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5大明第三把交椅(求下雙倍月票)

字數:11063   加入書籤

A+A-




    王布犁在家躺屍。
    不,或者說是在冥思苦想該如何推廣香水和衛生巾的事情。
    一旁的侍女們正在穿羊肉串,做好燒烤的準備。
    為接下來的春遊摘花打打基礎。
    然後侍女正給按摩的王布犁,他就接待來自皇宮的宦官康長民。
    陛下有要緊事請駙馬進宮。
    “啊,怎麽就十萬火急?”
    王布犁心想我這才歇多會,老朱就動不動差人喊他進宮一敘。
    這是變著法子不想讓自己吃空餉咧?
    可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
    於是當王布犁進入城門,瞧著被接連獎勵的平安,現在都開始坐著了。
    看樣子田是不容易被耕壞的,但牛可以是真的累倒了。
    那瓶香水的殺傷力還是有的。
    “安哥,不夠用的話,有新鮮的製出來,我再給你續上一瓶。”
    “別了,別了。”
    平安連連擺手,他真不是隻有一個女人。
    她們都想要香水,瘋狂的表現自己,希望平安能夠送她們,但這可是著實難為他的腰子了。
    但平安夫人手裏拿瓶可真的算是獨一無二的寶貝了。
    王布犁簡直就是給他來了一手二桃殺三士。
    身為一名武將,尤其是還年輕,將來是要在戰場上搏命的,豈能被酒色所傷?
    最近平安開始戒了,希望她們都懷孕吧。
    大殿內。
    王布犁很快就看完了高麗國王的國書。
    他提煉一下中心思想,那就是大明說什麽是什麽。
    相比於朝貢貿易,給他們單開一條口子,簡直是天降財富。
    那高麗權臣獲利者數量不僅多了,而且錢也會變多。
    即是使者團能夠從出使大明當中獲利,別人也撈不著,如何能不眼熱。
    但近幾年高麗使者來華,全都遭殃了。
    現在高麗國王滿口答應大明給他們的機會,如何會反對?
    “陛下,我大明的許多物件,無論是高麗還是倭國,他們都製造不出來。
    咱們甚至還可以把造型精美但沒有太多實用功能的設計款瓷器大量賣給他們。”
    聽著王布犁的話,朱元璋點點頭。
    他是一個實用主義者。
    絲綢那麽大的市場,以及不低的價格,根本就無法讓大明內部都消化掉。
    還有那些精美的瓷器,朱元璋也並不懂欣賞把玩。
    或者說他沒時間浪費在這上麵。
    現在這些能隨便製造出來的大量東西,全都能轉成為削弱北元實力的利器,著實是老朱未曾設想過的道路。
    故而他對這件事十分的上心,派前檢校出了個遠差,詳細的打探高麗的情況,如今已經陸續的傳回來一些。
    王布犁被安排坐在朱標桌子對麵,仔細看那些信息。
    高麗目前是比朝鮮強的,至少國內現在還有名義上的貨幣。
    朝鮮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自己的貨幣,還得是用大明的錢。
    可大明也錢荒了,流出去的更少。
    雖然朝鮮沒有貨幣,但是依靠大明卻成為了東亞的貿易中心。
    別看大明啥啥都有,但是前期對外貿易算不得突出。
    光是倭寇這件事,促成朱元璋為了防止他們同敗兵勾結反攻大陸,頒布了禁海政策。
    大明與倭國之間的正常貿易幾乎沒有。
    以至於後來發生爭貢事件。
    就是因為大明覺得他們倭國上貢能值幾個錢,根本就不放在眼裏,但是倭國人的感受不一樣啊。
    這可是暴利!
    不爭貢,他們就賺不到這筆錢。
    所以為了錢,出現流血事件實屬正常。
    大明的貨物在周遭小國之間,有著極大的市場,更是引領他們的風尚。
    諸如朝鮮、日本都以家裏擁有大明的東西而自豪。
    畢竟大明在周遭國家就代表著強大、有錢、有品位。
    鄭和下西洋也是政治因素大於經濟因素,一些東西多是隨手就送了,交易量多是香料等等。
    否則也不會因為耗費巨資,導致給不少文臣借口取消遠航。
    大明不在乎,可那些沿岸的百姓哪一個不開心於大明出手闊綽啊?
    王布犁瞧著檢校搜集來的情報,不得不說這幫人還是有點本事的,去高麗那地方調查都能搞出一些信息來。
    所以他們扮演蒙古人是不是太容易被分辨了?
    亦或者高麗人還得向他們諂媚,但蒙古就不一樣了,群眾基礎不行。
    王布犁也沒有過問虛構蒙古人獲得爵位的事情,老朱有沒有搞出來呢?
    但是他發現一件事,高麗目前已經到了病入膏肓的地步。
    他們雖然有自己的貨幣銅錢以及銀瓶,可跟底下的百姓幾乎沒有什麽交集。
    許多百姓都用米或者布來當作貨幣私下交易了。
    而且高麗收稅是十稅一,除此之外各地還得上交土特產,分為常供和別貢。
    全都是上繳實物。
    當然要是這麽好,高麗也就不會如此民不聊生了。
    隨著私有田莊的擴大化,賦稅轉移的十分厲害。
    名義上貢物是任何人都須繳納的,但豪門勢家常得以免稅,全部負擔都落到平民身上。
    代納人為謀取重利,高麗境內的農民往往要繳納高出幾倍的貢物。
    王布犁發現如今高麗的百姓還真的能忍,他們太能吃苦了。
    先前蒙古人屢次來高麗作亂搶掠,再有紅巾軍過來搶掠,還有倭寇也來搶掠。
    高麗的軍隊別說保住他們的財產,連百姓性命都無法保住,怎麽就沒有人起義呢?
    大明洪武皇帝的親身經曆,都沒有在高麗吹起農民起義的風嘛?
    尤其是這個時候高麗還沒有更新種植技術,沒有雙季稻等等,糧食都不夠吃,都不敢造反?
    王布犁很是疑惑。
    “怎麽了?”坐在對麵的朱標見王布犁臉色變化,以為是出了什麽變故。
    “高麗直到現在都沒有出現農民起義,著實是讓我不理解。”
    王布犁把手下的一份情報放下拿起另一份繼續看:“我本以為高麗百姓過的苦,沒想到他們更能吃苦。”
    朱標:???
    “話怎麽說?”
    “交不完的稅,服不完的徭役。”
    “怎麽,你想要幫幫他們?”朱標有些好笑的詢問。
    王布犁隨即搖搖頭:“既然他們這麽能吃苦,那不妨多吃點苦吧。”
    朱標瞪大眼睛,不知道要說些什麽。
    因為這個回答著實是沒有出現過在他的腦回路當中過。
    他還以為是王布犁想要暗中鼓動高麗,大明也跟大元一樣似的,把那塊地界搞得一團糟,將來發展為攻打倭國的前沿陣地呢。
    結果他就讓高麗的百姓繼續吃苦!
    朱標轉念一想,既然王布犁說過高麗不會長久,遲早也會有動亂,大明剛剛走通了第一步,指定是不希望那裏出現什麽動亂的。
    保持現狀也不錯。
    朱標又瞥了王布犁一眼,果然自己還是有些同情心泛濫。
    番邦小國百姓死不死的都該由他們的統治者去擔憂,大明還有許多地方的治理沒有完善呢,他哪有時間去同請番邦小國的百姓?
    待到王布犁看完了高麗的物資,他們竟然可以從日本購買銅、蠟、蘇木、胡椒等等,皮貨這玩意高麗也有,自己忘記了。
    最重要的是王布犁從這裏發現一條路子,直接從高麗向著大沽口輸送大米,如此也能緩解北方士卒糧食的問題。
    “看完了?”
    朱元璋放下手中的筆,自是有侍女上前開始給他揉手腕。
    “回陛下,看完了,高麗的情況比我想象當中的複雜,其中有些事情我之前也沒有思慮到。”
    王布犁又著重說了可以先用高麗的大米來換取絲綢、茶葉、瓷器等等,進一步縮短了朝廷向北方供糧的成本。
    他先前隻是單純的考慮從北元那裏拿來好處,完全忘記了倭國也是貿易的一環。
    朱元璋聽著王布犁的訴說,卻是認為他下意識的就摒棄了倭國這條線。
    這小子想把這個倭國有銀礦的好處留給老四,到時候他們去北方那裏瀟灑,真以為朕不知道你的小心思?
    當然了朱元璋對於王布犁能夠坦白從寬還是表示認可的,他就等著看當王布犁知道自己從倭國尋到銀礦之後的小表情呢。
    對於這件事,朱元璋滿臉的期待。
    叫你偷偷瞞著朕,同老四關係好,就要給他合起夥來把銀礦藏起來。
    小老四回南京過完年之後,又回到鳳陽老家繼續練兵去了。
    王布犁絮絮叨叨的說了有關高麗的情況,朱元璋輕微頷首:“接下來該怎麽辦?”
    “戶部倉庫是有絲綢、茶葉和瓷器的,高麗會派船隻過來交易。”
    王布犁很奇怪朱元璋的問題,這有什麽難的?
    “朕的意思是用不著辦事?”
    “就正常交易就行。”王布犁側坐著回答:
    “保證買賣公平就行,用不著給他們太多的賞賜,礦石之類的也需要挖,不如讓他們先用別的貨物運輸,
    而且高麗來的商船指定有許多船是空倉返回,他們也可以帶著銀瓶來另外購買我大明的貨物,畢竟定價權再咱們手裏,他們轉手賣出去也會獲利頗豐。
    有了這麽一次貿易之後,大家都該知道怎麽做了。”
    王布犁相信隻要第一次貿易成功,所有人都嚐到了甜頭,那就算海上有許多風暴,也不能阻止他們派人來大明賺錢的。
    畢竟冒險的又不是高麗的權貴,他們隻需要派人出去就行。
    朱元璋本以為王布犁會給出什麽高見來,未曾想他就這麽的淡定。
    一口氣謀劃兩大敵對帝國,兩個番邦小國,結果王布犁給出的答案就是正經做生意把這條貿易線撐起來就行?
    對於事事都要把控的朱元璋而言,心中是極大的不得勁。
    因為這件事超出了他的掌控,又沒有先前的經驗可言。
    朱元璋愣愣的瞧著王布犁。
    王布犁眉頭微微上挑:“陛下,你在擔憂什麽?”
    “覆滅北元是一件大事,絕不能一件能馬虎的事情。”
    朱元璋瞧著王布犁認真的回複。
    “無妨,一次不成還有第二次,我們有很多的試錯成本,因為這其中的風險都是由高麗自己承擔了。”
    王布犁反過來安慰了朱元璋,大明不過是出點無關緊要的物資。
    就算高麗的船隊遇到了風暴,那對於大明也沒有什麽損失。
    他們想要掙這份豐厚的利潤,從中就得抗下更多的風險。
    在二人背後坐著的朱標,聽著二人的對話,尤其是王布犁的回答,著實是有些心驚。
    雖然他爹也寵愛自己,但朱標對上自家老爹,都不會像王布犁這樣表麵上雲淡風輕的模樣。
    在王布犁的身上,朱標竟然隱約見到了自己母後的影子。
    難道這就是無欲則剛的表現?
    朱標不懂其中道道,但是大為震撼。
    經過王布犁的開解,朱元璋也是輕微頷首。
    他就是一個愛操心的性子,一旦發現事情無法掌控在他的手中,老朱便會十分敏感。
    畢竟王布犁所言的法子是他不曾料想的。
    “陛下無需擔心,高麗早年間同宋朝、金遼都有過海上貿易,他們在海上的運輸經驗比咱大明的足,除非天災外能夠阻擋貿易,其餘都很難的。”
    王布犁這話倒是惹的朱元璋認同。
    因為大明目前對外的航海是停滯的。
    許多人都沒機會出海。
    “你那琉璃瓶的製作如何了?”
    “府中的工匠也在精益求精。”王布犁如實的回答。
    朱元璋對於王布犁能夠產出價格昂貴的琉璃製品毫不意外,他隻是開口道:
    “其實咱覺得這種中看不中用的玩意,也可以賣給高麗。”
    “倒是不急。”王布犁輕笑一聲:“對於這琉璃我其實有一個想法,到時候搞個雄鷹雕像出來,
    通過高麗進獻給北元的皇帝,然後再搞幾個更加高大的雕像,從邊境上走私賣給草原上的實力派,用不著我們挑撥,他們自己個都能內鬥起來。”
    “嗯?”
    朱元璋眼睛一亮,覺得王布犁這個招數可真他娘的陰損。
    無論如何北元都不是鐵板一塊,他們內部也有鬥爭。
    隻不過因為大明軍事的強大,再加上王保保的死,短暫的讓他們重歸於好了。
    可裂痕依舊存在。
    “好好好。”
    朱元璋一下子眉頭就舒展開來了,他也知道雄鷹之類的對於蒙古人的寓意。
    一個破琉璃的東西,要能讓他們內訌,那可太值錢了。
    朱元璋對於這些沒有實用價值的東西,第一次產生了重視的情緒。
    因為在他的理念當中,隻要有實用價值,那就不是花瓶什麽的。
    朱標對於王布犁的毒計,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對於北元的局勢,看樣子他了解的不少。
    朱標通過與王布犁的數次交談,就覺得這小子真有無所不知的感覺。
    你跟他說什麽他都能接上話茬,順便還給你提一點從來沒見過的話頭。
    王布犁經曆過信息大爆炸的洗禮,不知道被強迫塞了多少無用的小知識,更不用說他還能自己主動搜索。
    “這下子,朕心裏才算踏實一些了。”
    要不是王布犁有前往仙境的經曆,以及是他女婿,同他女兒也份外恩愛,為人也不錯。
    老朱才不會在他麵前表現的如此搖擺不定。
    這種情緒,自從老朱掌權後,已經很少在下屬們麵前流露出來了。
    他隻跟馬皇後分擔自己的壓力。
    “那香水伱怎麽賣,想好了沒?”
    王布犁搖搖頭,隻是說了打算用更加華麗的包裝來渲染香水的珍貴。
    琉璃瓶之外,還需要一個不小的包裝。
    至於什麽噱頭,讓香水變得流行起來,他還沒有想明白怎麽突破。
    總之多出去春遊一二,順便采花,叫永安村的人在周遭都種花外,還沒想好別的。
    這種玩意也不是走量的,物以稀為貴,才能賣出高價格。
    朱元璋對於商品買賣上的事也並不是很有經驗,他斟酌了一會:“要不你去詢問詢問那些商人是怎麽賣出高價的?”
    “問他們?”
    王布犁輕微搖頭。
    自己就是要用香水這個玩意割他們的韭菜,難不成還要讓他們給自己出主意,怎麽割他們?
    “倒是不錯的主意。”王布犁緊接著又點頭,人情世故嘛。
    即使領導說的不對,那也得先應承下來。
    畢竟老朱好不容易給你想出一個主意來,你還能當場說他不行?
    那他可就要讓你知道他到底行不行啦!
    “陛下不用擔心,此事我會找人問一問的。”
    王布犁瞧著天色,心想自己晚上的燒烤派對還能不能開。
    “嗯。”
    朱元璋對於王布犁先搖頭後又點頭,表示很滿意。
    況且他覺得自己出這個主意,相當不錯啊。
    王布犁他也不會做生意,與其閉門造車不如出去轉一轉問一問。
    以他王布犁這個名頭,難不成那些商人還會瞞著?
    自是有想要諂媚之人,上趕著給王布犁出主意。
    朱元璋也明白王布犁先搖頭的意思,不就是這玩意就是為了準備割他們的錢財的嗎?
    “陛下,若是沒有其餘事,我先回府去想想該找誰問一問策。”
    王布犁微微躬身,跟著老朱扯這麽一大通,自己也算表現良好了吧,該扯犢子了。
    “好。”朱元璋大手一會,叫他滾蛋。
    今天出的主意不錯,爽到他了。
    胡惟庸請求麵見皇帝,他見王布犁竟然坐在朱標對麵,著實是駭然不已。
    畢竟這個大殿內,隻有兩個人能坐著,一個是皇帝,另外一個就是太子。
    即使他胡惟庸是丞相,那也隻能站著。
    現在大明竟然出現了第三把交椅!
    這不對勁呐!
    那明明該是我的位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