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快樂農家院

字數:9367   加入書籤

A+A-


    一
    用了不到一個小時,秦母把菜和麵鹵都做好了。麵條得現吃現做,等大鍋裏的水燒開後,一家人就都上了炕,圍坐在餐桌旁。
    秦父和秦母坐在炕頭一側;邊小琪挨著秦母,和秦妍坐在另一側;秦科則坐在炕沿上,挨著秦父,以方便為大家服務。
    臨山人自打出生就坐火炕,所以老老少少都習慣了盤腿坐著。邊小琪從來沒有坐過火炕,不會盤腿,秦妍便教她如何盤腿。她有很好的舞蹈功底,馬上就學會了,和臨山人的坐法基本一模一樣。
    六個香噴噴的菜和一個湯擺放上了飯桌:一個小雞燉蘑菇、一個清蒸排骨、一個雞蛋炒茄子絲、一個青椒炒肉絲、一個蒜泥黃瓜拌豬耳、一個小蔥拌豆腐、一個西紅柿雞蛋湯。
    秦母忙不迭地往邊小琪麵前的碗裏夾雞塊和排骨,一邊夾菜,一邊說道:“小琪,公雞是自家養的,你叔今天早晨剛宰殺的;雞蛋也是自家的;肉和排骨是村裏的人今天上午殺的豬;菜是你和秦妍采摘的,都很新鮮。”
    邊小琪完全放鬆了自己,一邊吃著,一邊說道:“嬸,菜真好吃,又鮮又香。”
    秦母看她吃得這麽香,很高興,一直笑眯眯、慈愛地看著她。
    秦妍到秦母喜愛邊小琪的的樣子,故意說道:“媽,您光知道給小琪姐夾菜,還有我呢。”
    秦母說道:“小琪是第一次到咱們家,我當然要先照顧她了。我以前照顧你,一點也不少。以後啊,我可要更多照顧小琪了,這可有你嫉妒的時候了。”她把大家都說笑了。
    秦科拿來一瓶臨山縣產的白酒,陪著秦父喝二兩;秦妍拿來一瓶紅葡萄酒,跟秦母和邊小琪喝。
    酒杯都倒上酒後,秦科對父親說道:“爸,您先來說兩句吧。”
    秦父看著三個年輕人,有點激動,說道:“小琪大老遠來到咱們家,我和你媽都很歡喜。看到小琪一點架子也沒有,你們三個像親兄妹一樣,我們更高興。希望你們能互相幫助,都能成為有用的人。”秦父說的是臨山縣土話,秦妍知道邊小琪隻能聽懂她們簡單的對話,馬上為她翻譯了秦父的話。
    秦科說道:“爸,您和我媽放心吧,我們會努力的。”
    秦妍說道:“爸,我一定向小琪姐和我哥學習。”
    邊小琪笑著說道:“叔,您和嬸培養了這麽優秀的兄妹倆人,您們才是真正有用的人,我們得向您們學習。”
    秦科又看向秦母,說道:“媽,您也說幾句吧。”
    秦母笑道:“我哪會說啊?也不會喝酒,更不像你們念了那麽多書。小琪來咱們家,就像一隻鳳凰飛到了草窩一樣,我就是希望小琪不要見外,把這裏當成自己家一樣,要常來。有什麽想吃的,就跟嬸說。還有,以後要是秦科對你不好,你就告訴嬸,我來收拾他。”
    邊小琪高興地說道:“妹妹,不用翻譯了,嬸說的話我全聽懂了。秦科,嬸說的話,我可都記住了。”一家人又被邊小琪的調皮逗笑了。
    秦科舉著杯子,說道:“爸、媽,您們這麽多年一直辛苦勞作,供我和秦妍讀書,感謝您們養育了我們倆。我倆會加倍努力地學習和工作,去創造更好的生活。您們也都年過半百了,不要再這麽累了,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體。您們的身體好了,我和秦妍才能安心在外。對小琪,我是要負一輩子責任的,您們就放心吧。”
    秦妍接著說道:“爸、媽,我哥已經替我把對您們想說的話,都說了。我希望您們能健健康康地看著我哥和我成家立業。小琪姐、哥,您們對我的幫助,妹妹我沒齒難忘。妹妹我衷心地祝願您倆能永結同心。”
    邊小琪說道:“叔、嬸,我很高興跟秦科來到咱們家,見到您們和秦妍妹妹。我感受到了一個家庭的親情和溫暖,不論是在農村,還是在城市,這種情感都是必需的,是很重要的。我也明白了咱家為什麽能培養出這麽優秀的兩個大學生,是您們的善良、勤勞和樂觀,在無形之中給了她倆以直接或間接的影響。我認為我們三人都是有能力的年輕人,未來的生活隻會更加美好。我也要把自己當成這個家裏的一分子,所以,我和秦科決定來負擔秦妍妹妹四年大學的全部費用,解除妹妹的後顧之憂,讓她專心讀書。秦科和我馬上就要到北京工作,我們三人能經常見麵,想一想,我就很開心。”
    聽著邊小琪的肺腑之言,秦母高興地流淚了,說道:“小琪,你這麽通情達理,嬸我太高興了。你這麽好的閨女被我們老秦家遇到了,來,我不會喝酒,也要幹了這杯酒。”說完,她就先幹了杯中的紅酒。
    秦妍又被感動哭了,說道:“小琪姐,遇到你,是我哥的福分,也是我的榮幸。有這麽愛我的姐姐,我太幸福了。”
    邊小琪笑著說道:“妹妹,我們都要加油,為了我們美好的未來,幹杯!”
    秦科也被邊小琪的坦誠和大度感動了,從她一進家門,就能跟他的家人這麽相投,是他始料未及的。他深情地對她說:“謝謝你,小琪。”然後他對秦父說:“爸,咱倆也喝一杯吧。”秦父不善言談,但也深受感動,和秦科碰了杯。
    邊小琪放下筷子,說道:“叔、嬸,我不能再吃了,我要留著肚子吃手擀麵。”秦母和秦妍一聽,就要起身去下麵條,她說道:“嬸、妹妹,我們不要動。秦科負責去下麵條,他今天幹的活最少。”
    細細的四季豆絲配著肉丁、雞蛋和海米,聞著鮮香,麵條筋道有嚼頭。邊小琪一邊吃著打鹵麵,一邊笑著對秦妍說道:“誰將來娶到妹妹,那他可有口福了。”
    秦妍笑道:“姐,你喜歡,我以後經常做給你吃。”
    二
    吃完飯,秦科搶著去刷鍋洗碗。
    秦妍在中學沒有接觸過電腦,她領邊小琪走進她的房間,打開新的筆記本電腦,向邊小琪請教如何使用電腦。邊小琪介紹了筆記本電腦的組成部分;如何設置i地址;如何查看電腦的配置,秦妍很快就掌握了。她又教秦妍如何使用微軟公司的辦公軟件,經過一個小時的細心講解,秦妍也領悟了辦公軟件的精髓,能開始使用word、excel和owerot了。邊小琪又告訴秦妍很多使用辦公軟件的技巧,說她還需要時間去磨練,時間久了,她一定是一個熟練使用辦公軟件的高手。
    秦科收拾完廚房,也走了過來。給秦妍列了一個書單:《深入理解計算機係統》,《計算機c語言》,《深入理解x係統》,《數據結構》。他告訴秦妍,一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學生,隻要精通了這四門專業課,就一定會成為一個編程高手,不愁找不到好工作。在學好大學基礎課的前提下,如果有充裕的時間,可以提前自學這四門課。
    秦妍說道:“哥,我記下了。”
    邊小琪又說道:“妹妹,英語也非常重要,聽、說、讀、寫,要都學好,不能像中學那樣,學成了啞巴英語。我相信你的讀和寫應該都沒有問題,關鍵是聽和說。在大學期間,就去把托福和研究生英語水平的考試考過,一是來驗證自己的英語能力,二是為將來可能的出國做準備。有了清晰的目標,就要毫不猶豫地去付之行動。大學生活說輕鬆就輕鬆,說辛苦也辛苦,關鍵是個人的態度。”
    秦妍又點點頭,說道:“小琪姐,我記住你的話了,我會努力的。”
    邊小琪從自己的小坤包裏拿出一遝錢,對秦妍說道:“妹妹,你馬上就要去大學報到了,這是五千塊錢,你先拿著。你在學校裏不要太節省,要注意身體,要吃好,我和你哥以後會定期給你轉錢。”
    秦妍看向秦科,秦科笑著說道:“你就聽你小琪姐的吧。”
    秦妍雙手從邊小琪手裏接過錢,又哽咽了,說不出話了。
    邊小琪笑著對她說道:“妹妹,你今天有點像林妹妹喲。”
    秦妍破涕為笑,抱著邊小琪的胳膊,頭倚在她的肩頭,說道:“姐,你人美,心更美。”
    邊小琪也笑了:“嗯,妹妹,這話我愛聽。”
    看到一旁擺放的縫紉機,邊小琪又好奇了,便問秦妍:“妹妹,你會縫衣服?”秦妍說道:“姐,我會。我還會裁剪衣服呢。”邊小琪馬上說道:“我還不會使用縫紉機呢。來,你教我如何使用。”秦妍立即找來兩塊布頭,坐在縫紉機前,給她示範起來。
    這是一台腳踏式家用縫紉機,秦妍雙腳踏在縫紉機踏板上,把布料放在機頭下麵的送布牙上,放下壓腳,左手按著小布料前端,用右手轉動機頭右側的轉輪,以啟動縫紉機機頭轉動。機頭轉動後,她的腳跟著有節奏地蹬動踏板,通過曲柄帶動皮帶輪的旋轉,又通過皮帶帶動機頭旋轉,機頭上的機針就上下跳動起來。她再用右手按著布料的後端,布料依靠送布牙和壓腳的配合向前輸送。在移動中,布料就被縫合在一起了。
    邊小琪按照秦妍的操作方法嚐試起來。一開始,她沒有掌握好手和腳的配合,機頭反轉,布料不向前走動,反而向後退。秦妍糾正她的動作,她很快就能順暢地踏動縫紉機了,布料向前走,完好地被縫合了。
    秦科在一旁看著,感慨道:“聰明人幹什麽都能看出聰明來。”
    秦妍也由衷地說道:“小琪姐的悟性真好,一點就透。”
    聽著兄妹倆的誇讚,邊小琪把縫紉機踏轉得更流暢了,笑道:“我媽送給嬸的呢子布料,就不用送裁縫店了。”
    秦妍說道:“姐,我也就是敢裁縫一般的布料,像呢子這種高檔的布料,我不敢下手。我媽比我裁剪和縫製的水平高,需要她親自動手。”
    三
    邊小琪對農村很好奇,想到村裏走一走,看一看。於是三人午後也不休息,結伴向村子裏麵走去。
    秦家莊有五百多戶人家,是十裏八村中最大的一個,有五百多年的曆史。像秦科家這樣比較新式的磚瓦房都建在村子周邊,村子中間的房屋大多很老舊,少說有幾十年,多則有上百年的曆史了。老房子的院子很小,胡同也狹窄,大多是用小石頭砌牆的低矮瓦房,還有一些是草房,如實地記錄著這個大村子的陳舊痕跡。
    秦科說他家的老房子也在其中,她們一家四口就住在這樣的三間小房子裏,直到他小學畢業。改革開放後,他父母憑借勤勞的雙手,才建起了現在居住的大瓦房。
    走到久無人住的老房子,踏進小院,隻見院內雜草叢生,院牆搖搖欲墜,屋頂也往下塌了。
    邊小琪想象著她們家曾經的窘困,說道:“秦科,這樣的居住條件是觸發你發奮讀書的原因之一吧?”
    秦科說道:“小琪,這應該是一個原因。我改變不了環境,就去改變自己。”
    秦妍說道:“姐,那時我還很小,不記得在這裏生活的樣子了。”
    邊小琪說道:“妹妹,你讀書這麽好,是不是受你哥的影響?”
    秦妍說道:“姐,是的。我上學的時候,老師總是以我哥為傲,要我向我哥學習。”
    邊小琪說道:“現在我們都改變了自己,要在大城市生活,要住大房子。我們要把叔和嬸也接到城裏享福去,這不是夢,我覺得十年之內就能實現。”
    秦妍說道:“姐,我相信,一定能。”
    在村子南部的一個坡頂上,卻有幾排建築風格完全不一樣的房子。房屋地基使用了整塊的大條石,大青磚砌的牆體很厚實,屋頂覆蓋著小片的黑瓦,屋簷長出,木製窗戶上有漂亮的如意結形的棱格,院子也大,門也高闊。這些房子跟那些老房子相比,顯得高大厚重。
    看到邊小琪疑惑的樣子,秦科說道:“小琪,我們秦家莊是附近有名的鄉紳村,曾經以三多聞名:地主多、財主多、讀書人多。中國人一有錢了,就蓋房子,買地,我們村的財主也是如此。這些大房子都是他們的住宅,解放以後,被貧農瓜分了。由於曆史的原因,這些地主的後人不能上學、當兵和被招工,也娶不到媳婦。有一個我按輩分須稱呼八爺爺的一家,他有五個兒子和一個女兒,最大的兒子比我父親大六歲,最小的兒子比我大八歲,都沒有結婚成家。改革開放後,一家人都離開了秦家莊,投奔遠在新疆的親戚,聽說在新疆都娶到了媳婦。”
    聽秦科講述秦家莊的曆史往事,邊小琪被吸引了,也被震撼了。她問道:“你的祖上是什麽情況?”
    秦科說道:“我的祖輩不是地主,算是富農。我爺爺在解放之前,就把家裏的土地基本賣光了,所以,我家的成分被劃為中農,沒有受到各種運動的影響。看到村裏的地主和富農的下場,我爺爺很慶幸自己有先見之明。”
    邊小琪感慨道:“幸還是不幸,其實已經由不得自己了。”
    秦科說道:“我們這一代還是幸運的,趕上了好時代,可以自己決定自己的命運,所以,我們得抓住機會,為自己,也為下一代。”
    緊靠村子東邊的地方是一大片空地,比較平坦,明顯能看出是拆了一些破舊的老房子後,騰空出來的。
    秦妍說道:“姐,這裏是放映露天電影的地方。縣裏的放映隊經常下鄉,為村民放電影。”
    邊小琪說道:“我都是在電影院看電影,不知道看露天電影會是一種什麽感覺。”
    秦妍笑道:“姐,聽說明天晚上就有露天電影,我們來看吧。”
    秦科笑道:“小時候,沒有電視機,每當有放映隊來放映電影,村裏就像是過節一樣,可熱鬧了,也是我們小孩子最興奮的時候。明天晚上,我領你來找找我小時候的感覺。”
    秦妍又說道:“姐,這裏還是趕集的地方。明天這裏應該是趕集的日子。”
    邊小琪問道:“什麽是趕集?”
    秦科說:“趕集就像城市的自由交易市場。為了方便農民的商品買賣,政府指定在一些較大或者交通方便的村子,輪流開設交易市場,按照陰曆的日子,周期循環。”
    邊小琪說道:“城市裏的自由市場天天都有,地點固定。農村的趕集也是天天都有,隻是地點不同,對嗎?”
    秦妍說道:“姐,你說的對。明天就輪到我們秦家莊的集市了,但一般隻有大半天時間,下午早早就散了。”
    邊小琪笑道:“明天我們來趕集,體驗一下農村自由市場的氣氛。”
    往家走的路上,邊小琪又看到一棟大紅瓦房,高大寬闊,大門開在山牆上,不是住宅,像是一個大禮堂,上麵的水泥字寫著“一九六二年建”。
    秦科說道:“這是村裏的大禮堂,是村民集會的場所。裏麵的還有一個大的主席台,小時候,村裏排演樣板戲,就在這裏。”
    邊小琪問道:“你們村還有戲劇人才?”
    秦科笑道:“我們村有幾個會拉二胡的人,以前還有一些被下放到村裏的知識青年和右派,她們吹拉彈唱,都很精通。這裏很熱鬧,我小時候很愛跑到這裏來玩。一般在過年的時候,才有樣板戲看,像《海島女民兵》和《紅燈記》都在這裏演出過。後來,右派被平反了,知識青年返城了,這裏便冷清了下來,再也沒有樣板戲可看了。這裏已經空置很多年了,成了麻雀的天堂。”
    邊小琪說道:“你們村很有意思,完全不是我想象中農村的樣子,我不虛此行。”
    秦科笑道:“
    小琪,你算是知識青年重新下鄉,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了。”
    邊小琪笑道:“我是自願的,不像那些排演樣板戲的知識青年,她們是被迫來的。”
    四
    回到家裏,秦母在擇韭菜。
    邊小琪對秦母說道:“嬸,我們中午吃得太好了,還沒有消化完呢。”
    秦母笑著說道:“晚上總要吃飯,我們就吃點清淡的。也不急,可以晚一點吃。小琪,晚飯我們吃韭菜盒子和小米粥,好不好?”
    “嬸,我喜歡清淡的晚飯。我能幫您做點什麽?”邊小琪高興地說道。
    “小琪,不用你幫忙了,我自己就可以。對了,天還早,你們去咱家的果園裏摘點蘋果吃吧。”秦母說道。
    秦科提著一個簍子,三人就要出門,看到大黃在一旁站著,秦妍說道:“大黃,走,去果園。”大黃卻不動,眼睛看著邊小琪,秦妍笑道:“姐,大黃怕你不讓它去,在等你的允許呢。”邊小琪看著大黃,笑著說道:“大黃,走吧。”大黃一聽她的命令,立刻跑到她身邊,圍著她撒歡。她試著去摸大黃的腦門,大黃高興的搖頭擺尾起來。她笑道:“大黃真通人性。”秦妍笑道:“姐,你來了,大黃都不理我了。”惹得大家都笑起來。
    大黃在前麵跑,她們三人在後麵走。走了一裏路,過了一條溝,來到了一片栽著很多果樹的坡地。
    邊小琪說道:“妹妹,這麽多的果樹都是咱家的?”
    秦妍笑道:“姐,隻有其中的兩畝是咱家的。要是都是咱家的,我爸一個人可忙不過來。”
    秦父在果園裏巡視蘋果的成熟度,看著累累的果實壓彎了枝頭,邊小琪說道:“秦叔,一棵樹結了這麽多蘋果,算是大豐收嗎?”
    秦父笑道:“今年雨水好,果樹結果不少,算豐收了。”
    摸著紅彤彤的大蘋果,邊小琪說道:“秦叔,這種品質的蘋果,在西州得好幾塊錢一斤。今年的蘋果收入應該不錯吧?”
    秦父說道:“小琪,比去年不會多多少。每家的蘋果都豐收了,那麽市場上蘋果的行情也不會高。大城市的蘋果價格高,那是因為中間經銷商賺走了大部分的利潤。這樣的蘋果在我們這裏最多能賣一塊多錢一斤,刨除農藥和人工費,果農賺不到多少錢。碰上不好的年頭,還會虧本,種的越多,虧的也越多。所以,豐收也不一定能多掙錢,還可能虧錢。”
    邊小琪說道:“農民這麽辛苦,一年下來,還不一定能掙到錢,所以,還是得到城市去工作和發展。”
    秦父說道:“小琪,你說的對。秦科和秦妍通過讀書走出去,是我和你嬸最欣慰的事,我們一輩子的辛苦也就值了。”
    看到她們三人揀品相不好的蘋果摘,知道她們是想留著最好的去賣錢,秦父不由地心熱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