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回:周瑜兵敗孫曹各自謀算

字數:3974   加入書籤

A+A-


    卻說周瑜被諸葛亮預先設下的關羽、黃忠、魏延三支伏兵打得大敗。黃蓋、韓當急忙將他救下船,這一戰折損了無數水軍。周瑜遠遠望見劉備和孫夫人的車馬仆從,都停在山頂之上,怎能不心生怨氣?他箭傷本就未愈,又被這怒氣一激,瘡口瞬間迸裂,當場昏死過去。眾將趕忙將他救醒,隨後開船逃離。而孔明則下令不要追趕,自己與劉備一同返回荊州慶賀勝利,並賞賜了眾將。
    周瑜狼狽地回到柴桑。蔣欽等人率領著人馬返回南徐,向孫權稟報情況。孫權怒火中燒,氣得不行,打算任命程普為都督,起兵攻打荊州,奪回失地。與此同時,周瑜也上書孫權,請求出兵雪恥複仇。張昭連忙進諫說:“主公,此事萬萬不可。曹操日日夜夜都想著報赤壁之戰的仇,隻是擔心孫、劉兩家齊心協力,所以才一直沒敢輕易興兵。如今主公要是因為一時的憤怒,就和劉備互相爭鬥吞並,曹操必定會趁著這個機會,從我們防守空虛的地方進攻,到那時,我們的國家可就危險了。”顧雍也接著說道:“許都難道會沒有他們派來的奸細嗎?要是他們知道孫、劉兩家關係不和,曹操肯定會派人去勾結劉備。劉備要是害怕我們東吳,就必然會投靠曹操。要是真到了那一步,江南地區什麽時候才能安寧呢?現在最好的辦法,就是派人去許都,上表朝廷,奏請封劉備為荊州牧。曹操得知這件事後,心裏有所忌憚,就不敢輕易對我們東南地區用兵了。而且這樣做還能讓劉備對主公沒有怨恨。之後,我們再派心腹之人使用反間計,讓曹操和劉備相互攻打,我們就可以趁著他們兩敗俱傷的機會,謀劃進取,這才是明智之舉啊。”孫權聽後,點頭說道:“元歎說得很有道理。但派誰去合適呢?”顧雍回答說:“我們這裏有一個人,曹操一直很敬重仰慕他,可以派他去。”孫權忙問是誰。顧雍說:“華歆就在這兒,為什麽不派他去呢?”孫權聽了非常高興,當即就派華歆帶著奏表前往許都。華歆領命後,即刻啟程,徑直來到許都求見曹操。後來聽說曹操在鄴郡與群臣聚會,慶賀銅雀台建成,華歆便又趕到鄴郡等候拜見。
    曹操自從在赤壁之戰中戰敗後,心裏一直想著報仇雪恨。隻是他一直懷疑孫、劉兩家會聯合起來,所以不敢輕易進兵。建安十五年春天,銅雀台建成,曹操便在鄴郡大宴文武百官,擺下宴席慶賀。這銅雀台正對著漳河,中間是銅雀台,左邊一座叫玉龍台,右邊一座叫金鳳台,每座台都高達十丈,上麵有兩座橋相互連通,台內千門萬戶,金碧輝煌,交相輝映。
    宴會這天,曹操頭戴嵌寶金冠,身穿綠錦羅袍,腰係玉帶,腳蹬珠履,威風凜凜地坐在高台上。文武官員們整齊地侍立在台下。曹操想要觀看武官們比試弓箭,於是讓近侍取來一件西川紅錦戰袍,掛在垂楊樹枝上,在樹下設置了一個箭垛,以百步為界限。他把武官們分成兩隊:曹氏宗族的人都穿著紅色衣服,其他將士則都穿著綠色衣服。大家各自帶著雕弓長箭,跨上戰馬,勒緊韁繩,聽從指揮。曹操傳令道:“誰能射中箭垛的紅心,我就把這件錦袍賞賜給他;要是射不中,就罰酒一杯。”
    號令剛剛下達,紅袍隊中,一個年輕的將軍催馬而出,眾人一看,原來是曹休。曹休騎著馬飛快地來回奔馳了三次,然後扣上箭,拉滿弓,一箭射去,正中紅心。一時間,金鼓齊鳴,眾人紛紛喝彩。曹操在台上遠遠望見,大喜過望,說道:“這真是我家的千裏駒啊!”正準備派人去把錦袍取來賞賜給曹休,隻見綠袍隊中,一匹馬飛奔而出,馬上的人大聲喊道:“丞相的錦袍,應該讓我們外姓人先取,曹氏宗族的人可不能搶先。”曹操一看,原來是文聘。眾官員都說:“且看文仲業的射法如何。”文聘拈弓搭箭,催馬射箭,一箭也射中了紅心。眾人再次喝彩,金鼓聲響成一片。文聘大聲喊道:“快把錦袍拿來!”這時,紅袍隊中又有一員將領飛馬而出,厲聲說道:“文烈先射中的,你怎麽能來爭奪呢?看我給你們兩個評評理!”說著,他拉滿弓,一箭射去,同樣射中了紅心。眾人齊聲叫好。仔細一看,原來是曹洪。曹洪正要去取錦袍,隻見綠袍隊裏又有一員將領衝了出來,舉著弓大聲說道:“你們三人的射法,有什麽了不起的!看我射的!”眾人一看,是張郃。張郃騎著馬一個翻身,背對著箭垛射出一箭,竟然也射中了紅心。四支箭齊齊地插在了紅心之中。眾人都讚歎道:“好箭法!”張郃得意地說:“這錦袍該歸我了吧!”話還沒說完,紅袍隊中又一員將領飛馬而出,大聲喊道:“你不過是翻身背射,有什麽稀奇的!看我來射中紅心!”眾人一看,原來是夏侯淵。夏侯淵催馬跑到界限口,扭轉身子一箭射去,這一箭正好射在先前四支箭的正中間,金鼓再次齊鳴。夏侯淵勒住馬,按住弓大聲問道:“我這一箭,能奪得錦袍了吧?”這時,綠袍隊裏,一員將領應聲而出,大聲喊道:“且把錦袍留給我徐晃!”夏侯淵問道:“你還有什麽射法,能奪我的錦袍?”徐晃說:“你射中紅心,沒什麽稀奇的。看我單單取下錦袍!”說著,他拈弓搭箭,遠遠地朝著柳條射去,恰好射斷了掛著錦袍的柳條,錦袍應聲墜地。徐晃飛快地跑過去,撿起錦袍披在身上,然後催馬來到台前,恭敬地說道:“謝丞相賜袍!”曹操和眾官員見了,無不稱讚羨慕。
    徐晃剛勒住馬準備回去,突然台邊跳出一個綠袍將軍,大聲喊道:“你要把錦袍拿到哪裏去?趕緊給我留下!”眾人一看,原來是許褚。徐晃說道:“錦袍已經在我這兒了,你怎麽敢強奪!”許褚也不答話,直接催馬過來奪袍。兩匹馬靠近後,徐晃便用弓去打許褚。許褚一隻手按住弓,一把將徐晃從馬鞍上拖了下來。徐晃急忙扔掉弓,翻身下馬,許褚也跟著下馬,兩人揪住對方廝打起來。曹操見狀,急忙派人上前將他們拉開。再看那件錦袍,已經被扯得粉碎。曹操讓二人都上台來。徐晃瞪著眼睛,滿臉怒氣,許褚則咬著牙,眼中冒火,兩人都還一副想要繼續爭鬥的樣子。曹操笑著說:“我隻是想看看你們的勇氣罷了。難道還會舍不得這一件錦袍嗎?”於是讓所有將領都上台,每人賞賜了一匹蜀錦,眾將紛紛稱謝。曹操又命大家按照各自的位次坐下。一時間,樂聲悠揚,各種美味佳肴擺滿了桌,水陸珍饈應有盡有。文官武將們輪流敬酒,你來我往,熱鬧非凡。
    曹操看著眾文官,說道:“武將們以騎射為樂,充分展現了他們的威武勇猛。你們各位都是飽學之士,登上這高台,難道不該進獻一些佳作,來記錄這一時的盛事嗎?”眾官員都恭敬地彎腰說道:“願聽從丞相的吩咐。”這時,王朗、鍾繇、王粲、陳琳等一班文官,紛紛進獻詩章。詩中大多都在稱頌曹操功德無量,認為他應當順應天命,接受皇位。曹操逐一看完,笑著說:“諸位的佳作,對我實在是過譽了。我本是個愚笨淺陋之人,起初被舉薦為孝廉。後來天下大亂,我在譙東五十裏修建了精舍,原本打算春夏讀書,秋冬打獵,等天下太平了,再出來做官。沒想到朝廷征召我為典軍校尉,於是我便改變了主意,一心想要為國家討伐叛賊,立功建業,隻希望死後墓碑上能刻著‘漢故征西將軍曹侯之墓’,那我這一生的心願也就滿足了。回想自從討伐董卓、剿滅黃巾起義以來,我鏟除了袁術、打敗了呂布、消滅了袁紹、平定了劉表,這才統一了天下。如今我身為宰相,作為臣子,已經尊貴到了極點,還有什麽可奢求的呢?如果國家沒有我曹操一人,真不知道會有多少人稱帝,多少人稱王。有些人見我權力大,就胡亂猜測,懷疑我有不臣之心,這實在是大錯特錯。我常常想起孔子稱讚周文王的至高品德,這句話一直銘記在我心中。現在要是讓我放棄兵權,回到我所封的武平侯的封國,實在是不行啊:我實在是擔心一旦解除了兵權,就會被人謀害;我要是失敗了,國家也就會陷入危險境地;所以我不能為了追求虛名而陷入實際的災禍之中。諸位想必沒有不理解我心意的吧。”眾人聽了,都起身下拜說:“即使是伊尹、周公,也比不上丞相您啊。”後人有詩寫道:“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下士時:假使當年身便死,一生真偽有誰知!”
    曹操連飲了幾杯酒,不知不覺有些沉醉,他喚來左右,捧過筆硯,也想要作一首《銅雀台詩》。剛要下筆,忽然有人來報:“東吳派華歆來上表,奏請封劉備為荊州牧,孫權還把妹妹嫁給了劉備,漢上九郡大半都已經歸劉備所有了。”曹操聽了,頓時手腳慌亂,把筆扔在了地上。程昱問道:“丞相在萬軍之中,麵對箭雨飛石的攻擊,都不曾動搖過心思;如今聽說劉備得到了荊州,為什麽如此驚慌失措呢?”曹操說:“劉備,是人中的豪傑,就像龍一樣,他這一生一直沒有得到施展抱負的機會,就如同龍困淺灘。如今他得到了荊州,就好比是困龍進入了大海,能夠自由翱翔了。我怎麽能不擔心呢!”程昱又問:“丞相知道華歆來的用意嗎?”曹操說:“還不知道。”程昱說:“孫權本來就忌憚劉備,想要派兵攻打他;但又擔心丞相您會趁著他們交戰的時候,從背後襲擊,所以才派華歆作為使者,上表舉薦劉備,這不過是想讓劉備安心,同時也堵住丞相您的期望罷了。”曹操聽後,點頭說道:“是這麽回事。”程昱接著說:“我有一個計策,能讓孫、劉兩家自相殘殺,到時候丞相您就可以趁機出兵,一戰就能將兩個敵人都打敗。”曹操聽了大喜,連忙詢問是什麽計策。程昱說:“東吳所倚仗的,就是周瑜。丞相現在可以上表奏請封周瑜為南郡太守,程普為江夏太守,把華歆留在朝廷中重用;這樣一來,周瑜必定會把劉備視為仇敵。我們就可以趁著他們相互爭鬥的時候,出兵謀取利益,豈不是很好嗎?”曹操說:“仲德的話,正合我意。”於是把華歆召到台上,重重地賞賜了他。當天的宴會結束後,曹操就帶著文武百官返回許昌,上表奏請封周瑜為總領南郡太守、程普為江夏太守。又封華歆為大理少卿,把他留在許都任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