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回:魯肅再討荊州孔明破周計
字數:3351 加入書籤
使者來到東吳,周瑜和程普各自接受了官職。周瑜擔任南郡太守後,複仇之心愈發強烈,於是上書給吳侯孫權,請求派魯肅去討回荊州。孫權便對魯肅說:“你從前擔保把荊州借給劉備,如今劉備拖延著不歸還,要等到什麽時候呢?”魯肅解釋道:“文書上清楚明白地寫著,等得到西川就歸還。”孫權生氣地斥責道:“隻說要去取西川,到現在又不見發兵,難道要把人都等老了不成!”魯肅說:“那我願意去和他說一說。”於是乘船前往荊州。
話說玄德和孔明在荊州廣泛地聚集糧草,訓練軍隊,遠近的賢能之士大多都來歸附。忽然有人稟報說魯肅到了。玄德問孔明:“子敬這次來有什麽意圖呢?”孔明分析道:“之前孫權上表奏請主公為荊州牧,這是他畏懼曹操的計策。曹操封周瑜為南郡太守,這是想讓我們兩家自相殘殺,他好從中獲利。如今魯肅前來,應該是周瑜擔任太守之後,要來索要荊州了。”玄德又問:“那我們該怎麽回應他呢?”孔明說:“如果魯肅提起荊州的事,主公就放聲大哭。哭到非常悲痛的時候,我自然會出來勸解。”
兩人商量好計策後,便迎接魯肅進入府中,行完禮後,大家坐下交談。魯肅說:“如今皇叔成了東吳的女婿,那就是我的主人,我怎麽敢坐著呢?”玄德笑著說:“子敬和我是舊交,何必如此謙虛呢?”魯肅這才坐下。喝過茶後,魯肅說:“今天我奉吳侯的命令,專門為了荊州這件事而來。皇叔已經借住荊州很長時間了,卻一直沒有歸還。如今既然兩家結為姻親,看在親情的份上,還請早早把荊州交付給我們。”玄德聽了,雙手掩麵,放聲大哭起來。魯肅驚訝地問道:“皇叔為什麽會這樣呢?”玄德哭聲不停。
這時孔明從屏風後麵走出來說:“我已經聽了很久了。子敬知道我家主人哭的原因嗎?”魯肅說:“我確實不知道。”孔明解釋道:“這有什麽難理解的呢?當初我家主人借荊州的時候,許下了取得西川就歸還的承諾。仔細想想,益州的劉璋是我家主人的弟弟,他們都是漢朝的宗室血脈,如果要興兵去奪取劉璋的城池,恐怕會被外人唾棄責罵;要是不奪取,把荊州還了,又沒有地方安身;要是不還,在您的主公(吳侯)那邊又不好交代。實在是處於兩難的境地,所以才會傷心落淚。”孔明說完,又觸動了玄德的傷心事,玄德真的捶胸頓足,放聲大哭起來。魯肅趕忙勸說道:“皇叔先不要煩惱,和孔明再從長計議。”孔明接著說:“那就麻煩子敬回去見到吳侯,不辭辛勞地把我家主人的這些煩惱情況,誠懇地告訴吳侯,再寬容一些時間。”魯肅問道:“要是吳侯不答應,那該怎麽辦呢?”孔明說:“吳侯既然把親妹妹嫁給了皇叔,怎麽會不答應呢?希望子敬能好好地把這些話轉達回去。”
魯肅是個寬厚仁慈的長者,看到玄德如此悲痛,隻好答應下來。玄德和孔明連忙拜謝。宴飲結束後,送魯肅下船。魯肅直接回到柴桑,見到周瑜後,把事情的經過詳細地說了一遍。周瑜跺著腳說:“子敬又中了諸葛亮的計謀了!當初劉備依附劉表的時候,就常常有吞並的想法,更何況是麵對西川的劉璋呢?像這樣找借口拖延,恐怕會連累到老兄你啊。我有一個計策,能讓諸葛亮逃不出我的算計。子敬你就再辛苦一趟。”魯肅說:“願聽都督的妙策。”周瑜說:“子敬你不用去見吳侯了,再去荊州對劉備說:孫、劉兩家既然結為姻親,就是一家人;如果劉氏不忍心去奪取西川,我們東吳就起兵去攻打,取得西川後,就把它當作嫁妝,然後把荊州交還給東吳。”魯肅說:“西川路途遙遠,要奪取並非易事。都督這個計策,恐怕不太可行吧?”周瑜笑著說:“子敬你真是個實在人。你以為我真的會去取西川給他嗎?我隻是用這個作為借口,實際上是想奪取荊州,而且還能讓他們不做防備。東吳的軍隊去攻打西川,路過荊州的時候,就向他們索要錢糧,劉備肯定會出城慰勞軍隊。到那時,我們就趁機殺了他,奪取荊州,報我的仇,也能解你的麻煩。”
魯肅聽了非常高興,便再次前往荊州。玄德和孔明商量對策。孔明說:“魯肅肯定沒有去見吳侯,隻是到柴桑和周瑜商量了什麽計策,來引誘我們罷了。不管他說什麽,主公隻要看我點頭,就滿口答應下來。”兩人又商量好計策。魯肅進來拜見。行完禮後,魯肅說:“吳侯非常稱讚皇叔的高尚品德,於是和各位將領商議,決定起兵替皇叔收取西川。取得西川後,就交換荊州,把西川當作嫁妝。隻是軍隊路過的時候,希望皇叔能供應一些錢糧。”孔明聽了,連忙點頭說:“難得吳侯有這份好心!”玄德也拱手稱謝說:“這都是子敬你美言的功勞啊。”孔明接著說:“等貴軍到來的時候,我們一定會遠遠地迎接並犒勞。”魯肅暗自高興,宴飲結束後告辭回去。
玄德問孔明:“這是什麽意思呢?”孔明大笑著說:“周瑜的死期不遠了!這樣的計策,連小孩子都騙不過!”玄德又問是怎麽回事,孔明解釋道:“這就是假途滅虢的計策啊。表麵上說是去奪取西川,實際上是想奪取荊州。等主公出城勞軍的時候,他們就趁機拿下主公,殺進城來,打我們個措手不及。”玄德問:“那該怎麽辦呢?”孔明說:“主公放心,我們隻需準備好窩弓來擒捉猛虎,安排好香餌來釣取鼇魚。等周瑜到來,他就算不死,也得脫層皮。”於是把趙雲叫來,吩咐道:“如此這般行事,其他的我自有安排。”玄德聽了非常高興。後人有詩寫道:“周瑜決策取荊州,諸葛先知第一籌。指望長江香餌穩,不知暗裏釣魚鉤。”
話說魯肅回去見到周瑜,把玄德和孔明很高興,準備出城勞軍的情況說了一遍。周瑜大笑著說:“原來這次他們也中了我的計!”於是讓魯肅稟報吳侯,並派程普率領軍隊接應。此時周瑜的箭傷已經逐漸痊愈,身體沒有什麽大礙,便任命甘寧為先鋒,自己和徐盛、丁奉為第二隊,淩統、呂蒙為後隊,水陸大軍共五萬人,向荊州進發。周瑜在船中,不時地歡笑,以為孔明真的中了他的計。
前軍到達夏口,周瑜問道:“荊州有人在前麵迎接嗎?”有人稟報說:“劉皇叔派糜竺來見都督。”周瑜把糜竺叫過來,問起勞軍的準備情況。糜竺說:“主公都已經準備好了。”周瑜又問:“皇叔在哪裏?”糜竺說:“在荊州城門外等著,要和都督一起飲酒。”周瑜說:“這次是為了你們家的事情,出兵遠征;勞軍的禮節,可不能馬虎。”糜竺領命先回去了。
戰船密密麻麻地排列在江上,依次前進,眼看著到了公安,卻沒有看到一隻軍船,也沒有一個人遠遠地來迎接。周瑜催促船隻快速前進。離荊州還有十多裏的時候,隻見江麵上一片寂靜。哨探回來稟報說:“荊州城上,插著兩麵白旗,看不到一個人影。”周瑜心中起疑,下令把船靠岸,親自上岸騎馬,帶著甘寧、徐盛、丁奉等一眾軍官,率領著三千名精銳親隨,直接朝著荊州城走去。
到了城下,還是沒有看到任何動靜。周瑜勒住馬,讓軍士叫門。城上的人問是誰。吳軍回答說:“是東吳的周都督親自來了。”話還沒說完,忽然一聲梆子響,城上的軍士們一起舉起了槍刀。敵樓上趙雲出現,問道:“都督這次來,到底是為了什麽?”周瑜說:“我替你們主公去取西川,你難道還不知道嗎?”趙雲說:“孔明軍師已經知道都督的假途滅虢之計了,所以留我趙雲在這裏。我家主公說了:我和劉璋都是漢室宗親,怎麽忍心違背道義去奪取西川呢?如果你們東吳真的要去攻打蜀地,我主公寧願披散著頭發躲進山裏,也不能失信於天下。”
周瑜聽了,立刻勒轉馬頭往回走。這時,隻見一個人打著令字旗,在馬前報告說:“探聽到四路軍馬,一起殺過來了:關羽從江陵殺來,張飛從姊歸殺來,黃忠從公安殺來,魏延從孱陵的小路殺來,四路不知道有多少軍馬。喊殺聲遠近震動了一百多裏,都說要捉拿周瑜。”周瑜在馬上大叫一聲,箭傷複發,裂開了口子,從馬上墜了下來。真是:一著棋高難對敵,幾番算定總成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