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優勢在我

字數:9142   加入書籤

A+A-




    第113章 優勢在我
    第113章 優勢在我
    2月3日。
    夜晚。
    指揮所內眾人各司其職。
    趙方遠接管部隊調度,謝爾蓋處理各種情報。
    王奉站在瞭望孔前,看似在用望遠鏡觀察戰場,實際上意識早就飄到係統麵板上了。
    半個小時前。
    趁著黃昏,夜色降臨,第十三師團發動渡河進攻。
    隻不過,麵對戰鬥群與31軍共同構築出的綿長防線,一個旅團的兵力,很明顯力不從心。
    照明彈在淮河上空閃耀,兩岸如同白晝一般。
    趙方遠疾步走近:“長官,今夜日軍攻勢疲軟,要不您還是先休息一下吧。”
    王奉搖搖頭:“不能懈怠,留給咱們的時間不多了,得想個辦法,盡快把日軍打疼。”
    趙方遠撓了撓頭,沒明白話中之意:“時間不多了長官,此話怎講?”
    王奉放下望遠鏡:“津浦南線耗的確實有些久了,再這麽下去,恐怕北線要出大問題。”
    李宗仁手上隻有不足七個軍,三個軍,外加華北戰鬥群駐防蚌埠淮河一線。
    北方實力空虛,是必然的。
    三維立體作戰地圖升級後,範圍半徑達到了三十公裏,日軍指揮所正好被囊括進去。
    方才前線戰事不緊,他對日軍指揮所進行了一次“細致排查”。
    恰好趕上了在開軍事會議。
    雖然聽不清聲音,也看不懂日語。
    但王奉多次看到,幾名少將以上的日本軍官,在地圖上,對著津浦北線指指點點。
    事出反常必有妖!
    一股不祥的預感,湧上王奉心頭。
    相較於南線一個師團又一個旅團的配置,北線是兩個滿編的常備甲種師團,
    由於韓複榘的擅自逃離。
    目前大半個山東淪陷,但磯穀師團和仙台師團,基本上沒有遭受多大傷亡,戰鬥力時刻保持在全盛狀態。
    趙方遠有些憂慮:“長官,來時我考察了下地形,上窯,爐橋一帶皆是平原,半點起伏都沒有,想要以奇兵製勝,恐怕不太容易啊!”
    王奉沉住氣,默不作聲,意識切換到俯瞰視角上,尋找日軍可能出現的破綻。
    但很可惜。
    對麵指揮官很有一戰風格,采用大縱深埑壕穩紮穩打,戰線和第十八師團接壤,想要找出漏洞。
    難!
    趙方遠心中暗自思忖:“要不.和59軍商議一下,四軍同時作戰,總會有機會的。”
    王奉應了一聲:“依今之計,隻能如此了。
    蚌埠北岸。
    張自忠一身幹練軍服,拿著一個望遠鏡,臉頰凍得通紅,正率領軍官團夜巡陣地。
    51軍折損過半,已經退居二線,目前整個淮河防線,都是59軍在抗著。
    此戰,59軍上下對此極為重視。
    說實話,一個軍對抗一個師團,很難,難於上青天。
    59軍並非第一次在津浦線上打仗,經驗算是豐富,和日軍旅團,聯隊,大隊都交過手。
    但一次沒贏過。
    副軍長李文田站在身側:“長官,夜裏冷,一線有兄弟們盯著呢,先回去休息吧!”
    張自忠抬頭,望向璀璨星空,環視四周,見身旁沒有外人:“實不相瞞,被調到南京軍政部後,我一度以為,此生再無重回戰場的機會。”
    “沒想到,李長官宅心仁厚,親自向委員長保舉我。”
    張自忠嘴上一邊說,一邊苦笑。
    雖然重新掌握了軍隊權柄,但名義上,他仍是那個南京軍政部附,所謂的軍長,隻不過是代理之權。
    機會隻有一次。
    此戰要是打不好,以後想要名正言順的重回部隊,恐怕就難了。
    李文田站住來,立正敬禮,神情肅穆:“請長官放心!”
    “我已經和弟兄們講了,此戰係長官榮辱,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張自忠笑了笑,拍了拍李文田的肩膀,繼續向前走著。
    59軍是他一手培養起來的部隊。
    十幾年前,張自忠曾在西北軍任學兵團團長,這支部隊的性質,和教導團差不多。
    裏麵隨意拎出來一個兵,放進普通部隊裏都能充當基層軍官。
    之後,又任38師師長。
    幾年前軍隊改編時,59軍以原38師為基礎擴建,上中下層軍官,絕大部分來自於學兵團。
    這麽多年一起走來,說句不好聽的,這支部隊快成了他的“私兵”。
    李田文跟上去,心中回想起張自忠不在時的景象。
    整個59軍一片混亂。
    嚴重一些,說句“叛兵”都不為過。
    那段時間他擔任代理軍長,根本指揮不動下麵的師長,也不想指揮。
    隻不過被推到了這個位子上,有些事不得不做。
    戰鬥命令下來,士兵們破罐子破摔,成群結隊的賴在營房裏不走。
    甚至私下密謀,反正都是沒娘養的孩子,索性不如直接上山當土匪。
    馮玉祥,宋哲元親臨,也指揮不動部隊。
    這事甚至鬧到了委員長的耳朵裏,當即開始為59軍謀劃新軍長。
    軍長一職,可不是什麽爛大街的職務,即便重新選人,也要考慮能力夠不夠。
    常凱申挑選一輪又一輪,一共就幾個合適人選,還都互相推諉,沒一個願意上任的。
    一兩個師長不聽調令,可以直接關押起來,軍法處置。
    但整個軍上上下下三萬多人,集體抗命,這誰受得了。
    最後一直僵著,直到張自忠重臨部隊。
    一名通訊兵匆匆跑來:“長官,友軍電報!”
    張自忠轉過頭:“是哪支部隊?”
    通訊兵:“西側的華北軍!”
    在普通士兵中,戰鬥群稱謂念著不順嘴,根據習慣,直接私下改成了“軍”。
    是王奉的部隊?
    張自忠看了眼時間,晚上十一點。
    這個時間,想必定是有緊要軍情
    “我看看!”張自忠接過,上下掃視一眼。
    提著的心,不禁放鬆下來。
    “大半夜的,淨整嚇人的事.”
    李文田走近:“長官,發生什麽了?”
    張自忠:“友軍部隊發來消息,希望幾支軍隊的指揮官,能共謀抗戰大計!”
    李文田皺眉:“這華北戰鬥群,是晉軍的部隊?”
    那版《申報》,在各軍隊中已經傳封了,眼下整個軍界,誰不知道王奉,華北戰鬥群的赫赫威名。
    張自忠心中思忖,一兩秒後回道:“算不上,這支部隊的指揮官倒是厲害,之前歸德會議時,曾有過一麵之緣。”
    李文田有些顧慮:“長官,這前線指揮混亂,四支軍隊想要通力協作,恐怕有些難啊!”
    “第31軍是桂軍,隸屬第十一集團軍,51軍隸屬第三集團軍,我部和華北戰鬥群,又是戰區直屬”
    經過這麽一提醒,張自忠也考慮到了這個問題。
    協同作戰,說容易也容易,說難,也確實不簡單。
    除非李長官親自指揮作戰。
    “回電,我部同意請求,擇日與君共謀大事!”雖然覺得有些不靠譜,但張自忠還是表示支持。
    那日在歸德,王奉指著地圖侃侃而談的模樣,在他心裏留下了很深印象。
    2月4日,
    上午十點。
    經過一夜的休整,日軍發動了新一輪的猛烈進攻。
    由於第十三師團投入戰場,日本航空兵適當的向上窯一線,傾注了部分火力。
    處心積慮布置的彈性防禦,終於發揮了效果。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
    最明顯的就是,在日軍轟炸過後,前沿陣地能在三分鍾內,對渡河之敵展開反擊。
    換做以往,這個時間至少要在十分鍾以上。
    同時也大大降低了傷亡。
    麵對前沿陣地頑強的回擊,第十三師團叫苦不迭。
    連續進攻了兩個小時,結果連河中間都沒過去。
    指揮所內。
    趙方遠站在瞭望孔前,時刻關注著戰場局勢。
    發現日軍發現異動,不僅有些疑惑:“長官,這鬼子.都去哪裏了?”
    “攻勢突然減弱了不少會不會是企圖迂回我軍側翼?”
    王奉搖了搖頭,嘴角想笑,但又覺得不合時宜:“以我所看並非如此。”
    趙方遠心中狐疑。
    王奉繼續解釋道:“淮河寬闊,日軍想要迂回作戰,難度何其之大。”
    “況且,我部陣地距離59軍不遠,51軍在後方駐紮,雖然損失過半,但軍心並未渙散,尚且還有一戰之力。”
    “我觀敵軍指揮官作戰風格,一再求穩,是不會冒這個風險的。”
    趙方遠輕輕點頭,覺得此話確實在理。
    “依長官之見,日軍為何放緩了進攻?”
    王奉:“想必.應該是轉去進攻第31軍了。”
    雖然31軍的作戰也很頑強,但無論是在裝備,還是士兵素質,相比戰鬥群,都弱了一大截。
    柿子專挑軟的捏.
    趙方遠撓了撓頭:“長官,是不是要派兵過去增援一下?”
    王奉思來想去:“給張虎發報,佯裝渡河迂回,吸引點日軍火力!”
    說罷,立刻切換視角。
    第31軍的情況確實刻不容緩,日軍以大隊為單位,梯次發動進攻。
    軍長劉士毅在指揮所內,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
    頭頂的飛機也不斷盤旋。
    桂軍的武器儲備還算豐富,第31軍裝備了些外國引進的防空機槍,但效果很一般。
    隻能防禦低空,射程僅在一公裏上下。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王奉想起件事:“昨天發給各部的電報,都有回複嗎?”
    趙方遠:“其餘三部均表示同意,不過給戰區長官部的通電,目前還沒有音訊。”
    王奉點點頭。
    北線戰事緊張,吸引了絕大部分注意力,南線相對僵持,報上去的消息被擱置,也是情有可原。
    趙方遠眉頭緊皺:“長官,現在的情況.到底怎麽做,才能一舉擊退日軍?”
    王奉攤開地圖,關於作戰計劃,他昨天想了一夜。
    若是論起曆朝曆代,發生在徐州地區的大型會戰。
    無論如何,也落不下淮海戰役。
    回想起前世著名的電影語錄——“八十萬對六十萬,優勢在我!”
    當時覺得可笑無比,現在身臨其境,王奉隻覺得感同身受。
    “目前日軍的總兵力,大概在兩萬五千人左右,各類戰機上百架,坦克三十輛,火炮七十餘門。”
    “戰鬥力毋庸置疑的強,就連我們對麵的第十三師團,哪怕隻剩下一個旅團,綜合戰鬥力也要比第26旅團強上一倍有餘!”
    趙方遠,謝爾蓋兩人點點頭。
    日軍的戰鬥力,眾人心中早已明了。
    師團是綜合作戰單位,旅團不是。
    按照目前的日軍編製,一支師團下方,除了兩支旅團充當作戰單位外,還有相當數量的後勤單位。
    據王奉這些日來的觀察,第十三師團單是野戰醫院,就有四座。
    除此之外,兩個通訊部隊,一個防疫給水部隊,一個野戰炮兵聯隊,騎兵偵查大隊,工兵部隊等等。
    獨立作戰能力相當強悍。
    這還是王奉第一次,遭遇成建製的師團部隊。
    “而反觀己方兵力,我部算上預備役,堪堪破萬,31軍大概有兩萬人,51軍萬人左右,59軍初來,全軍上下能有三萬人!”
    “加在一起是多少?”
    “足足七萬人!”
    “七萬對兩萬五,優勢在我!”王奉雙手拄著桌子,眼神死死盯著地圖上的淮河。
    所幸另外三軍,皆是各地方軍精銳,都沒有缺額,吃空餉的情況。
    趙方遠雙手環抱於胸前:“長官,這意思是”
    王奉指向淮河北岸,眼神堅決:“誘敵深入,然後圍而殲之!”
    “淮河以北河道縱橫交錯,可以沿地形而守,分割日軍,形成一個大包圍圈,徹底吃掉這股日軍!”
    趙方遠有些震驚。
    他原本以為,作戰計劃的目標,最多是重創日軍,降低淮河南線的威脅。
    沒曾想到,長官要直接圍殲日軍。
    一個師團,外加一個旅團啊。
    謝爾蓋倒覺得沒什麽,這種戰爭規模,放在歐洲戰場,算不得什麽大的戰役。
    “我們足足有七萬人,和日軍兵力相差,差不多有三倍多,已經滿足進行一場圍殲戰的條件了。”
    “總的來說,我們是占優勢的一方。”
    趙方遠提出疑問:“長官,日軍空中偵察機,能直接全麵的俯瞰整個戰場,恐怕包圍圈還沒形成,計劃就要泄露了”
    王奉抬起頭:“平原作戰,最考驗部隊的機動能力。”
    “你說的情況,我考慮到了,這個包圍圈的口袋,隻能晚上紮。”
    “一夜的時間,十個小時,紮好一個至少十五公裏寬的口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