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出發

字數:5803   加入書籤

A+A-




    沒有注意到青一道長,小劉對溫故無力地解釋:“我真沒有安排它表演這個!”
    溫故和氣地說:“看出來了。它隻是天性勇武,挺好的。”
    小劉獵戶還是有些崩潰的樣子。
    事情沒按照他的計劃進行啊!咱出場太不體麵了!
    不過,既然發生了,他還是把原計劃走了下去,將“麻團兒”的能力,展示給溫故看一看。
    經過訓練的隼,能辨認顏色,能偵查和尋找目標,還能送信。
    在如今這樣的世道,確實對趕路很有幫助。
    隼和隼主人,溫故都給予了高度讚揚,言辭文雅又不失親和地誇了近一盞茶的時間。
    小劉獵戶被誇得整個人都快飄起。他從沒被讀書人這麽誇讚過,隻覺得這個“東家”真是好人啊,他現在感覺自己就像那什麽……
    小劉獵戶費勁回想以前聽過的那句名言。
    對,千裏馬遇到伯樂了!
    自己這一身本事,不會被埋沒!
    正自我滿足,自信心爆棚,就聽溫故問道:
    “烏鴉聰明,聽說報複心也強,它們是否會給你們帶來困擾?”
    “報複?”
    小劉眼中茫然,等回過神,說道:
    “以前也發生過類似的隼鴉爭鬥,我們沒遇到報複。”
    溫故想了想。
    也對,打鴉的是隼,就算報複也該對著隼。
    不知道這兩個群體,在人們注意不到的地方是怎麽幹架的。
    不管如何,沒牽扯到人就好。
    “麻團兒”確實有本事,但如果牽連到人,無疑會給路途帶來更多困擾。
    好的是,如今看來,麻團兒的“麻”,不是麻煩的“麻”。
    “它抓鴿子不?就是飛奴。”溫故又問。
    “我爹說貴人老爺們養飛奴,為了不得罪人,我們一開始就有針對訓練,讓它不去抓飛奴。但是……呃,它們天性如此,偶爾會忍不住。”
    小劉獵戶解釋道:“我爹還說,如果是非常重要的消息,貴人們會同時放出幾隻飛奴傳信,以免中途一兩隻遇到意外。”
    也就是說,飛奴送信過程中的折損,貴人老爺們是有考慮到的。
    就算被“麻團兒”抓到一隻,其他飛奴總有能把信送到地方的……除非,那群飛奴運氣都差,全軍覆沒。
    應該不會去壞貴人老爺們的事情。
    關於這個問題,小劉獵戶再次說明:“其實經過訓練,它們自製力還可以,隻要沒給命令,很少去抓飛奴。”
    溫故有了大致了解。
    就算“麻團兒”抓飛奴,那也是到達北地之後會頭疼的。
    目前,總的來說,小劉獵戶和“麻團兒”都是非常好的助力。
    隨後,溫故又問了小劉對離家的準備,和他說說接下來的打算。
    待在村裏的最後這些天,氣溫又有降低。白天和夜晚溫差大,得多做考慮。
    人員已經集齊。
    原本北上的隻有溫家兄弟二人,現在增加了一個道士,一個獵戶附帶一隻隼。
    兩人組合,擴大成了四人一鳥的小隊。
    不過,在溫故看來,人還是太少,路途中若碰到合適的,還是得多拉些人進隊。
    離村前,物資做最後的清點。
    溫故又在木匠那裏換了一雙木屐。
    木屐不稀奇,村裏以前也有人穿。
    木匠曾見城裏貴人老爺們穿過一種用於登山的木屐,他給溫故做的就是這種。
    以往貴人們用的東西,他就算看明白了,也不敢私自仿製,隻能偷偷做了穿著玩,然後毀掉。
    後來,縣城的富戶和貴人們走的走,沒的沒,也不用去顧及那麽多了。
    他給溫故做的這雙木屐,就是仿照貴人們喜歡的樣式,既可以登山穿,也可以在下雨天或者雨後穿。
    做得大,可以穿著自己的鞋靴直接踩木屐。
    尤其是下雨後,避免鞋子粘泥,可以用上。
    木匠還特意給刷了漆,能防蟲防腐。
    漆沒剩多少了,鎮上尋到的也不多,其中一半還是鎮上棺材鋪裏尋到的,大家忌諱。
    給溫故這雙木屐刷的漆,是木匠自家的存貨,原打算都留著自家用,這次特意分了些給溫故刷木屐。獨輪車那種體型太大,刷這雙木屐還是舍得的。
    溫故確實挺喜歡,雖然不知道實用性究竟如何,但這個古典的樣式,很合他心意。
    這大概就是傳說中的謝公屐……吧。
    木屐也確實有帶的必要,路途中,很多是泥土路,下過雨之後連續好些天地麵都幹不了,走上去,一腳帶起一堆泥,多走幾步,腳上就跟墜了秤砣一樣。
    以往可以不在意,但如今形勢不一樣了,有了顧慮。若是需要辦什麽事,可以臨時穿一穿。
    木匠用的漆,是從某些種類的樹上采集下來的生漆。
    傳承許多年的古老技能。
    敲定了離開的日子,村長還特意找溫故聊一聊。
    就沿著村內走一圈。
    “之前村裏建起的圍牆,是把自家院牆拆了,把那些空置的破敗的房屋拆了,拆拆補補才勉強建起來的。”
    “不過,很快就會變好了,鎮上搬回來的東西,能加高加固圍牆,還能給村民們修補房屋。”
    “等冬季下雪的時候,出去再尋一些磚瓦石塊木材搬到村裏,塢堡很快能建起來了。若是能建成,村中肯定會更安全,何必冒險北上?你們不如再考慮考慮?”
    村長是真希望他們能留下來,不論溫故還是道長,都是厲害人啊。
    已經勸幾次了,今天是最後一次。
    溫故這次倒也沒有敷衍的意思,而是嚴肅地跟村長分析了現狀——
    蠱毒邪疫侵擾之下,多少人能幸存?恐怕十不存一。
    不幸的那九成裏麵,又有多少變成了外麵那種怪物?
    村中壘壁建起,可防十,防百,卻不可防千、萬,甚至更多。
    待在這裏能安然一時,卻並非長久之計。
    更何況,物資有限,即便能維持兩年,那兩年後呢?
    溫故給村裏提醒,不要安於現狀。
    村長獨自站在那兒,沉思了很久,又去找劉獵戶商議。
    次日,天蒙蒙亮,溫故一行就在村口集合,準備啟程了。
    清晨溫度較低,這個氣溫環境下,外麵即便是深度異化的邪物,行動也無法迅捷,隻要在視野開闊的地帶,就有足夠的反應時間,也好應對。
    溫故都計劃好了,上午和下午趕路,中午氣溫高的時候,可以停留歇息,補充食物水分。
    至於晚上……
    氣溫是低,但路都看不清,還是選地方睡覺吧。
    當然,冬季對邪物的限製更大,但真要是等到冬季,反倒不利於遠行。
    現在這個時節正好。
    堆滿了貨物的獨輪車推出。
    三個布背包已經裝滿了,其他一些必須攜帶的雜物,也用大布袋打包好,都放在獨輪車上。盡量避免暴露在外。
    小劉獵戶在家裏磕了頭才出來。
    昨天村長來他家,把溫故的提醒說過了,小劉深覺自己肩負重任。
    此次遠行北上,既要給自己謀前程,還要為全村尋一個未來。
    走出村口,小劉回望村裏,又看向山那邊。
    那麵山坡上有一片野葛,所以他們村叫葛村。
    小時候進學堂,別的他都學不進去,但學堂先生說過的一句詩,他卻記得很清楚。
    “葛之覃兮,施於中穀,維葉萋萋。”
    這次北上,不知道是否有機會再回來,是否有機會再看到蔓延山坡的那片野葛。
    心中又升起強烈的傷感和不舍。
    但等情緒緩過來,又變得意氣風發,幹勁十足!
    小劉他爹劉獵戶帶了一隊人,護送他們一程,順道再拖些木材回村。
    溫故選擇的路線附近有兩個村子,之前劉獵戶隻帶人去搜尋過糧食,這次順便把一些木質的家具物件也拖回去,免得放原地腐爛。
    出村之後,有村民幫他們推獨輪車,給他們示範怎麽推才能更輕鬆,也讓他們這一段路多省些力氣。
    日頭升高,天地明亮起來,而他們也到了分別的路口。
    老劉把小劉拎到一旁,想說什麽,憋了好一會兒,又沒能說出來。
    該說的,在家裏已經說過了。
    此時父子倆都是紅著眼睛。
    老劉:“離開時是你們四人,希望到達北地的時候也是你們四人,都能完完整整地到達!”
    小劉眼中含淚,重重點頭。
    溫故神色肅然,一一拜別。
    心說:想什麽呢,咋可能隻有四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