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梁曉的“獨立王國”

字數:4427   加入書籤

A+A-




    梁曉去休息前,將自己差事辦的很好,身上的虛銜又升了一級,告訴了吳大娘子。
    吳大娘子自然為自己兒子高興。
    可高興過後,吳大娘子覺得有些事必須要再提前一些做了。
    半年升一級,代表梁曉已經在官家身邊站穩了腳,可以被視作“皇帝身邊的紅人”了。
    梁曉回京後,拜訪他的人肯定不會少,他也要經常性地宴請同僚上官,維護關係。
    永昌伯是個宅男,如今當差了也隻是糊弄事罷了。
    梁家大郎一直在軍中曆練,很久沒有回家了。
    梁家二郎和三郎兩個資質平平,和他們父親一樣,雖然身上有差事,但都沒什麽前途,交際也不多。
    按照時下大戶人家的規矩,父母在,不分家。
    梁曉使用永昌伯府的正堂,招待客人,開席宴請同僚上官,是天經地義的,誰也挑不出錯來。
    可吳大娘子不得不考慮二郎和二郎媳婦的想法,長年累月之下,會不會讓他們兩個產生“鳩占鵲巢”的感覺?
    畢竟他們才是永昌伯府的下一任主人。
    吳大娘子希望自己的三個親生兒子能夠相親相愛,最好一點齷齪都不要有。
    那她就必須萬事都提前考慮到,處理好。
    吳大娘子又在心裏推敲了一下自己的計劃,覺得沒有問題了,便叫人去把梁二郎的媳婦周氏叫來。
    梁二郎是永昌伯府的嫡長子,娶得是同為伯爵門第的周家嫡長女,門當戶對。
    周氏進門後,吳大娘子就讓周氏管家。
    雖然府裏還是吳大娘子拍板做主,但執行人是周氏。
    周氏很快就到了,先給吳大娘子道喜。
    梁曉升官是喜事,並不需要瞞著人,吳大娘子還以此事為由賞了下人。
    周氏來之前就已經知道了。
    吳大娘子笑著應了,說道:“我叫你來,是有一件事要與你商量。”
    周氏忙十分恭敬地道:“母親盡管吩咐。”
    吳大娘子擺擺手,讓周氏坐了,才說道:“四郎做的是侍衛,作息和咱們都不一樣,有時早出,有時晚歸,很是煩人……
    “再有,他也要娶媳婦了,家裏要給他添置人手,他媳婦也要帶一些陪嫁丫鬟過來,秋爽齋肯定是住不下的。
    “不如把秋爽齋和旁邊的那處院子連在一起,給四郎和他媳婦住,正巧這院子有一扇門通街,可以讓四郎走此門出入。”
    吳大娘子說的那處院子,周氏是知道的,那裏曾是上上代永昌伯暮年靜養之所,院子不算大,卻也有十餘間房舍,前廳後舍俱全。
    因那位伯爺不耐煩繞路,就在這院子裏另開了一門。
    周氏連聲稱是,心中卻在飛速思考,反複咀嚼吳大娘子的話,想著婆母話中的深意。
    隻看表麵,婆母這是心疼親生的二兒子,想給他增加居住麵積,增加服侍的人。
    吳大娘子不想和自己兒媳婦打啞謎,繼續道:“既如此,就把這道通街大門的門禁也交給四郎自己管吧,那院子旁邊夾道的角門上,添上幾個人值守。”
    周氏恍然大悟,這才明白了婆母的意思。
    這不是分家,梁曉院子裏的一切都還是公中出錢。
    但卻是讓梁曉單過,給了他一處帶廳堂帶大門的院子,那他自然就不能用,也不會用永昌伯府的正堂招待客人。
    周氏心中產生了一股羞赧之情,覺得自己在婆母麵前根本沒有秘密可言,自己心中所想都被婆母看穿了。
    早在梁曉做了垂拱殿侍衛後,周氏就有這方麵的小心思。
    她也知道這樣想不對,可就是控製不住。
    萬幸的是她隻是心裏想想,沒有外露過,連自己的丈夫梁二郎也沒有說過。
    如今被婆母點破,周氏紅著臉站起身來,表示自己會按婆母的吩咐去辦這事。
    看了看周氏的臉色,吳大娘子就知道自己猜得不差,心中歎氣的同時,卻當作什麽也沒看出來一樣,溫聲說道:“你辛苦了。”
    周氏連忙說不敢當。
    吳大娘子轉而問起了周氏親生的兒子今日做了什麽。
    周氏臉上露出一個笑容,答道:“媳婦出來前,正教他識字呢,他學得挺快的。”
    婆媳兩人轉而說起了閑話。
    ……
    梁曉洗過澡,睡了一覺後,神清氣爽地來給吳大娘子問安。
    吳大娘子已經安排妥當,便將讓梁曉單過一事和他說了。
    對於梁曉來說,這無異於喜從天降。
    作為一個穿越者,梁曉的獨立意識遠超同時代的人,怎麽可能喜歡聚族而居,隻是之前沒有辦法而已。
    如今他有了獨立的院落,完全可以關起門來單過,要給父母請安時再來伯爵府的南邊。
    拿現代社會舉例,這相當於他和父母兄弟住在同一個小區不同的房子。
    梁曉對此非常滿意。
    他瞬間就將母親的心思猜得七七八八,不過他本身也是極樂意的,所以並不遮掩,讓母親放心。
    吳大娘子笑著道:“既如此,你身邊也該添些人手了,你二嫂剛剛清點了一番,如今府裏還沒領差事的下人也有不少,清單在這裏,你二嫂讓你隨便挑。”
    對於梁曉來說,這又是一樁喜事了。
    院子裏的人手多了,他就可以挑選、培養更多的心腹了。
    接過嚴媽媽遞過來的清單,梁曉正要看,就聽吳大娘子說道:“不急,你待會拿回去慢慢看,我要先囑咐你兩句。”
    “母親請講。”
    吳大娘子鄭重地道:“我不會派人到你院子裏看大門的,一切都由你自己做主,你一定要管好門禁,這是重中之重。”
    梁曉自然點頭稱是。
    吳大娘子頓了一下,說道:“我和你父親百年後,你是要分出去單過的,到時候你院子裏用熟的人也跟著你走,你若是不喜府內世仆的習氣,我給你找人牙子買人,也是可以的。”
    這番話明麵上是寵愛梁曉,對他百依百順,實際上重點是前半句。
    類似的話吳大娘子這些年一直在說。
    就是要潛移默化地給梁曉灌輸,伯爵府不是你的,你不要有想法,不要讓一家人都難做。
    梁曉對此心裏如明鏡一般,他隻當做不知,口中笑道:“還是母親疼我,那就幫兒子找個靠譜的人牙子吧,就從外麵的買一半的人吧,剩下的一半我從家裏挑。”
    吳大娘子伸手點了點他的額頭,“我就知道!隻是你記住了,外麵的人倒是孤身一個,沒有牽連,可沒牽連有沒牽連的壞處,你自己考慮清楚。”
    梁曉點頭表示明白。
    ……
    梁二郎的媳婦周氏感念婆母的體貼,辦事極為認真,以極快的速度打通了秋爽齋和旁邊的院子,然後又改造了附近的夾道和角門,派人日夜值守。
    梁曉從伯府未當差的下人中選了一批人,又從外麵買了一批人,讓自己的心腹小廝、女使負責調教。
    從現在開始,永昌伯府東北角的這處院落就是梁曉的“獨立王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