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回:諸葛瑾求荊碰壁 關雲長單刀赴會

字數:3743   加入書籤

A+A-


    孫權想要索取荊州。張昭獻計說:“劉備所倚仗的人,是諸葛亮罷了。他的兄長諸葛瑾如今在東吳做官,為什麽不把諸葛瑾的家眷老小抓起來,派諸葛瑾進入西川去告訴諸葛亮,讓他勸說劉備交割荊州,就說‘如果不歸還荊州,一定會連累我的家眷老小’。諸葛亮顧念同胞兄弟之情,必然會答應。”
    孫權說:“諸葛瑾是個誠實君子,我怎麽忍心拘禁他的家眷老小呢?”張昭說:“明白地告訴他這是計策,他自然會放心的。”孫權聽從了這個建議,召集諸葛瑾的家眷老小,表麵上把他們關押在府中;另一方麵寫了書信,打發諸葛瑾前往西川。
    沒過幾天,諸葛瑾就早早地到達了成都,先派人通報劉備。劉備問孔明說:“你兄長這次來是為了什麽?”孔明說:“來索要荊州罷了。”劉備說:“那我們怎麽答複他呢?”孔明說:“隻需要如此這般……”
    兩人商量好計策後,孔明出城迎接諸葛瑾。沒有到孔明的私宅,直接進入了賓館。參拜完畢後,諸葛瑾放聲大哭。孔明說:“兄長有什麽事就直說。為什麽要哭泣呢?”諸葛瑾說:“我們一家老小都要完了!”
    孔明說:“莫非是因為不歸還荊州的事嗎?因為我的緣故,他們抓了兄長的家眷老小,我的心裏怎麽能安寧呢?兄長不要憂慮,我自有辦法歸還荊州就是了。”
    諸葛瑾非常高興,立即和孔明一起去見劉備,呈上孫權的書信。劉備看了信後,憤怒地說:“孫權既然把妹妹嫁給了我,卻趁著我不在荊州,竟然偷偷地把妹妹接了回去,這在情理上難以容忍!我正打算大舉出動川兵,殺下江南,報我心頭之恨,他竟然還想來索要荊州?”
    孔明哭著跪在地上說:“吳侯抓了我兄長的家眷老小,如果不歸還荊州,我的兄長全家都會被殺。兄長死了,我怎麽能獨自活著呢?希望主公看在我的麵子上,把荊州歸還給東吳,成全我們兄弟的情誼!”
    劉備再三不肯答應,孔明隻是哭著哀求。劉備慢慢地說:“既然這樣,看在軍師的麵子上,分一半荊州還給他們:把長沙、零陵、桂陽三郡給他們。”孔明說:“既然承蒙主公答應,就可以寫信給雲長,讓他交割這三郡。”
    劉備說:“子瑜(諸葛瑾,字子瑜)到了那裏,必須用好言好語去求我的弟弟。我弟弟性情像烈火一樣暴躁,我都害怕他。你一定要小心謹慎。”
    諸葛瑾拿到了書信,辭別了劉備,又告別了孔明,一路來到荊州。關羽請他進入中堂,賓主相互敘談。諸葛瑾拿出劉備的書信說:“皇叔答應先把三郡還給東吳,希望將軍即日交割,好讓我回去複命見我的主公。”
    關羽臉色一變,說:“我和我兄長在桃園結義,發誓共同匡扶漢室。荊州本是大漢的疆土,怎麽能隨意把哪怕一點點土地給別人呢?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即使我兄長有書信來,我也堅決不還。”
    諸葛瑾說:“如今吳侯扣押了我的家眷老小,如果拿不到荊州,他們必定會被誅殺。希望將軍可憐可憐我!”關羽說:“這是吳侯的詭計,怎麽能瞞得過我!”
    諸葛瑾說:“將軍怎麽如此不講情麵?”關羽手握寶劍,說:“別再說了!這把劍可不講情麵!”關平勸說道:“看在軍師的麵子上,還是不要這樣,希望父親息怒。”關羽說:“要不是看在軍師的麵子上,今天就不讓你回東吳了!”
    諸葛瑾滿麵羞慚,急忙告辭,下船後又往西川去見孔明。此時孔明已經外出巡視去了。諸葛瑾隻好再次去見劉備,哭著把關羽想要殺他的事情說了一遍。
    劉備說:“我弟弟性子急,很難和他講道理。子瑜你可以先回去,等我奪取了東川、漢中各個郡,調雲長去鎮守那裏,那時才能交付荊州。”
    諸葛瑾沒有辦法,隻得回到東吳去見孫權,詳細地說了前麵的事情。孫權大怒說:“子瑜你這次去,來回奔波,莫非這都是諸葛亮的計策?”
    諸葛瑾說:“不是的。我弟弟也哭著向劉備求情,劉備才答應先還三郡,隻是無奈雲長固執不肯。”孫權說:“既然劉備有先還三郡的話,就可以派官員前去長沙、零陵、桂陽三郡赴任,且看情況如何。”
    諸葛瑾說:“主公說得非常對。”孫權於是讓諸葛瑾接回了家眷老小,一方麵派官員前往三郡赴任。
    沒過幾天,派去三郡的官吏都被趕了回來,他們稟告孫權說:“關雲長不肯相容,連夜把我們趕了回來。晚走的人就要被殺。”
    孫權大怒,派人召來魯肅責備他說:“子敬(魯肅,字子敬)以前為劉備作保,借了我們荊州;如今劉備已經得到了西川,卻不肯歸還,你怎麽能坐視不管呢?”
    魯肅說:“我已經想到了一個計策,正想稟告主公。”孫權問:“什麽計策?”魯肅說:“如今在陸口屯兵,派人請關雲長來赴會。如果雲長肯來,就用好言好語勸說他;如果他不聽從,就埋伏下刀斧手殺了他。如果他不肯來,就立即進兵,和他決一勝負,奪取荊州就是了。”
    孫權說:“正合我意。可以馬上執行。”闞澤進言說:“不行,關雲長是世上的虎將,不是等閑之輩。恐怕事情不能成功,反而會遭到他的傷害。”孫權憤怒地說:“如果這樣,荊州什麽時候才能得到!”便命令魯肅趕快執行這個計策。
    魯肅於是辭別孫權,到了陸口,召集呂蒙、甘寧商議,在陸口寨外臨江亭上設宴,寫好了請書,挑選帳下一個能言善辯的人作為使者,乘船渡江。
    江口的關平詢問了情況後,便帶著使者進入荊州,使者叩見關羽,詳細說明了魯肅相邀赴會的意思,並呈上請書。關羽看完書信後,對來人說:“既然子敬相請,我明天就來赴宴。你可以先回去。”
    使者告辭離去。關平說:“魯肅相邀,肯定沒安好心;父親為什麽答應他呢?”關羽笑著說:“我難道不知道嗎?這是諸葛瑾回報孫權,說我不肯還三郡,所以讓魯肅屯兵陸口,邀請我赴會,索要荊州。我如果不去,就說我膽怯了。我明天獨自駕著小舟,隻帶十幾個親隨,單刀赴會,看看魯肅能把我怎麽樣!”
    關平勸諫說:“父親怎麽能拿萬金之軀,親自去蹈虎狼之穴呢?這恐怕不是重視伯父所托付之事的做法啊。”關羽說:“我在千槍萬刃之中,箭石交攻之際,單槍匹馬縱橫馳騁,如同進入無人之境;還會怕江東的那群鼠輩嗎!”
    馬良也勸諫說:“魯肅雖然有長者的風度,但如今事情緊急,他難免會心生異心。將軍不可輕易前往。”關羽說:“從前戰國時趙人藺相如,沒有縛雞之力,在澠池會上,把秦國君臣看得如同無物;何況我是學過萬人敵的人呢!既然已經答應了,就不能失信。”
    馬良說:“即使將軍去,也應當有所準備。”關羽說:“隻讓我兒挑選十隻快船,藏著五百名善於水戰的軍士,在江上等候。看到我的認旗升起的地方,就過江來。”關平領命去做準備了。
    使者回去向魯肅報告,說關羽慨然應允,明天準時到達。魯肅和呂蒙商議:“他這次來會怎麽樣呢?”呂蒙說:“他如果帶軍馬來,我和甘寧各自帶領一支軍隊埋伏在岸邊,以放炮為號,準備廝殺;如果他沒有帶軍馬來,就在庭後埋伏五十名刀斧手,在筵席間殺了他。”
    兩人商量好計策後,第二天,魯肅派人在岸邊遙望。辰時過後,隻見江麵上有一隻船駛來,船夫和水手隻有幾個人,一麵紅旗在風中飄揚,上麵顯出一個大大的“關”字。
    船漸漸靠近岸邊,隻見關羽戴著青巾,穿著綠袍,坐在船上;旁邊周倉捧著大刀;還有八九個關西大漢,各自腰跨一口腰刀。魯肅又驚又疑,把他們接入庭內。
    相互行禮完畢後,入席飲酒,魯肅舉杯相勸,卻不敢抬頭看關羽。關羽談笑自若,毫無懼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