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哭字訣,為了回家,小格格也是特別努力

字數:4083   加入書籤

A+A-


    眼看著大冬天的,小太監急得滿腦門子汗珠,四阿哥連忙問:“可是小格格有什麽不妥?”
    答案隻有四個字:哭鬧不止!
    自從五阿哥成婚、五公主亡故後,太後娘娘就覺得寧壽宮裏空空蕩蕩的。
    小格格初來,太後娘娘還頗為歡喜。
    誰想著小格格小小一團,哭起來卻能聲震屋瓦呀?
    聲音大,持續時間還長。
    哭得小臉通紅,腦門上青筋迸起。給奶不喝,誰哄也不好使。就是閉著眼睛一頓哭,小嗓子都哭啞了。
    “太後憐惜格格,唯恐她哭壞了身子,這才使奴才來請皇上。”
    “還請皇上移駕寧壽宮看看。”
    哄得好最好,哄不好的話趕緊把人從哪抱來的,抱回哪裏去吧。
    她老人家自己清清靜靜的也挺好。
    太後娘娘原話,小太監奓著膽子學了,康熙的龍臉也黑了。
    自己的孩子自己疼。
    一聽說小家夥嗓子都哭啞了,可把四阿哥急壞了:“皇阿瑪,剛剛了因大師可是說了,咱們得……嗯,快去瞧瞧小格格,別讓她哭壞了身子。”
    康熙:……
    雖然還是不太相信一個小女娃能對大清國運產生什麽重大影響,但幾個厲害的大師、道士、神婆與薩滿先後吐血的場麵還是過於震撼。
    讓他一時間即便不能徹底全信,也不敢托大,不願讓小家夥有任何閃失。
    隻瞪了那小太監一眼:“還不前頭帶路?”
    “嗻。”
    四阿哥再次擠掉了梁九功,自己扶著康熙,急忙忙忙往寧壽宮方向。
    康熙瞟了他一眼:“沒看出來,你小子還是個慈父。”
    嗐!
    四阿哥笑容一苦:“讓皇阿瑪見笑了,兒子府上妻妾雖也不少,但至今也隻兩子兩女而已。哪一個,都是兒子的心頭寶。”
    可惜蒼天不眷,按著烏那希的心聲來看:這四個孩子竟沒有一個無災無難活到老。
    怎麽不叫他這當老子的心疼又畏懼?
    早年也很經曆過一番喪子之痛的康熙沉默,腳下動作更加快了幾分。
    還沒到寧壽門呢,就聽到一陣震耳欲聾的哭聲。
    進了屋後才發現不但太後拿著小波浪鼓,用蒙古話極力地哄孩子開心。
    連德妃都來了,且正抱著小繈褓溫溫柔柔哄著。
    可效果麽?
    就沒什麽效果!
    小家夥邊哭邊吐槽:[哇哇哇,退退退,你裝什麽好瑪嬤啊?你連我阿瑪都不喜歡,還能喜歡我這個小庶孫女?拉倒吧!]
    [本格格是學過清史的人,就算不像那些隻看電視劇、小說就認定你站十四叔,幫著十四叔坑阿瑪,也知道你對阿瑪不好。]
    [皇瑪法駕崩,本來其餘皇子都七個不服八個不忿的,正需要你這個生母大力支持的時候,結果你怎麽幹的呢?你說欽命吾子克承大統,實非吾夢想之所期。不遷宮,不受尊號,哭天抹淚要給先帝殉葬……]
    提及德妃娘娘曆史上那些不怎麽親媽的迷惑操作,烏那希就有些咬牙切齒的調調。
    隻覺得她老人家但凡戲少點兒,也不會讓那些反對派們有那麽多給自家阿瑪潑髒水的機會了。
    [要不是你,要不是你們這些人,阿瑪也不會被逼親自下場寫大義覺迷錄,試圖為自己辯白。結果還事與願違,留下了史上唯一記載雍正黑曆史的官方史料。]
    康熙轉頭,特別詫異地看著自家四兒子,就想問問他是怎麽想出這麽蠢的操作的?
    四阿哥:……
    前一瞬還在欣喜女兒對自己的全力維護,下一瞬……
    乖乖,咱們還是收斂點,別什麽該說不該說的都一個勁在心裏使勁叭叭呀!
    結果……
    看到自家親老子後,烏那希確實顧不上吐槽偏心眼兒的瑪嬤了。
    她隻委委屈屈地對他伸了伸藕節般的小胳膊:“啊~”
    [你可來了,快抱抱我,抱抱我~好叫皇瑪法知道,咱是個戀家的孩子。宮中再好,我也隻想留在四阿哥府當阿瑪額娘跟小哥哥的乖寶寶。]
    [我一見你就笑,留在宮裏就哭,玩命哭,哭到背過氣兒去。來來回回折騰幾次,就不信還不能成功回家!!!]
    康熙滿頭黑線,無它,小家夥這法子幼稚是幼稚了點,卻實在有效。
    這不,眼看著她到四阿哥懷裏就停止了哭泣,連太後都如蒙大赦地長舒了口氣:“皇上啊,哀家知你孝順。可你也瞧見了,這孩子戀家。”
    “你們沒來時,那哭得,恨不得把房蓋掀了。一看到自家阿瑪,這哭聲就又停了下來。這,唉……”
    太後特別無奈地宣了聲佛號。
    直說這孝心她領了,孩子還是從哪兒來抱哪去吧。
    她老了,可經不住這麽折騰。
    康熙頓了頓:“孩子剛來寧壽宮,一時認生也是有的。適應適應許就好了,皇額娘不如……”
    眾所周不知,太後一直就不得先皇寵愛,全靠本身乖覺加上先帝命短才躲過了變廢後的結局。
    為求安穩,她是太皇太後在時以太皇太後馬首是瞻。
    太皇太後薨,她就以皇上的意見為意見。
    是以,就算再怎麽不悅,康熙發話了,她也得嚐試適應。
    首戰失敗,烏那希也不氣餒。
    就哭,使勁哭。
    實在哭累了就眠一眠,醒了接著嚎。
    把禮佛禮了一輩子,最是溫婉柔和的皇太後都給哭得頭皮發麻。
    好不容易撐到翌日天光大亮,四阿哥家的大阿哥又來求見。
    太後揉了揉睡眠不足有些發疼的太陽穴,詫異地問:“老四家的弘暉?這個時候他不是應該在無逸齋上課麽,怎麽好端端的就到寧壽宮來了?”
    不過再有疑問,孩子來都來了,當烏庫媽媽的也不好避而不見。
    一句讓他進來吧後,太後娘娘就後了大悔。
    無它,小阿哥是背著個碩大的包裹來的。
    滿滿要離家出走相。
    事實也證明了太後娘娘的推測,小家夥請完安後就撲通一聲跪地上,連著給老太後磕了三響頭:“一隻羊也是趕,一群羊也是放。”
    “既然烏庫媽媽都養了三妹妹,能不能大發慈悲,也把暉兒一並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