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如火如荼的準備

字數:3556   加入書籤

A+A-


    蘇淵看著他們摩拳擦掌的樣子,點了點頭:“準了。既然你們有此雄心,朕便任命你二人同為“東南海軍都督同知”,與徐豹一同,輔佐冷清語,給朕好好操練海軍!若有怠慢,朕唯你們是問!”
    “謝陛下隆恩!臣等必不負陛下所托!”兩兄弟欣喜若狂,跪下謝恩,差點沒當場磕起頭來。
    雖然,他們的職位比冷清語那小丫頭低,但是人家冷清語有軍事天賦,他們可是比不了,當然不會不服氣。
    於是,東南海軍的核心架構就此確立:總督冷清語,下設三位都督——都督僉事徐豹,都督同知李明光、李公明。
    在蘇淵的大力支持和冷清語的鐵腕治理下,整個東南沿海如同一個巨大的戰爭機器,全力開動。
    無數工匠被征集,沿海的造船廠日夜燈火通明,敲打之聲不絕於耳,一艘艘更大、更堅固、裝備更多火炮的新式戰艦逐漸成型。
    兵源從原水師、沿海衛所、甚至內地踴躍報名的青年中選拔,與整編後的海盜們一同接受嚴酷的訓練。
    軍餉、糧草、軍械物資源源不斷地從各地調運而來。
    蘇淵幾乎將帝國小半的財政收入投入其中,展現出了驚人的決心。
    海軍規模飛速膨脹,目標直指十五萬精銳!各類戰船的數量也在不斷突破計劃。
    時間就在這緊張而有序的準備中悄然流逝,轉眼已近三個月。
    這日,蘇淵正在批閱海軍建設的奏報,貼身內侍悄聲入內,麵帶喜色地稟報:“陛下,櫻子夫人處太醫來報,夫人已有一月有餘的身孕了。”
    蘇淵執筆的手微微一頓,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複雜難明的光芒。
    這個消息,在意料之外,卻又在情理之中。那個夜晚之後,他並未頻繁召見德川櫻子,但她終究還是懷上了龍種。
    這個孩子,來的時機頗為微妙。
    在他即將以她的名義東征倭國之前,這無疑又增加了一層羈絆和籌碼。
    這會讓德川櫻子的地位更加特殊,也讓未來對倭國的統治,多了一絲“血緣”的聯係。
    “朕知道了。傳旨,好生照料,一應用度,皆按嬪例供給。”蘇淵語氣平靜地吩咐道,隨即又低下頭,繼續處理政務,仿佛這隻是一個小小的插曲。
    然而,這個消息卻像一陣風,悄悄吹遍了行在。
    冷清語得知後,隻是微微蹙眉,更加專注於海軍事務;
    徐豹聽聞,心中更是敬畏,愈發不敢有絲毫異動;
    而李明光和李公明這兩個活寶,則已經開始私下嘀咕,這孩子將來會不會被封個“倭王”什麽的……
    德川櫻子撫摸著尚未隆起的小腹,站在窗前望著東方的大海,眼神更加深邃難測。
    這個孩子,是護身符,也可能是催命符。但她已沒有退路,隻能沿著這條既定的路,一步步走下去。
    東海之上,風雲再聚。一支前所未有的強大艦隊正在迅速成型,它的利刃,即將指向日出的方向。
    而一個孕育中的生命,似乎也預示著那片土地未來的命運,將與中原王朝更加緊密地糾纏在一起。
    …………
    東南沿海的春天,似乎比往年都要來得熾熱。
    並非隻因天氣,更是那一片片依港而建的巨大造船工坊和兵工廠裏,迸發出的前所未有的熱火朝天。
    從空中俯瞰,漫長的海岸線上,數十個大型船塢如同巨獸的巢穴,依次排開。
    每一個船塢內,都躺著一具正在成型的巨大龍骨,那是未來海上霸主的骨架。
    數以萬計的工匠、役夫如同忙碌的工蟻,穿梭其間。
    號子聲、錘鑿聲、鋸木聲、絞盤轉動聲,混雜著海浪的喧囂,奏響了一曲充滿力量與雄心的交響。
    “嘿——謔!嘿——謔!”
    粗壯的繩索繃緊,巨大的舵葉被數十名精壯漢子喊著號子,一點點吊裝到位。
    另一邊,工匠們正小心翼翼地給新下水的艦船安裝側舷的炮窗蓋板,測量之精確,要求之嚴苛,前所未有。
    不僅僅是戰船。在內陸依山靠水、便於隱蔽運輸的區域,一座座新興的兵工廠也拔地而起。
    高聳的水輪提供著動力,帶動著沉重的鍛錘起起落落,反複鍛打著燒紅的鐵胚,那是未來火炮的雛形。
    工匠們按照從京城火器局帶來的新式圖紙,精心鑄造著炮管,打磨著銃機。
    空氣中彌漫著煤炭、金屬和硝石混合的獨特氣味。
    一車車優質的木材、鐵礦、硝石、硫磺從各地源源不斷運來,又有一車車打造好的龍骨構件、纜繩、帆布、乃至成型的火炮、火銃、彈藥被運往各個港口碼頭。
    整個東南的民生似乎都圍繞著這場龐大的海軍建設而轉動。
    這一日,甬寧港最大的造船廠迎來了最尊貴的視察者。
    蘇淵在冷清語、徐豹、李明光、李公明等海軍將領的簇擁下,親臨現場。
    他並未穿龍袍,而是一身玄色常服,但帝王威儀不減。
    所到之處,工匠和役夫們紛紛跪倒,山呼萬歲,眼神中充滿了敬畏與激動。
    蘇淵仔細視察了各個工序。他停在了一艘即將完工的巨型寶船前,仰頭望去,船體巍峨,猶如海上城郭。
    “此船一次可搭載多少兵員?配備多少門炮?”蘇淵問道。
    負責的工部官員連忙躬身回答:“啟稟陛下,此乃‘鎮遠’級寶船,按冷元帥要求設計,滿載可運兵八百,配有重炮二十門,兩側另有迅雷銃四十挺,艦首還設有衝天炮發射架……”
    蘇淵仔細聽著,不時點頭,又提出一些問題:“船體結構強度能否承受如此多火炮齊射的後坐力?水密隔艙是否足夠?風帆操控能否更便捷些?”
    他的問題往往切中要害,讓陪同的工匠和官員們冷汗直流又佩服不已,顯然皇帝陛下對海事和軍工並非一無所知。
    這些人並不知道,幾乎所有的設定,都是從蘇淵處流出的初始版本,後續讓更加專業的人士進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