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撤藩!廢爵!千秋功業!

字數:8408   加入書籤

A+A-




    適才還喧囂鼎沸的朝堂,刹那間,被一片死寂所淹沒。
    眾藩王仿若被抽去了筋骨,動作遲緩又艱難地扭轉脖頸,彼此對視,眸光中滿是驚惶與茫然。
    那副神情,好似丟了魂兒一般,哪裏還有半分之前的威風。
    他們著實萬難料到,周王與朱高煦狼狽為盟、悍然掀起的這場叛亂,竟會如此迅速地被朝廷大軍碾壓平息。
    此刻,恐懼攥緊了他們的心,每個人都在暗自懊悔。
    可剛才那些說出去的話,難道還能收回來不成?
    朱允熥隻淡淡掃過他們,便移開目光,望向前來稟奏的將領,神色平和:“不錯,此次差使,辦得甚妥。”
    對於這場叛亂的順利平定,朱允熥並無半分意外。
    畢竟,大明的新軍,牢牢掌握在他的手中。
    即令是刑部直屬的精銳內衛,還有緝盜司的幹練武裝,皆是他悉心培植的勢力。
    朱高煦哪怕絞盡腦汁,也休想策動他們倒戈叛亂。
    僅憑藩王們帶來的親衛兵馬,雖然人數仗多,卻未曾練習過如何用熱武器進行戰鬥。
    還妄圖倚仗朱高煦的名號,騙取些槍炮彈藥,再行謀逆,天底下哪有這般容易的事?
    言罷,繼而問道:“朕的五叔,周王如今情形如何?”
    那將領趕忙回道:“回陛下,朱高煦兵敗之後,周王趁亂逃離了。”
    “魏國公曾言,周王畢竟是陛下的五叔,乃皇親貴胄,若追之過急,倘若發生不測,恐會有損陛下的仁孝之名。”
    “故而不敢擅自做主,隻能任其離去。”
    朱允熥神色淡淡,道:“做得不錯。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此乃無可奈何之事。”
    “周王要逃,那就讓他逃吧。”
    他心中也根本不相信周王能逃多久。
    那將領又稟報道:“陛下,有一事,魏國公懇請陛下定奪。”
    “進攻子彈工廠的叛軍雖已被平定,子彈工廠亦安然無恙,未受到半分破壞,但周王的其餘親軍尚在。”
    “他們並未參與此次叛亂,仍於原地駐紮。”
    “魏國公想詢問陛下該如何處置此事?”
    朱允熥微微一揮手,道:“將他們的武器收繳,人員就地看押,若有違旨反抗者,殺無赦。”
    “此外,其他諸位藩王亦皆參與謀反,他們所帶的親軍,也一並全部收押。”
    “至於該怎麽處理,朕自會再下旨。”
    將領低頭拱手,領命道:“遵旨!”
    隨後,便匆匆退下。
    大殿之內,眾藩王望著他離去的背影,皆怔怔地出神。
    忽然,有一人“哇”地一聲大哭起來,繼而向著朱允熥跪下,涕淚橫流地說道:
    “陛下,臣被奸佞小人所蠱惑,誤聽讒言,以至於做出冒犯陛下龍顏之舉,實非臣處心積慮想要造反啊!”
    “還望陛下念在骨肉親情的份上,對臣從輕發落,饒臣一命!”
    說罷,便以頭觸地,嚎啕大哭,悔恨交加,傷心不已。
    其他藩王看著地上之人,不禁再度麵麵相覷。
    旋即,也紛紛跟著跪地。
    “陛下,臣是受了他人蒙騙,才對陛下說出那等大逆不道之語呀,還請陛下饒恕臣吧!”
    “陛下,臣實在是罪該萬死,不該對陛下胡言亂語,臣知錯了呀!”
    “陛下,臣日後再也不敢了,求陛下開恩呐!”
    “陛下,從今往後,若臣再有半分對陛下不忠之心,便讓臣遭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
    諸藩王一個個哭著認錯,跪地求饒,那場麵可謂是不堪至極。
    這讓朱允熥不禁對他們的厚顏無恥有了新的認識。
    原本還以為他們多少會顧及些顏麵,在這眾目睽睽之下死扛一下。
    卻沒想到他們竟如此不堪,絲毫廉恥之心都無。
    若是讓老朱瞧見他的這些兒子如此模樣,不知該會有多痛心疾首。
    朱允熥的目光,緩緩移向仍癱坐在地上的齊王朱榑。
    隻見他依舊目瞪口呆地望著眼前這一幕,眼神中滿是驚恐與難以置信,似是仍未從這突變的局勢中回過神來。
    終於,朱榑回過神來,也跟著“哇”地一聲大哭道:“陛下,臣……臣……臣也是受了周王的蒙蔽呀。”
    “周王,他著實騙了臣啊!”
    “臣方才不該說那些對陛下不敬的話,臣罪該萬死……罪該萬死啊!”
    說罷,他便用力地左右抽打著自己的嘴巴,那模樣動作,盡顯卑微之態。
    朱榑是真的害怕了。
    他此前雖想過造反之事,卻從未深思過失敗之後該如何收場。
    此刻,聽聞朱高煦兵敗被擒,周王朱橚倉皇出逃,他才陡然驚覺後背發涼。
    如今坐在那龍椅之上的,已非自己的親生父親老朱,而是朱允熥。
    老朱在世時,至少不會輕易對兒子痛下殺手。
    可朱允熥會念及叔侄之情而放過他這個七叔嗎?
    朱榑越想越覺得恐懼萬分。
    他身為藩王,向來享盡人間榮華富貴,又怎會舍得就此死去。
    為了能保住性命,此刻的他,早已將什麽麵子、什麽藩王的尊嚴,統統拋諸腦後了。
    朱允熥見狀,心中暗自輕輕歎氣。老朱的這幾個兒子,當真是太過不堪。
    “罷了,都別哭了。”
    朱允熥抬手揮了揮,眾藩王的哭聲戛然而止,一個個皆惶恐不安地抬頭望向龍椅上的朱允熥。
    “如此說來,方才你們給朕羅列的那些罪狀,皆是一派胡言了?”朱允熥似笑非笑地問道。
    “全是胡言!全是胡言!全是胡言!”眾藩王趕忙連聲應道。
    “那誹謗君上、意圖謀逆之罪,又該當如何論處啊?”
    眾藩王聞言,皆噤若寒蟬,不敢再接話。
    朱允熥神色凝重,沉聲道:“你們皆是朕的親叔叔,雖犯下此等大罪,但若是刀斧加身,實非朕之所願。”
    他微微一頓,目光環視眾人,接著道:“天下百姓若見朕殺了你們,也定會指摘朕太過狠辣,竟對自家叔叔都容不下,罔顧這骨肉親情。”
    “況且,此次禍事的首惡乃是周王與朱高煦二人,你們不過是受了蠱惑,從犯而已。”
    朱允熥微微昂首,語氣稍緩,“朕,可以饒你們不死!”
    眾藩王聞聽此言,頓時喜形於色,忙不迭地連連磕頭,齊聲高呼:“謝陛下隆恩!”
    “然而,你們這般膽大妄為,犯下如此滔天重罪,朕雖可念及親情不予追究,但朝廷法度森嚴,卻不能毫無懲處。”
    朱允熥話鋒陡然一轉,冷冷吐出四個字:“撤藩,廢爵!”
    仿若晴空霹靂,眾藩王的動作瞬間僵住,一個個呆若木雞地杵在原地。
    朝廷素有“八議”之製,這是傳承千年的特權規製。
    即議親、議故、議賢、議能、議功、議貴、議勤、議賓。
    依此製度,這八種身份之人犯罪,皆能依法從輕論處。
    謀逆之罪,放在尋常百姓身上,必遭千刀萬剮,親族也難脫滅門之災。
    可落在皇室宗親,尤其是當今天子的親叔叔身上,最重不過賜死。
    且公開行刑絕無可能,畢竟天家顏麵不可輕損。
    如今他們謀反未遂,便被鎮壓,按慣例,本該是廢降爵位,終身圈禁。
    朱允熥此刻提出撤藩、廢爵,哪是什麽饒恕,分明是頂格重罰!
    想來,不殺他們,並非朱允熥心慈手軟,而是身處這以“孝”為尊、萬事孝先的時代,沒人願背負弑叔的罵名。
    所以,眾藩王一聽這話,瞬間明白先前的涕淚哀求,全是徒勞。
    朱允熥隨手拿起一份早已備好的卷宗,目光鎖定齊王,冷笑道:“齊王,你適才怒斥朕時,慷慨陳詞,那番話可是說得義正辭嚴啊!”
    他把卷宗遞向一旁,“趙瑞,你將裏頭內容念與眾人聽聽。”
    趙瑞趕忙接過,展開卷宗,隨即高聲誦讀起來。
    在老朱諸多子嗣裏,齊王朱榑的荒唐跋扈、殘忍無情是出了名的,
    比起秦王朱樉,有過之而無不及。
    他的藩地早已被惡行染得烏煙瘴氣,民怨鼎沸。
    在他眼中,殺人都隻是稀疏平常之事。
    自朱允熥設立舉報製度,都察院便收到大量檢舉齊王及其下屬、家眷的信函。
    再加上探聽司暗中查訪。
    齊王的樁樁劣跡,皆被記錄得一清二楚。
    隻是朝廷要給人定罪,講究鐵證如山。
    尤其關乎藩王,更是容不得半點馬虎。
    舉報信與探聽來的消息,自然不能直接當作定罪依據。
    故而,才沒有據此向他問罪。
    可眾人心裏都跟明鏡似的,這些事,十有八九確鑿無疑。
    此刻趙瑞逐一念出,齊王朱榑跪在地上的身軀,抖得愈發劇烈。
    雖然不管此前犯了何罪,都不及今日的謀逆之罪。
    但如今朱允熥還把他其他惡行一一擺出,顯然是要狠狠整治一番。
    朱榑怎能不被嚇得心膽俱裂呢?
    趙瑞念罷,朱允熥睨視眾人,道:“朕這兒還有幾份,皆是其餘叔叔所做的‘事跡’,可要全念出來?”
    “陛下饒命啊,臣等知罪了!”
    眾藩王即便心中已絕望透頂,仍聲嘶力竭地苦苦哀求。
    藩王們自幼驕縱慣了,誰手上沒幾件見不得人的混賬事?
    朱允熥見火候已到,緩緩起身,踱步至高台前沿,痛心疾首道:“你們身為朕的叔父,犯錯之後,朕尚可原諒。”
    “隻是你們如此對待黎民百姓,做出這等人神共憤之事,百姓又怎會饒恕你們?”
    他微微皺眉,話鋒又轉,語氣稍稍變輕:“不過,你們也曾鎮守邊疆,為朝廷立下汗馬功勞,朕心裏都有數。”
    朱允熥輕歎一聲,道:“事到如今,撤藩廢爵,勢在必行。”
    他微微一頓,目光掃視眾人:“但倘若你們有心贖罪,也並非無路可走。”
    眾藩王聽聞此言,仿若久旱逢甘霖,忙不迭說道:“陛下若有差遣,臣等願赴湯蹈火!”
    朱允熥負手而立,侃侃而談:“昔日周天子分封諸王,封地皆是蠻荒偏遠之所,命諸王開疆拓土,征服四方蠻夷,悉心經營,方才有了如今的中原千裏沃土。”
    “漢民遍布四方,有了我大明的萬裏錦繡江山。”
    “如今我大明欲向海外拓展,誌在締造一個日不落的龐大帝國。”
    “你們若願為國開疆辟土,將功贖罪,或許有朝一日,還能重獲王爵之位。”
    話音剛落,下方眾藩王便爭先恐後地嚷道:“臣等願意!”
    “願為陛下效犬馬之勞,開疆拓土!”
    若還能穩坐大明藩王之位,誰都不願遠赴海外。
    他們之前要反,很大程度上也是由於這原因。
    可相較於被褫奪王爵,淪為平民,終身囚於囹圄,出海闖蕩倒成了唯一的生機。
    這些人留在大明境內,始終是一個麻煩。
    還不如廢物利用,將他們放出去。
    征服海外世界,並不需要能力多高多厲害的人。
    當初曆史上的西方航海時代,在全球到處弄殖民地,靠的也是一批批的海盜,傳教士……
    藩王們的作用,說要是帶頭示範。
    他們若是不幸死在海外某地,大明還有名正言順的理由去“報仇”。
    “好!”朱允熥擊掌一聲,朗聲道:“來人,呈世界地圖!”
    大殿的門,緩緩打開。
    八名太監一起抬著一幅碩大無比的世界地圖,徐徐步入殿中。
    這幅地圖,乃是朱允熥憑借零散記憶,多次反複雕琢修改,又融合當下打探來的諸多訊息,精心繪製而成。
    巨幅地圖放在大殿裏,便有磅礴的氣勢散發出來。
    “大明的勳貴與豪商已然揚帆出海。”
    “三叔晉王,也早走了一步。”
    朱允熥踱步至地圖前,抬手輕撫。
    心中豪氣驟生。
    自己如今是大明的天子。
    而將來,則會成為藍星的球長。
    秦王掃六合,統一的亦不過是中原大地。
    而我朱允熥,將真正橫掃整個天下!
    這份功業,前無古人,後亦不可能有來者!
    朱允熥朗聲道:“這世界廣袤無垠,疆域遼闊,急需有人外出鎮守,護我大明子民在海外的權益。”
    “今日,便將此事定下,劃分好各自需開拓、鎮守的疆域範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