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震撼場麵
字數:3762 加入書籤
“北遼女王耶律嫣然陛下已複信,她將親自率領使團前來,並……並希望能帶上兩位小殿下。”
蘇淵嘴角微揚:“準。”
“原西慶、西維歸附的貴族代表,也已應允。隻是……其中幾人,似乎頗為忐忑。”
蘇淵淡淡道:“讓他們來。讓他們親眼看看,何為天朝軍威。”
“國內各界名流、各大報社主編、學堂先生代表、工商巨子等,邀請函均已送達。”
與此同時,《京華日報》連篇累牘地發表社論:《強國必須強軍,軍威即是國威》、《從閱兵看華夏複興之路》、《吾輩當自強:愛國之心與民族歸屬》。
茶樓酒肆,街頭巷尾,人們議論的都是即將到來的閱兵,一種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好奇心被徹底點燃。
啟元八年,五月初一。天公作美,碧空如洗。
神京城的主要街道早已淨水潑街,黃土墊道。從皇宮承天門到正陽門的主街兩側,人山人海,萬頭攢動。
百姓們扶老攜幼,翹首以盼,臉上洋溢著興奮與自豪。小販們趁機兜售著小小的紙質國旗和陛下的小畫像,生意異常火爆。
受邀的中外賓客們,則被安排在承天門城樓兩側的觀禮台上,視野極佳。
北遼女王耶律嫣然一身北遼盛裝,英姿颯爽,她一手牽著一個五歲左右、粉雕玉琢的雙胞胎孩子,目光灼灼地望向遠處。
周圍的西慶、西維舊貴族們則神色複雜,帶著敬畏與不安。那些西方商人們,則拿著單筒望遠鏡,交頭接耳,臉上難掩驚訝與好奇。
上午九時整,鍾鼓齊鳴。
蘇淵的身影出現在承天門城樓正中央。他依舊身著那身筆挺的元帥服,身姿挺拔,目光如炬。
“萬歲!萬歲!萬歲!”山呼海嘯般的歡呼聲瞬間爆發,震耳欲聾,百姓們激動地揮舞著手中的紙旗,表達著他們對這位帶領華夏走向強盛的帝王的無限愛戴。
蘇淵抬手,輕輕向下一壓。
刹那間,全場肅靜。唯有風聲獵獵。
禮炮轟鳴一百零八響後,閱兵總指揮、兵部尚書王礪高聲宣布:“閱兵開始!迎軍旗!”
在雄渾激昂的《鋼鐵洪流進行曲》(新譜的軍樂)中,三名高大的護旗兵護衛著巨大的華夏金龍紅旗,邁著正步率先通過承天門。那整齊劃一、充滿力量感的步伐,瞬間震撼了所有人!
“我的上帝……他們的步伐,就像一個人!”英國商人羅伯特舉著望遠鏡,失聲驚歎。
緊接著,步兵方陣來了!
“向右——看!”領隊軍官一聲令下。
“為人民服務!”士兵們怒吼著蘇淵親自定下的口號,頭“唰”地向右轉,目光如利劍般射向城樓上的蘇淵,同時,皮靴砸地的聲音如同驚雷滾過天際。
唰—唰—唰!每一個方陣都如同一塊移動的鐵板,紋絲不亂,殺氣騰騰。
百姓們看得熱血沸騰,激動得滿臉通紅,許多人甚至流下了熱淚。
“好!好啊!這就是咱們的兵!”
“太威風了!看誰還敢欺負咱華夏!”
“陛下萬歲!華夏萬歲!”
耶律嫣然緊緊握著孩子的手,眼中閃爍著驕傲與傾慕的光芒。
她身邊的舊貴族們則臉色發白,冷汗涔涔,徹底被這強大的武力和組織力所震懾。
隨後是炮兵方陣。騾馬牽引著一門門黝黑鋥亮的新式野戰炮、榴彈炮緩緩行進,粗大的炮管直指蒼穹,展示著毀滅性的力量。
雖然還不是機械動力,但其森嚴的氣勢已足以令人膽寒。
最後,一隊手持最新式“啟元八式”***的精銳士兵跑步通過,這種可以連續射擊的自動火器,更是引起了觀禮台上西方商人的極大震驚和竊竊私語。
整個閱兵式,如同一場力量的盛宴,秩序的華章,完美展現了華夏新軍的紀律、意誌和強大的武器裝備。
閱兵結束後,沸騰的神京城久久無法平靜。
茶館裏,人們興奮地比劃著討論:
“看見那槍沒有?真亮!聽說能打很遠!”
“還有那炮!好家夥,那麽粗的管子,一炮下去,城牆都得塌了吧?”
“最重要的是那股精氣神!咱們華夏的軍隊,不一樣了!真不一樣了!”
觀禮台上,鷹國商人羅伯特對同伴低聲道:“必須立刻寫信回國!這個東方帝國……已經徹底蘇醒了!他們的軍事力量和組織度,遠超我們的想象!未來的貿易和外交政策,必須重新評估!”
北遼女王耶律嫣然在覲見蘇淵時,目光灼灼:“陛下,您的軍隊……令人敬畏。北遼能成為華夏的一部分,是我們的榮幸。”
她身後的舊貴族們更是跪伏在地,不敢抬頭。
蘇淵站在城樓上,望著下方依舊歡呼湧動的人海,聽著那“華夏萬歲”的呐喊聲浪,他知道,他想要的一切,都成功了。
強大的軍威震懾了內外敵人,激發了全民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歸附者更加忠心,窺伺者心生忌憚。
工業化的初步成果轉化為國防力量,得到了最直接的展示。
通過西方商人之口,華夏強大的形象將開始傳播世界。
國富民強,民族複興,百姓歸屬……
這些抽象的概念,在這一天,通過那鏗鏘的步伐、冰冷的鋼鐵和震天的歡呼,變得無比具體而真實,深深地烙進了每一個華夏子民的心中。
…………
神京城,承天門外大街,啟元八年五月初一,巳時初刻
仲夏的晨光穿透薄霧,灑在鋪著新式水泥的寬闊禦道上。
街道兩旁早已萬頭攢動,人聲鼎沸。
小販的叫賣聲、孩童的嬉鬧聲、還有人們興奮的議論聲交織在一起,空氣中彌漫著一種節日般的躁動與期待。
賣冰飲的攤子前圍滿了人,賣小國旗和皇帝蘇淵小幅畫像的販子生意格外紅火。
李老根,一個五十多歲的京城老住戶,穿著漿洗得幹淨的青布短褂,額頭上冒著細密的汗珠,正使勁踮著腳,眯縫著眼望向遠處長安街盡頭那肅穆寂靜、尚未動靜的閱兵集結區域。
他忽然像是發現了什麽新奇事物,猛地拽了拽身旁鄰居家姑娘的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