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十五時期的宮廷禮儀以及法國王太子的宮廷生活

字數:6709   加入書籤

A+A-


    在凡爾賽宮廷鼎盛時期,有一個比國王更有權威的主宰便是“禮法”,或稱“禮儀”,就象歌劇院的芭蕾舞一樣,一舉手、一投足都有明確的規定。
    人們看過宮廷記事錄後,感到難以理解的是,上至王子、公主,下至無名奴仆,每個人的頭腦裏怎麽能夠塞進那麽多的東西,怎麽能夠記住自己這個角色舉止動作的每一個細節?更何況這種種禮節還要根據時間、地點和季節的不同而變化。
    比如,一個貴婦在凡爾賽宮隻有資格坐帆布折凳,到了馬爾利富就可以坐方凳,而到了朗布依埃宮便坐上了靠背椅。再如,一個掌門官(他唯一的任務就是開門)必須記住哪些人經過的時候,他應當站在門裏;哪些人經過的時候,他應當站在門外。公爵一類的人到王宮小教堂可以帶一塊方坐墊,俗稱屁股墊,但不可忘記要把坐墊放得歪斜一點,絕對不能擺正,因為擺正是王族的特權。國王接見大使時,倘若禮賓官沒有在樓梯的第四級上迎接,便會引起外交風波。
    路易十五時期,講究禮儀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宮廷禮法除了承襲舊傳統(許多禮節起源於弗朗西斯一世,甚至更遠的年代)外,還增添了不少路易十四時期的複雜條例,而且又製訂了一些連國王本人都需要遵循的規定。
    大家可能以為在這樣一個井然有序,人人職責分明的宮殿裏,主子們一定被服侍得舒舒服服,那可是大錯特錯了,因為他們自己已成為禮儀規範的奴隸,國王、王後和王子們都過著一種終身受束縛的生活。在公主們舉行的舞會上,王後也前來參加一同玩樂,可是禮儀規定,不管公主們跳舞跳到那裏,位置怎樣變換,她們的眼睛必須一直望著王後,結果小姑娘們的脖子扭得酸痛。
    一天清晨,王後發現她那張大床上的棉被沾滿了灰塵,她靦腆地責問了一下。這件事逐級傳到寢宮侍從那裏,寢宮侍從把責任推卸得一千二淨,說打掃灰塵不屬於他們的職責範圍。人們就去找管理帷幔,掛毯的侍從領班,後者聽完這個事故後明確地說,這不關他的事。經過兩天查訊終於發現,當國王陛下不在王後那裏安寢的時候,王後的那張大床是當作家具管理的,因此應當由管家具的侍從負責。
    可憐的瑪麗?列金斯卡是位十分溫柔、孤獨、多情而又隨和的王後,每天吃午飯時,都得經受一番折磨。她孤零零地一個人坐在前廳裏的一張小桌子旁邊,一群侍臣和一群好奇的前來參觀的平民在一定距離之外圍成一圈站著,靜悄悄地望著王後吃飯。有一天,卡薩諾瓦親自看到了這個場麵:王後衣著簡單,戴著一頂大無沿軟帽,走到餐桌前坐下後開始進餐,她低著頭,兩隻眼睛盯著盤子,不看任何人。當她覺得端上來的某一道菜好吃,想再要一點又難為情,便掃了在場的人一眼,想在人群中找到她認識的人,了解一下她愛吃的這道萊是什麽。她找到了一個人,怯生生地叫道:“德?洛旺達爾先生,”聽到叫自己的侍臣彎下腰向前走了幾步應道:“王後有何吩咐?”“我想這道美味可口的菜是燴雞塊吧?”“是的,王後。”德?洛旺達爾先生用刻板的語調回答後又退回原位。王後直到用完了膳沒有再說一句話。對參觀凡爾賽宮的巴黎和外省人最具有吸引力的是宮內開飯,他們參觀了王太子妃喝湯,馬上去看王子們吃煮白肉,接著上氣不接下氣地跑去瞧公主們吃尾食品。
    路易十五有自己的貼身侍衛、跟班護衛、門衛和瑞士衛士等各種衛士,禮儀迫使他任何時候都不能一個人獨自呆著。晚上許多人服侍他換內衣,早上許多人服侍他起床,然而偶爾侍衛們玩忽職守,他也能夠暫時擺脫沒完沒了的守護。
    一天晚上,路易十五未帶衛士隻身一人走進寢宮,迎麵撞見一個驚慌失措的人,這個人撲地跪倒在地解釋說,他在宮內尋找一個與他同行的烤肉店老板迷了路,他一個門一個門地找,不料進了寢宮,現在他也不知道該從哪兒出去。這個可憐的人等著受絞刑,可是國王安撫他一番,賜給了他幾個路易。
    應當說,什麽人都可以進凡爾賽宮,可以任意在各大套房之間遊玩,隻是不允許乞丐和憎侶進去。想觀看國王用膳的過往平民百姓,隻要佩帶一把寶劍,臂彎裏放一頂帽子就可以進宮,這些道具在王宮看守那裏能夠租到。
    這種情況足以使人相信德?呂伊納公爵在他的寶貴的《回憶錄》中記載的一段奇聞是完全真實的。他沒有寫明這段趣聞的日期,不過他掌握的兩種傳說的情節完全吻合。
    在一次宮廷化裝舞會上,一位風度翩翩的騎士戴著半截黑絲絨麵罩,化裝成唐?吉柯德,同王太子妃跳舞,王國內隻有顯貴們才有此殊榮。國王有點好奇,想了解同他兒媳愉快跳舞的是王室的那位親王,或者是那位年輕的公爵,便派他的侍從德?泰塞侯爵盤問這個陌生人。此人拒不透露他的姓名,機智巧妙的回答說,他在西班牙時經常榮幸地請德?泰塞侯爵先生吃飯,並且具體說出款待侯爵先生的年月日,還列舉出同席一些客人的名字,情況的確屬實。
    於是德?泰塞向國王報告說,漂亮的蒙麵人可能是位尊貴的西班牙貴族,西班牙語說得特別漂亮,法語說得非常蹩腳,他在馬德裏逗留時曾多次到這個人家中吃飯。
    路易十五很驚訝,親自去詢問這個神秘人物的來曆:蒙麵人簡單明了、落落大方地重複說,他和德?泰塞侯爵先生很熟悉,來往密切,凡是侯爵舉行的宴會,沒有他――蒙麵先生――不參加的。蒙麵人答複得十分機智得體,路易十五天生怯懦,不善辭令,顯得很尷尬。路易十五為漂亮蒙麵人的談吐所折服,相信此人無疑是一位西班牙顯貴,他的名字和頭銜不久一定會知道,於是他允許蒙麵人再去同王太子妃跳舞。
    王太子妃萬萬沒有想到同這位來曆不明的迷人的貴族跳舞是不妥當的,國上也沒有想到這一點。德?泰塞先生有些疑惑,他不止一次地舉行宴會,竭力想從常來的貴客中找出這個有幸使國王陛了感興趣的人,然而白費力氣。
    一天晚上,侯爵和他的原籍西班牙的廚師長談起又要舉行的宴會,他問廚師長是否能幫助他認出化妝舞會上那個捉摸不定的怪人。廚師長回答說,這件事容易極了,但有個條件,即要為此人的名字保密,而且不管這個人是誰,都不受懲罰。侯爵同意了這個條件,廚師長便說這個人就是他自己……啊!一個廚師長竟敢同法蘭西的金枝玉葉跳舞。
    我認為,如果這個膽大妄為的西斑牙仆人確實存在的話,博馬舍塑造的費加羅的形象大概在某些方麵受到這個廚師的故事的啟發。博馬舍筆下的費加羅大膽蔑視禮教,這種光輝的精神是不朽的。
    ************
    兩百年前,法國王宮位於凡爾賽,以奢華糜費著稱於世。然而如若有人抱著好奇心理,想知道那個時候法國國王的子女們過聖誕節時能夠得到些什麽禮物的話,那會令你失望。因為王太子、他的兄弟諸王子們以及他的姐妹諸公主們得不到什麽禮物。
    從逐日記載的十八世紀王宮生活的起居錄中可以看出,那時的聖誕節並非象今天這樣是一年中最盛大的家庭團聚日,因為起居錄中沒有一處提到聖誕午夜的聚餐,也沒有一處談起美麗的裝飾著彩燈和玩具的綠色聖誕樹。那時,人們慶祝聖誕日僅僅是參加宗教活動。凡爾賽宮內聖延的日程安排就非常單調,全是宗教活動,例如:路易十五先去參加子時彌撒,然後去晨禱、午禱、做大彌撒,再去晚禱,深夜還去參加隆重的聖體降福儀式。隻有在聖體降福儀式中,可以聽到兩位聞名遐邇的小堤琴家吉尼翁和吉耶曼演奏的古老聖誕歌和著名的貝佐齊用雙簧管吹奏的古老小曲,在靜謐的夜晚聽起來使人覺得格外悠揚悅耳。不過,這與刻板的宗教儀式不太協調。聖誕節後一周,便過新年,新年過得同樣簡單,既不拜年,全家也不聚會。至於新年禮物,似乎並非必不可少。1746年,德?呂伊納公爵在日記中寫道,國王送給了王後一個小小的塗琺琅的金鼻煙壺作為新年禮物,這是多年末曾有過的事。國王還賜給長女一對鑽石耳環,賜給二女兒一個天然水晶做的鳥籠,但沒有給她們的兄弟王太子一點兒禮物。
    可憐的小家夥!他命中注定要當國王,可一出生就為未來的榮華富貴付出了高昂的代價。他一直被禁錮在王宮大樓的第一層樓房內,幾乎足不出戶。他在繈褓中時,每遇到一個節日,便被侍女們抱在懷裏,看著那些身著奇怪衣服的人們在他麵前畢恭畢敬地列隊走過,接受他們的頌詞。例如,在聖蠟節那一天,年幼的王太子看到穿著長皮袍的教育界先生們向他致賀,敬獻給他―支大蠟燭。在其他的節日中,則有巴黎中央菜市場的賣菜婦女或巴黎高等法院的法官們來給他致賀獻禮。
    1736年1月,王太子六歲四個月時,被當作新年贈品一般從他喜愛的宮廷女教師德?旺達杜爾夫人和一直照料他的宮廷貴婦那裏抱走,轉交給男人管教,把他交給那些他不熟悉的、從來沒有見過麵的一些先生們的時候,尚需舉行隆重的儀式。那個場麵真是令人目不忍睹:德?旺達杜爾夫人一麵哭泣一麵走開,王太子向她猛跑過去,死死揪住她的裙子不放。男人們旋即上去抓住王太子,硬把他拖到新的寢宮內,關上宮門,並馬上在寢宮內演起了木偶戲,來排解王太子的憂傷。
    王太子的太傅德?夏蒂隆先生要求十分嚴格,一定要王太子接見侍從們,這些侍從有:指導神甫、膳食侍應、車騎侍從、年輕侍從、隨身男仆、醫生、財務總管、理發師、衛士和持衣侍從等等,共有七十三人。這七十三人僅僅服侍他一個人,同時也使他每時每刻都受到禮儀的束縛和折磨。沒有一個同齡夥伴和他玩耍,也沒有一本引人入勝的書籍供他閱讀。可供他消遣的唯一讀物就是嚴肅的《泰雷馬克曆險記》。小王子度假時,便被帶到楓丹白露宮,一路上,為討他快活,竟弄來一本《悼詞集》給他讀。他若是患了傷風感冒,宰相紅衣主教便來哄他玩,讓人讀寓言給他聽。他想坐在飯桌旁隨意享用點愛吃的飯菜也不可能,因為每次用膳時,總有一群人觀看,並且禮儀隨之而來。且看規定的禮節吧:“當太博坐在王太子旁邊服侍殿下進膳時,太博要從禦膳侍者手中接過盤子,然後轉奉給王太子殿下;王太子需要換盤子時,太傅先得從王太子手中接過盤子交給侍者,侍者才能再奉上茶碟、水瓶和酒瓶。若是太博不在,便由副太傅服侍,這時,侍者便可直接把盤子呈給王太子殿下,若王太子要換盤子,則仍要先交給副太傅……”這些規定可以接連寫上兩大頁。難道這些裝模作樣的禮儀會不倒人的胃口嗎?
    正如後來從德?克魯瓦公爵的記載中了解到的那樣,“國王的孩子們在大庭廣眾麵前一般隻靠吃一些糕點和類似其他難吃的食物充饑,幾乎無法吃送上來的美饌佳肴。”
    有一天,王太子給住在貢比涅的父王寫信,他當著太傅的麵,在信封上寫了“呈給國王”,落款寫的是“您忠實的兒子和臣民”。太傅竟不讓發走這封信,真是天大的怪事!因為法蘭西王子和父王通信時,禮儀規定落款要用“您極卑賤和極恭順的臣仆和兒子”,而信封上要用“呈給我極尊貴的父王”。
    還有一天,王太子殿下那裏舉行舞會,他的小姐妹們(一共有五位)應邀前來跳舞。由於呆板繁瑣的禮節,這類聚會引不起他的興趣。舞會上人群聚集,凡有權進宮到國王那裏去的貴族,都有權到年輕的王太子這裏來參加舞會,但不能入座,有封號的貴婦也得站一個通宵。至於這些孩子們舉行的家庭舞會,隻有那些地位很高,可與王太子同席就餐,同乘馬車的人才能參加。王太子的兩個孿生姐姐1737年時僅有十歲,也隻能同非常顯赫的大人物跳舞,即使是公爵的兒子也得不到這份光榮。結果這種舞會死氣沉沉、毫無樂趣,而且每次舞會總要產生些不愉快的事情。有一次,國王的女兒跳小步舞時,忘記了應當時刻麵對她的兄弟王太子,第二天整個宮廷沸騰起來,對這件“嚴重”的事議論紛紛。
    又有一天晚上,王後馬麗?萊金斯卡離開寢宮來到王太子的舞會上同公主和王子一起玩樂,這是很少有的事情。忽然王後想喝水,太傅德?夏蒂隆先生端了一杯水給她,但王後拒絕喝,因為按照禮儀規定,她隻能喝女總管德?呂伊納公爵夫人用托盤送上來的水,偏偏那時公爵夫人不在場,王後隻得渴著。在小王子那裏跳舞還會遇到許多麻煩,例如,隻有晚上十時侍候王太子睡覺以後,才能上夜宵糕點。不過王太子離開之後,許多儀式可以從簡了。
    1737年3月,王太子殿下受到處罰的消息傳遍各處,誰也說不清楚王太子犯了什麽錯誤,隻知道王太子玩耍的時候太傅德?夏蒂隆先生把他關起來了。在處罰期間,王太子去做彌撒時,隻準帶一個跟班;走過前廳時,站崗的士兵奉命不給他舉刀致敬。可憐的孩子克製著自己,努力表現出無動於衷的神色。三天之後,嚴厲的懲戒結束了,當王太子看到衛士們又向他敬禮時,禁不住嚎啕大哭起來。看到王太子受到這樣繁多禮節的不斷折磨,不免對他產生了憐憫之情,甚至會諒解他有一天怒不可遏,打了誦經教士德?馬爾伯一記耳光,並把教士踹到門外。
    王太子病了,麵頰上腫了一大塊,全身發燒,他無法繼續學習,可是宮廷教師仍然每天按時送來一份作業……不過,這時醫生主宰著王太子的一切。王太子病後,一大群醫生來到混身發燒的王太子寢宮裏,有四位內科醫生,四位外科醫生,加上顧問醫生和助手們,共二十人。其中僅有幾位醫生有資格診斷。醫生們是否象從喜劇中看到的那樣,身穿大袍子,頭戴大帽子?沒有材料說明。但他們確是個個學識淵博,天天進行會診。隻要王太子貴恙一日不痊愈,他們便一日不離凡爾賽,他們住在宮裏,享用禦廚做的飯菜。醫生們會診的結果是,必須在病人的腮幫子上穿刺,手術進行時舉行隆重的儀式,國王也親臨現場,但他嚇得差點昏過去。醫生們作完了手術決定回巴黎,他們要求乘坐國王的馬車走。可是禮儀規定這種榮耀不給“這類人”。“這類人”一詞使醫生們大為惱火,於是一個個拂袖而去……
    王太子殿下的病情在手術後也不見好轉,他疼痛難忍,醫生們也撒手不管了,隻得把住在杜伊勒利宮的著名牙科醫生卡普隆召到凡爾賽。卡普隆醫生馬上撂下手中的工作,趕到凡爾賽宮。他檢查了一下孩子的病情,就掏出拔牙鉗子,先拔了一顆牙,然後拔第二顆,接著又拔第三顆。大家一致的看法是患者勇敢地經受住了痛苦的考驗,認為他有資格接受洗禮了。根據傳統的作法,法蘭西皇家子弟必須到了懂事的年齡,才能受洗。小王子受洗時穿了一件專門做的十分華麗的白色禮服,那是一件鑲著銀色花邊,繡有西班牙式花紋的銀緞禮服。受洗儀式進行了七十五分鍾,懂行的人頗有微詞,因為儀式沒有完全按規矩行事,比如省掉了不少屈膝禮,宮中女官竟同公主們一樣坐在舒適的帆布折凳上。
    大家都知道,這位子太子好學,嚴於律己,待人有點冷漠,由於比他的父王早死十年,沒有能夠執政。但是他卻有三個兒子先後做了帝王,即路易十六、路易十八和查理十世,真夠多的!不過現今的法國人絕不會羨慕這些富貴帝王之家的兒孫們。凡是帝王的子孫,他們童年的不幸都是相同的,八十年後拿破侖的兒子幼王羅默也不例外。在新年那一天,人們問他想要什麽新年禮物,是一處宮殿、一座都城、一個省份,還是要一支軍隊?……他卻說要一雙農民穿的隻值一個蘇的木屐,穿上它到街上去,和窗外那些在泥濘中奔跑的頑童們一起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