力銳減了不少,但他還是很謹慎的說道:“你們拿什麽抵押?”
    陳光良這一次很是有底氣的說道:“就是這兩艘船作為抵押”
    典型的空手套白狼。
    但這對匯豐銀行來說,再正常不過,‘連環貸’也是匯豐銀行比較熟悉的手段。
    果不其然,史蒂芬第一反應並不是覺得荒唐,而是說道:“招商局剛剛購入四艘二手貨輪,如今再造兩艘船,莫非是準備繼續發展沿海運輸?”
    陳光良坦白的說道:“是發展至南洋的遠洋運輸”
    史蒂芬一愣,心道這招商局發展也太激進了,不過看到陳光良年輕的麵孔,他也明白有什麽樣的掌舵人,就有什麽樣的企業。
    不過,他還是很快的說道:“我們是銀行,不管航運競爭的事情。既然招商局的經營情況得到改善,再加上有陳先生這樣的招商局總經理,這筆貸款我做主答應下來。資金,由我們直接代付給你們看重的英國造船廠,如何?”
    錢不走招商局的賬,相當於隻能選擇英國的造船廠。
    “行,沒問題!”
    本來也就準備選擇英國的造船廠,這個時代的英國造船廠和航運業,依舊是世界的數一數二。
    接下來。
    史蒂芬主動詢問起:“陳先生,上次你說要運輸一批白銀去香港儲存?”
    陳光良馬上說道:“我已經讓平安銀行在安排,一共是300萬兩白銀。”
    “好,我會安排可靠的管理人員,和你們對接的。”
    “多謝”
    因為是運輸到香港,再租賃匯豐銀行金庫存放,所以自然不存在匯豐銀行可以挪用的。
    史蒂芬關心這件事,隻是順手了解一下而已,而且匯豐銀行不缺白銀,也是很有信譽的。
    可以說他壞,但不能說人家沒信譽。
    回到平安銀行後,陳光良召集幾個核心管理層,商議事情。
    包括經理夏高翔、協理葉熙明、儲蓄部秦伯厚、項目部王亞新等人,悉數到會議室。
    這些管理層都是‘開山元老’,但陳光良也沒有忘記培養新人,包括借調招商局回來的張樹年(張元濟之子),已經升任‘副經理’級別的管理層。
    “公債市場情況如何?”
    夏高翔馬上說道:“距離去年這個時候,除‘關稅券’和‘整六’,基本上都已經普漲10元左右,漲幅逾三成以上。我們的投資中,不包含‘關稅券’和‘整六’,自然漲幅也已經逾三成,賬麵利潤已經接近170萬的利潤。”
    以平安銀行存款1800萬計算,一年利息支出也就六七十萬大洋左右;事實上,僅貸款600萬的利息(10~15厘),就足可以開支平衡,還能支付人員的開支。
    也就是說,30%左右的存貸比,就能支撐銀行的正常開支。
    而平安銀行投資500萬公債產生的利潤,那自然銀行的利潤來源。
    由於銀行容易出現‘壞賬’、‘呆賬’,所以銀行又會投資地產、公債等‘風險性投資’,以此來獲得更高的利潤,來抵禦風險。
    陳光良滿意的說道:“繼續持有,直到年底。正好公債的收益,用於我們香港投資的總部大廈綽綽有餘。”
    夏高翔點點頭,接著匯報道:“由於公債行情持續向好,平安銀行也不再依靠老板你的白銀來做後盾。”
    公債本來就可以‘變現方便’,所以平安銀行的貸款和存款存貸率相當於隻有35%左右,屬於非常健康的銀行。前提當然是,投資公債已經獲利。
    陳光良便說道:“正好,我存入平安銀行那筆白銀,現在采取‘存入’平安銀行的方式,利息按照活期計算。同時,這筆白銀要分批運往香港,並在匯豐銀行租賃金庫存放,直到我們的大廈和金庫完工。”
    眾人都明白,老板非常看重香港的發展,所以對此倒沒有什麽奇怪的。
    夏高翔便問道:“隻是香港的業務,怕是很難展開,畢竟那邊粵人占多數”
    陳光良隨即說道:“這個不用急,一步步來。總之有兩個業務值得我們提前布局,第一是滬市、武漢、廣州、香港的四角兌換關係,小日本亡我華夏心不死,香港就遲早會成為一個避難的地方,屆時資本就會朝滬市租界和香港轉移,所以這四角關係提前組織好,很有必要;第二是海外華僑喜歡通過香港,向內地匯款,這也是我們可以爭取的業務。總之,萬事開頭難,我希望大家堅定我製度的發展大方向。”
    “是,老板”
    通過幾件事,大家對老板的實力也是了解很清楚。
    平安銀行有今天的發展,全靠老板的人脈和大方向把握。
    人脈方麵,當初憑借陳光良的幫忙,滬市工廠主避免了五六千萬的損失,因此給平安銀行帶來近五百萬的存款及大量的業務;除此之外,陳光良的影響力,也讓很多散戶選擇平安銀行儲蓄。
    大方向把握,自然是公債投資這方麵。
    隨後,陳光良安排此次負責運輸300萬兩白銀的負責人,雖然是由匯豐銀行負責運輸,但平安銀行也會負責相關的手續問題。
    散會後。
    陳光良在辦公室裏思索著:
    平安銀行的發展,估計也就目前的程度,中等銀行的佼佼者,和大型銀行(國資銀行、北四行、南三行)差距很大。
    存款可能翻到兩三千萬已經不錯了!
    但平安銀行的利潤可不低,今年僅公債的收益,陳光良就預計在300多萬左右。
    憑借這筆利潤,平安銀行的資本額都可以向500萬衝擊了!
    銀行資本額提高,有利於銀行規模的擴展,及信譽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