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討賊檄文

字數:8028   加入書籤

A+A-




    []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李世民一副好好先生的樣子,站在大殿上俯視著台下的單雄信,臉上帶著茫然的神色,而他所問出來的話語卻如同利劍一般,直插所有人的心頭。
    萬世一係!
    這就是正統。
    繼承天命承襲了九州華夏正統的乃是宇文化及,而宇文化及禪讓的乃是李世民,既然如此,李世民才是真正的正統,那位遠在南方的李淵、所謂的大唐皇帝,又算是什麽東西?
    他有正統麽?
    空口白牙就想要套取華夏九州正統,套取皇帝的位置?
    誰給他們的勇氣?
    哪裏來的勇氣?
    一部分腦子腐朽如同木頭一樣的老臣子們也都反應了過來,他們自然是可以用“道德感”來逼迫皇帝,讓皇帝承認大唐皇帝的地位以及自己身為大唐皇帝兒子的身份。
    但.然後呢?
    他們這些人該怎麽做?
    那個破舊的大唐已經有了自己的班底,他們現在這麽的逼迫這一位對他們而言有什麽好處?
    從前他們也並非是不知道,隻是那一層薄薄的霧靄如同“迷霧”一般籠罩了他們的腦子,讓他們下意識的忽略了這一切,而如今.
    他們明白,自己該如何做、能如何做了。
    單雄信早已經和李世民商量好了演戲,他也知道自己不可能活著回去了,李淵那個老小子讓他來就沒準備讓他活著回去。
    而和李世民達成“契約”之後,他所能做的.就更多了。
    這般想著,單雄信的嘴角浮現出一抹笑容,那笑容轉瞬即逝,而後繼續與李世民演戲。
    “我主上乃大唐皇帝!”
    他傲然的看著李世民:“他到底是誰,難道您不比我更加清楚麽?他是您的父親!如今的大唐太子正是您的兄長!”
    “怎麽?”
    “天下聞名的天策公難道要以下犯上,以兒子的身份打老子,讓曆史狠狠的記你一筆嗎?”
    “難道您想要在史書上留下一個惡臭的罵名麽?比如殺父殺兄?”
    單雄信的表演十分生動,他說話的語氣以及說出來的話讓在場的眾多大臣們都有些咬牙切齒——但這卻是不得不考慮的事情。
    孝這個字在華夏九州大地上所占據的分量實在是太大了。
    在場的人沒有一個敢開口的。
    李世民卻是不慌不忙。
    大殿中此時響起一道嗤笑的聲音,而後一道腳步聲伴隨著一個蒼老的聲音回響了起來,整座大殿在這聲音的襯托下都顯得古樸盎然。
    “哦?”
    “父不慈,子如何孝?”
    “老夫從來就沒有聽說過什麽時候先賢的道理教授一個人要愚孝!老夫也從來沒有聽說過,一個將自己的兒子驅逐出家門,斷絕關係後,還要憑借著這個兒子的勢而狐假虎威的人!”
    “簡直是跳梁小醜!”
    這道聲音響起的時候,人們下意識的關注到了他所說的內容,並且為他所說的內容而感到驚歎。
    這人怎麽這麽敢說?
    難道就不怕得罪那一位麽?
    而當那個蒼老的身影緩緩出現在朝堂上的時候,所有人都是一愣,繼而都是鬆了口氣。
    若是這位的話
    那還真的有資格說這樣的話,別說是說一些這樣的話了,即便是這位當場給那位一耳光,那位也得忍著!
    來人正是陳湛!
    當代鎮國王、陳氏家主、那位唐國公的老師,當朝最大的權貴,天下之間最大世家的家主,天下第一權臣,哪怕是辭官歸隱多年,也依舊是天下最有權勢的人,甚至沒有之一!
    皇帝都無法超越這一位!
    這才是.真正的恐怖如斯!
    陳湛的身旁,陳煜站在那裏,雙手攙扶著陳湛,以給陳湛借力。
    兩人緩慢的走向了大殿,大殿外的陽光照到這金碧輝煌的大殿中,顯得這大殿更為尊貴了——當然了,最尊貴的自然是那緩慢走過來的兩個人。
    陳湛!陳煜!
    陳湛走到大殿中央的過程中,不斷的有大臣彎腰行禮,表示自己的尊重。
    其中一部大部分都是陳氏的門生。
    這些人平日裏不顯山不露水,也不拉幫結派搞黨爭,鬥個你死我活,但實際上他們都是陳氏的門生,不搞那些東西隻是因為他們的身份地位給了他們“信心”,讓他們不必搞這些東西罷了。
    如摩西分海一般,陳湛前行之路,幾乎所有的大臣都在低頭。
    陳湛走到了單雄信的身邊,打量著單雄信:“這麽多年了,我顧念著師生情誼,並未曾將他從師門中驅逐出去,或許正是因為這樣,他才覺著是老夫對他還有些許的惦記吧。”
    他的嘴角帶著嘲諷的笑容。
    “陛下,老臣有本奏。”
    陳湛沒有再理會這單雄信,反而是看著那高台上的李世民,聲音輕飄飄的,但卻十分堅定。
    他要在這個時候發動對“李淵”的致命一擊。
    斬斷李淵和他的“法理”之情!
    如今的李淵為何能夠占據南方,甚至堂而皇之的要求李世民臣服於他?
    就是因為李淵自認為是陳氏的弟子!
    陳氏或許有不是皇帝的弟子,但當皇帝成了陳氏的弟子之後,這位皇帝的地位一定能夠坐的十分穩固!
    這是一個悖論,但卻是所有人都認同的悖論!
    “老臣請陛下、請諸位同僚見證。”
    “於今日,將李淵逐出師門!”
    “此後,李淵不再是臣的弟子!”
    陳湛站在那裏,微微的閉上了眼睛。
    他的思緒回到了很久很久以前,回到了那個當時以為最尋常不過的午後,陽光落在大地上,照耀著一切。李淵和他一起躺在躺椅上,看著遠處奔波的一切。
    那個時候.那個時候多好啊。
    那個時候的楊堅剛剛篡權謀位占據了天下,建立了大隋;那個時候的李淵雖然有些許偏心,但卻依舊是一個溫和的君子,是一個優秀的父親,是一個.好弟子。
    那個時候的李世民尚且隻有五六歲,整日玩鬧,十分活潑,臉上還沾染著些許不知道哪裏來的泥土。
    而這樣的一切.此時全都消失了。
    陳湛輕聲的說著“理由”,或者說,並不是“說”,而是“念誦”,這是一篇早已經寫好了的討賊檄文,討的便是李淵!
    一字一句如同鋒利的刀劍,全都斬向得意洋洋,自以為自己能夠勝利的李淵!
    你有士卒如血,我有文才如刀!
    陳氏這尊龐大的怪物,再一次張開了自己的血盆大口,要將這天下吞入腹中!
    他此次所麵對的敵手格外的“有趣”和“弱小”,弱小到了旁人甚至不理解為何陳氏會如此大動幹戈!
    不隻是此時的大殿上。
    天下間,就在陳湛在這大殿中念誦“討李淵檄文”的時候,天下間不斷的有文人墨客書寫討伐李淵的文章,隻是刹那之間,這些文章如同洪水決堤一般奔湧而出,將一切全都抹殺!
    無數的人口口相傳,所有的百姓都在傳播。
    一時之間,隱藏在這和平國度下的那尊史前怪獸咆哮了。
    當陳湛念完最後一個字的時候,他站在那裏,輕輕的抬起頭,看著台上的李世民:“老臣說完了。”
    他笑著回頭,看向周圍的大臣們,尤其是那些之前喊著鬧著要李世民講究所謂的“父子之禮”的所謂老臣們。
    “你們誰不服?”
    “老夫脾氣好,可以聽一聽你們的理由。”
    話是這般說,但在場的不少人都抬起頭,看向這位白發蒼蒼的老人,誰敢對他說什麽?誰能對他說什麽?
    不過這世上從不缺少不怕死的人。
    還真的有人站了出來,臉上帶著憤慨,他們口口聲聲說著李淵乃是李世民的父親,天下無不是父母,即便是李淵從前做錯了什麽事情,如今李淵已經低下頭認錯了——他們認為李淵封賞李世民為秦王,為天策上將,便是對他認錯了。
    作為父親的都已經認錯道歉了,作為兒子的不麻溜的原諒還想幹什麽?
    陳湛合著眼眸,慢悠悠的聽這些老朽說完自己的理由,等到所有人都慢慢的閉嘴了之後,才睜開眼睛:“都說完了?”
    那些老東西你看我,我看你,都不敢開口。
    他們察覺到了一絲危險的感覺
    但他們不明白這危險來自哪裏,畢竟他們是老臣,李世民總不能殺了他們吧?陳湛又是出了名的老好人,而且最重要的是此時他身上並沒有功名啊,他憑什麽殺了他們?有什麽權利殺了他們?
    陳湛擺了擺手:“既然說完了,那便拖出去殺了吧。”
    他輕描淡寫的說道:“跟著這位壯士一起殺了吧。”
    陳湛的聲音剛落下,不少士卒瞬間上前一步,而後就要拖著這幾個老臣以及單雄信下去,他們也早就聽不慣這幾個老東西的話了。
    “你憑什麽殺我!”
    其中一位老臣臉上帶著猙獰和恐懼,他沒有想到陳湛真的敢殺了他!
    他咆哮著大喊道:“本官乃是禦史!古往今來,未曾聽說過有人因為禦史的勸諫而殺害禦史的!難道陛下要做第一個這樣的君王麽?”
    “還有你!陳湛!”
    “休要仗著陳氏家主的身份在這裏耀武揚威!你並未有我朝官職!你拿什麽身份來殺我?!”
    “簡直可笑!”
    “昏君!佞臣!”
    陳湛回過頭看了一眼李世民:“陛下,給老臣一個官職?”
    “陛下可否舍得?”
    李世民此時站在那裏老老實實的聽訓——小時候陳湛就總是教訓他,畢竟他那個時候頑皮,所以他最怕的人其實並不是他的父親和大哥,而是他的師公。
    因為師公下手是真的狠。
    “二郎不敢。”
    他連忙開口道:“傳朕的旨意,加封陳公為“鎮國王”、加封太師、太傅之銜,拜陳公為中書令、尚書令,加紫金光祿大夫,並為天下兵馬大將軍。”
    一連串的加封瞬間落到了陳湛的身上,隻是短短的幾句話的時間,陳湛便從一個前朝的“鎮國王”變成了今朝最有權勢的人。
    沒有人對此有任何意見。
    陳湛回過頭:“現在老夫有資格殺你了?”
    他打了個哈欠:“行了,將人帶下去殺了吧,老夫也乏了,沒心情與他爭執這些。”
    士卒瞬間領命,將這罵罵咧咧的幾個老東西從大殿上拉了下去,而後整個大殿再次恢複了之前的沉默。
    陳湛笑著說道:“為何如此安靜?”
    “老夫來之前,你們在說什麽?此時繼續討論吧,不必顧忌老夫。”
    李世民順水推舟:“陳公,朕與諸愛卿正在商議建國以及定都的事宜。”
    他笑了笑,像是一個討好長輩的晚輩一樣。
    “朕的意思是,定國號為“唐”,朕的祖上乃是“唐國公”,此國號也是當初大虞的陛下加封的,並非是那李淵所有,所以朕依舊是想要用這唐為國號。”
    “但是這些大臣們卻迂腐,說這世上怎麽能夠有兩個唐,所以還在討論之中。”
    陳湛坐在那裏沒有睜眼,方才陳湛到了之後沒多久,李世民就讓內侍去搬椅子了,他哪裏敢讓這位站著啊!
    “這有什麽討論的?”
    “陛下才是正統,想要以唐為國號,便以唐為國號了。”
    “李淵不過是一個大盜而已,日後稱呼他為逆賊或者偽唐、南唐都可以。”
    “你祖上便是唐國公,以唐為國號很正常。”
    李世民望向在場的眾人,眉眼中有很明顯的“詢問”,所有大臣都低下頭不敢與他對視。
    這位都發話了,誰還敢說什麽?
    老老實實的同意就是了。
    反正這位自己都不在意,他們操那個心做什麽?
    李世民繼續笑眯眯的說道:“此外便是定都的事情了。”
    “朕以為都城定在長安十分適宜,畢竟當年的大漢都城便是在長安,之後後來又遷徙到了洛陽而已。”
    “長安距離西域等地也近,可以想辦法將那一片莫大的西域土地弄到咱們九州的領土中。”
    這一點.其實並不是真正的理由。
    真正的理由是,洛陽的“權貴”太多了,而且都是老權貴。
    李世民需要一個新的首都,需要一些全新的“勢力”來衝淡這些老舊勢力的“濃度”。
    “陳公,您以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