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9章 桃源深處,記憶方舟

字數:3415   加入書籤

A+A-


    “劉恒?薄姬的兒子?”
    呂雉再次驚訝。
    “正是。”
    劉盈露出一絲複雜的笑容,“劉恒與他的兒子(漢景帝),將會開創一個被稱為‘文景之治’的盛世,輕徭薄賦,與民休息,使大漢真正走向強大和富足。那是一個很好的時代。”
    呂雉聞言,神色變幻,最終無奈地搖了搖頭,帶著一絲不甘和釋然:“薄姬的兒子……竟有如此福分?罷了,若是為了大漢江山……隻是,在母後心中,誰都不及我的盈兒!”
    感受到母親話語中那份毫無保留的偏愛與憐惜,劉盈心中暖流湧動,眼眶微濕。
    他輕聲道:“母後放心,待兒臣將一切安排妥當,或許……也能有更多時間,陪伴在母後身邊,承歡膝下。”
    呂雉看著兒子,目光柔和下來,反手握緊了他的手:“好……好……到時候,把你姐姐魯元也接上。你父皇走了,這世上,母後最放不下的,就是你們姐弟了。”
    有了呂後的理解和默許,朝中那些對劉盈政策不滿的聲音,很快便被壓製下去。
    當再有大臣跑到呂後麵前訴苦或質疑時,呂後隻是淡淡地回應:“治國安邦,陛下自有考量。爾等隻需恪盡職守,遵旨行事便可。”
    一句話,便將所有反對者搪塞了回去。
    處理完外部和朝堂的紛擾,劉盈將更多的精力投向了“桃花源”的深層改造。
    他不再僅僅將桃源視為一個簡單的“收容所”或“隔離區”,而是開始將其建設成為一個特殊的“文明記憶庫”和“異鄉人精神家園”。
    他允許並鼓勵穿越者們,在遵守“不對外泄露”的前提下,在桃源內部盡可能保留和傳承他們來自未來的知識、文化、技藝甚至是一些無害的娛樂方式。
    他命人運送了大量的竹簡、絹帛、紙張進入桃源,供他們記錄所見所聞所思。
    王鍾等學者牽頭,在桃源內建立了一座“記憶檔案館”,係統地收集、整理穿越者們帶來的各類知識碎片,從自然科學到人文曆史,從文學藝術到生活常識。
    這並非為了應用,而是為了“保存”,如同一艘擱淺在時空岸邊的“方舟”,承載著另一個時代的文明印記。
    劉盈還下令改善桃源內的基礎設施,仿照現代理念建設了更完善的供水、排水係統和公共衛生設施,推廣更高效的農作技術,確保居住者的生活質量。
    他甚至默許了一些簡單的、不影響外界的“現代”娛樂活動,如棋類益智、編寫話劇、舉辦運動會等,以排解穿越者們的思鄉之苦和精神空虛。
    他明白,要讓這些來自自由開放時代的人長期安心居住,僅靠強製看管是不夠的,必須給予他們一定程度的精神寄托和內部自由。
    一個穩定、相對富足、且有共同語言和記憶的桃源,才能最大程度地減少內部動蕩和外部滲透的風險。
    隨著一批批新的穿越者被送來,桃源逐漸發展成一個擁有獨特文化和社區治理模式的“國中之國”。
    它寂靜地隱藏在武陵的群山之中,如同曆史長河主航道旁一個不起眼卻又至關重要的回水灣,收留著那些意外的漂流者,同時也默默見證著外部世界,在劉盈的引導下,緩緩駛向那既熟悉又陌生的未來。
    而劉盈自己,也在為他最終那個“回歸正軌”的驚世計劃,做著最後的準備。
    ——
    劉盈意欲退位的消息,盡管他本人從未公開表態,但宮中向來沒有密不透風的牆。
    一些基於他近期的反常政策,如焚毀火銃、收縮邊鎮、頻繁召見宗室子弟,使得猜測和零星的風聲,還是不脛而走,如同投入平靜湖麵的石子,在朝野上下激蕩起層層漣漪。
    對於許多朝臣而言,皇帝正值壯年,英明神武,帝國如日中天,此時談及退位,簡直是匪夷所思。
    但空穴來風,未必無因。
    一些心思活絡、或是本就對現有權力格局不滿的人,開始暗中盤算,蠢蠢欲動。
    儲君之位空懸,劉盈雖有子,但年幼且未被明確立儲!
    若陛下真的退位,那未來的皇位歸屬,便成了最大的變數,也是一場巨大的政治機遇。
    這股暗流,甚至波及到了遠在趙地,看似早已遠離權力中心的戚夫人與她的兒子,趙王劉如意。
    ——
    趙地,王宮。
    燈火通明,卻透著一股壓抑的氣氛。
    戚夫人將兒子劉如意從封地邊境匆匆召回,歲月在她臉上留下了痕跡,卻未曾磨滅她眼底那份不甘與執念。
    她屏退左右,緊緊抓住兒子的手,聲音因激動而微微顫抖:
    “如意,我的兒!你可聽說了長安傳來的風聲?你那皇兄……他竟生了退位之心!”
    劉如意風塵仆仆,眉宇間帶著軍旅的堅毅與一絲疲憊,他微微蹙眉,沉聲道:“母妃,此等捕風捉影之事,豈可輕信?皇兄雄才大略,正值鼎盛,何故退位?莫要聽信謠言。”
    “謠言?”
    戚夫人提高聲調,眼中閃爍著異樣的光芒,“無風不起浪!盈兒近來所為,哪一樁像是勵精圖治的君主該做的?自毀利器,棄守邊土!這分明是心灰意懶,意欲撒手的前兆!”
    她越說越激動,仿佛看到了期盼多年的曙光:“如意!你忘了麽?當初你父皇在時,最是疼愛於你!他多少次流露心意,屬意你繼承大統!”
    “都怪那呂雉歹毒,劉盈……劉盈他運氣好,占了嫡長的名分!若非如此,這皇位本該是你的!我們母子何至於在此地,仰人鼻息這麽多年!”
    她用力搖晃著兒子的手臂:“如今機會來了!劉盈若要退位,論長幼,齊王劉肥那個庸碌之輩豈能服眾?”
    “論才幹,你鎮守趙地,威懾東南,軍中素有威望!論血脈,你同樣是高皇帝的兒子!這皇位,合該由你來坐!”
    “其餘那些人,全都是廢物!你為何還要甘心情願,為他劉盈看守這東南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