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
字數:7623 加入書籤
寧:“哦,怎麽說?看來你還是認為國家對P2P的定性很不合理嘍?”寧致遠說道。
白:“這裏麵有一個基本的原理,那就是如果符合一個好聽的概念比符合實際重要,對於法律來講就很危險,就會脫離實際。
我們看到過很多這樣的問題,當然這裏麵有一個限度劃分的問題,就是法律在不斷的完善和修正的過程中,一些超出當時現有法律規定但後麵對於完善相關的法律規定起到積極作用的行為,是不是要按照新的法律規定接受懲罰。
以前的操縱證券、期貨市場罪,著名的“德隆係”,還有現在的P2P ,我們的法律都是寒了一些激進者的心的。
創新就是這樣,沒有人能保證創新一定就能成功,也不可能保證創新隻有好處而沒有壞處,任何一件事都不可能這樣保證。任何的創新都是摸著石頭過河,那就有被淹死的風險對嗎?如果一些人走過去了、或者說走的太快了,傷害到了一些還在岸上的人,或者說隻願意呆在岸上的人,那就一定要為了平息那些人的憤怒而懲罰那些個冒著生命危險去趟水的人嗎?
無論他們趟水趟的怎麽樣,能下水就已經表明他們是願意承擔風險的人,不是所有人都有這種冒險精神的,而這種冒險精神恰恰是創新精神的一個主要內核,而創新又是國家強大的本質保障,你要懲罰這些人,那這些人的貢獻呢?他們就理所應當的被犧牲掉了?合理嗎?
我也是在國家大的趨勢上,響應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的,我也是想集中一些岸上人的資源義無反顧的下河趟水的,我也是想幫助一些人去打破他們窮困的認知的,改革開放的時候叫解放思想跟創新不基本是一個意思嗎?
直到現在我們能有這樣的國際地位我們都要感謝改革開放的遠見卓識,這就是對創新的極大肯定。對待一個新的事物、一個從來沒有過的事物,我們一定要掙脫模式思維的束縛,用實事求是的、辨別的、證明的科學思維去看待、去認識。
創新並不是要執著於新舊,而是要善於發現和創造更符合實際的方法,市場條件在變,必然要求決策和管理相適應,而不斷催生的方法普遍具有新的特征,人們就習慣了用創新這個詞來表達,這是一個方便的表達,其本質是更適應條件和更符合需要,那我做的這個P2P符合這兩點嗎?完全符合呀,更適合當下的金融環境,也有巨大的客戶需求,我能做到的規模就側麵證實了這一點,事實勝於雄辯啊。”白胡子老頭說道。
寧:“我能理解你說的意思,可是你也說了,岸上的人才是大多數的人,你想拿他們的資源去做事情,那你就要給他們相應的回報,你拿了多少人的資源就要給多少人回報,一視同仁,這沒有問題吧。
問題是你先給了一些人回報,而後麵的人人家覺得你沒能力給他們回報了,甚至連他們本來的資源都給淹水裏了,那人家有意見不也很正常嗎?人家也沒有義務要犧牲自己本來的資源去趟水吧,本來人家就願意呆在岸上的不是嗎?
你拿人家的資源的時候可是承諾好的呀,無論你拿去幹什麽,你拿去趟水也好,你拿去自己享受也好,都可以,但你必須履行自己的承諾,你要無法履行就不要有任何怨言,那是你自己的問題,沒人會關心你做什麽或者做的過程有多累,冒險也是你自己願意去冒的,生命是你自己的,你願意冒那是你自己的事,可是你要是還拉著別人也要冒險那就是你的問題了,問題的關鍵是這不是你一個人的事呀。
現在的結局也是你冒險所要遭受的損失的一部分呀,我不覺得你有什麽資格進行抱怨。畢竟P2P是造成了後麵很多的人血本無歸的,這也是事實呀,用你的話說,事實勝於雄辯呀。”寧致遠說道。
白:“我沒有怪任何人的意思,我也沒有抱怨,對於一個想飛的人而言,跑都嫌慢,都是種煎熬。我願意冒險,千金難買我願意不是?我隻是在通過自己的經曆反思一些事情。金錢、利益,嗬嗬。
《論語·裏仁》有言: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這句話的意思淺顯易懂,君子更看重道義,而小人更看重利益,問題在於,這世界君子鳳毛麟角,而小人如過江之鯽。
所以本質上講,我早就看透了,這是一個以小人為主的社會,是奴隸道德盛行的社會,我生活在這樣的一個時代中,我沒有任何辦法,我難道不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嗎?
我隻想讓那些岸上的人醒一醒,我要讓他們明白,你要想出人頭地,就必須習慣於談論利益,岸上的那些人總喜歡談感情、談道德、唯獨不談錢,也不談利益交換,這是他們世代受窮的原因,他們永遠也不知道利益和價值的交換才是人際關係的本質!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無論你承認與否,我們的社會其實就是一個名利場,追名逐利、紙醉金迷,所有的成功也好、尊重也好、尊嚴也好,都離不開金錢和利益為後盾。
你這個年紀應該對以下這些更深有感觸,就是你發現沒,為什麽你出了學校,進入社會,就很難找到真心朋友了呢?如今你常聯係的人,除了領導,同事以及需要互相幫忙的人,還有幾個呢?是嗎?
所以我要告訴你,這就是現實,從你走出校門的那一刻起,你和他人之間的關係就不再由感情來決定,而是由價值和利益來決定了。
而無論你願意與否,你都不會再是天真的學生,而最終一定會成為一個精致的利益主義者,你再也不會把時間和精力浪費在毫無價值的人身上了。
可能你會馬上反駁我說,你和某個朋友還是保持著純真的友情,我請你仔細再想一想,你所謂的純真的友情本質上是不是隻是情緒價值的交換而已?隻要你們還能為雙方提供情緒價值,你們的關係就不會產生裂痕是吧。
這不還是離子交換的一種嗎,就算不完全是,那也有利益交換的影子,這個你無法反駁的,也就是說,這個世界上,沒有永遠的朋友,隻有永遠的利益,沒錯,利益關係是人世間最堅固和最長久的關係。
道德有可能被踐踏,感情可能會破裂,但是,隻要有利可圖,利益關係堅不可摧。尼采曾說過,當我到達高處,便發覺自己總是孤獨的,無人同我說話,孤寂的嚴冬令我發抖,我在高處究竟意欲何為?
中國也有一句俗語叫高處不勝寒,《易經》裏也說貴而無位,高而無民,表達的都是人站得越高,身邊的朋友就越少的意思,這是親身體驗後悟出來的,道理很簡單,上位者總是從利益和價值出發思考問題。
金錢和權力作響時,道德就沉默了,感情就一發不可收拾了,上位者隨時可以踐踏道德,也可以隨時擁有任何想要的感情,所以上位者對二者並不感冒,隨時都可以踐踏或者擁有的東西,又有誰會在意呢?
但是隻要跟利益沾上邊,無論是上位者還是普通人,生死仇敵頃刻便能並肩作戰,親如兄弟也立刻就能撕破臉皮,所以,過分依賴感情的親人或者兄弟,亦或是至交好友,最好不要一起做生意,否則最後可能悲劇收場。
你必須清楚,如果他人對你格外殷勤,那你身上一定有他想要的東西,或是經濟利益,或是情感價值,當你不能提供利益和價值時,他對你的熱情必將冷卻。
永遠記著,人際關係的本質,不是道德和感情,而是你可以提供的利益和價值,自身足夠強大,會有數不清的人想來與你建立關係,培養感情;自身不夠強大,你苦苦經營的人際關係和感情也會脆弱無比,風一吹,就散了,不管何時,不要本末倒置,努力提升自己,讓自己擁有和他人交換的價值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寧:“我明白,受教了。聊了這麽多,可是剛剛的事情跟提高您的認知有什麽幫助嗎?我們在一個房間裏一起生活了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您可不是那種情緒不穩定或者無的放矢的人,能跟我說說您的用意嗎?”
白:“簡單點來說,我在驗證某一類人的人性。
你也知道,我是做P2P的,我們所擅長的無非是利用別人的資源而已,怎麽樣讓別人把手上的資源心甘情願的交給你,那可不是簡簡單單的給他個很高的收益率就可以了。
那些人,在我們眼裏認知都很低的,說不好聽一點,’殺豬盤’你懂的,豬在人們的眼裏不就是愚蠢的動物嗎,不然人家***為啥就是不吃豬肉呢,無非就是怕吃了之後跟變的跟豬一樣愚蠢。
如果這種人你隻是給他個高收益他就把資源給你了,那是不可能的,因為如果他們隻在意高收益而不在意風險的話,自己去炒股票就行了,用不著你的,對吧。也就是說他們也是注重本金安全的,還是在意確定性的,明白了這一點那就好辦了。
你先把本金拿過來,我每個月付給你高額的利息,讓你看到,你不會心動嗎,會的,慢慢的他們自己就會按耐不住了,就主動往你挖的坑裏麵跳了,這是他們既貪婪又謹慎的特性決定的,不以他們的意誌為轉移。
你想想看,很多做的很成功的企業,無非就是合理的利用了人性,微信朋友圈讓我們看到人都是有炫耀的本性的,美團外賣讓我們看到人都是有懶惰的本性的,拚多多讓我們看到人都是有愛占小便宜的本性的,你隻要能找到人的本性並加以利用,你就能迅速成功。
所謂的龐氏騙局,利用的就是那部分既貪婪又謹慎的人的本性,你隻需要挖好坑就行了,不用你推,這些人就會自己往裏跳。
但是P2P跟龐氏騙局還不完全一樣,這個不是一句兩句話能說清楚的,但從理念上講,我們不能隻看結果不看過程,是有很多的老板打著P2P的名義收集來了錢之後啥都不幹自己揮霍掉了或者跑路了,這隻能說是這些老板的問題,不能說P2P本身有問題。
還是有很多老板集資來了之後自己去做投資的,因為他們相信自己有能力賺取高的收益,集資無非就是自己給自己加個杠杆而已,這樣融資成本低一點。
其實跟銀行是一樣的經營理念,銀行無非也就是拿著儲戶的錢去放貸或者去投資,中間賺息差,一樣的理念跟模式,隻不過銀行是央媽的心肝寶貝,個人呢隻是體製下的一粒塵埃罷了,前者可以撒嬌使性子,犯再大的錯也有人兜底,後者要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失敗了打入深淵萬劫不複,成功了還要看頂層臉色。
太成功了搶了銀行的生意要小心頂層隨時可能抄了你,不太成功還能混得下去頂層又怕你哪天跑路了暴雷了對百姓沒法交代那就先把你控製起來凍結掉,到此為止結束吧,還要給你扣上一頂帽子,讓你遭萬人唾棄。
普通人都是隻看形式不看本質的,我剛不是也說了,都是利益為主的,你對他有價值,符合他的利益,那你就是他眼裏的好人;反之,你傷害了他的利益,你就是他眼中的壞人,這很紮心,但卻很現實。”
寧:“可是這跟結巴老頭有什麽關係呢?你想在他身上試探些什麽呢?”
白:“你仔細觀察他就能發現,他身上有大部分暴力犯所具有的共同點。
你看凡是因為搶劫、強奸、殺人、尋釁滋事、打架鬥毆進來的人,文化程度都不怎麽高的,這就造成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他們的性格很偏激,為什麽呢?
因為你文化程度不高,你認知不夠,你講話就缺乏思維邏輯,就難以讓別人信服,這在平時都沒什麽,可是當你情緒波動的時候,因為你表達不出來,那你的憤怒就無法通過語言來發泄,就隻能通過行動來發泄,或是歇斯底裏的怒吼來發泄。
結巴老頭不就是這樣嗎,他老婆有了外遇,他老婆跟他好好講要說開這件事,可是他說不過他老婆,越聽越氣就通過暴力來發泄了。
他剛剛跟我吵架,我是心平氣和的跟他講邏輯的吧,你看他,臉氣的通紅內心的道理無法用語言表達出來,就隻能爆粗口甚至想動手了。
不過說實話,我還是欣賞這類人身上的某種特性的,比如說江湖氣,愛憎分明。結巴老頭打內心裏是看不起我這種人的,他覺得我騙了那麽多人的錢,比他想要殺一個人更惡劣,在他眼裏金錢比人命重要,這是價值觀不同,沒什麽可說的。
可是快意恩仇是要付出代價的,尤其是麵對段位比你高的人,或者說認知維度比你高的人,你沒必要把你對他的鄙視和厭惡表現出來,不然你死都不知道怎麽死的,自古以來靠蠻力取勝的,都是不長久的,概率也是很低的,都是靠知識取勝,知識就是力量嘛。
哲學家格蘭特說麵對看不起你的人,也絕不看他一眼,這是規矩也是禮貌,我不這麽認為,我認為對於看不起你的人,你就要讓他嚐嚐看不起你的滋味,讓他知道不是誰你都可以隨隨便便瞧不起的,最起碼別把你的瞧不起在我麵前表現出來,隻要你敢表現,我就敢亮劍,沒有這點精神談什麽做企業,談什麽成功?
一個人,知道自己能力圈有多大或者說知道自己能力圈的邊界在哪裏要遠遠重要過其能力圈本身有多大,很明顯,結巴老頭就沒有這個認知,平時還老跟我過不去,把我的不想搭理他當成我的懦弱,當成我搞不過他,人貴在有自知之明,你自己要不自量力自取其辱那我就分分鍾教你怎麽做人。
過完春節你看吧,他和那個小年輕肯定會被調離監房,到了新的監房有他們的好果子吃,到時候後悔都來不及。”
寧:“你這樣做多少有點不道德吧?”
白:“哈哈,哈哈,哈哈哈,年輕啊,你還是太年輕了,啊哈哈”,白胡子老頭一時間笑的合不攏嘴,露出了他那雙齊刷刷的假牙。
“我沒聽錯吧,道德,你在這種地方談道德,哈哈,這是什麽地方?你在這裏找道德?你要求這裏麵的人道德就跟你要求政客說話算數和要求蕩婦守節一樣,可笑至極,這不是政客和蕩婦的問題,是相信他們或者要求他們這樣做的人有問題,這麽說你能明白嗎?
很多時候,就像很多事倒過來想也許會更簡單一樣,你把你內心的想象翻個個,也許什麽就都通順了,社會麵本來就是個大染缸,進來的人就更五花八門了,可有一點絕對共同,你絕不會什麽都沒做在路上好好走著就被抓進來了,你天天看書看的都是啥?脫離實際了吧,這一點都悟不出來?
我倒不是說看書沒有用,看書絕對有用,但我覺得你看的那些破書沒有啥用,不要覺得自己天天抱著本書看就不是在浪費時間了,這裏麵有多大程度的自我安慰?你自己心裏清楚。
書裏都是別人悟到的東西,你如果不能通過書來自己悟到點東西,看再多也沒用,這個世界上有無數本書,從來沒有一個人全部讀完過,雖說世上數百年舊家無非積德,天下第一等好事還是讀書,可做什麽事情都講究個方法。
千萬不要覺得自己已經很努力了,千萬別輕易自我感動,這才哪到哪呀,你要經曆的還多著呢,今天就聊到這裏吧,你自己好好想想我說的,好好悟一悟。”
寧致遠呆坐在那裏,內心有種難以言說的複雜。
他感覺自己內心有些固有的東西被打碎了,一時間不知道自己是該丟棄呢,還是該重拾。
白胡子老頭已經用現實告訴他了,人與人之間的巨大差距,不是智商,而是思維模式,一個人的思維模式往往決定了他所能到達的高度。
寧致遠不自覺的又看了白胡子老頭一眼,隻見他拿著一本書,正平靜的坐在那裏讀著,眼神中的深邃仿佛透過了書本,透過了高牆,直達作者的靈魂深處。
寧致遠覺得像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強者,真正強勢的人,不是性格上的強硬、不是態度上的強硬、不是脾氣上的強硬、也不是身體上的強健以強欺弱、更不是精於算計,而是像白胡子老頭這樣具有強者思維的人,也許尼采所呼喚的超人思維,也是這樣的一種體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