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鵲

字數:749   加入書籤

A+A-


    扁鵲,是戰國時勃海郡鄭地的人,原名秦越人。“扁鵲”一詞原本為古代傳說中能為人解除病痛的一種鳥,秦越人醫術高超,百姓敬他為神醫,便說他是“扁鵲”,漸漸地,就把這個名字用在秦越人的身上了。
    扁鵲雲遊各國,為君侯看病,也為百姓除疾,名揚天下。他的技術十分全麵,無所不通。在邯鄲聽說當地尊重婦女,便做了帶下醫(婦科醫生)。在洛陽,因為那裏很尊重老人,他就做了專治老年病的醫生。秦國人最愛兒童,他又在那裏做了兒科大夫,不論在哪裏,都是聲名大振。
    一天,晉國的大夫趙簡子病了。五日五夜不省人事,大家十分駭怕,扁鵲看了以後說,他血脈正常,沒什麽可怕的,不超過三天一定會醒。後來過了兩天半,他果然蘇醒了。
    扁鵲的望診技術出神入化,真是“望而知之謂之神”的神醫了。在中醫的診斷方法裏,望診在四診當中居於首位,十分重要,也十分深奧,要達到一望即知的神奇能力更是非同尋常。這三個例子都是非常有名的醫學故事,“起死回生”、“諱疾忌醫”的成語也出於此。相傳扁鵲名聲過大,因而受到秦國太醫李謐嫉妒而被其害死了。永濟一帶群眾感其恩德,自發結伴前往秦國運回其屍骨,葬於虞鄉。
    中醫學的一部經典之作《難經》相傳為秦越人所作,但從內容上看應該是《黃帝內經》成書以後問世的作品,成書於漢代。其內容深奧,是中醫學不可多得的理論著作之一。因此,古人將該書托名秦越人所著,也表示扁鵲在人們心目中占有很高的地位,借其名以示書的重要性,也表達了人們對他的尊敬與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