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義陽草莽,三人為師,監州為敵
字數:4990 加入書籤
馬伯常死了。
負責巡視之卒,盡皆被斬殺。
整個渡口,幾乎是片刻之間易主換旗。
船塢中,負責看守艦船的輜重軍紛紛走出來眺望渡口處。
燈火映照之下,夜風席卷血腥氣吹來,讓所有人神情大變。
然而,還未等一些人看清楚發生了什麽事情,便見到船塢中一些艦船駛出,朝著大江中心駛去,還有人從船艙中取出鐵索,木板。
“有變。”
“王師要打過來了。”
一個輜重從卒恍然大悟,頓時驚呼出聲。
“快劃船跟上。
“王師要打過來了!”
船塢中,一時傳出此起彼伏之音。
繼而,不少人開始駕駛艦船,隨著龐黃兩家的人朝著大江中心駛去。
他們是輜重從卒,更是被迫征勞役而隨行軍中的荊南百姓,還有諸多人曾經抗衡過士族,郡望。
既然大漢王師要過來。
他們必行迎王師之事,焉能坐視不管。
此時,渡口處驚變,也驚動了大營之中的江陵軍。
桓階,魏延,沒有一絲猶豫,當即領軍朝著渡口處趕赴。
與此同時,對岸的三軍聞聲出營,以極快的速度行至大江沿岸,並且布下八牛弩,且上好弩弦,調整仰射姿態。
江陵渡口處。
火光長龍,伴隨著兵戈之音行至。
桓階臉色難看無比,望著攔在渡口前的三百餘人,以及用木板,沙石麻袋搭建的盾甲防線,一口老血差點吐出來。
他臨危受命拜為江陵令,千防萬防沒想到江陵還有暗間啊!
“黃承彥。”
魏延禦馬提矛,眼中充塞著恨意道:“沒想到,你竟然真的是暗間,若如此龐元安也是間,子初先生猜測沒有錯?”
“隨你想。”
黃承彥持刀而立,沉聲道:“爾等不臣之人,有資格質問嗎?”
“殺。”
魏延長嘯一聲。
荊南蕭條,連三郡太守都因為邢道榮等人被蒯良羈押入獄,若不是實在無人可用,焉能讓龐黃來江陵。
如今,事已至此,他已經無心質問。
而且,黃承彥顯然是善於布陣之人,以木板沙石防禦箭矢。
他們隻能進行血腥的近身戰,才能阻攔大江中心的艦船並作橋梁,接引大漢王師渡江。
“嗖。”
猛然,一抹白光裹挾銳氣而至。
噗呲一聲,洞穿戰馬的脖頸,連帶魏延都墜落在地上。
長江西岸陳列百餘八牛弩,齊齊釋放,箭矛破空聲如寒冬之驚雷,炸響江陵兩岸。
一根根箭矛,帶著恐怖的氣力,落入江陵大軍之中,掀起一片血潮,將數百人貫穿,顯得恐怖無比。
“魏文長。”
“你可能忘了大漢因何而盛。”
黃承彥提刀走出防線,冷聲道:“陛下集兵家四勢大成,兵技巧之利,焉能被三百餘步的大江所阻。”
“你一介文士。”
“膽敢走出庇護之地。”
魏延被馬血染紅,杵著長矛起身,朝前方殺過去。
“陛下萬勝。”
“大漢萬勝。”
黃承彥全身緊繃,以萬勝之音震蕩兩岸。
昔日,北地回響萬勝之音,無數人以功登封列侯之尊。
今日,南地,亦可響起萬勝之音,用不臣之血,洗去弘毅公自戕之罪。
“殺。”
魏延猙獰大喝。
他非龐季,亦非黃承彥。
隻是一個被吳景,朱治裹挾南逃的義陽草莽。
這些年,有幸成為軍中都伯,更是被劉巴擢為監軍校尉。
原本璀璨的未來,全部因為監州尉而毀於一旦,今日沒有回頭路,不是黃承彥死,便是他魏文長亡。
“轟。”
定業刀,鋒矛碰撞於一處。
僅一個接壤,魏延手中的鋒矛便被切開。
刀鋒擦著甲胄揚起漫天火星,還未等其抽出腰間佩劍,刀鋒順勢劈下將左臂斬落。
“魏文長。”
“你太高估自己了。”
黃承彥探手按住其想要抽劍的右手,攥刀直刺沒入其胸膛。
“一介文士。”
“你……這怎麽可能?”
魏延望著破甲穿身的刀鋒,眼中滿是猩紅之色。
他的甲胄,他的長矛,在一個中年文士手中猶如紙糊一般脆弱。
“你可聽聞。”
“陛下乃天人降生,可恩澤天下。”
黃承彥抽出刀鋒,伸出染血之手捏著著魏延的兜鍪轉向交戰之地。
三百餘監州尉卒,猶如天兵一般,持刀齊入江陵大軍的陣中,不管是禦馬的騎卒,還是披甲的步卒,皆非一合之敵。
整齊的軍列,雪白的刀鋒,剖開江陵軍卒的胸膛,令鮮血揮灑。
黑夜與煙火,鮮血與混亂,猶如末世之景,撞入魏延腦海,令其昏昏沉沉。
“嗬。”
“嗬嗬。”
魏延淒慘一笑。
黃承彥抽出其腰間佩劍,擲向朝他衝殺過來的江陵軍卒,淡淡道:“陛下要收複的是四州,大漢要征服的是山河,爾等從來不被看在眼中,生與死就在一夕之間。”
“你也是士。”
“你憑什麽能活著?”
魏延抬頭望著逐漸模糊的人影問道。
“人生之路。”
“盡皆需要自己來選。”
黃承彥鬆開魏延,任由其癱軟在地上。
大漢宗室與天下士族相爭,他又豈能不知。
曾幾何時,他也是觀望者之一,可當他在陳縣見證那一場月旦評。
當他見到劉牧一人壓得各州士人抬不起頭,又一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即知即行,知行合一,方為社稷之才’,令所有人羞愧而逃。
那時,他便明白天下無人可以阻擋時為‘驃騎將軍’的劉牧。
因為,那時的劉牧,已經不是站在為人臣,為士人的位置上考量天下,而是以高高在上之身,開始稱量能夠治國的人才。
所以,昔日月旦評有所悟者,縱是為士之人,也都投於劉牧麾下了。
“你們可選。”
“但,某隻是一義陽草莽!”
“幸得三人為師,監州為敵,怎麽選?”
魏延呢喃一聲,望著遠處倒在血泊之中的桓階,最終合上了眼眸。
曾經,他隻是一個江夏義陽的遊俠兒,帶著幾十個流氓行於鄉裏,狩獵山野,時逢中府軍征討九江,廬江兩地。
蒙昧之際,被逃竄而來的吳景,朱治征為軍卒進入荊襄。
他曾心懷感激,視二人為師,更感激劉巴,不僅教他學識,更擢升他為監軍校尉,所以他願意為了這三個人與大漢為敵,與監州為敵。
死而無悔。
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