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回:賈詡施計離間 馬超韓遂內訌
字數:4477 加入書籤
曹操回到營寨,問賈詡:“你知道我在陣前和韓遂交談的用意嗎?”賈詡說:“這個主意雖然巧妙,但還不足以離間他們兩人。我有一計,能讓韓遂和馬超自相殘殺。”曹操詢問是什麽計策。賈詡說:“馬超不過是一介有勇無謀的武夫,不懂機密之事。丞相您親自寫一封信,隻給韓遂一人,信中故意用一些模糊不清的字眼,在關鍵的地方,自行塗抹修改,然後封好送給韓遂,還要故意讓馬超知道這件事。馬超肯定會索要書信來看。如果看到上麵重要的地方都被塗改,他就會猜測是韓遂怕他知道什麽機密之事,自己塗改的,這就正好契合了他們看到您和韓遂單騎會麵時產生的懷疑;一旦產生懷疑,就必然會引發內亂。我們再暗中結交韓遂部下的將領,讓他們之間相互猜忌,這樣就可以對付馬超了。”曹操說:“這個計策很好。”隨即寫了一封信,把信中關鍵的地方都進行了塗改,然後封好,故意派很多隨從送到韓遂營寨,送完信後就回去了。
果然,有人把這件事報告給了馬超。馬超心中越發懷疑,直接到韓遂那裏索要書信看。韓遂把信給了馬超。馬超看到信上有塗改的字樣,問韓遂:“信上怎麽都被塗抹得模糊不清?”韓遂說:“原信就是這樣,不知道什麽原因。”馬超說:“哪有把草稿送給別人的道理?肯定是叔父怕我知道詳細內容,先塗改了。”韓遂說:“難道是曹操不小心把草稿誤封送來了?”馬超說:“我才不信。曹操是個精細的人,怎麽會出差錯?我和叔父合力殺賊,為什麽忽然起了異心?”韓遂說:“你要是不相信我的心意,明天我在陣前把曹操騙來說話,你從陣內衝出來,一槍把他刺死就行了。”馬超說:“如果這樣,才能看出叔父的真心。”兩人就此約定好了。
第二天,韓遂帶著侯選、李堪、梁興、馬玩、楊秋五員將領出陣。馬超藏在營帳門後。韓遂派人到曹操營寨前,高聲喊道:“韓將軍請丞相過來交談。”曹操於是命令曹洪帶領幾十名騎兵直接出陣和韓遂相見。兩匹馬相距幾步遠,曹洪在馬上欠身說道:“昨天夜裏丞相囑托將軍的話,千萬不要有差錯。”說完就掉轉馬頭回去了。馬超聽到後大怒,挺槍催馬,就向韓遂刺去。五員將領連忙攔住,把馬超勸回了營寨。韓遂說:“賢侄別懷疑,我沒有壞心。”馬超哪裏肯相信,心中充滿怨恨地離開了。
韓遂和五員將領商議:“這件事該怎麽解釋?”楊秋說:“馬超仗著自己武藝高強,常常有欺淩主公您的心思,就算戰勝了曹操,他又怎會甘居人下?依我看,不如暗中投靠曹操,日後還能有封侯的機會。”韓遂說:“我和馬騰結拜為兄弟,怎麽忍心背叛他?”楊秋說:“事情已經到了這個地步,不得不這樣做。”韓遂說:“誰可以去傳遞消息?”楊秋說:“我願意去。”於是韓遂寫了一封密信,派楊秋直接到曹操營寨,說要投降的事情。曹操非常高興,答應封韓遂為西涼侯、楊秋為西涼太守,其他人也都有官爵。雙方約定以放火為信號,共同對付馬超。
楊秋告辭後,回去見韓遂,詳細說了這件事:“約定今晚放火,裏應外合。”韓遂十分高興,就讓軍士在中軍帳後堆積幹柴,五員將領各自帶著刀劍等候。韓遂本想設宴把馬超騙來,趁機殺掉他,正猶豫不決時,沒想到馬超早已把事情打探得一清二楚,他帶著幾個親隨,手持寶劍先走,讓龐德、馬岱在後麵接應。馬超悄悄進入韓遂營帳,隻見五員將領正和韓遂小聲說話,隻聽到楊秋說:“事不宜遲,要趕緊行動!”馬超大怒,揮劍闖入,大喝一聲:“你們這群賊子竟敢謀害我!”眾人都大吃一驚。馬超一劍朝韓遂的麵門砍去,韓遂慌忙用手抵擋,左手立刻被砍落。五員將領拔刀一起衝了上來。馬超快步走出營帳,五員將領把他團團圍住,混戰起來。馬超獨自揮舞寶劍,力敵五員將領。隻見劍光閃爍之處,鮮血飛濺:他砍翻了馬玩,剁倒了梁興,另外三員將領各自逃命。
馬超再次進入營帳要殺韓遂時,韓遂已被左右救走。這時,營帳後麵燃起大火,各個營寨的士兵都騷動起來。馬超連忙上馬,龐德、馬岱也趕到了,雙方混戰在一起。馬超率領軍隊殺出時,曹操的兵馬從四麵八方圍了過來:前麵有許褚,後麵有徐晃,左邊有夏侯淵,右邊有曹洪。西涼的士兵自相殘殺。馬超找不到龐德和馬岱,就帶領一百多騎兵,在渭橋之上截住去路。
天色微微發亮,隻見李堪帶領一支軍隊從橋下經過,馬超挺槍催馬追趕。李堪拖著槍逃走。恰好於禁從馬超背後趕來。於禁拉開弓射馬超。馬超聽到背後弓弦聲響,急忙一閃,箭卻射中了前麵的李堪,李堪落馬而死。馬超回馬來殺於禁,於禁拍馬逃走了。馬超回到橋上駐守。曹操的兵馬前後大量湧來,虎衛軍衝在最前麵,亂箭齊發,向馬超射去。馬超用槍撥打,箭紛紛落地。馬超讓隨從騎兵來回衝殺。無奈曹兵圍得又緊又厚,無法突圍。馬超在橋上大喝一聲,殺入黃河以北,他的隨從騎兵都被截斷了。馬超獨自在敵陣中衝突,卻被暗弩射倒了坐下的馬,馬超摔倒在地,曹操的軍隊圍了上來。正在危急時刻,忽然西北角上一支軍隊殺了過來,原來是龐德、馬岱。二人救了馬超,把軍中的戰馬給馬超騎上,轉身殺出一條血路,朝西北方向逃走了。
曹操聽說馬超逃脫,傳令眾將:“不分白天黑夜,一定要追到馬超。誰能得到他的首級,賞千金,封萬戶侯;活捉他的,封大將軍。”眾將領命,都想爭功,一路追趕。馬超顧不得人馬困乏,隻顧拚命逃跑。他的隨從騎兵漸漸都跑散了。步兵跑不動的,大多被曹軍擒獲。最後隻剩下三十多騎兵,和龐德、馬岱一起朝隴西臨洮方向逃去。
曹操親自追到安定,知道馬超已經逃遠,這才收兵回到長安。眾將都聚集在一起。韓遂失去了左手,成了殘疾之人,曹操讓他在長安休養,授予他西涼侯的職位。楊秋、侯選都被封為列侯,讓他們駐守渭口。曹操下令班師回許都。
涼州參軍楊阜,字義山,直接到長安來見曹操。曹操問他有什麽事,楊阜說:“馬超有呂布那樣的勇猛,又深得羌人之心。如今丞相如果不乘勢剿滅他,他日他養足了實力,隴上各郡就不再是國家的領土了。希望丞相暫且不要回兵。”曹操說:“我本想留下軍隊征討他,無奈中原事務繁多,南方也尚未平定,不能久留。你要為我守住這裏。”楊阜答應了,又保薦韋康為涼州刺史,一同領兵駐守冀城,以防備馬超。楊阜臨走時,向曹操請求:“長安一定要留下重兵作為後援。”曹操說:“我已經安排好了,你隻管放心。”楊阜告辭離去。
眾將都問曹操:“當初賊軍占據潼關,渭北道路不通,丞相您不選擇從河東攻打馮翊,反而堅守潼關,拖延了很長時間,然後才北渡黃河,紮營固守,這是為什麽呢?”曹操說:“當初賊軍守住潼關,如果我剛到就去奪取河東,賊軍必然會分兵守住各個渡口,那麽我們就無法渡過河西了。所以我把大量兵力都聚集在潼關前,讓賊軍全都在南麵防守,而河西沒有防備,這樣徐晃、朱靈才能順利渡河。然後我領兵北渡,用車輛連接,樹立柵欄作為甬道,修築冰城,讓賊軍以為我軍實力薄弱,從而使他們心生驕傲,放鬆警惕。之後我巧用反間計,積蓄士兵的力量,一舉擊破賊軍。這就是所謂的迅雷不及掩耳。用兵的變化,本來就不是一成不變的。”
眾將又問:“丞相每次聽說賊軍增加兵力,反而麵露喜色,這是為什麽呢?”曹操說:“關中地區偏遠,如果賊軍各自憑借險要地勢據守,征討他們沒有一兩年無法平定;如今他們都聚集在一起,人數雖然眾多,但人心不齊,容易離間,這樣我們就可以一舉消滅他們,所以我很高興。”眾將下拜說:“丞相神機妙算,我們遠遠比不上。”曹操說:“這也多虧了你們眾多文武官員的努力。”於是重重賞賜了眾軍。曹操留下夏侯淵屯兵長安,把收降的士兵,分別撥給各個部隊。夏侯淵舉薦馮翊高陵人,姓張,名既,字德容,擔任京兆尹,和夏侯淵一起鎮守長安。曹操班師回朝。獻帝親自排鑾駕出城迎接。下詔讓曹操“讚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就像漢朝丞相蕭何那樣的待遇。從此,曹操威震中外。
這個消息傳到漢中,很快驚動了漢寧太守張魯。原來張魯是沛國豐人。他的祖父張陵在西川鵠鳴山中編造道書迷惑眾人,人們都很敬重他。張陵死後,他的兒子張衡繼續推行。百姓隻要來學道,就要交五鬥米,世人稱他們為“米賊”。張衡死後,張魯繼續推行。張魯在漢中自稱為“師君”;來學道的人都被稱為“鬼卒”;為首的被稱為“祭酒”;帶領眾多教徒的被稱為“治頭大祭酒”。他們以誠信為宗旨,不許欺詐。如果有人患病,就設壇讓病人住在靜室中,讓病人自己反思過錯,當麵懺悔,然後為其祈禱;負責祈禱之事的人,被稱為“奸令祭酒”。祈禱的方法是,寫下病人的姓名,說明服罪的意思,寫三份文書,名為“三官手書”:一份放在山頂上奏天,一份埋在地下奏地,一份沉入水中申告水官。這樣之後,如果病人痊愈,就要交五鬥米作為酬謝。他們還建造義舍:義舍內飯米、柴火、肉食都準備齊全,過往的人可以根據自己的食量自行取用;拿得多的人會受到上天的懲罰。境內有人犯法,必定會寬恕三次;如果屢教不改,才施加刑罰。當地沒有官員,都由祭酒管理。就這樣,張魯雄踞漢中之地已經三十年。國家因為此地偏遠,無法征伐,就任命張魯為鎮南中郎將,兼任漢寧太守,隻要他進貢就行了。
當年,張魯聽說曹操打敗了西涼的軍隊,威震天下,就召集眾人商議:“西涼馬騰被殺,馬超剛剛戰敗,曹操肯定會侵犯我們漢中。我想自稱漢寧王,領兵抗拒曹操,各位覺得怎麽樣?”閻圃說:“漢川有十萬多戶百姓,財富充足,糧食豐富,四麵地勢險要;如今馬超剛敗,從子午穀逃入漢中的西涼百姓,不下數萬。我認為益州劉璋昏庸懦弱,我們不如先奪取西川的四十一州作為根基,然後再稱王也不遲。”張魯非常高興,就和弟弟張衛商議起兵之事。很快,有探子把消息報告到了川中。
再說益州劉璋,字季玉,是劉焉的兒子,漢魯恭王的後代。章帝元和年間,被改封到竟陵,他的旁支親屬因此居住在那裏。後來劉焉官至益州牧,興平元年因患癰疽去世,益州的大吏趙韙等人,共同擁立劉璋為益州牧。劉璋曾經殺了張魯的母親和弟弟,因此和張魯結下仇怨。劉璋派龐羲擔任巴西太守,來抗拒張魯。當時龐羲探聽到張魯想要興兵奪取西川,急忙報告給劉璋。劉璋生性懦弱,聽到這個消息,心中十分憂慮,急忙召集眾官商議。忽然有一個人昂首挺胸地站出來說:“主公放心。我雖然沒什麽才能,但憑借這三寸不爛之舌,能讓張魯不敢正眼看西川。”正是:隻因蜀地謀臣進,致引荊州豪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