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應龍蓄水,大漢搏擊手麋芳
字數:5355 加入書籤
商艦龐大。
臨近海岸線時,太容易觸礁。
故而,每一次入海,商艦都懸掛不少走舸。
一方麵用來登陸,一方麵則是壓船,防止因海嘯傾覆之事。
“張營造。”
吳敦望著遠去的走舸,欲言又止道:“此行入海之初,我們還常見大浪,往後則風平浪靜,莫不是……!”
“定然。”
“你們的變化便是證明。”
張澈負手而立,沉聲道:“陛下禦製,所行之地,福盈連連,沒看到這路上,缺少吃食的時候,竟然有海魚成群的躍上甲板嗎?”
“呼。”
吳敦吐了口濁氣,朝著大漢方向作揖長拜。
“這什麽鬼地方。”
走舸停靠海岸處,麋芳踩著沙子登上綠野之地。
一望無際,且平坦無比的草原,竟然在秋季有熾熱之風,讓人不禁生出對幽遠綠野的窒息感。
“嗖。”
猛的,一道黑影從草叢之中飛躍而起,朝著麋芳撞了過去。
“君侯小心。”
一個東府軍隊率連忙抽出定業刀撲了過去。
然而,還是大意所至,令其護衛的速度慢了一步。
“砰。”
麋芳來不及抽刀,隻能攥拳猛的砸過去。
一個巨獸瞬間倒飛而出,昏厥在不遠處的草叢上。
而原先還寂靜無比的綠野,驚出一大群野獸,蹦蹦跳跳的逃往遠處。
“挽弓。”
“全部射殺。”
東府軍隊率眸子冷意四散。
若非麋芳反應迅速,他便犯下大錯了。
“諾。”
一隊將卒應聲摘弓搭箭。
僅呼吸之間,便將騰空飛躍的巨獸射殺一空。
“什麽東西?”
麋芳抽刀挪步上前,望著氣若遊絲,低聲哀鳴的巨獸。
“這是獸嗎?”
“為何腰腹還有鞶囊。”
東府軍隊率緊緊護衛麋芳身側,抬腳踢了踢地上的巨獸。
“嗯?”
麋芳摸了摸下巴,說道:“這種跳躍力,還有這相貌,若是真的按明遠之言,為山海圖中的應龍蓄水之地,許有一獸!”
“何獸?”
東府軍隊率滿是好奇的問道。
“犰狳。”
麋芳望著拳鋒上的血色一絨毛,沉聲道:“有獸焉,其狀如菟,而鳥類喙,鴟目蛇尾,見人則眠,名曰犰狳!”
“原來如此。”
東府軍隊率驚悚道:“怪不得,它們盡皆伏於草叢,原是裝死!”
“不一定。”
“地點對不上啊。”
“不過,也難說,說不定是南山經的牝牡。”
麋芳無奈的搖了搖頭。
以前南下,西行,他所過之處還有人煙。
可這一次,往極南而行,多處停靠之地都沒有什麽人煙,艦船補給都隻能靠狩獵儲備,希望這赤州能有人,既能領路,又能為大漢開采礦脈。
畢竟,不管是赤銅,丹粟,還是鐵礦,都是於大漢有用之物。
不久,吳敦等人登陸。
衛茲望著一望無際的綠野,感慨道:“真是空曠,竟然沒有見到山峰,然如此曠野,竟無人煙,許是這燥熱之氣,令人難以忍耐。”
“不算燥熱。”
“當然,我們以大漢深秋而論,確實有異常。”
張澈伸手感受著微風,蹙眉道:“這裏的草原,似與大漢的草原不同,先尋一個地方紮營,然後立下大旗,遣人朝著四周搜尋,記得帶著羅盤!”
“嗯。”
吳敦無不應允。
一個新的大陸。
一個被大漢天子定義為赤州之地。
他們這些大漢臣子,商賈,自然要小心翼翼的搜尋。
未來,這裏許是大漢百姓的又一片樂土,這廣袤草原要是不喂一大群羊,不開辟一片沃土耕田,豈不是浪費?
可惜,這片草原極為廣袤。
縱是他們搜尋月餘,也隻是見到一些不知名的野獸,並未見到人蹤。
而於大漢。
三軍王師南下。
浩浩蕩蕩之勢,令沿途百姓大喜。
諸如大軍所行之地,道路兩側的曠野,甚至有百姓備下吃食,還有茶販備下茶水,祈望王師大捷,令天下歸一統。
陳郡。
中府軍駐地。
曹操望著鎮國府公文,無奈的長歎了口氣。
天子行監軍事,他統合登封,陷陣,中府軍收複江東,東府軍會行配合之事,但東府軍的主要戰場,卻是在交州。
這一戰,鎮國府稱得上遍地開花,各軍皆有攻伐之人。
“將軍。”
堂下,張飛急躁的喚道。
曹仁,蒙稷,關羽亦是目光灼灼的望去。
“不必多言。”
曹操揚起公文,沉聲道:“軍諮司定下章程,鎮戍擬令,此戰中府軍僅去三軍,留兩軍駐守各處,防備外邦務工之人,還有負責修繕道路,河渠之人,且三軍還要有一軍負責護送輜重。”
“請將軍下令。”
頓時,堂下四人起身拱手道。
曹操思忖道:“曹仁,蒙稷,你們二人留下,張飛,關羽擇日發往九江備戰,另外一軍某親領,中郎將夏侯惇負責護送輜重!”
“諾。”
四人作揖應喝。
中府軍,可是為了護衛大漢腹地而生。
縱是遣軍南下,已不可能再次五軍齊出,況且鎮戍令無人敢違背,留駐之人心有不甘,亦無法辯駁。
“公劉。”
曹操沉聲道:“勞煩你對接一下鄭監丞等人,詢問輜重何時備起,某好定下調兵的時間。”
“可。”
史渙頷首應下。
議事暫時結束。
眾將心情各異的離開府門。
曹仁望著天穹,悵然歎了口氣,問道:“田正,某當如何啊!”
“莫多想。”
“心中自無憂事!”
蒙稷按著刀柄,笑道:“此戰之後,將軍怕是要晉升了!”
“是啊。”
“越是如此,某越是膽怯。”
曹仁眼中閃過一抹苦澀的笑容。
曾幾何時,他以曹姓,夏侯,丁姓共榮辱,共進退為榮。
可時至今日,夏侯淵為西府軍之將,曹洪為東府軍之將,他為中府軍之將,還有夏侯惇,曹休亦為軍職。
如今,曹操這個鎮中將軍再累功,必定擢升入朝。
那時,他們三族之人,定然時刻處於傾覆之危的邊緣。
“將軍當升了。”
蒙稷嘴角揚起一抹笑意。
曹仁複雜道:“若是某猜測不錯,未來掌中府軍者,便是你了吧!”
“怎麽可能。”
蒙稷搖了搖頭走向遠處。
中府軍內,以前閻行軍功最多,卻被調去西府軍。
如今,整個中府軍,算得上累功最重之人,他,關羽,曹仁不分伯仲。
未來,天子未必會在中府軍擢一個主將。