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族村寨和住房
字數:1131 加入書籤
怒族住房有木板和竹篾兩種。木板房略大,成長方形,一般分為內外兩間。外間供待客用,設有一至數個火塘,火塘上有鐵三腳架或石頭腳架,用來煮飯做菜;內間為主人的臥室兼糧倉,一般不許外人進入。竹篾房比較矮小,也分內外兩間,但貧困人家有時隻有一間。兩種房屋大多分隔為兩層,樓上住人,樓下關牲畜,並用許多木樁架在斜坡地上,再以木板或竹篾席鋪在木樁架上。《維西見聞錄》說:“怒子居怒江內??????覆竹為屋,編竹為垣”。這種竹屋由於結構簡單,既易於建築,也易於拆遷。按照傳統的風俗習慣,一家建房,全村幫忙,民族或村社成員紛紛送來建築材料,一天之內就可以把房屋建成。這種竹木屋,每幢居住一個小家庭,既適合山區多雨多霧多瘴癘的特點,又適合怒族一夫一妻製家庭的社會狀況。若幹戶這樣的人家,既組成一個村寨。
怒族村寨大小不等,大者四、五十戶,中等者二、三十戶,小者僅十餘戶。這些聚居村落大都是由具有血緣關係的家族組成,如碧江縣的甲加、羅宜益兩個自然村落,就是由“俄皮穀”、“俄則穀”兩個父係家族所組成;福貢縣的木兩甲、阿尼岔兩個自然村落;就是由“穀乃比”、“次邦”兩個父係家族所組成。以家族或氏族為單位組成聚居村落,這是怒族村落的一個特點。
這些彼此有血緣關係的氏族或家庭,不僅居於一個村落內,維係著彼此的物質聯係,還共同崇拜著一個圖騰動物,維係著彼此的精神聯係。怒族稱氏族為“起”,蜂氏族叫“別阿起”,虎氏族叫“拉麽起”,此外還有馬鹿氏族、麂子氏族、巨蛇氏族等??????。各氏族或村寨都以所崇拜的圖騰動物作為氏族或村寨特點的標誌,在不同標誌下的各個氏族,都有自己的氏族或村寨頭人。頭人由全氏族或村寨選舉產生,他們在群眾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但一般沒有特殊權利,如果平時辦事不公,群眾可以把他們撤換。一個村寨內如果有幾個氏族,就在各氏族頭人中推選一個威望最高的作為村寨頭人。
過去,每個村寨都有村寨公有的土地,其中一部份山林或荒地又為村寨內各家族分別占有和使用。這些土地沒有明顯標誌,但外人不得隨意砍伐或耕種。距離村寨較遠的高山密林為村寨公有或幾個氏族共有。村寨之間也有明顯的地界,無論打獵、放牧、砍柴、割蜂蜜等,都不能越出本村寨的地界,即使追逐越界的野獸,也要征得鄰寨頭人的同意才行。
氏族村寨之間過去往往因土地糾紛引起械鬥,參加械鬥往往是氏族或村寨全體男人的義務。但這種原始的血族複仇的習俗如今已經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